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132〈河粉大集合!疫情下的小小打氣~李河泉老師官方LINE@上線啦~~~〉
各位優秀的河粉們假日好,
先祝福大家把身體照顧好,
今天的內容很多但很有價值,
麻煩請多看幾遍也OK。
為什麼選這個時間推出?因為
1、今天是個好日子
2,上週日老師曾經Po文,
想趁著「有史以來不願意卻出現的空檔」,
思索是不是該選擇什麼樣的平台:
A、將老師這幾年的作品整理出來,讓大家可以有系統地觀看。
B、運用不同平台,提供河粉們更多權益和互動的機會。
感謝超過400位河粉的訊息,
老師很認真的將大家的建議完整看完,
發現河粉最大多數的兩個建議就是:
甲、能夠有集點的機制,讓河粉們的付出能夠換成活動或獎勵。
(的確,許多河粉每天在老師Po文按讚分享留言,為什麼不能設一個鼓勵機制?)
(也有河粉建議可以運用line@原本就有的集點機制)。
乙、希望老師能推出新的平台例如Podcast或Clubhouse,提供大家更多吸收資訊知識的機會
(預定第二階段進行)
........................(這是分隔線,便於觀看)
我想了一天,
決定不浪費時間,
決定好就做,
嘴炮一大堆也沒有意義。
所以老師會決定分兩階段進行:
1、先將LINE@的老師官方帳號設立
2、再推出線上課程或Podcast或Clubhouse
........................(這是分隔線,便於觀看)
簡單的說明如下:
1、先將LINE@的老師官方帳號設立,
讓大家「趁著在家的空檔」先趕快加進來
(千萬要看到最後,這兩天有超級優惠)
A、可以看到老師整理出來的資料,
(許多河粉希望看到老師「精選」之前的Po文,其實會很累啊)
*LINE@可以看到什麼內容:
a、老師的最新訊息,包括付費或免費的課程、演講、活動、河粉見面會等資訊將主動推播。
b、老師FB粉絲團的「過去精華」
(已經Po了超過2100片,許多河粉反應2100篇太浩瀚,所以特別挑出「老師認證的精華篇」讓大家再次回味。
c、過去在課程中,會有些剪輯的影片,以往只有特定的群組能夠獨享,現在打算開放給大家。
d、針對公開課程和企業內訓心得,在不涉及企業機密的情況下,分享老師的獨特觀點和看法。
e、某些金句或智慧小語(呈現的方式不一定)
f、其他老師想到可以分享的內容
........................(這是分隔線,便於觀看)
B、才能夠有機會讓大家先集合點數,
(要計算做什麼能夠得到什麼點數,是最痛苦而困難的)
*做哪些事情可以集點:
1、成為FB頭號粉絲(請注意,頭號粉絲是FB決定,並非老師決定)
2、每天按讚、留言、分享老師FB的內容
(最輕鬆又不費力的集點方式)
3、看老師的商周專欄文章按讚並且分享
4、參加老師的公開班
5、未來在企業上到內訓課程
6、........
超過19項的集點機會
不要立刻留言問老師該怎麼做?
老師可能不會直接回答你
趕快加入LINE@平台開卡慢慢看
如果有按讚、留言或分享,
必須提供截圖,
為了準備「截圖」的式樣,
小編連續一週不眠不休的準備,
把截圖做的樣本做得很清楚,
進入LINE@平台之後就會看到。
【李河泉老師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yzLv3WU
........................(這是分隔線,便於觀看)
*LINE@可以兌換哪些內容:
1、李河泉老師公開班一整天課程(180點或9張「河粉白金優惠券)
2、要求老師碰面諮詢1小時
3、擔任老師課程一日小助手
4、獲得老師「河粉補給站」Line貼圖
5、獲得新書「別逼貓啃狗骨頭」...
