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宣佈台灣正式啟動加入CPTPP的程序。台灣是一個海洋島國,不管是經濟發展還是基礎民生,都高度倚賴國際貿易。加入CPTPP,對台灣來說,是必然要走的一步棋。
我相信蔡英文政府的談判能力,但我其實有點悲觀,因為台灣的輿論風向可能會大扯台灣外貿談判的後腿。
請大家包涵我抱怨一下吧!我覺得台灣一般民眾的認知是真的很奇葩。輿論風向已經扭曲到,政府再怎麼做正確或必要的事,都可以被解釋成禍國殃民。明明是好到幾乎不可思議的防疫數字,卻被講得好像台灣防疫世界最爛;明明是提供了四種品牌的疫苗任由民眾登記施打(世界上還沒哪個國家做得到這一點),卻被講得好像政府拿著槍逼民眾做選擇;明明天然氣接收站方案已經一再修改縮減成原案的十分之一以下,卻被講得一點溝通誠意都沒有,然後環團跑去找始作俑者的國民黨結盟。
政府不是不可以批評,但是批評至少也該本於事實。看看近一、兩年台灣政府屢次爆發的輿論危機,深入看看民眾不滿糾結的點,有時候真的是科學上站不住腳,到了一個荒謬絕倫的程度。例如萊豬議題,進口豬隻可以用飼料控管的方式做到無萊劑檢出,而就算有(合乎國際食品法典標準的)殘留,也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會傷害人體。又不是美國人自己不吃豬肉,把「毒豬」賣給外國人,而比台灣更重視食安的日本也有在進口。更何況那群發動萊豬公投的人們,自己吃美國牛肉倒是吃得很高興,而美牛飼養過程中使用的萊劑,和檢出萊劑殘留的狀況,都遠比美豬要多。
而「福島核食」的部份,除了日本人自己嚴格把關、自己消費以外,美國最近已取消禁令,歐盟下個月也可能要跟進,真正禁絕福島食品的,除了台灣之外,只有中、韓,而稍有地緣政治常識的人都知道,中、韓針對日本的政策,是政治性遠遠大過於科學性。
這樣的輿論是很不健康的。除了會誤導群眾,對需要高專業度與科學性的外貿談判議題,造成錯誤而毫無必要的成見以外,也讓真正重要的議題上不了檯面。
更何況自由貿易協定這件事,必然是雙面刃,有利有弊。例如說美豬進口台灣,會不會造成問題?當然會。但是真正重要的問題,不是虛無縹緲的「萊豬」,而是低價的美國豬肉會不會衝擊國內豬農的生計。但自由貿易的衝擊,總是可以找到部份解決方案的。面對美豬叩關,我們可以談台豬外銷、可以談產銷履歷、可以談豬農輔導轉型…但總之基於一個建設性的問題就是:「如果美豬進口終不可免,該如何降低對國內養豬業的衝擊?」
但是一個「萊豬」的莫名其妙的道德大帽子扣下來,這些實際的東西都不用談了,誰談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還有就是,台灣人有一種很奇怪的性格,就是缺乏「代價」的意識。外貿這件事本來就是「互相」,有來有往、有捨有得。但是台灣民眾普遍有一種態度就是,外貿有利的部份就是理所當然我該得的、政府一定要提供給人民的、政府沒爭取到100%就是罪該萬死的;而有弊的部份又是理所當然政府一定要擋掉或全額補助到飽的,一定是別的國家惡意陷害我們的,政府如果接受此代價的話就是喪權辱國的。而面對到自由貿易的衝擊,我們老百姓做生意的方式一點都不能改,不能為了世界局勢做出任何的調整,要我們改就是政府無能。
如果國民普遍都是這樣的心態,政府是無法談貿易協定的,誰去談都會像乙未辛丑的李鴻章一樣眾口鑠金、無疾而卒。
而且台灣社會吊詭的一點是,雖然民進黨勉強執政了五年多,但是這個執政的基礎異常脆弱。基層民眾的信任網絡,目前還是主要由國民黨掌控著(如果還不算入背後不可表述的外國勢力的話…)。主流媒體大多數都是親藍,就算是那些被罵塔綠班的三民自,其實核心骨幹還是有一大批黨國時代留下來的藍底,常常可以看到那種對柯文哲比對陳時中還友善的痕跡。
而國共資訊戰,深入各地方群組的程度,也遠遠超過民進黨。君不見台中第二選區,明明是瞎到不行的像「基進黨比顏家有錢有資源」的謊話,也可以瞬間滲透整個海線的口耳輿論圈;陳柏惟做得要死要活完全被否認,而顏家和國民黨隨便放兩句荒誕不實的謠言,就可以洗遍整個選區。
台灣人耳根子對國民黨如此之軟,再反觀民進黨那宛如殭屍般的輿情反應,我都快搞不清楚,民進黨到底是怎麼在2020成功保住政權的。只能說民進黨暫時站在了歷史正確的一邊吧!
