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的呼聲 ◎Joseph Christian P. Aranas著,何薇薇(Jrose Ho)譯
從我的祖先到我出生的年代,
貧窮的命運始終伴隨著我。
我應該且必須做什麼,才可以逃離住在這個成為可憐奴隸的骯髒沼澤區。
從你睜開眼睛的剎那,任誰不感嘆,唯有流言子彈才能吵醒這曙光。
到了傍晚,見到的是一具具屍體。
就算我想逃離這個地方,但我也不能,
因為在這裡沒有社會肯接納你。
到底何時可以結束我這絕望的心情?
何時可以感到知足?
我的土地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沒收,
連我辛苦耕作的後院也被圍欄擋住而驅離。
我問自己,那些英雄為了人們的賦稅而抗爭,而我得到了什麼?
我只看到,高層政府官員的不法所得,
就像禿鷹貪圖錢財為樂。
我擔憂並煩惱家人以後的生活,
我微薄的收入,還要被他們搜刮收取。
因為有這些自私自利的人,導致了社會混亂,
菲律賓人自己互相鬥爭以謀私利。
社會的瘟疫,造成殺害自己的同胞和互相競爭。
誰才是真正的英雄?
所有士兵都謹遵政府交代的職責,
可憐的戰士只能在山上打獵,以爭取自己的權益。
你、我、我們,或是基督徒或是穆斯林,只有一個在我們生長土地上安逸和平的願望。
我們所能做的是大聲喊出我們窮人的呼聲,
不是等會兒、明天或後天,而是現在,就能聽到群眾的呼聲。
Panaghoy Ng Maralita
Joseph Christian P. Aranas / Pilipino / dayuhang manggagawa
Mula sa aking ninuno hanggang sa aking pagsilang,
Ang kahirapan ito ba’y kadikit na sa aking buhay.
Anu ang dapat at nararapat gawin ng tulad kong maralitang alipin sa bayang lusak ng kahirapan.
Sinong hindi mananaghoy sa pagmulat ng iyong mga mata at pagsalubong ng bukang liwayway alingawngaw ng bala ang gigising sa tuwina.
Sa pagsapit ng dapit hapon mga katawang nakahandusay naman ang iyong makikita.
Gustohin ko mang umalis ngunit hindi ko magagawa.
Sapagkat kailan man wala ka nang babalikan ito’y kakamkamin ng Borgis ng lipunan.
*****
Kailan nga ba matatapos panaghoy sa aking kalooban.
Madarama ko pa kaya ang kapanatagan.
Kung ang sarili kong lupain ito’y kakamkamin ng ganun-ganun na lamang.
Sarili kong bakuran pilit babarakadahan,papalayasin sa lupang aking sakahan.
*****
Naitanung ko sa aking sarili anu bang kapakinabangan na ipinaglaban ng mga bayaning ng buwis ng buhay para sa bayan.
Kung ang makikita ko’t masisilayan ang kalayaan sa pangangamkam ng iilang matatas sa pamahalaan.
Mga buwitre sa kaban ng bayan walang ginawa kung hindi kalayawan.
Ako’y nahahabag at nababagabag paano na ang bukas para sa aking pamilya.
Kakarampot ko na ngang kita itoy aagawin pa nila.
*****
Kaya umuusbong ang kaguluhan dahil sa kanilang mga mapanglinlang.
Kapwa Pilipino naglalabanan makamtan lamang ang kasaganaan.
Kapwa Pilipino nagpapatayan at nag aagawan dahil sa mga salot sa lipunan.
*****
Sino nga ba ang tunay na bayaning maituturing,
Mga sundalo na sumusunod sa kanilang tungkulin dahil sa utos ng borgis sa pamahalaan, o
Mga maralitang mandirigma na tinutugis sa kabundukan para ipaglaban ang kanilang karapatan.
*****
Ikaw,ako,tayo mga Kristiano o Muslim iisa lang ang hangarin ang kapayapaan sa ating lupang Sinilangan.
Lahat tayo may magagawa isigaw natin ang panaghoy ng maralita,
Hindi mamaya,bukas o makalawa kung hindi ngayon na upag marinig ang boses ng masa.
