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附帶日期的歷史事件,決不只有在那天才開始或結束。❞
#中美洲獨立200週年
那一天,來自西班牙的征服者,從南方乘著船隻踏上中美洲。
當地的阿茲特克人看見探險隊成員一片雪白肌膚,還以為遠古預言中的天使神祇降臨。然後──我們都知道然後怎麼了。
逾八成美洲原住民死去,千年城市聚落被夷為平地,輝煌古文明在短短幾年間覆滅。西班牙帝國狹帶病毒與槍砲,1521 年在拉美成立殖民王國「新西班牙總督轄區(New Spain)」,以血統和膚色締造嚴密社會階級,殖民墨西哥與中美洲長達三百年。
新西班牙幅員廣袤,包含中美洲、墨西哥,甚至遠至北美加州。在這裡,來自西班牙母國的「半島人(Peninsulars)」與他們的白人後代「克里奧人(Creollos)」高居社會上流,在經濟、政治各方面都享有殖民者紅利;而美洲印地安人和黑人,則被沈重的種姓制度壓在社會金字塔最底層,一輩子難以翻身。
直到 1821 年,墨西哥和中美洲(瓜地馬拉王國)相繼宣布獨立。 9 月 15 日和 9 月16 日這兩個日期,也在之後的歲月裡,分別成為各自歷史上的「獨立紀念日」。
不論是花了 11 年才運動成功的墨西哥,或是過程相對平順的中美洲五國,早在這一個表定日期之前,爭取自由和平等的思考就開始了,呼聲就開始了,流血就開始了;而在這一天結束後,這些地方的人民,也不約而同面臨一個並不比革命來得容易的問題:「獨立了,然後呢?」
內部政治仍分裂,社會族群衝突仍持續,資源分配還是不均,原住民依然繼續遭到剝削──甚至是更強烈的剝削──眾人期盼已久的自治與和平,好像沒有隨著獨立而來到。
在獨立日那頁日曆撕下後,墨西哥和中美人民,是如何在一片混亂中為自己建立真正的現代意義的獨立國家呢?讓告訴你在那頁日曆之前與之後發生的事。
獨立萬歲!中美洲獨立 200 週年特輯:https://bit.ly/3990EFr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印度神遊-合輯—恒河旁死亡酒店 賤民火葬工人日薪不到$100 台女生獨闖印度做記者迷上善與惡 玩命實試噴火檳榔掃5大街頭小食 擁有5,000年歷史的印度聖城瓦拉納西(Varanasi),相傳濕婆神用頭髮平定了水災,形成了今天的恒河。印度有超過80%人口信奉印度教,一生人希望有一次機會親身到恒河淋浴...
種姓制度國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概很難想像在喀布爾買阿富汗地毯會比在其他地方買更貴吧?因為喀布爾到處都是記者使館聯合國組織或是NGO人員,或許因為他們薪水特別高,或許因為他們沒有選擇只能付錢,其實什麼都比外界貴了許多,包括地毯。
我總是在舒適的環境裡看看新聞,發表發表自以為是值五塊錢的意見,甚至只是我從網路上認識的陌生國度。最終人民永遠是承受災難的一方,認為阿富汗人在美國協助之下有那麼久的時間不努力,事到如今咎由自取,難免有些天真。
我想起比阿富汗富裕不知多少倍的印度,即使種姓制度的觀念在大城市裡漸漸消失,那個社會的許多事依然讓令我驚訝不已,能夠說是印度人自找的,為什麼不群起推翻我們眼中莫名其妙的制度或是習俗嗎?我永遠不會說印度人為什麼不這樣不那樣,即使我自認花了六年非常努力去了解。
(谷歌全文翻譯)
喀布爾的淪陷是不可避免的。 它標誌著後帝國時代的西方幻想的終結。 然而,西方的反應令人難以置信。 如果聽起來不錯,就稱其為災難、屈辱、災難性的錯誤。 帝國的一切撤退都是一團糟。 這一次用了 20 年,但至少結束得很快。
美國沒有必要入侵阿富汗。 該國從來都不是像利比亞或伊朗那樣的“恐怖主義國家”。 它沒有與美國交戰。 事實上,美國在 1996 年幫助其崛起對抗俄羅斯。塔利班通過與塔利班領導人奧馬爾毛拉的友誼,在他的山洞中接待了奧薩馬·本·拉登。
在南部城市坎大哈 9/11 後立即舉行的“支爾格大會”中,年輕領導人敦促毛拉驅逐本·拉登。 巴基斯坦遲早會強迫他投降。
2001 年入侵之後,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要求布希“懲罰並離開”。
然而布希和布萊爾都沒有聽。 取而代之的是,他們腦充血了。 他們徵用了北約,開始“國家建設”,彷彿國家是由樂高積木組成的。
政治學家約瑟夫·奈(Joseph Nye)說,這將是一個“天鵝絨霸權”時代。 由於從未完全解釋過的原因,布萊爾宣布了“國際社會學說”,並懇求英國參與對喀布爾的第一次轟炸。
然後,他派克萊爾·肖特 (Clare Short) 擔任國際發展部長,以阻止阿富汗人種植罌粟花。 阿富汗罌粟產量飆升至歷史新高,從 6 個省擴展到 28 個省,這可能是英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農產品。 鴉片使塔利班重新掌權。
當我在 2006 年訪問喀布爾時,我只聽到了對這似乎注定失敗的冒險的誇誇其談。 一支由 3,400 人組成的英國軍隊自願在赫爾曼德鎮鎮壓死灰復燃的塔利班叛亂分子。 國防部長約翰·里德承諾,只剩下塔利班的“殘餘”,“不需要開槍”。 他的將軍大衛理查茲說這將“只是另一個馬來亞”。 七年後,英軍戰敗而亡,美國人接手,也敗北。 當地的普什圖人擅長羞辱外部勢力。