而且台灣不是只有那些戰鬥藍在耍幼稚病。那些瞧不起戰鬥藍,但是又拉不下面子支持民進黨政策的人們,他們腦迴路裡的的八奇思考,有時候我看了都傻眼。我個人在竹科-算得上是全台灣近幾年經濟上受惠最大的族群-觀察到的風向是,他們的政治認知是完全脫離現實的,甚至跟己身的利害關係是完全逆反的。
例如說,竹科最需要供電穩定,而竹科工程師自己應該要對「南電北送」所伴隨的風險與損耗相當敏感才對。然而,藻礁議題在竹科帶起的支持度,還遠比無直接利害關係的中南部高得多,高到我都不知道他們平常是靠什麼吃飯的。又例如說,竹科受惠於近幾年美中脫鉤、產業鏈轉移的大局,照理說應該給「站對邊」的蔡英文高一點的支持度才對,但我觀察到的更多是那一套「等邊三角形」的高來高去的理論,而且他們對中國現況的掌握度,也沒有比廟口譙政治的那些中南部歐吉桑準確。
竹科尚且如此,對自由貿易受惠較少的族群,又會吹怎麼樣的風向呢?三年前的「韓流」,某種程度上也是得力於基層群眾病急亂投醫的盲動。
以上是一些沒什麼建設性的抱怨,大家聽聽就算了吧!台灣有一個,真的算是世界平均水準以上的政府;但是台灣一般民眾的認知能力,老實說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7的網紅高雄市 議員 黃明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觀賞更多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16HkCj8E66gIc0se9P8xnD-DB8u-OIBQ 歡迎加入黃明太議員專為第二選區鄉民設立的交流社團 鄉親交流園地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
竹 東 第 三 選區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妍選Monday』 每週一早上咖啡時間配上專論小文章。五分鐘一個觀點,深入思考新竹生活。
【0913主題】產業下一步?未來新竹進行式
燦樹颱風走後,各處恢復平靜,大家早安~
最近一個震撼的消息,那就是眾所矚目的三井集團因為營運規劃,宣布放棄世博館進駐計劃。消息一出,市民朋友紛紛呼喚IKEA或唐吉軻德進駐新竹,重新活化公道五路兩側,為新竹市帶來更多休閒遊憩的空間。
從世博館的下一步到竹科X基地
市場對於新竹市民的心聲是敏銳的!據我所知,已經有新竹市內大型百貨集團積極與「#全台最美書店」洽談中,將會以 #活化現有空間利用 的角度,結合餐飲與手作品牌,給市民朋友嶄新的文化體驗。新竹市除了藝文休閒體驗升級之外,#產業的再調整,才是永續發展的關鍵。
新竹市很幸運,疫情之下半導體產業讓竹科仍保有穩健發展,而近年規劃的「竹科X基地」將會以軟硬整合、新創以及研發中心為發展藍圖,不僅將竹科的發展優勢帶入新竹市區,更象徵新舊城契合、交通動脈東西貫通以及產業第三波的轉型。
從竹科X基地到三縣市生活圈
竹科X基地象徵著新竹市產業區位的進化,更進一步的跨縣市人流,將會重塑大新竹地區的生活樣貌。新竹縣朋友的日常生活可能是這樣:「過個頭前溪買晚餐,晚上去個巨城逛逛,假日去南寮海邊走走」。住在竹縣的朋友也會說,「我從小就通勤到新竹上學,出社會後開車到新竹上班,不過就是半小時車程!無論就學、購物甚至是申辦重要文件,早就習慣這樣移動!」
若從縣市互動來看,確實合併起來有更大的利基來討論資源分配,並作出更具體的公共政策,以回應龐大的人流,但包含舉債問題、各地發展速率問題還有更嚴肅的,傳統閩客地域劃分問題等,仍需要更細緻地討論,嚴肅面對,誠懇地跟各在地住民溝通。
