#國家記憶 《歌聲裡的記憶》第五集:《東方紅》
1942年一個冬日的早晨,陝北佳縣張莊村農民李有源早起勞作時,望著天邊一輪升起的紅日,一個念頭隨即閃過了他的腦海:把毛主席比作太陽最好不過了。於是當天夜裡,家裡人都睡著後,李有源點上了一盞煤油燈,坐在炕桌旁,想一想,唱一唱,手在麻紙上又寫寫畫畫。不知過了多久,他終於寫出了四句詞: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
幾乎是一夜之間,這首曲調樸實優美,歌詞朗朗上口的《毛主席領導窮人翻身》,在陝甘寧邊區流行了起來,人們又親切地把它稱為《移民歌》。“東方紅”四句歌詞,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張嘴就來。敬請關注今晚(北京時間10月24日)20:00中文國際頻道播出的《歌聲裡的記憶》第五集:《東方紅》。觀看直播請點擊:https://goo.gl/zdp9mt
觀看更多《國家記憶》精彩節目請點擊:https://goo.gl/eHGYo6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傑拉德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傑拉德、老溫、鄭湯尼 【今節主題】 我們曾分享過剛來台灣時喜歡了不少的台灣歌星。不過那年代,香港的歌星也有不少在台灣很流行。 這一集與大家回顧一下! #台灣 #投資移民 #歌星...
移民歌 在 生祥樂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農村唱到大都市 菊花再次夜行軍
出道二十年 林生祥完售3000人演唱會
出道二十年,拿下七座金曲獎,十座金音獎,組的樂團兩度打敗五月天,卻老是被稱為「黑馬」的林生祥,在《菊花夜行軍》專輯發行15年後,昨晚站上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生祥樂隊與交工樂隊合體,重新演繹這張被譽為「台灣文化史的重量級經典」作品。
演唱會以紀錄短片開始,先讓新舊樂迷重溫交工及《菊花夜行軍》的歷史,然後〈縣道184〉開場,鐵牛車從農田運上了大舞台,永豐發動老邁的鐵牛車,引擎啟動「噠噠噠」掀起第一波高潮。
昨晚參與演出的特別來賓高達12位: 三位合音歌手分別是: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得主黃子軒、金音獎最佳新人獎及剛入圍今年金曲獎的最佳客語專輯獎和最佳客語歌手獎的溫尹嫦,以及當年參與《菊花夜行軍》專輯錄製的小學生,如今是民進黨客家事務部專員的羅景賢。還有流行音樂圈中的好友——萬芳,也來站台助陣,先與溫尹嫦共同演唱了專輯中〈阿芬擐人〉一曲。此外,還演唱了印尼民謠〈Bengawan Solo〉(梭羅河畔),2007年萬芳擔任新移民歌唱比賽代言人時,林生祥特別為她在活動會場伴奏,十年過後,兩人再次攜手合作。接著,當年參與專輯錄製的南洋台灣姊妹會創辦人夏曉鵑,帶著四位姐妹一同獻唱了姐妹之歌〈日久他鄉是故鄉〉,同時也帶來剛新發行的《我並不想流浪》與現場觀眾分享。十五年來,從〈日久他鄉是故鄉〉到《我並不想流浪》,音樂一直陪伴著姊妹上街頭抗爭與相逢團聚的時刻,透過音樂,他們想與更多人分享,移民姊妹在落地生根這條路上的掙扎與不懈,冀盼與行動。
演唱會的重頭戲,當然是交工樂隊的老團員以不同形式團聚舞台上。當年的貝斯手冠宇現身舞台大螢幕,透過影片帶出祝福與問候,多年來退居幕後做錄音工作的冠宇,目前在台東長濱種了一甲地的稻子,過著半農半X的生活。而嗩吶手郭進財與打擊手鍾成達則現身會場,和生祥樂隊的樂手一起表演了多首交工樂隊著名的歌曲,其中生祥樂隊的嗩吶手黃博裕和素有國樂界「第一支」稱號的郭進財,在舞台上即興狂放的雙嗩吶演出,驚豔了全場觀眾。當年錄音時,「第一支」要分開錄兩次,用後製將嗩吶的聲音疊在一起,而這一晚,兩位優秀的嗩吶手同場開吹,打破嗩吶的演出框架。
昨晚的神秘嘉賓是生祥音樂路上最重要的支持力量——生祥媽媽。林董原先只是純粹當個聽眾,但在前一天彩排時,練唱專輯中〈愁上愁下〉一曲後,便決定也站上舞台支持兒子。演唱會當天更念了〈風神125〉中的口白,那句「成仔,耕田是耕不出油水」一出,不知濕了多少觀眾的臉頰。
《菊花夜行軍》被視為台灣音樂史上經典專輯之一,用本土的語言,結合東西方的樂器詮釋台灣農村問題。在專輯發行的 15 年後,讓來不及在第一時間參與的人重新認識這張重要作品,也讓15年前就飽受震撼的聽眾,有機會重新想一想當年要解決什麼問題、訴說什麼故事。這也是林生祥在出道 20 年之際,首次挑戰 3000 人中型場地的演唱會,實在深具意義。
(攝影: 劉振祥)
移民歌 在 Anu阿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ttps://graph.facebook.com/…/a.7625194271…/833310530030620/…