6...........(其他的點數請加入平台觀看)
目前先規劃有9項不錯的活動,
加入LINE@平台就看得到完整內容
(不要在底下留言發問,
請大家先進入平台把所有的介紹內容看完就會了解)
本次LINE@的相關規範,
除了進入平台會在記事本看得到以外,
其餘的規定都在老師的正式官網連結看完整版
【李河泉老師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yzLv3WU
........................(這是分隔線,便於觀看)
簡單地說,
大家都知道老師的公開班價格不便宜(原價$12,800,河粉價$8800,Accupass 活動通就看得到)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102190424527892800070
聽說小編算了一下,
如果同一個人在運氣好而且超認真
(一個月內可以上到公開班+企業內訓+認真按讚分享+寫心得)
有可能達到150點(至少超過100點),
也就是說,
兩三個月就可以可能免費換到老師的公開課程,
而且在「同時兼具學習」的情況下,
就算沒那麼辛苦,
半年達成的機會還是蠻大。
(根據目前一般信用卡的刷卡,要換價值$8,800,可能得消費超過500萬)
........................(這是分隔線,便於觀看)
還是要說明一下初衷:
1、李河泉老師希望本活動的目的,
在於對粉絲多做一點的貼心關懷,
並非非做不可的義務,
各位都知道老師不是閒著沒有事做,
只是希望能更拉近跟大家的距離。
所以請大家輕鬆看待,
當作是學習之外的小確幸即可,
千萬別當作一般的商業行為,
這樣老師就會停止活動,
不再花時間消耗自己。
2、老師把河粉都當作會自我約束的專業人士,
所以請遵守相關規定,
如果真的發現違反多次或情節重大,
老師也會斷然取消您在LINE@的所有河粉相關權益。
取消的權益包括您已經累積的點數,
以及已兌換點數之內容立即終止。
........................(這是分隔線,便於觀看)
說了這麼多,
無非就是希望讓更多的河粉受惠,
一邊學習,一邊收利息(哈哈不是啦)
將來老師所舉辦的所有活動,
尤其是免費的活動,
入場的資格,
一律限用LINE@的點數來兌換。
第二階段將陸續推出Podcast和clubhouse的相關活動,
如果屬於封閉型的演講,
也很可能限制
「只有加入LINE@的河粉才能參加」
一律以平台上的粉絲優先。
........................(這是分隔線,便於觀看)
特別提醒大家,
今天只要一加入會員,
開卡就送3點,
只要點下列網址進去就3點,
〈最重要的來了〉
可是~可是~可是,
今天5/30和明天5/31特別大放送,
開卡點數,從3點變5點,
僅限今明兩天有效
(到5/31晚上11:59為止)
只有今明兩天開卡從3點變5點
只有今明兩天開卡從3點變5點
只有今明兩天開卡從3點變5點
6/1 0:00 開卡恢復為3點。
請所有河粉特別注意:
好吧,歡迎各位趕快加入吧,
雖然你一定會有很多問題,
但是加入之後「別急著問問題」,
請務必將「記事本」裡面的資訊看完,
請確實完整看過(包含Q & A)
(老師相信一個星期不眠不休的準備還算完整)
有問題請在line@內詢問,
在FB發問老師是不會回答的唷。
*【李河泉老師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yzLv3WU
加入後請先看記事本
加入後請先看記事本
然後再看下面的官方網站連結說明
*【李河泉老師官方網站】
http://www.superschool.com.tw/
有詳細遊戲規則的完整版
http://www.superschool.com.tw/河粉大集合!疫情下的驚喜李河泉老師官方line上線/
今天5月30號
保護好自己,做我現在能做的
準備好自己,規劃未來該做的
各位河粉早安
#已經加入老師LINE官方帳號的河粉別忘了順便留言
#第一次Po文寫到天亮
#集20點換一張河粉白金優惠券
#一早還有線上課程只好繼續奮戰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介紹 訪問作者: 洪培芸 內容簡介: ▎全台第一本,探討現代人禁錮自我的牢籠:微笑憂鬱 ▎ 他的嘴角只能上揚,不能向下;只能微笑,不能流淚。 他看起來那麼快樂,嘴上掛著哈哈哈, 心裡卻想著:「我好想死……」 ...
章天亮演講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寫作容易嗎?我覺得跟任何事情都一樣,哪有什麼輕鬆的。
我的寫作起步於臉書,算一算已經超過三百萬字了,先不說內容是不是太多廢話,至少產量驚人。
我跟每個剛投入寫作的小白們一樣,先是慷慨激昂地創作,接著便是煙花易冷地放棄,無聲無息。
為什麼要放棄?不然你來寫寫看,因為這事兒對我來講,太痛苦了,我就不會寫啊!
冥思苦想一天,擠出了詞不達意的500字,這.....,根本端不上檯面。自己人都沒人點讚了,閱讀量也僅為個位數。
當初說好一起的夥伴們,不論是說要一起創業、要一起幫助社會、要一起改變世界、要一起養成良好習慣(運動、閱讀、音樂、寫作...),驀然回首,時間嘎然而止,全部的人全數停格,動也不動,一個個成了雕像,一碰就粉碎。
真是欣慰,看來不是我一個人放棄了,關於承諾、關於堅持、關於自覺、關於實現、關於夢想.....這些事兒對大家都挺難的。
但是,轉念一想:「難度」不就是一個天然的過濾器嗎?它不就是在幫你過濾掉,競爭對手嗎?
正因為難,成功的道路才不會擁擠。你也不用跑太快,因為很多人早已歇著了。
於是,我告訴自己,管他娘的,先做吧,我開始創業、開始寫作、開始與人對話,開始告訴大家,我是游祥禾,我想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沒人理我。
還不簡單,我就直接跑去紅燈路口搭訕了兩個騎著腳踏車的摩門教徒,他們比我還能聊,我們聊到天亮,我還去參加他們教堂的萬聖派對,想來還挺有趣的。
他們不理解我做的,我也不理解他們為什麼要這樣,但隱隱約約感覺的到我們好像都在做一樣的事情,彼此鼓勵打氣,他們回了美國後,我們還當了筆友好多年。
因為有人問我,寫了這麼久,是不是越寫越輕鬆,越寫越容易?