新竹縣市還是竹竹苗合併?問題仍多,討論要先行
這幾天縣市合併議題喧嘩,新竹縣長楊文科高調表示贊成,而苗栗縣長徐耀昌則認為發展條件仍需要更完善配套。
就新竹縣市而言,兩者負債都在100億左右,且在近幾年大幅提昇償債率,可望儘速脫離赤字;相對的,苗栗縣109年度仍有高達372億債款,但減債能力仍相對有限。網友幾乎一面倒,認為苗栗若與新竹縣市合併,將會成為減債的難題;此外,攸關於三縣市歷史背景的閩客情結,也使得選區結構下的藍綠秩序成為難題,一但升格直轄市,地方自治將被一定程度波及,更不用提三個縣市首長的席次將遽減為一,問題相當複雜,更細緻且共識導向的討論,才能讓民意充分表達。
新竹科技產業即將步入下一階段的轉型,期待地方行政系統也能趁此機會調整改革,建構出更有效率的行政管理體系,來支持下一階段新竹產業的發展。隨著時代浪潮不斷往前,我認為下一階段的新竹城市治理,考量因素將逐漸從「閩客地域劃分」轉為「服務支持產業發展」及「生活圈的公共建設」。以新竹地區民眾為主的商業服務型態會越來越蓬勃,在消費力強大的背景下,各大品牌的進駐跟在地經營,指日可待。
竹 東 第 三 選區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廢核平台呼籲政治人物踹共!- 核四公投前的重要考題 「台灣有應對核災的方案嗎?」
今年是福島核災10周年,10年過去了,人類究竟從那場災難中,學到了什麼?
台灣年底即將舉辦關於核四是否應該續建的公投,不論公投結果如何,我們想知道的是,這個社會到底做好了準備沒有?回顧這場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災事故,如果核災再度發生,身處台灣,我們能明確地了解要如何避免核災嗎?已經清楚地制定出應對核災的方案嗎?
核二發生人為疏失跳機 核災離我們並不遙遠!
核二廠日前才剛發生「因為椅子撞到」導致的全廠跳機事件,不分政黨的政治人物都紛紛關注批判,即使支持核電的立委都恍如驚醒,原來一個小小的人為疏失都可能導致無法預料的影響,讓人驚覺核災離我們並不遙遠!天災人禍都可能導致核災發生,即使意外難以避免,但核災教訓在前,國土上有著核電廠的台灣、有地震高風險的台灣,做足防災應變準備並落實在生活與教育中,是責任也是對國民的義務。
當年災難發生時,日本的最高政治領袖,也就是首相菅直人,唯一以經歷核災的決策者角度,回顧核災當下的國家級危機處理;菅直人給了台灣兩個忠告,且不論未來公投結果如何,但在討論核四的過程中,首先是台灣一定要把若核災發生「最壞的劇本」納入考慮。
所謂最壞的劇本,可先以「撤離範圍」為依據,菅直人說「在福島核災發生兩周後,我面對的最壞的劇本,就是方圓250公里的超大規模撤離。」範圍包含首都東京等區,受影響人數超過5千萬人。畫出腹地範圍後,接下來,從撤離方式、動線,到臨時收容場所,甚至要求人民撤離的法源及合理性等,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考量在內。「更何況,台灣的面積比日本還要小,250公里的撤離,可能代表整個台灣都將無法居住。」他強調,台灣政府及朝野兩黨都必須謹慎思考,也有義務將這樣的可能性告訴國民。
第二個忠告是必須提出合理可行的核能替代方案,並認真執行。菅直人表示「10年前的我,也對日本的核電技術深信不疑,認為安全不會有問題,甚至還像其他國家推銷日本的核電技術。」他懊悔地說,若是十年前就主張廢核,是不是就不會有這場災難的發生?