—
◎作者簡介
Joseph Christian Aranas,來自菲律賓。我在台灣工作已有4年,是一家紡織廠的工人。之前在菲律賓,我做過很多種工作,像是去工地當我父親的幫手。早在讀小學時,我的父親就已開始訓練我怎麼跟別人一起工作。我連騎機車載送乘客(在菲律賓很常見,機車側邊放一個車廂用來載客並收費)都曾做過。我讀到高職畢業,在菲律賓待過很多家工廠,也曾在一個社區裡做水裝置管理員。因為在菲律賓生活很辛苦、薪水又少,我才決定來台灣打拚,希望脫離貧困,給我的家庭一個更好的生活,不管是暫時或長期。
(節錄自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網頁)
—
◎小編 方斐/jyh_18 賞析
本詩為2017年移民工文學獎青少年評審獎得獎作品,作者本人則是菲律賓來台的移工。從詩名即可看出,作者具有為其國家底層人民代言的野心,並在本詩的推進下將自己的所思所感透過詩句傳達出來。
乍看之下,作者聚焦的議題顯然是階級的一再複製與人民無法擺脫的貧窮命運。但再細觀菲律賓的國情與詩中情緒飽滿的控訴,「唯有流言子彈才能吵醒這曙光」暗喻了菲律賓當地並不嚴謹的槍械管制問題、「菲律賓人自己互相鬥爭以謀私利」則是當地治安不良,常有搶劫、綁架案發生,首都馬尼拉則有「綁架之都」之稱。而2010年所發生的馬尼拉人質事件,也使世界留意到菲律賓當地警察在退休後繼續持有警察槍械及當地政府失能的問題。
「我只看到,高層政府官員的不法所得,∕就像禿鷹貪圖錢財為樂。」顯示出作者對政府貪腐的嚴厲指控。如我們所知,禿鷹以動物屍體為食,而政府官員的貪污都猶如在侵吞貧民身上所剩不多的腐肉。政府官方作為侵害人民權益的最大元兇,才招致了菲律賓的社會紛亂、人民必須弱弱相殘才得以苟且偷生。而政府卻只像禿鷹一般,冷眼旁觀人民所受的苦難,並虎視眈眈地等著從人民的自相殘殺中盡收漁翁之利。
在詩末,作者不分族群、信仰地將所有生活在菲律賓這塊土地上人民的願望統合起來,也就是希望眾人都能擁有安逸和平的生活。作者也自陳:「因為在菲律賓生活很辛苦、薪水又少,我才決定來台灣打拚,希望脫離貧困,給我的家庭一個更好的生活,不管是暫時或長期。」閱讀這首具強烈國族意識的作品時,身為台灣土生土長的國民,則更應以寬廣的視野來看待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座島嶼的移工故事,並對他們懷有的深沉悲憫予以相對應的尊重。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菲律賓 #台灣是什麼 #移民移工新台灣 #窮人的呼聲 #移民工文學獎 #貧窮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6/joseph-christian-p-aranasjrose-ho.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50的網紅ROOFTOPMOB,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偶然之下看到了一篇文章 " 當地時間3月27日晚上六點 84歲高齡的教皇對著空無一人的廣場 發表了“致全城與全球”的致辭為全世界祈福 祈禱用的聖像來自於16世紀黑死病時期 " 宛如電影一般的場景,演講的內容讓我格外有感 於是將教皇的講稿和我想說的寫進這首歌裡 想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看到這篇致...