並沒有。
每一篇文章,還是會消耗掉巨量的腦細胞。不是糾結於行文邏輯,就是受困於遣詞造句,再或者對搭配素材的挑挑揀揀。
再者,每次到底要寫什麼主題,也有難度。但只有這樣,才能觸發自己的深入思考。
很多人的文章都是日記體:今天吃了什麼東西,遇見了什麼人,幹了什麼事......
但如果是要發表的文章,那麼就要考慮,能給讀者帶來的價值是什麼?
一篇文章,必定要經過作者的人神交戰,再「處心積慮」地拿捏合適的表達方式,讓讀者(你們)更能接收理解,這吹毛求疵,還得時刻想著,能為讀者(又是你們)帶來什麼啟發,也註定了,寫文章從來就不容易,我又將這性格,延伸到各個大小場的演講、課程,每一次都得搞死自己。
然後可怕的是,這DNA直接遺傳複製到我身邊下一代的每一位講師身上,看見他們一個個都比我還要為難自己,我除了暗自竊喜,也於心不忍,趕緊轉頭視而不見。(你們加油,撐住!)
最累的不是體力活,而是思考。思考是世界上最累的一種勞動。
有在思考的人,你一定懂,頭髮都白了。
這就是為什麼大哲學家羅素會說:「很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思考」。
#穩定壓倒一切
這些年,從創業、演講、寫作、帶領團隊、培訓講師、研發課程......我明白了一個老套卻又樸實的概念: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穩定的輸出,才是持續精進的王道。
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太多,我沒什麼天賦去兌現成功。只能靠日拱一卒,殘血爬行,一步步去接近目標。
你可能聽過一萬條,關於成功的真理,但是「穩定的前進」,是一條最不受環境影響,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米開朗基羅曾對自己的學生說:別老跟我談藝術、美感、創作,這些都是扯淡。只有工作、工作、工作,以及不停地工作。
是吧!做做做!囉嗦!
你以為成功這麼容易?
在這一切都不確定的世界中,誰還能持續產出給客戶/消費者一個穩定的交付?前提這些做為全是免費無償的,你能嗎?願意嗎?
創作、寫作、直播、演說,這些每天風雨無阻的自殺式產出,幹這活,簡直就是自虐求圍觀,你們還不來.....
「穩定壓倒一切」,這一句話一秒鐘說完,而寫出來是一段字,不到一分鐘,可真正去做,卻要換算成,千百個小時,十年寒窗啊!
對應各種不同的場景,面臨喜怒哀樂各種情緒的挑戰,這些都會將你的毅力,一點點蠶食.....「難度」再一次幫我過濾對手,道路清空。
所以,知道真的不代表能做到。
穩定而持續的發揮,也就成了少數人的專利。(難怪我現在手上已經十多個專利,轉行當發明家了。)
付出一定有收穫的。
很多自媒體的同仁,看到我的文章與規模(我怎麼不知道自己有規模)無不羨慕地說:「游老師,你的讀者水準確實高,學生人數很多,......」
是的,正是這種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激勵與平衡,才讓我走到了今天。
在此,我也想對所有關注我的朋友、學生、團隊、老師們說聲謝謝,你們給了我很大的動力。猶如一個陪跑者,讓我的路程不再寂寞。
有你們陪著我一起,我好歡喜,這一次,我特別篤定,我感覺不是一個人。
感謝「難度」讓我可以心無旁騖一路往前,每一步都戰戰兢兢,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我才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好長一段路了。
章天亮演講 在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晚九點直播回覆
這十封是這一兩週我收到的數百封信之一小部分
可以想像有多嚴重嗎
如果要他們全為了家人忍下來
有多殘忍呢
放過就是縱容
也是共犯
而且傷痛不會因此消失
1
老師早安
感謝您花時間關心家庭性侵的議題,讓更多人注意到了便有機會改善,受害者的傷疤註定無法淡去,只願再也沒有下一則故事。