從此,撤退只是時間問題。 現在發生的事情太可怕了。 二十年對奢侈的西方納稅人的依賴意味著士兵、翻譯、記者、學者和援助工作者看到朋友受到威脅和殺害。 多年的援助和培訓面臨風險。 眾所周知的萬億美元美國資金被浪費了。 僅英國就浪費了 370 億英鎊。
大英帝國已經結束了,必須敲擊英國人的腦袋多少次才懂? 它已經死了,完成了,過時了,不再重複。 然而,強生剛剛向南海派遣了一艘航空母艦。 英國沒有必要,更不用說權利,統治其他國家,“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沒有士兵需要為此而死,更不用說在阿富汗的 454 名英國士兵和平民了。 英國現在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與阿富汗的新政權建立良好關係——與喀布爾的鄰國巴基斯坦和伊朗保持聯繫——至少保護它過去 20 年來試圖做的一些好事。 世界並沒有威脅到英國。 恐怖主義不需要國家支持,也不會因國家征服而終結。
種姓制度國家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說教養術_讓孩子體驗不同人生並思考_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觀
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在有限的時間裡它能真實體驗的畢竟有限,然而透過小說、故事,卻能帶著孩子進入故事主角中感受更多不同人生經驗。
對印度這個離臺灣說遠不遠、說近不近的國家,大部分的人對它認識不多,除了知道印度出數學家、選美佳麗,大概就是種姓制度、印度教和泰姬瑪哈陵,最近拜奧運之賜,還知道了 #印度羽球一姐辛度,現在,讓我們帶孩子一起來閱讀更多不同國家的故事↘↘↘https://bit.ly/3xDKqOg
🐳《便當尋人啟事》是一本單純、美好的作品,帶孩子在流暢的故事中學習愛、包容與感恩,逆境中更要懷抱希望
🔖博客來>> https://bit.ly/3stLLot
🔖誠品>> https://bit.ly/32okKbm
種姓制度國家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印度神遊-合輯—恒河旁死亡酒店 賤民火葬工人日薪不到$100 台女生獨闖印度做記者迷上善與惡 玩命實試噴火檳榔掃5大街頭小食
擁有5,000年歷史的印度聖城瓦拉納西(Varanasi),相傳濕婆神用頭髮平定了水災,形成了今天的恒河。印度有超過80%人口信奉印度教,一生人希望有一次機會親身到恒河淋浴,用河水洗脫罪孽。不論任何「種姓」(社會階層制度)的人,死後的遺願都是通過火葬把骨灰灑落恒河,避免輪迴。對於印度教徒來說恒河是可以飲用的聖水,不論日常生活以及死亡都與恒河息息相關。
「大部份沒有來過印度的人,通常對印度最直接的判斷就是千萬不要到訪,因為印度是一個很危險的國家。」28歲來自台灣的女生尤芷薇,擔任鳳凰衛視駐印度記者接近六年,每天生活在新德里的霧霾下,遊走政客之間,穿梭雜亂無章的街道進行採訪與報道。
對於印度街頭小食,很多人也擔心衞生問題,耍手擰頭。記者找來居住印度逾六年的台灣女生尤芷薇(花名印度尤),試食五種特色的街頭小食,希望事後不會出現肚痛的情況。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印度 #恒河 #台灣 #印度教 #街頭小食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種姓制度國家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常常會說,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思就是有錢連鬼都可以收買啦。有錢可以買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我可能買不到青春,但至少可以去拉皮少兩條皺紋吧?我現在還沒去喔,我存起來過十年再用。
但這次肺炎疫情,我真的看到一個金錢沒法收買的,那就是COVID-19 。
紐約時報在前幾天就在頭版頭,刊登了這次在疫情中過世的人的人名,因為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跨過了十萬人,結果整個頭版頭整頁塞滿了人名。要知道現在確診人數跟死亡人數,飆到讓大家車尾燈都看不到的,就是號稱世界上醫療資源最完善、財富淹腳目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爆衝當中!我以前在美國住了快三十年,我真的滿頭問號,到底是在幹嘛?最有錢的是你、做最爛的也是你,就好像富二代成績竟然吊車尾一樣,現在想想,富二代吊車尾的還不少,總之這就讓我忍不住開始思考,有錢真的是防疫必需品嗎?