窮人的呼聲 在 葉慶元律師(葉狀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教宗為新冠肺炎病疫證道
「為什麼你們這麼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
3/27/2020
「到了晚上」(參閱:谷四35):我們剛聆聽的《福音》是這樣開始的。最近幾週,彷彿黑夜降臨。我們的廣場、街道和城市一片漆黑,黑暗籠罩著我們的生活,使一切悄然無聲,四處荒涼而空蕩。黑夜所經之處,萬事俱休:空氣中嗅到、舉止間警覺到、眼神裡訴說這一切。我們變得恐懼又迷惘。如同《福音》裡的門徒那樣,出人意料之外的狂風暴雨突如其來,令我們措手不及。我們意識到大家同在一艘船上,人人脆弱無力又迷失方向,同時每個人都重要且必要,蒙召一同划槳,必須互相安慰。人人都在這艘船上。就像那些門徒焦慮不安、異口同聲地說:「我們要喪亡了。」(38節),我們也警覺到沒有人能獨自前行,卻必須攜手共進。
我們很容易在這段經文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卻難以理解耶穌的態度。正當門徒們很自然地驚慌失措,船快要沉的時刻,耶穌卻在船尾。祂在做什麼呢?儘管環境嘈雜,耶穌卻安穩沉睡,全心信賴天父。這是我們唯一一次在《福音》中看到耶穌入睡。隨後祂被叫醒,平息風浪,並且斥責門徒們說:「為什麼你們這麼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40節)
我們試著理解,哪些事情構成了門徒的信德短缺、有悖於信任耶穌呢?門徒們沒有停止相信耶穌,事實上,他們呼求耶穌。但是,我們看到門徒呼求說:「師傅!我們要喪亡了,祢不管嗎?」(38節)他們以為耶穌對自己漠不關心,沒有照顧他們。在我們之間,在我們家裡,最糟糕的事莫過於我們聽見有人說:「你不在乎我了嗎?」這句傷人的話會激發心中的狂風暴雨,想必也會震撼耶穌,因為祂比任何人都關心我們。實際上,那群失去信心的門徒一呼求,祂便拯救了他們。
暴風雨揭穿了我們的脆弱,叫人看到我們日常行程、計劃、習慣和優先事項中虛假而膚淺的安全感。它揭露出我們如何麻木對待並拋棄一切滋養、支持,以及把力量注入我們的生活和團體的事物。暴風雨讓人看穿所有「包裝外表」、卻忘記滋養我們人民靈魂的意圖,以及用看似「具有救恩力量」的習慣來麻痺人心的各種企圖。這些看似「具有救恩力量」的習慣,實則無法訴諸於我們的根基,以及回溯我們年長者的記憶,使得我們在應對逆境時喪失所需的免疫力。
因著暴風雨,刻板印象的偽裝崩毀倒塌。以往,我們利用這些刻板印象掩飾向來擔憂自身形象的「自我」;我們各自的形象表露無遺,而且那是我們無法拋開的共同外表,即:同為弟兄姊妹的外表。
「為什麼你們這麼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上主,祢的聖言今夜觸動我們大家,攸關我們大家。祢對我們世界的愛,多過於我們對世界的愛。在這現世裡,我們全速前行,自以為強大又無所不能。我們貪婪地賺錢,任由凡俗事物來吞噬我們,任由倉皇匆促來困擾我們。面對祢的聲聲呼喚,我們沒有停下腳步;面對世界各地的戰爭和不義,我們沒有甦醒。我們沒有聆聽窮人的呼聲、病入膏肓的大地的呼聲。此刻,我們在驚濤駭浪的海上懇求祢,說:「主,求祢醒醒!」
「為什麼你們這麼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上主,祢向我們提出一項呼籲、信德的呼籲。這並非呼籲相信祢的存在,而是來到祢身邊,信賴祢。在這四旬期內,迴盪著祢的迫切疾呼:「你們悔改吧!」「你們應全心歸向我。」(岳二12)祢召叫我們把這考驗時期視為「選擇時期」。這不是祢審判的時機,而是我們判斷的時刻:此時要選擇什麼是重要大事,什麼是曇花一現,區分必要與非必要的事。這是個重新設定生命航向的時刻,我們要以上主祢和他人為航程的目標。我們可以注視旅途中許多堪為榜樣的夥伴,他們在恐懼下作出回應,奉獻自己的生命。因著聖神傾注的行動力,塑造出種種勇敢的慷慨犧牲。聖神的生命能施予救贖,祂重視並展現出我們與普通人的生命彼此交織、互相扶持。這些普通人經常遭到遺忘,既不會出現在報章雜誌的標題上,也不會現身在最新表演的大型伸展台上,但是無疑地,他們今天正在書寫我們歷史的決定性事件。他們是醫生、護士、超市職員、清潔人員、家庭幫傭、運輸員工、軍警人員、志工、司鐸、修女等人,以及許多明白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的人。痛苦是衡量我們各民族真正發展的標準。面對如此苦難,我們發現並體驗到耶穌大司祭的祈禱:「願眾人都合而為一!」(若十七21)多少人每天發揮耐心,傳播希望,小心謹慎地不散播恐慌,而是促進共同責任。多少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和老師以日常不起眼的舉動向我們的孩子展現該如何應對並度過危機,改正習慣,舉目仰望並鼓勵祈禱。多少人為眾人的益處獻上祈禱和轉求。祈禱和默默無聞的服務:這些是我們得勝的武器。