那是我國小的事,不能確切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了。
從5歲父母離異 加上父親欠黑道大筆債務,我一直在親戚家輪流借宿,因為大人們怕我跟姊姊被黑道抓走。
借住在外公家的日子,有時被外公騷擾驚醒,有時是舅舅。人的大腦是很神奇的,為了自保大部分的事情我都不記得了,我也不願細想。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跟大人求救,因為在四五個親戚家輪流住,學會看大人臉色 學會小孩有耳無嘴。
有一天在我外公家,我大表姐哭著大吼 指控我外公騷擾她,說我外公趁她睡覺摸她私處,那時候我才知道,我們四個表姊妹都是受害者。但是在場的大人們全部噤聲,包含表姐們與我的母親。大表姐被外公叫去私下談話。我之後問她外公說了什麼。她說外公威脅她不應該這樣亂講話,她會害外公去自殺。
長大後我以為再也不用住外公家事情就會過去,但我患上焦慮症與睡眠障礙。試過跟親近的親友們談發生的事情,嘗試過看心理醫生,很遺憾的說出來我沒有比較好過。直到現在我很明白只能跟這些事和平共存,因為我要放過自己,我已經很努力了。
今天我一如往常的失眠到了天亮。
這麼回想起來舅舅應該都沒有被發現,我不確定受害者只有我或是姊姊們也是。
他不只晚上趁我睡覺時舔我身體各處講一些噁心的話,白天也常動手動腳,如果我說不(當時我受的性教育就是要勇敢說不 而已)舅舅就會說都是家人哪有什麼關係,我是關心妳的發育。
所以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
最近看到這麼多性侵的事情一一浮現
我覺得原來我不孤單
我記得一月份去聽常德老師的演講
在簽名的時候我跟老師說
我爸爸性侵我的事情
你那時還跟我說要我原諒他才是放過自己
能侃侃而談的時候就是原諒了
其實我也很矛盾
他從我五歲要求我幫他口交到我十歲
他甚至還要幫我口交
我是到15歲認識我現在的先生
才把這件事爆發出來
那時我爸爸態度堅決認為他沒錯
他在教我性教育
到今天他也覺得他沒錯
時間長了,我也默默忘了這件事
偶爾被提起才會想到
事情發生無法改變
所以我才認為老師那時候說要我放下是這個意思。
是吧。。打從心裡放下。才是放過自己
3
老師您好~
最近看到您版上性侵問題,其實我反而覺得應該讓小孩更早了解如何保護自己及性教育問題。
其實我也是在萌萌懂懂時曾經被表哥觸碰下體;當時只是幼稚園、國小年紀。完全不懂為什麼要被摸?也很害怕~
不過因為害怕所以我不在喜歡去表哥家。
我也忘記當時是否有跟家人說。
也曾經堂哥叫我脫褲子給他看,才要讓我跟他們去旅遊,我回家跟媽媽說;相對我媽媽也沒讓去那趟旅遊。等我大一點時才懂當時的不舒服,這些是性騷擾、性侵。
印象中在我國中時好像有跟家人說過⋯
但也沒什麼作用。
因為這些事情都是小時候了。
後來親戚很少聯繫,所以我不會見到表哥。我也不想見到。
這些對我是否有造成心理影響,我想應該有~
我不喜歡任何人的觸碰,不管男女生;熟不熟(搭肩,或說話時肢體的接觸)。
極度沒有安全感~
只要喜歡的另一伴,跟任何女性聊天說話;我會非常不開心。
還有要好的閨蜜有另外好友,我也不舒服。我會覺得我有拋棄感,是不是不要我了。雖然每次同樣情況出現,我會躲著大哭。哭完再告訴自己、安慰自己。
我這樣會讓身邊的人太痛苦。
因為我太控制他們,讓他們快無法呼吸。
其實我不想跟任何人說這些過去~因為說了只讓別人同情我,同情完又不能改變什麼。
雖然有時會想起,卻努力的勸自己。
拿那些不好的回憶~
提醒著自己~
傷口已癒合~
傷疤還依然存在~
疤痕不可能不見~
#放過
#回憶
#童年
4
老師好,因為我從國小一年級到高中畢業前,上下學途中、坐公車都遇過碰觸我下體的變態,也許是防衛心變強臉臭,總算上大學以後不再遇到,我已經中年了,每當聽到這樣的事還是氣憤不已,更會注意身邊有無需要我伸援手的小孩、女性;我沒有孩子,但從小愛看社會新聞的我從以前就知道熟人朋友都可能是狼人
這時代除了學校所謂性平教育,老師您有影響力,可以引起大家重視這些黑暗面的問題,我們一般素人可以為他/她們做些什麼事呢?
