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文學 新書分享:《#國語》※
辛金順〈國語──他者的聲音〉
我只說一種語言,但這語言不是我的──德希達
我住在別人的語言裡
用他們的語言說話,洗手
用他們的身體舞蹈,唱歌
用他們的炊具煮炒,吃飯
用他們的房子居住,睡覺
用他們的故事,說自己的故事
故事裡面沒有我,是他們的
童話和敘事
是他們教我說話,是他們
教我寫字
是他們的老師教我歷史和地理
告訴我
要愛自己的民族和國歌
我是他們,我不是他們
我說話的口音時常被他們糾正
我住在都城
可是我沒有自己的家
我寫字
卻寫不出自己的名姓
我說話,卻被他們的語言想像
我找不到自己
在我
說出的語言裡
我在他們的語言裡失蹤
我坐成了自己的廢墟
碎片、瓦礫、遺跡、鬼魂和
母語,火的灰燼
我想起母親,白髮蒼蒼
駝背的
遁入了自己沉默的語言裡
成了遺忘
成了噤口的嘴
成了自己的深淵,成了
被放逐的世界
而我只能哀悼,只能用
他人的語言
書寫
我母親和我
一生
空白的傳說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辛金順 創作
#呂侑芃 手寫、配色
※收錄於辛金順最新詩集《國語》(#聯合文學,2021年4月21日),詩集曾獲第四屆「#周夢蝶詩獎」,詩獎粉專 周夢蝶詩獎學會
※《國語》(引自書介)
「我只說一種語言,但這語言不是我的。」──德希達
2020年第四屆「周夢蝶詩獎」首獎得主
2020年「打狗鳳邑文學獎」新詩首獎得主
我在他們的語言裡失蹤
我坐成了自己的廢墟
碎片、瓦礫、遺跡、鬼魂和
母語,火的灰燼
許多語言的消失和邊緣化,往往都是因為某一語言藉著政治權力而擴展為強勢的語態,以鞏固族群的勢力所造成的。是以,某族群語言的強弱,正也反映出了族群間的政治位階狀況。
尤其在單語主義國家,某一語言往往以國族之名,合法性地將其他族群語言進行壓制、驅逐、邊緣化,甚至消滅掉。因此在「國語」的名義之下,也就沒有了「我」的語言,只有「我們」,或「他們」的語言,這無疑表徵著一種自我存有的失落。
※好評推薦(摘自推薦序)
「辛金順的這本詩集,在語言的說與不說之間,在日常的現象與文本的再現之間,都彷彿一條大河,浩浩蕩蕩,不擇細流,呈現給讀者詩與現實、想像和現象對話的多重回聲。」──向陽(詩人,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
「辛金順究竟從何處取得一股緩慢、寧靜而又神秘的力量進行他的創作,不免令人好奇。在他的詩中,我們鈍去的聽覺瞬間獲得活化,並在他引領之下,得以探知種種悠遠而又無聲的事物。」── 林建國(陽明交通大學外文副教授)
※讀者推薦
蔡牧希〈#編寫一部城邦的字典:讀辛金順《國語》〉(節錄前半)
辛金順《國語》詩集,以「語言」圓心不斷向外擴延,無論是〈移工語言課〉,或是〈國語〉、〈字母〉、〈漢語〉、〈字母〉等詩,都試圖重新定義一個後現代社會的鄉愁。
作者出生於馬來西亞東北部的吉蘭丹,母語是潮州話,但從小能說吉蘭丹土話,也在多語的地域裡,對於語言所代表的意涵特別敏銳。
而所謂「語言」,除了被視為溝通工具外,同時也承載不同的文化背景。當文字成為「符號」,其代表的「指意」(Signification),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就具有不可避免的歧義性。
作者鬆動了語言符碼的意涵,而此理論可溯源自羅蘭.巴特符號學(semiology)。在羅蘭.巴特的觀點下,無論藝術創作或戲劇文本類似於一個天然語言的符號系統,人們根據解讀到的符號,交流自己的或相互的意願,表達觀眾的思想或行動等等。
詩人打破約定俗成的語言結構,並探討語言乃至於人與社會的關係。如果語言處於連帶關係之中,若脫離了整個語言系統,個人是否還能具有任何意義?將語言中符號和概念的結合,放入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社會關係網絡中。
與詩集同名的〈國語〉一詩,以德希達「我只說一種語言,但這語言不是我的。」開篇,文化的被剝奪現蹤在詩句裡:「我住在別人的語言裡⁄用他們的語言說話,洗手」、「用他們的故事,說自己的故事」無論是國族的認同,或是自我的定位,都在文化消失後逐漸迷航:「成了噤口的嘴/成了自己的深淵/被放逐的世界」。
按:牧希亦為詩聲字小編之一,全文請見其「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mushimushitsai
※感謝聯文及其聯絡人孟璇,並感謝 竊竊詩語 社友侑芃手寫支援。
空白方格符號 在 小妤媽。愛手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iMAT 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
注音符號記不住?長針短針傻傻分不清?iMAT雙語互動學習板是媽媽們最輕便的輔助工具,薄薄一片不占空間,A4大小還附上收納袋,在家出門隨時隨地都能讓孩子練習。
後疫情時代通膨真的來臨,廠商已預告即將調整售價,百元價格涵蓋8大主題,真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這麼超值的多元教具,#最後3天結團:https://bit.ly/3gxqAzD
