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1 • 嘉義 • 日環食]
小時候觀測日食,同學都會帶著各式各樣自備的工具觀察天狗怎麼吃掉太陽。最常見的是深色玻璃紙與曝光底片,還有塗墨汁的玻璃或3.5磁片,特殊款的有X光片,fashion版的是媽媽的墨鏡搭配上述工具。
每次吃南棗核桃糕時收集的紅綠藍色玻璃紙這時就派上用場,全部疊起來用雙面膠固定再蓋在眼睛上,一下子就被太陽曬得汗濕的臉黏住,比三兩下就被汗水浸軟的厚紙板觀測眼鏡實用得多。那還是底片相機的時代,家裡總有幾捲曝光的底片,帶兩捲到學校,工具就很完整了。
透過底片看到的太陽像個鴨蛋黃,從皺皺玻璃紙看出去的太陽則是歪歪扭扭的、顏色好奇怪。天狗開動時,印象深刻的倒不是像月亮一般出現缺口的太陽,是明明沒什麼雲,卻像暴風雨來臨前突然暗下的天空。
老家的底片相機很久很久沒碰,南棗核桃糕改成更精緻的包裝,3.5磁片對九年級生來說應該是骨董了。這幾年看到專家說,小時後那些DIY觀測工具,除了紙板挖洞投影,其實都是會傷眼睛的,要用「太陽觀測專用減光濾紙」,或是「係數11以上的電焊玻璃」。
所以還是乖乖上網買了日食觀測眼鏡,到貨後猛然想起要拍照,又開始找電焊玻璃。PTT台南版這禮拜出現一股電焊玻璃熱,大家好康道相報,互通哪裡有現貨。我找到有貨的五金行時,老闆還一頭霧水,以為我是學生,要交電焊作業,不過到今天應該就明白了,市區許多五金行的電焊玻璃被掃光,樂呵呵地發了一筆想都沒想過的天文財。
今天出門時台南在下雨,而且雨勢不小。到了嘉義,天空的雲層頗厚,不時飄來厚重的烏雲。看著雷達回波圖,正考慮要不要移動到沿海或雲林縣,幸好兩點半過後雲就開了,還吹起舒服的涼風。
早上聽科博館館長孫維新老師的講座,他提到,他每次觀測日食,幾乎都會先碰到壞天氣,不過到觀測時刻大抵就放晴了。有孫老師坐鎮的日環食,果然可以放心吶。
我們在嘉義縣府前的草地鋪開野餐墊,帶著觀測眼鏡、觀測紙箱、電焊面罩的人三三兩兩到來,打開野餐盒,架好相機腳架,讓小孩與寵物去放電,邊聊天邊等待。
透過電焊玻璃看到的太陽是很科幻小說的亮綠色,觀測眼鏡看到的太陽則像端午肉粽裡的蛋黃,到了食甚時刻,又成為神的金戒指。整片草地響起一片「喔喔喔!」「好厲害啊!」的合音。
不過為什麼大家在食甚後就火速散場了,還沒結束啊???
日環食,下下輩子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