5
老師你好,我也想站出來說說我的#MeToo經歷。很多人都是被異性侵犯,不過我今天要說的,是異性戀、同性的家人。我在國小的時候被讀國中的姊姊性侵了。在我什麼都不懂的年紀,她總是不斷洗腦我,控制我,命令我做一些難以啟齒的事,甚至還放A片給我看。這些,我的父母完全不知道。如果我哭了,也覺得小孩很煩就全部一起懲罰,在被罰站的過程中,姊姊會繼續掐我弄痛我,我也不敢出聲,因為我知道父母就是不想聽到我們鬧。所以為了避免引來更多處罰,我選擇隱忍。隨著時間我的記憶被潛意識封鎖了—— 直到青春期的某一天,某個朋友的朋友、同樣是異性戀女生把我帶到別的房間鎖門叫我把衣服脫掉還抵住門不讓我走。當下我憑著蠻力把她推開,沒跟朋友打招呼就離開了。後知後覺的我終於想起那個羞恥的過往,從此那個記憶就像個噩夢時不時的回來糾纏著我。長大過程中,我想姊姊也選擇不去記得這段她虐待我的事,因為她一直想跟我續「手足之情」買一堆東西想討好我,卻又一直情緒勒索我,如果不照著她的要求做動不動就說要去死。可是我根本對她一點感情都沒有,說難聽的我覺得要不要去死不用跟我說,直接去實行最好。我完全走不出來她過去給我的種種傷害,只能盡量去強迫自己忘記。但問題來了,我的父母老了,很希望他們的孩子保持良好關係,甚至想要我去幫她處理一些法律上的問題。我很多年沒跟她聯絡了,我也不想,更不想跟她有任何瓜葛。可是父母老了,希望我幫忙,我一直擺爛,他們就一直問。我很想跟他們說她對我做過的事,可是我知道他們就算相信我也不會有什麼作為,我也鼓不起勇氣告訴任何人我這麼不堪的往事。說真的,講了這麼多,我還是不知道我想要什麼。但盼阿德老師能指引我一條路,讓我能放過自己。謝謝你看完這篇又臭又長的文章。
6
老師你好
這幾天的動態都有性侵性騷擾的個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傷痛,我也有一段,回想後打出文字很辛苦,因為從小是阿公阿婆把我和姐姐帶大,爸媽在外地工作,很少回來,隔壁的鄰居是我媽媽的遠方親戚,彼此很熟絡,隔壁家的大哥哥常趁沒人時,會用下體磨蹭我,直到小二,被阿婆發現這件事才停,我的印象十分模糊了,但身體沒辦法說謊,非常不喜歡他人碰觸,即便是現在結婚,先生突然碰我,我會不舒服的大叫並閃開。成長過程中也常因為身體的碰觸,讓我不舒服,所以都和同學保持距離,也很害怕跟異性相處,我知道自己有狀況,一直在看書想幫助自己。高二那年從姐姐口中得知,原來這件事在我們家族是公開的秘密,但我爸媽似乎不知道,他們一直忙於工作。我一度曾怨我爸媽,為什麼不保護我,為什麼不把我和姐姐帶在身邊照顧,好多為什麼⋯⋯我這麼痛苦⋯⋯
後來我看到何耀珊的專訪,她說她不願意再提起這件事,每每提起,就是在提醒爸媽沒照顧好她,讓爸媽傷心痛苦。我很有感觸,我也不願意有人跟我一樣痛苦,半夜裡大哥哥的臉突然出現在夢裡,討厭自己身體的感覺,怕跟人接觸的焦慮,姐姐對我一直很愧疚,她覺得她有責任,她很心疼我遇到的事,她要我愛自己,從高二跟姐姐坦白這件事後,直到兩三年前,遇到現在的先生才比較能接受別人碰觸。
只是真的好辛苦,我的文字沒辦法表述,但我真的不想這樣不快樂,不想因爲這個人讓我自己失去我應該有的,我看了好多好多書,影片,紀錄片,還去上課,去參加成長團體。
也許我很幸運,至少對方被發現後,沒有再繼續,也或許我癒合能力比較好,我想傳達的是,這麼多怨恨中,請一定要原諒自己,勸勉受傷的人說放下,那是旁觀者的角色,但不要覺得自己不好,曾經我是這麼討厭自己
謝謝你,老師,每次提起這件事,我知道我已經比以前好了
7
老師您好!
我童年並不完美,如你所應該想的到,繼父在我幼稚園到國中期間做了畜牲做的事⋯⋯過程早已無力回想,就不再贅述!
近日看到許多類似狀況的人寫信給老師,才發現原來不是只有我的童年這麼陰暗。
長大之後我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公開他的事蹟,也不願此事再影響我什麼了,雖然我沒有指認他任何事,但善惡到頭終有報,我絕對相信
我只想告訴您!謝謝您發聲,也謝謝您讓許多相同遭遇的人透過書寫的方式,讓更多人知道社會上存在著這麼多魔鬼,
道貌岸然的外表之下隱藏著這樣無恥之徒
衷心盼望,每個人都能有勇氣和能力保護自己的小孩
8
老師 看到這麼多性侵案件 我發現有些時候母親也是幫兇 對於已經受傷的孩子 面對應該可以幫助自己的媽媽 卻要用隱瞞 讓孩子受到二次傷害 自己已經身為母親了 自己也有遭遇類似的情形 但對於自己的媽媽也無法開口 因為我想我媽媽也會像那些母親一樣傷害我 所以我選擇不說 但看到我一歲多的女兒還懷胎的女兒 我很害怕他們又遭遇跟我一樣的感受
9
阿德老師您好
連續看了那麼多的案例!
我也想說出我心裡藏了很久的事
我目前是兩個女兒的媽媽
我的小時候,好像很悲慘!