最近就有個小地方抓住了國際媒體目光,還被拿來跟美國做比較,就是印度西南方的「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面積3萬8,863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了一些,卻塞了3500萬人口;印度1月27日首個確診就是出現在喀拉拉邦,不過4個月過去,印度全國病例不斷爆增,至今已有超過14萬人確診,四千多人死亡,喀拉拉邦卻只有896例確診,7人喪命,情勢整個大逆轉,被稱作全印度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省分。
再拿來跟美國比一比,美國人均GDP達6.5萬美元,但Covid-19死亡率卻出奇高,達到5.8%;反觀以服務業為主的喀拉拉邦,人均GDP只有2900美元,失業率高達11.4%,但在這波疫情中,死亡率只有0.7%,怎麼看都狠狠打臉美國以及其他資源充足的大國。
包括英國BBC、衛報,美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經濟學人,都大篇幅報導這個「喀拉拉現象」,以及他們採用的「喀拉拉模式」。
其實喀拉拉邦政府長期投入大量經費,加強公共衛生基礎建設,當地有2700多家政府醫療機構,平均每10萬人有330張床位,是全國最高,但要比醫療資源,美國更多啊,也沒比較厲害,我們就幫大家歸納出三項喀拉拉防疫秘訣。那第一項,就是跟台灣一樣的「超前部署」。
台灣17年前有SARS教訓,17年的萬全準備就等這一仗,喀拉拉邦在2018年也有「立百病毒」的前車之鑑,這個病毒也是由「果蝠」傳染的,當時一個月就奪走17條性命。
所以這次中國武漢傳出病情的時候,喀拉拉邦就立刻拉響防疫警報。1月就開始在四個國際機場對旅客進行體溫篩檢,追蹤並且隔離疑似個案;2月成立一個24人的防疫小組,3月10日就宣布關閉所有教育機構和娛樂中心,禁止大規模聚會,呼籲民眾不要前往宗教場館,兩天後進一步宣布封城令,比中央政府的全國封鎖令(3/24)早了將近兩週。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每一區都設立負責處理Covid-19的專門醫院,連飯店也變成隔離病房;曾經擔任過中學教師的喀拉拉邦衛生部長「夏拉賈」,兩年前就靠防疫一戰成名,故事還被翻拍成寶萊塢電影。這回更是專訪接不完,還被封為「Covid-19殺手」、「巨星衛生部長」。這次的防疫模範生,怎麼那麼剛好都是女性領導人呀!
我們再看到第二點,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印度style的「人海戰術」。
大家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人怎麼那~麼多,印度是目前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雖然人口密集往往會造成防疫困難,但喀拉拉邦反而把這項劣勢轉為優勢,號召民眾擔任防疫志工,結果短短一個月內就有30萬人加入!