Uyongu Yata'uyungana
吾雍‧雅達烏猶卡那
(1908年-1954年4月17日)
圖:Elsa Rose(Zepulj Kaluvung)
文:http://youtu.be/-rD9ALLr8JM
Uyongu‧Yatauyungana 是誰?他是鄒族音樂家、詩人,是台灣早期難能可貴的思想家,生於日治時期,是鄒族的知識菁英,日本人為他取名為矢多一生,意指第一位進入師範學校就讀、第一位接受現代音樂教育的原住民,也有人說是最優秀學生之意,他終其一生致力於族群的關懷,更藉由音樂創作表達出對親人、對族群、對土地的熱愛。
推動高山自治觸犯當局大忌
師範學校畢業後,高一生回到他最親愛的故鄉任教,當時日本正對台灣人民推動「理蕃」、「皇民化」的政策,接受過西方思想的他一心要族人走向現代化,也曾因勸阻鄒族青年參加高砂義勇軍前往南洋征戰,與日本人發生爭執;戰後,他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對國民黨政府勸說積極推動高山自治的構想,只是沒想到僅是概念構想,就被渲染成為「圖謀反叛」。
Uyongu 提出高山自治的構想,源自於他時常邀集原住民知識分子暢談原住民地區的行政工作,研議族群的發展,除了討論短程改善原住民的生計外,更長遠的規劃自治的理想,甚至反對稱原住民族為高砂族的稱號,希望原住民族在台灣即使是屬於弱勢族群,也能有自治自主的能力。
高一生不僅關心族人教育,也重視鄒族語言、文化的紀錄與保存,族人公共事務與生活改善,如推廣農業新知、改善醫療習慣等,爭取新墾地,鼓勵族人遷移,今日阿里山一帶的新美與茶山部落,就是高一生努力爭取墾地而形成的新興鄒族部落。
然而,這些日治時期形成的原住民菁英,具有高遠的政治理念,他們在戰後初期,經常以日治時期的經驗表達給統治當局,但時值國民黨政府全力清除日本殖民台灣的政治、經濟勢力,強化全民對「祖國」的認知,所以,以高一生為首的原住民知識分子毫不隱諱地提供建言,無意間觸犯了國民黨政府的大忌而不自知。
歷經白色恐怖勇敢從容赴義
一九四七年,台灣爆發二二八事件,高一生因涉嫌協助反抗人士到阿里山避難,於一九五二年被捕,而為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之一,一九五四年因「匪諜叛亂」罪遭判死刑,這是一個荒謬的時代所造成的悲劇。高一生被捕入獄後,天真的依然堅信執政當局會還他清白;或許自知未來命運堪憂,他曾交代他的孩子,「我死後,為我彈奏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給我一些beer,這樣就好了!」
不幸的結局是,高一生的妻兒最後要承受的,是一具浸在福馬林中,被子彈貫穿的冰冷屍體;但他也承諾過,他死後,魂魄將永遠依附在阿里山的山林,特富野部落族人的靈魂會返回塔山hohcubu,那是一個相似於人間的部落hosa。
音樂氣勢磅礡充滿部落真情
Uyongu 留給後世的,除了高山自治的遠見外,還有他的音樂。從高一生的音樂中,可以樂見他對族人、土地、親人的愛,訴盡他對藝術的堅持和對族群的關懷。就像高一生的五公子高英傑分析出他父親的音樂型態,可以歸納為本土的、愛土地的高一生,富有土地情,一如「登山列車」、「古道」等,寫入台灣地名,道盡族人要珍愛土地和生命;愛族人、愛人群的高一生,富有部落情,就像「移民歌」、「杜鵑山」系列,他思念部落、激勵族人勇於開創新土地;愛親人的高一生,如「春之佐保姬」中,充分表現出對子女、妻子和家人的愛。
高一生的音樂,不只是彰顯他個人的作品,而是鄒族人的群體經歷,發人省思。Uyongu 對音樂的天份高超,卻因為政治的因素必須扛下非戰之罪之名,而被埋沒在荒煙漫草中,吳錦發盛讚他是純愛之人,內涵深厚的人道主義,且高瞻遠矚。縱使身陷苦難,高一生依然以優美的音符,幻化成族群團結的力量。他的音樂至今仍在部落中傳唱,迴盪在山谷、雲霧間,正如高一生在獄中留下的遺書上寫道:「田地和山野,隨時都有我的魂守護著。」
移民歌 在 傑拉德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持:傑拉德、老溫、鄭湯尼
【今節主題】
我們曾分享過剛來台灣時喜歡了不少的台灣歌星。不過那年代,香港的歌星也有不少在台灣很流行。
這一集與大家回顧一下!
#台灣 #投資移民 #歌星
移民歌 在 傑拉德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傑拉德、老溫、鄭湯尼
【今節主題】
係香港聽習慣粵語歌的香港年輕人到台灣後,驚覺台灣歌星如此多及水準如此高。好歌多得不得了!
今集與大家重溫一下當年有什麼令我們驚喜的流行曲。
#台灣 #移民 #歌星
移民歌 在 移民歌 - استكشاف 的推薦與評價
2021再見!2022新的一年開始了! 這一次演出其實是很興奮更多的是感動和感謝. 感謝翁章梁Weng Chang-Liang 縣長的照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