在我小學三四年級時,鄰居的一對兄弟,
一個讓我幫他口交並且猥褻我
一個是把我拐到他家從後面抱住我摸我的胸部
當時的我不敢告訴家裡的人,只能遠離他們
不過,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
我在小六畢業升國一時,媽媽每天載我到補習班上課,下了課我一個人必須走大約10分鐘的路程到公車站等車。
有一天,有一個陌生男人,突然拿了一個牌子跟我說他是警察,他懷疑我身上藏毒品,讓我跟他走!
我當時很害怕,於是跟著他走
他把我帶到一個旅館,我也不疑有他
跟他進了旅館房間,他讓我把褲子脫掉趴在床上,我因為害怕照做了!
之後,我發現不對勁,因為他把褲子脫掉,我開始掙扎,放聲大叫!
他突然掐住我的脖子說如果我再叫就掐死我!
當下我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回他,如果你掐死我我做鬼也不會放過你。
於是他放開了我,我趕快把褲子穿上離開!
當時我在櫃檯看見一把刀,真的很想回頭去捅他!但是害怕大過於拿刀的勇氣,所以快點離開,來到門口,我真的看見了兩位警察!可是我害怕他們是一起的,於是快點離開到車站去。
我那個時候,怕到連跟自己的爸爸獨處都會害怕甚至會發抖。
也從那是時候起,我逞兇鬥狠
讓父母傷心,直到有一次媽媽跪在大馬路上跟對方的爸媽道歉,我才覺悟不能因為這些事讓父母難過,因為他們真的也不知道我遭遇過什麼事!
而對於感情直到現在還是有莫名的不安全感,即便我的老公對我很好(他不知道這些事)
我現在很擔心,我的女兒們,我怕她們遇到這樣不愉快的事!!
謝謝老師看完我的信!
10
在我19歲的時候,因為當時幫男友背負100多萬的債務,後來跟他分手後,我獨自一個人扛起所有債務,那個時候接觸到小墾丁渡假村的工作,但實際上是賣未上市上櫃的股票,那時候我什麼都不懂,上課主管都會用一套話術來讓妳覺得,在這裡是可以月入10萬以上,當時我只想趕快還清債務,就一股腦一直衝,但我們的對象都是阿兵哥,因為好貸款,有一天,我陌生開發到一個阿兵哥,我也傻傻的,就北上赴約跟他們一群人去唱歌,但不到一個鐘頭,酒量很好的我,竟然喝了幾罐啤酒就醉了.......
我最後的印象是他們把我帶去旅館,再來的記憶就是....我被性侵了,後來我一直哭,他才匆匆離開
再醒來....已經是早上了,我目前39歲,這件事影響了我20年,雖然我如今也是三個孩子的媽(目前單親),但那一件事情發生後,我認為....我的身體很髒,所以有好幾年自我放棄,在夜店當公關,只要有男人約,我就跟他上床,所以在這些年,我就拿過6個孩子.....當然也罹患了憂鬱症
如今我有一個快二歲的女兒,我才鼓起勇氣去看身心科,去探討內心的聲音,很高興....我走出來了
我花了20年才走出來,並不容易,但為了三個孩子,我選擇放過過去不堪自己,迎接新的開始。
章天亮演講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介紹
訪問作者: 洪培芸
內容簡介:
▎全台第一本,探討現代人禁錮自我的牢籠:微笑憂鬱 ▎
他的嘴角只能上揚,不能向下;只能微笑,不能流淚。
他看起來那麼快樂,嘴上掛著哈哈哈,
心裡卻想著:「我好想死……」
他幽默風趣,是人見人愛的萬人迷;
她經濟獨立,是公認的女強人。
他/她家庭美滿,萬事俱足,
應該不會有憂鬱的情緒……
你也這樣認為嗎?
或者,你也是別人眼裡的開心果,只能獨自把淚吞?
▎愈是樂觀開朗、正向堅強的人,
▎愈可能是用陽光的一面,覆蓋內心的陰影
卓別林、「豆豆先生」羅溫‧艾金森、羅賓威廉斯、金凱瑞……他們都是喜劇演員,但他們,也是憂鬱症患者。英國喜劇演員史蒂芬‧佛萊則是在受訪時說:「有時我笑著說『哈哈!對,對!』,心裡卻是一邊想著,『我真想死。』」
這些螢光幕上的喜劇演員、團體裡的幽默大師,都有著不被允許的脆弱及憂鬱。甚至我們的生活周遭,有些人悄悄殞落了,我們卻事後才知道,原來那個看起來很完美的他,那個你以為很了解的他,平時的開朗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為了掩蓋憂鬱、佯裝堅強的面具。因為我們常常這麼想:
˙要是突然不笑或表現出心情不好,會嚇到人。而且,我不想麻煩別人……
˙雖然工作穩定、經濟無虞,但我還是不開心。這樣的煩惱讓人知道了,會被討厭吧?