喀拉拉邦把人海戰術運用在病例追蹤上,分為電訪和親訪,電訪中心運用地理標籤技術定位,志工再一一打電話詢問被監測的對象有沒有出現症狀,還有專門用來防疫的20萬個WhatsApp群組;當地還成立一支「追蹤部隊」,2萬6千名經過認證的社會衛生工作者和稽查員,挨家挨戶訪查隔離檢疫者,同時出動好幾千名警察,嚴格執行封鎖令,騎機車到處巡視,看民眾有沒有乖乖待在家。
但是喀拉拉邦的經濟,靠外邦和外國的日薪移工支撐,封城沒飯吃怎麼辦?當局也有完善的福利制度,把對人民的衝擊降到最低。
原來喀拉拉邦是由左派的共產政府當家,主張人人有飯吃,和印度中央和其他地區的右派種姓色彩大不同。相較其他省份的民眾因為封城挨餓,喀拉拉當局靠2萬個「社區廚房」,填飽30萬移工的肚子,有志工幫忙煮大鍋飯,民眾甚至能依據飲食喜好點餐,至今送出800萬份餐點;地方政府還免費向每個家庭發放15公斤白米、豆類和調味料,而且送貨到府,就算學校關閉,也會送營養午餐給學童,並且提供醫療和個人衛生用品給需要的民眾。
雖然「喀拉拉模式」目前看來很成功,但專家警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例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的所在地,北部城市阿格拉(Agra),先前防疫模式被大力讚揚,結果4月初案例暴增,神話破滅!不過喀拉拉邦的表現,依然可以證明財富並不是政府防疫的絕對條件。
西方資本主義的理念向來是:財富能讓民主政府,在承平時期為公眾提供服務,並且在危難當頭時,保護公眾免於傷害,不過看看美國這次的表現,或許就是因為資源太多反而掉以輕心,螺絲不知道鬆了幾百顆,反觀喀拉拉邦這樣相對不寬裕的地方,或許正明白自己沒那個本錢,也就不敢去冒險。錢多有錢多的優勢,但沒錢也有沒錢的做法,你認為資源多寡跟防疫表現成正比嗎?
這周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喀拉拉模式 #窮無損防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種姓制度國家 在 Rocean Lifestyl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Hello!我是RoRo! 熱愛戶外與旅行,不定期分享文章跟影片唷~🌴
歡迎先逛👉🏼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ocean___/
原來印度婚禮是這個樣子!婚禮忙亂之際仍歡樂的準備這樁喜事。
恩! 一切都是新奇的開始。 .
叩叩叩!抵達印度的第二天早晨,我們緩緩的張開眼睛,一下還不確定自己在哪,想起昨夜車一晚叭叭叭搖來晃去的回到新娘家。我轉頭看了一下身旁的人,超神奇的,是多年不見在紐西蘭混的老朋友。「天哎好冷!」還沒習慣我們已經在印度了,牆上掛著幾張簡單印度人的家庭合照,空氣裡飄逸著淡淡印度香料的味道 . . .。
.
叩叩叩!開門的是一位膚色很深的印度人,穿著樸實手裡端著食物,臉上帶著笑容但沒有特別說話,看起來不像新娘家裡人,當我們住在貴族的家裡,會想到或許在印度還有種姓制度,我曾經以為這是21世紀,種姓階級制度已經消失,想一想人種的不平等總是存在。
她緩緩在被子上放下早餐,一盤乾麵條與印度特有的餅皮和咖哩,一杯重甜咖啡一杯印度拉茶,是我們每天的早餐,在床上吃印度重口味咖哩早餐。
我很好奇,為什麼印度的婚禮要來參加一個禮拜的行程?🤔 .
說起印度婚禮在北印度通常是三天,而且有很多場合像電影那般,老老少少都在唱歌跳舞,婚禮前也有一連串pre wedding的活動,每天都為著婚禮當天而籌備,比方說 Mahandi (印度漢娜彩繪紋身)、 Function (女方家舉辦的訂婚)、Wedding (南方主辦的主婚禮)...等等,一場下來還真要待在印度至少一週體驗。
.
.
.
.
(更多內容在簡介網站~)
.
.
. .
逛了一整個下午的市場,穿梭在繁雜的人群小巷中,進進出出不同店家,才選到最適合我們出席婚禮大小場合的禮服~沿途看到的婦女身著紗麗,深深感受到印度文化之強烈,畢竟現在很少國家把傳統服飾依舊視為日常衣服穿著了。 .
.
- 手鐲儀式Bangle ceremony - .
第一天晚上是這次 pre wedding 第一個活動,女孩子們為自己要結婚的朋友準備的禮物儀式,從牛奶裡拿出不同顏色的手鐲給新娘戴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意義:.
.
- 紅色意味著能量energy和繁榮prosperity
- 綠色表示好運good luck 和生育fertility.
姊妹與家人一同戴上手鐲以示祝福~是一個比較輕鬆的小儀式!
.
.
.
📍更多文章內容:https://a840309a.wixsite.com/rocean/single-post/2019/02/23/出發-神秘的北印-Rocean-印度漂泊紀錄
🔥歡迎訂閱&分享!Like and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