「為什麼你們這麼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信德始於明白自己需要救恩。我們無法自給自足;憑藉一己之力,我們必會沉入水中:我們需要上主,祂宛如古代引領航向的星辰。讓我們邀請耶穌來到我們的生命之船,把我們的恐懼託付給祂,由祂來戰勝恐懼。因為這是天主的威能:祂將我們身上發生的一切,即使是壞事,都變成善的。祂在我們的暴風雨中帶來寧靜,因為與天主同在,絕對不會喪失性命。
上主質問我們,而在我們的暴風雨中,祂邀請我們甦醒並開始團結互助、常懷希望。在一切似乎將要沈船的時刻,團結和希望能帶來堅毅、支持和意義。上主甦醒,是為了喚醒並重燃我們對逾越奧跡的信德。我們擁有一個船錨:在祂的十字架上,我們獲得救恩。我們擁有一個船舵:在祂的十字架上,我們獲得救贖。我們擁有一個盼望:在祂的十字架上,我們獲得痊癒並得到擁抱;如此一來,沒有任何事或任何人能使我們與祂救贖的愛相隔絕。在我們當下的隔離中,我們忍受著缺乏感情和相遇之苦,體嘗到處處匱乏的滋味,並且再次聆聽那拯救我們的宣講:祂復活了並在我們身邊生活著。上主從祂的十字架上召叫我們重新找到那等待我們的生命,注視那些向我們發出請求的人,增強、認出並激發在我們內的恩寵。我們切莫吹滅將熄的燈芯(參閱:依四十二3),它絕不會熄滅,而我們必須重燃希望。
擁抱耶穌的十字架,意味著找到勇氣擁抱當前的所有逆境,暫時拋下我們對於萬能和掌握的焦慮,好能給唯有聖神才能激發的創意騰出空間。這意味著找到勇氣來開闢空間,讓人人能在其中聽到召叫,並容許好客、友愛和團結的新形式。在祂的十字架上,我們獲得救恩,好能接納希望,並讓希望來增進並支持一切可能有助於互相守護及守護他人的措施和方法。擁抱上主,方能擁抱希望:這是信德的力量,它使我們擺脫恐懼並帶來希望。
「為什麼你們這麼膽怯?你們怎麼還沒有信德呢?」親愛的弟兄姊妹們,從這個講述伯多祿堅若磐石的信德的地方,今夜我渴望把你們大家託付於上主,藉著天主子民之痊、暴風雨中海星聖母的轉禱。從這擁抱羅馬和全世界的廊柱,宛如慰藉人心的擁抱,願天主降福你們。上主,求祢降福世界,恩賜身體康健、心靈安慰。祢要求我們不要害怕。但我們的信德薄弱,我們恐懼膽怯。而祢,上主,別放任我們在暴風雨中隨波逐流。祢再次說出:「你們不要害怕!」(瑪廿八5)而我們與伯多祿一起說:「我們把一切掛慮託給祢,因為祢必關照我們。」(參閱:伯前五7)
窮人的呼聲 在 ㄧ大粒人妻慢活義大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義大利最悲痛的一天,今天單日確診人數增加了5959人,有969人死亡⋯是死亡人數最多的ㄧ天 ⋯
因爲新冠疫情的快速蔓延義大利已實施嚴厲的限制措施,教會不得不暫停禮儀,所以空盪的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顯得格位莊嚴肅穆,今天傍晚下著綿綿細雨,教宗在雨中來到聖伯多祿大殿前求主垂憐飽受痛苦的人類,並邀請天主子民透過直播聆聽教宗帶領的默想後同聲祈禱。
教宗的默想講道中指出,逆境揭穿了我們的脆弱,在黑夜籠罩的時刻,求主速來拯救我們。我們如同暴風雨中的門徒那樣,恐懼害怕、信德薄弱,同時也跟門徒們一樣,懇求主耶穌伸出援手,重新為我們的生命之船掌舵。
/
以下是教宗昨晚默想講道的ㄧ些大意:(下面連結有全文可以閱讀)
最近幾週,彷彿黑夜降臨。黑暗籠罩著我們的生活,使一切悄然無聲。黑夜所經之處,萬事俱休:空氣中嗅到、舉止間警覺到、眼神裡訴說這一切。我們變得恐懼又迷惘。容出人意料之外的狂風暴雨突如其來,令我們措手不及。
我們意識到大家同在一艘船上,人人脆弱無力又迷失方向,一同划槳,必須互相安慰。我們也警覺到沒有人能獨自前行,卻必須攜手共進。
暴風雨揭穿了我們的脆弱,叫人看到我們日常行程、計劃、習慣和優先事項中虛假而膚淺的安全感。它揭露出我們如何麻木對待並拋棄一切滋養、支持,以及把力量注入我們的生活和團體的事物。
上主,祢對我們世界的愛,多過於我們對世界的愛。
在這現世裡,我們全速前行,自以為強大又無所不能。我們貪婪地賺錢,任由凡俗事物來吞噬我們,任由倉皇匆促來困擾我們。面對祢的聲聲呼喚,我們沒有停下腳步;面對世界各地的戰爭和不義,我們沒有甦醒。我們沒有聆聽窮人的呼聲、病入膏肓的大地的呼聲。
此刻,我們在驚濤駭浪的海上懇求祢,說:「主,求祢醒醒!」