˙身為老闆,我不能有半點軟弱遲疑;遇到壞客戶得忍氣吞聲,員工態度不佳也要容忍,否則會被起底,發文抹黑。
˙身為偶像,他不可能有半點不完美,也不能談戀愛,違背我們的期待和想像。
▎「沒想到他也會憂鬱啊!」
對於美好的形象,外人總是存有夢幻的想像,以致這樣的批判,隨處可見:
˙沒想到她身為教養專家,親子關係卻這麼惡劣,虧她還在節目上大談教養理論,可信度高嗎?
˙沒想到他身為最專業的醫生,也會罹患癌症,還寫健康及養生書籍,會不會誤人一生啊!
˙沒想到她身為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也會情緒低落,甚至重度憂鬱,還在身心科掛號,她的專業可不可靠啊?
社群媒體盛行的年代,標榜正向思考、積極生活的文化裡,我們爭相在網路上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彷彿生命裡僅只美好,沒有悲傷與黑暗。這樣的文化,加之人們對他人美好形象的不實際想像,使得愈來愈多人內在的憂鬱問題一再被壓抑,只能笑著流淚,甚至連自己都對自己偽裝,不願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美好笑容的背後,是與內在真實自我的隔離
與一般認知的憂鬱症不同,微笑憂鬱者能維持工作與日常生活的運轉,甚至表現優異;擁有活躍的社交生活,甚至還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對自己,卻有著強烈的自我厭惡,內心有苦,卻不能,也不敢說出。
在國外已被大量討論的「微笑憂鬱」,儼然成為當代人最容易纏身,卻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洪培芸心理師針對此現象,以親切好懂的文字,從社會環境、角色期待與心理狀態切入,探討對象涵蓋資優生、明星網紅、老闆、同志、不擅表達情感的男性,乃至長照家庭及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三明治世代,為我們打造一帖鬆綁「高情商」束縛、解放不合理期待的良方。
▎特別收錄:關於微笑憂鬱的6個問題
˙什麼是微笑憂鬱?
˙微笑憂鬱跟憂鬱症有什麼差別?
˙微笑憂鬱的徵兆與症狀?
˙哪些族群容易有微笑憂鬱?
˙如果發現自己有微笑憂鬱,該怎麼做?
˙若身邊的人有微笑憂鬱,該如何協助?
作者簡介:洪培芸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
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曾應邀到華視、年代電視台、News98、飛碟、中國廣播、台北愛樂、環宇、正聲、警察廣播、台北廣播、教育廣播、女子學、漢聲廣播、復興廣播、Needs Radio、網路節目等進行分享。
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也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著有《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寶瓶文化)。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版權。
作者粉絲頁: 洪培芸 Matilda 的心理觀察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章天亮演講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拓展你的人生地圖」介紹
訪問作者:郭顺杰 (Soon Kiat Ker)
內容簡介:
《拓展你的人生地圖》是一本很適合中學生、大學生、或者剛出社會工作的人閱讀的一本激勵書,也是給一群正在求學、追求夢想的朋友們的一本借鑒之書。
本書將會從求學、思想、處事、成功等四大篇章,來為讀者點出讓自己卓越傑出,通往成功道路所需具備的思考邏輯與觀念,並點評讀者在社會上常聽到的一些謬論以及大家可能會面對的問題和疑惑。比如,在求學篇中我將會提到,大學文憑到底是不是只是一張紙?隨後,在思想篇當中,我也會為讀者講解為什麼乖孩子難以成功?
當然,市面上關於各種技巧的書多不勝數,有教導成功的技巧、談判銷售的技巧、應對考試的技巧、有泡妞的技巧⋯等等。要知道光學技巧是不夠的,技巧是會跟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的。這些技巧總是會有漏洞,會因為文化地理的差異而有所不同,而這些漏洞將會科學式地被研究, 然後我們的後代便會發明一個技巧去填補這一代的漏洞, 下一代技巧的漏洞就會再被下下一代填補上去,如此反復的驗證,這就是科學。
外在的技巧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每個人使用出來的效果都不一樣。它是由個人教育、理解程度、領悟力和天分而決定的。我常常把這種技巧,比喻為武俠小說裡面所說的外招,光練外招是不夠的,還必須要修煉「心法」。武功裡面的「心法」指的就是內功、氣和心靈的修煉。
我們除了要掌握技巧和知識之外,還必須訓練處理事情的思維,這種修煉是需要時間的,但是當你修煉了以後, 它就成為你的一部分,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這個心法都會為你帶來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
而本書所要帶給讀者的正是一個心法,一個修煉自我的旅程。
本書名為《拓展你的人生地圖》,在 NLP(神經語言程式)的學問中, 其教條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地圖上的界線並不等於真正的地域 」(英文譯: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當年,我在新加坡學習第一階段的 NLP 執行師認證課程的時候,第一次接觸了這個教條,並對於它的含義有著很深的共鳴。所謂的「地圖」,代表的是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是由感官經驗、環境所得來的,由我們給予它們意義。而「地域」則類似所謂「絕對真實的世界」, 一個等待我們去突破的領域。有鑒於這樣的啟發,我決定在本書中拓展這樣的思想。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地圖」,而這個地圖可以理解為框架一個人的行為,成功與否的界限。正如地圖上的界限,它框架著你的活動範圍,能走多遠等等。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閱歷(教育與上學的程度)、思想、處事方法、對成功的觀念、正決定了我們人生地圖上的界限。本書,我要表達的是地圖上的界線並不等於真正的地域。每個人一生下來,都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為自己繪製各式各樣的地圖。然而,我們不應該被地圖的界限框架了自己,相反地應該勇於拓展未知的領域。
作者希望透過書中的四個篇幅來拓展讀者的人生,讓大家獲得多方面的提升。透過本書,你將理解讀書的重要性、學習讓你卓越的思維模式、處事法則,與建立良好信念的方法。這些心法將讓你飛得更高,走得更遠,人生更卓越!