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採雙面印刷,涵蓋8大主題:
1. 注音練習
2. 數字練習
3. 英文字母練習
4. 數數
5. 時鐘練習
6. 國字十字方格
7. 英文字母四格線
8. 空白塗鴉頁
▍注音及國字:方格中畫有十字虛線及注音符號欄,幫助孩子練寫時正確定位。
▍注音符號:直接描寫,熟練後再移至下方十字方格練習。
▍數字:直接描寫,較小的孩子練習填色數數,方格區除了練習書寫,還能玩數字遊戲。
▍英文字母:字母、單字及句型練寫,四格線輔助寫在正確位置。
▍時鐘:可試著出題考考孩子,電子鐘和指針式時鐘能否融會貫通。學會看懂時鐘是很重要的認知項目。
▍空白塗鴉頁:孩子的創意不設限,空白頁除了輔助練習,無聊時就是最棒的塗鴉區。
▍PP無毒高透明資料袋: A4尺寸, 凹槽練習簿也能一併放進去,不使用時方便好收納,出門時整組帶出去,走到哪都能練習。
#跟團最後3天:https://bit.ly/3gxqAzD
全套內含:學習板2張、黑紅白板筆2支、無毒高透明資料袋(可裝A4)
空白方格符號 在 小妤媽。愛手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
✅iMAT無毒高透明資料袋
#漲價前最後一次開團
可重覆擦寫的互動學習板8大主題分區練習,幫助孩子熟悉國英數及時鐘,百元價格CP值超級高,廢話不多說,直接看下面介紹⬇️⬇️⬇️
㊙️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
涵蓋8大主題,超齊全:
1. 注音練習
2. 數字練習
3. 英文字母練習
4. 數數
5. 時鐘練習
6. 國字十字方格
7. 英文字母四格線
8. 空白塗鴉頁
全套組合:全彩雙面印刷學習板2張、黑紅色白板筆2支、PP無毒高透明資料袋(可裝A4)
▍注音及國字:方格中畫有十字虛線及注音符號欄,幫助孩子練寫時正確定位。
▍注音符號:直接描寫,熟練後再移至下方十字方格練習。
▍數字:直接描寫,較小的孩子練習填色數數,方格區除了練習書寫,還能玩數字遊戲。
▍英文字母:字母、單字及句型練寫,四格線輔助寫在正確位置。
▍時鐘:可試著出題考考孩子,電子鐘和指針式時鐘能否融會貫通。學會看懂時鐘是很重要的認知項目。
▍空白塗鴉頁:孩子的創意不設限,空白頁除了輔助練習,無聊時就是最棒的塗鴉區。
▍PP無毒高透明資料袋: A4尺寸, 凹槽練習簿也能一併放進去,不使用時方便好收納,出門時整組帶出去,走到哪都能練習。
㊙️iMAT無毒高透明資料袋
大尺寸:24.5*32.5cm(可裝A4)
小尺寸:26*16.5cm(可裝A5)
無毒PP材質晶瑩剔透,耐用不易斷裂,拉鍊頭好滑不鬆脫。
✅大尺寸適合:幼稚園室內鞋、備用服、外出服、畫冊書本,一套一袋不怕弄丟。
✅小尺寸適合:拼圖、積木、文具、口罩、零錢、存摺,細小物品分類收納。當成筆袋、化妝包、盥洗袋也好用。
至於家裡還有什麼千奇百怪的東西,孩子有多少零散需要收納整理的物品,通通可以丟進去,收納袋不嫌多只怕不夠用。
👉圖文說明:https://bit.ly/3cTsZm0
因文章被臉書封鎖尚未解除,進入網址後,請再點選圖片連結(手機請再按一次返回鍵),就能閱讀文章。
----------------------------------------
【團購價格】
A:iMAT雙語多元親子互動學習板169元
B:iMAT無毒高透明資料袋(3大3小共6個)139元
(國際原物料缺料搶料,下次再看到就不會是這個價錢了!)
----------------------------------------
【跟團方式】
1) 留言喊單(請寫出:款式+數量),例:A+2、B+1
2) 運費:35元或依賣貨便系統規定調整(寄送離島請告知,運費另行計算)
3) 出貨及付款: 賣貨便下標,7-11取貨付款(無需帳號即可下標)
4) 出貨時間:約2~4週
5) 開團時間:即日起至4/28(三)
6) 留言按讚者已登記,結團後統一發送下標連結
空白方格符號 在 word空白方格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推薦與評價
文書處理.Word 輸入打勾、打叉與方格符號,插入問卷調查用的方框選項圖案...2017年1月14日· 從「插入」籤頁中,選擇「符號」工具,這裡會有一些常用的符號可以使用,例如 ... ... <看更多>
空白方格符號 在 如何在Word中輸入「方格內打勾」的符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如何在Word中輸入「 方格 內打勾」的 符號 ~word 打勾的 符號 ~框框打勾的 符號方格 打勾. 81,589 views May 9, 2013 … ...more ...more. Show less. ... <看更多>
空白方格符號 在 word空白方格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推薦與評價
文書處理.Word 輸入打勾、打叉與方格符號,插入問卷調查用的方框選項圖案...2017年1月14日· 從「插入」籤頁中,選擇「符號」工具,這裡會有一些常用的符號可以使用,例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