我們要以上主祢和他人為航程的目標。我們可以注視旅途中許多堪為榜樣的夥伴,他們在恐懼下作出回應,奉獻自己的生命。因著聖神傾注的行動力,塑造出種種勇敢的慷慨犧牲。
聖神的生命能施予救贖,祂重視並展現出我們與普通人的生命彼此交織、互相扶持。這些普通人經常遭到遺忘,也不會出現在報章雜誌的標題上,但是無疑地,他們今天正在書寫我們歷史的決定性事件。他們是醫生、護士、超市職員、清潔人員、運輸員工、軍警人員、志工、司鐸、修女等人
多少人每天發揮耐心,傳播希望,小心謹慎地不散播恐慌,而是促進共同責任。多少人為眾人的益處獻上祈禱和轉求。祈禱和默默無聞的服務:是我們得勝的武器。
上主質問我們,而在我們的暴風雨中,祂邀請我們甦醒並開始團結互助、常懷希望。在一切似乎將要沈船的時刻,團結和希望能帶來堅毅、支持和意義。
今夜我渴望把你們大家託付於上主,從這擁抱羅馬和全世界的廊柱,宛如慰藉人心的擁抱,願天主降福你們。上主,求祢降福世界,恩賜身體康健、心靈安慰。祢要求我們不要害怕。但我們的信德薄弱,我們恐懼膽怯。
而祢,上主,別放任我們在暴風雨中隨波逐流。我們把一切掛慮託給祢,因為祢必關照我們。
/
雖然我不是天主教,但今晚看著教宗在這麼莊嚴的氣氛下爲義大利祈福了一個小時,年事已高站了那麼久,還拖著快走不動的步伐移動到另外ㄧ個教堂繼續祈福,真的非常動容⋯ 在這個全世界因疫情肆虐的困境下,除了現實中的防疫與醫療需做好外,只能寄希望於信仰⋯ 希望上天保祐⋯⋯
#加油義大利
#天祐義大利
https://youtu.be/OV3IP2B-4bw
窮人的呼聲 在 ROOFTOPMO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偶然之下看到了一篇文章
" 當地時間3月27日晚上六點
84歲高齡的教皇對著空無一人的廣場
發表了“致全城與全球”的致辭為全世界祈福
祈禱用的聖像來自於16世紀黑死病時期 "
宛如電影一般的場景,演講的內容讓我格外有感
於是將教皇的講稿和我想說的寫進這首歌裡
想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看到這篇致詞
我沒有特別的宗教立場,但只要是勸人向善的
我認為都是值得支持與鼓勵的
*我看到的文章被下架也都找不到了
以下是我當初複製的演講全文
如果你們願意可以花點時間看
『今晚我想透過聖母代禱,
將所有人的健康托付給上帝,
您的人民,正在波濤洶湧的大海裏,
但是主啊,請您不要讓我們任由暴風雨擺布。
逆境揭穿了我們的脆弱,
叫人看到我們日常行程、計劃、習慣和優先事項中
虛假而膚淺的安全感。
在這現世裏,我們全速前行,
自以為強大又無所不能。
我們貪婪地賺錢,
任由凡俗事物來吞噬我們,
任由倉皇匆促來困擾我們。
面對你的聲聲呼喚,我們沒有停下腳步;
面對世界各地的戰爭和不義,我們沒有蘇醒。
我們沒有聆聽窮人的呼聲、病入膏肓的大地的呼聲。
此刻,我們在驚濤駭浪的海上懇求你:
『主,求你醒醒!』
你召叫我們把這考驗時期視為『選擇時期』:
此時要選擇什麽是重要大事,什麽是曇花一現,
區分必要與非必要的事。
這是個重新設定生命航向的時刻,我們要以上主你和他人為航程的目標。
我們可以註視旅途中許多堪為榜樣的夥伴,
他們在恐懼下作出回應,奉獻自己的生命。
這些普通人經常遭到遺忘,
既不會出現在報章雜志的標題上,
也不會現身在最新表演的大型伸展台上,
但是無疑地,他們今天正在書寫我們歷史的決定性事件。
他們是醫生、護士、超市職員、清潔人員、家庭幫傭、運輸員工、軍警人員、志工、司鐸、修女等人,
以及許多明白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的人。
上主質問我們,而在我們的暴風雨中,
他邀請我們蘇醒並開始團結互助、常懷希望。
在一切似乎將要沈船的時刻,團結和希望能帶來堅毅、支持和意義。
在我們當下的隔離中,
我們忍受著缺乏感情和相遇之苦,
體嘗到處處貺乏的滋味,
我們切莫吹滅將熄的燈芯,它絕不會熄滅,
而我們必須重燃希望。
今夜我渴望把你們大家托付於上主,
藉著天主子民之痊、暴風雨中海星聖母的轉禱。
從這擁抱羅馬和全世界的廊柱,宛如慰藉人心的擁抱,
願天主降福你們。
上主,求你降福世界,
恩賜身體康健、心靈安慰。
你要求我們不要害怕。
但我們的信德薄弱,我們恐懼膽怯。
而你,上主,別放任我們在暴風雨中隨波逐流。』
製作人 / Producer:Zac Rao
錄音 / Recording Engineer : Teddy
錄音室 / Recording Studio:樹林基地三號房
混音 / Mixing :Zac Rao
編曲 / Music arrange :HXRXKILLER