作者簡介:吳文捷
出生於馬來西亞的柔佛麻坡,通曉中文、英語、馬來語、日語和西班牙語。
他目前在著名會計咨詢「四大」的安永(EY)擔任科技諮詢顧問,主要負責處理業務與流程自動化(RPA)與大數據專案,並曾協助多家國際銀行與 500 強企業制定策略與自動化方案。順杰擁有多個編碼與科技認證,截至目前為止,他已榮獲 Blue Prism、Automation Anywhere、UiPath 高級RPA 研發認證、Python,SAS,區塊鏈等IT認證。此外,他也是專業敏捷(Agile)開發教練與專家,精益六西格瑪黑帶(Lean Six Sigma Black Belt)執行師與樂高團隊組織訓練員(Lego Serious Play® Teamwork Facilitator)等證照。
教育背景方面,順杰 2016 年畢業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主修國際貿易與經濟,隨後他在 2017 年獲得了英國劍橋大學科技政策碩士學位。他致力於研究國家科技管理與法律,包括中小型企業的競爭與創新,網際網路發展的商業策略與社會文化的進程等。
白羊座的順杰,有著一個燃燒不完的學習熱情,工作的同時也熱愛藝術。他獲得了英國皇家鋼琴與吉他 8 級文憑的榮譽。除此之外,他努力鑽研佛教、西方神秘學、哲學、東方儒道家的經典以及塞斯與奇蹟課程等,遍訪名師,積極地探討生命的旅程,並到處授課演講。迄今,他榮獲美國 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經語言程式學)與時間線療法(Time Line Therapy®)高級執行師認證、英國EFT 協會(舊名:AAMET) 情緒釋放技巧治療師,美國NGH(National Guild of Hypnotists,美國國家催眠師協會)催眠諮詢師與日本靈氣三階導師等證照的殊榮。
作者粉絲頁: SK 郭顺杰ᵀᴹ
出版社粉絲頁: 寰宇軒行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章天亮演講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十八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介紹
訪問作者: 陳毅
內容簡介:
我們漸漸長大,容易忘記小時候的自己……
現實迫使大人忘記,忘記小時候的自己、忘記夢想、忘記純真,
最後把自己都遺失了……
非是歎息,非是厭世,恣意的青春一點也不得意順遂,
反而充滿跌跌撞撞的生命勳章,
一切只為期待成長為一個不一樣的大人。
十八歲後,作者陳毅依然形塑著自己,
為了理想跳脫框架限制而挑戰衝撞體制,
同時擁有沉穩的老靈魂和創意無限活力的他,
實踐著青春,青春就該當如此啊!
作者介紹:陳毅
2000年出生於桃園蘆竹,出生時沒有特別的故事,長大後故事特別多。
15歲以前當過各式各樣模範生,拿過各種「很會讀書」的獎項。國中三年級寫書送給心儀的馬尾女孩,高中時創辦文學社、舉辦全國青年文學營,擔任地方媒體記者、創辦獨立媒體「草根青年發聲網」,也在《蘋果日報》撰寫評論。
曾擔任桃園電影節青少年評審團團長,曾獲多項文學獎、影像獎肯定。18歲下半年開始拍紀錄片,生命裡有過非常多次變動與挫折,才逐漸找到自己真實的追求與模樣。最喜愛的書籍是《小王子》,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心裡住著一個老人跟一位小男孩,偶爾他會回到故鄉走走看看,透過創作理解自己且任性的活著,帶著純粹的心、有絲幼稚的行為,努力成為一位不一樣的大人。
多次受邀各界演講分享,接受民視、自由時報、聯合新聞網等媒體採訪,著有書籍《情書,當純情男孩遇上馬尾女孩》、執導紀錄片作品有《山會帶恩轉屋》、《美鳳的日子》,現仍持續創作,就讀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
作者粉絲頁: 陳毅 Chen Yi
出版社: 布克文化
粉絲頁: 城邦讀書花園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