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也能在城市好好呼吸
面對氣候變遷加劇,城市中的綠地森林不再只是淨化空氣,還可以對抗極端氣候,但快速綠化城市的過程中,好好種一棵樹必須連選擇的樹種、栽種的空間都要謹慎思考,讓樹木與環境共融,帶來豐富的生態,創造優美景觀,也提高城市韌性。
在森林不斷消失之際,台灣的博仲法律事務所啟動「碳抵銷計劃」,在林務局的協助之下,到離事務所約20幾公里的新店深山上,認養了這塊曾遭濫墾破壞、約2.37公頃的地,種下3千多棵樹,抵消近整年的 #碳排放。
#CSR #CSR在天下 #氣候變遷 #種樹 #減碳 #碳中和
種樹碳中和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政府不急,急死產業
這幾天利用假日看了2021工總白皮書,產業界很清楚台灣是個海洋國家,要跟上全世界貿易局勢的變化。今年白皮書大量提到,氣候變遷、淨零碳排、碳關稅、再生能源等關鍵字,企業很靈活地從危機中看到轉機,要積極掌握低碳經濟的商機,但政府卻好像活在環保阻礙經濟發展的舊思維。
我簡單統計了一下
1. 淨零碳排/碳中和:今年提到40次,去年完全沒提到。
2. 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地球暖化:今年提到44次,是去年7.3倍。
3. 碳關稅、碳稅、碳費等:今年提到148次,是去年16.4倍。
4. 再生能源/綠能:今年提到124次,是去年1.7倍。
台灣高度依賴出口,是出口大國,同時也是排碳大國,一年排碳2.6億噸,是全世界第21名,平均每人碳排放量是全球平均值2.6倍。
國際大廠(蘋果、Google等)都要求供應鏈2030碳中和,半導體產業佔我國出口近4成,國內八大科技龍頭已經組成「氣候聯盟」,產業自我要求,開始實施企業內部碳定價。
依照估算,2026年歐盟碳關稅可能漲到70歐元(等於每噸碳2,300元台幣),如果台灣自己不課碳費/碳稅,出口到歐盟就會白白被拿走5千億台幣,不如把錢留在國內協助企業減碳、綠色轉型。
工總的白皮書說「我國經濟命脈是出口貿易,並與國際供應鏈高度連結,對於及早因應與布局已 #刻不容緩。」「我國企業已經明確感受到 #立即的壓力,卻未見政府規劃協調完整的碳排制度,遑論碳權交易機制。」,產業界已經火燒屁股,政府還在睡覺!
但是,我在經濟委員會,質詢經濟部長王美花,歐盟即將課徵碳關稅,經濟部的對策是什麼?經濟部長卻回答:影響不大。政府與產業界就像活在平行時空一樣,恐龍時代的經濟部,遠遠落後循環經濟的全新局面!
民眾黨版《氣候變遷法》四大主張: #行政院層級統籌機構 #各階段減碳目標入法 #先碳費後碳稅 #弱勢產業與民眾的公正轉型,積極回應國際2050年淨零碳排、碳關稅、國際大廠供應鏈減碳的迫切需求。
今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在英國召開,台灣只剩下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升級成《氣候變遷法》,2050淨零碳排、碳費/碳稅都應該入法,積極協助產業轉型。
政府還在睡覺,9月25日青年朋友已發起氣候大遊行,全民一起站出來叫醒政府!
-----------------------------------------
#壁如小學堂
1.碳中和:透過各種方式,仍無法減下來的自身排放量,還要用種樹、碳吸附、封存、或購買碳權憑證等手段來抵銷。
2.碳定價:每排放一噸碳,都要支付相應價格,有碳費/碳稅,和碳交易等市場機制,把外部成本內部化,來促進低碳轉型。
3.公正轉型:政府應協助弱勢產業、民眾的能源轉型成本。
種樹碳中和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兩岸ING/面對氣候變遷🌎「從近零到淨零」】
「我們正站在對抗氣候變遷的轉折點,更是還有時間行動的最後一代。」--歐盟執委會主席 范德萊恩
✔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中國的「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
✔歐洲致力成為第一塊達成氣候中和的地區👉「調適55(Fit for 55)」計畫🇪🇺
✔金門難種樹👉「水寶盆」逆轉樹苗存活率達70%,環境惡劣,如何見到改善曙光?🌳
✨#兩岸ING 來賓:CSR在天下總監-黃昭勇✨
📣一起收聽了解➡https://bit.ly/3wZiHaq
種樹碳中和 在 綠色冀泉社會企業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種樹 救地球 #種樹ESG #綠色冀泉社會企業 ... 國內具碳中和影響力的典範企業 ... 年,並規畫在今年10月植樹於台東大學知本校區,用以碳中和台新員工的公務出行碳排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