特別感謝/ Sepcial thanks :Rongrong
*MV 中使用的素材來自Vatican News 以及 三立LIVE新聞
🐻熊孩子 Teddy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rooftopmob__teddy/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r32xtj2ffgnk
😈Zac Ra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rooftopmob_zac_rao/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jilsivawl7q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GFhD7-mTP4/hqdefault.jpg)
窮人的呼聲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窮人的呼聲◎Joseph Christian P. Aranas著 的推薦與評價
窮人的呼聲 ◎Joseph Christian P. Aranas著,何薇薇(Jrose Ho)譯從我的祖先到我出生的年代, 貧窮的命運始終伴隨著我。 我應該且必須做什麼,才可以逃離住在這個成為 ... ... <看更多>
窮人的呼聲 在 【社區/群劇場】《窮人的呼聲》移工劇場演出精華版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窮人的呼聲》2017-2018演出精華版剪輯。時間:2017年11月26日、2018年11月25日地點:台北市NGO會館演出人員:菲律賓籍移工(約30位)演出內容:菲籍移工演員以全 ... ... <看更多>
窮人的呼聲 在 [情報] 移工劇場《窮人的呼聲》2018年度演出- 看板TAHR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CATT)主辦「《漂泊的聲音》關注移工劇場計畫」,去年( 2017)11月與菲律賓籍移工們共同發展一齣劇場作品《窮人的呼聲》(Cry of the Poor
),引發現場觀眾熱烈的討論和迴響,亦有許多向隅觀眾來函希望加演。今年11月,將由 同樣來自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所屬移工庇護中心、不同的菲籍移工組合,再度重演這齣動 人的作品!桃園、台北各一場,有興趣的朋友們別再錯過!
移工劇場──《窮人的呼聲》Cry of the Poor
“Panaghoy Ng Maralita”
“Ratapan Orang Miskin”
Cry of the Poor 是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於2017年與近30 名菲律賓移工, 透過民眾
劇場的方法與過程,歷經七個月發展而出的戲劇作品。 劇名取自移工學員Joseph Christ ian P. Aranas 參與2017年「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篇名。 2018年,由不同的移工學
員組成,再次經過四個月的發展與排練,
將Cry of the Poor 搬上舞台。
**演出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9yHPzSxkznLuGTSH2
桃園場 Taoyuan
時間|2018/11/18(日) 11:00-12:00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一樓展場(桃園市桃園區中正路1188號)
台北場 Taipei
時間|2018/11/25(日) 14:30-15:30
地點|台北NGO會館(台北市中正區青島東路8號)
*本演出主要以菲律賓塔加洛語(Tagalog)進行,現場有中文字幕。
*由於場地大小限制,且為確保互動品質,每場演出僅開放90位觀眾,免費入場,請盡早 填寫報名表
製作|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8.71.9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HR/M.1541647079.A.83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