廢核平台贈書 政治領袖應有責任提出核災應變方案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呼籲政治領袖不該迴避攸關國民的安全問題,直面台灣核災風險,是政治人物無可迴避的責任!不管是肩負指揮之責的首長,或是監督之責的民意代表,都該認真思考這一個嚴肅的課題。
今年台灣剛出版了菅直人撰寫的「核災下的首相告白」一書,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自費購書寄送給台灣當前的65位政治人物(請參閱附件一),包括距離核四廠80公里的選區立委31位、縣市長10位,以及有能力影響政策的潛力政治人物24位,希望他們能仔細閱讀這一本「核災下的首相告白」,從這些因災難而獲得的寶貴經驗下學習,我們邀請這些政治人物在社群媒體、質詢台上或任何公開場合告知台灣人民,台灣面對核災風險,我們該如何應變?如果風險難以承擔,您認為的核電替代方案是什麼?這是不論反核或擁核,都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而今年公投雖因應疫情延期至年底,遊行與講座等實體活動無法舉辦,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仍不放棄任何機會,持續針對核四議題積極與社會溝通。為此,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的核四公投官方網站「分手吧!我們不核四」(https://vote4nonukes.tw)已上線,網站中說明核四與臺灣核電的現況、並提供臺灣能源發展的重要知識,讓公民有更充分的資訊能夠展開討論。同時,我們也於社群媒體發布「核四公投不同意」懶人包(https://bit.ly/3Cxsg4F),說明核四應需要面臨的地質、安全、工程及核廢料等問題,根本不可能也不應該續建。
出席發言代表:媽媽監督核電聯盟秘書長楊順美、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
附件一、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贈『核災下的首相告白』一書名單
附件二、給65 位政治人物一封信--直面台灣核災風險,是政治人物無可迴避的責任 (內容請見圖片六)
新聞聯絡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 0939121981
主辦單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2013 年 309 全國廢核大遊行,北中南東共有超過 22 萬人上街要求終結核四、核電歸零。遊行結束後,數百個民間團體為串起台灣自主的公民社會力量,共同組成了「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廣招環保、人權、工運、教育、性別、社福...等各領域的公民團體, 以「團體」作為成員單位,但不包含政黨組織,現已有超過200個公民團體加入。
★ 附件一、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贈『核災下的首相告白』一書名單 :
以下總計65人
選區距核四廠80公里內之區域立委:31人(以下按選區順序排列)
(ㄧ)台北市:吳思瑤、何志偉、蔣萬安、高嘉瑜、林昶佐、林奕華、費鴻泰、賴士葆
(二)新北市:洪孟楷、林淑芬、余天、吳秉叡、蘇巧慧、張宏陸、羅致政、江永昌、林德福、吳琪銘、羅明才、賴品妤
(三)基隆市:蔡適應
(四)桃園市:鄭運鵬、黃世杰、魯明哲、萬美玲、呂玉玲、趙正宇
(五)宜蘭縣:陳歐珀
(六)新竹市:鄭正鈐
(七)新竹縣:林為洲、林思銘
距核四廠80公里內之縣市首長及其他直轄市長:10人
柯文哲、侯友宜、林右昌、鄭文燦、林姿妙、林智堅、楊文科、盧秀燕、黃偉哲、陳其邁
潛力政治人物:24人
(ㄧ)議員:
1. 台北市:苗博雅、邱威傑、黃郁芬
2. 新北市:戴瑋姍、何博文、張志豪
3. 基隆市:張之豪、陳薇仲、王醒之
4. 新竹市:廖子齊
5. 台中市:黃守達
(二)不分區立委:
1. 時代力量:陳椒華、邱顯智、王婉諭
2. 台灣民眾黨:賴香伶、蔡壁如、張其祿
3. 台灣基進:陳柏惟
(三)目前具有一定政治聲量,未來有能力影響政策或投入選舉之政治人物:
鄭麗君、黃國昌、黃珊珊、林佳龍、江啟臣、朱立倫
★ 附件二、給65 位政治人物一封信--直面台灣核災風險,是政治人物無可迴避的責任 :(信件內容請見圖片六)
♡
竹 東 第 三 選區 在 高雄市 議員 黃明太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觀賞更多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16HkCj8E66gIc0se9P8xnD-DB8u-OIBQ
歡迎加入黃明太議員專為第二選區鄉民設立的交流社團
鄉親交流園地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mtai52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Ar6e7jXyFs/hqdefault.jpg)
竹 東 第 三 選區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鐵道觀光體質怎麼改善?
一個人想要坐火車,通常第一個是要通勤,另外就是觀光旅遊。
如果要發展鐵路觀光,觀光客要感受三個東西
一是沿途的風景。
二是我可以在停靠站的站點來遊玩。比如說我們有一些車站旁邊有溫泉,遊客可能就會坐火車來這邊泡溫泉。
第三是車內的內裝以及搭車的體驗。
第一項和第二項多少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但第三項是我們可以主動加強的方向。
以九州的鐵路觀光來說,車子的內裝是用當地的素材,窗框是竹子、椅子則是當地的木工製作。另外可以看到車款選單4X4=16,這16種車剛好變成16個行程,等於說是和觀光一起做包裝。
部長回覆我,他認同這個理念,特別是台鐵的5條支線、南迴鐵路,過去滿多限制,但我們來努力。那我也建議可以不要只是支線,部長覺得可以後續來討論看看。
台灣特色很重要。
我留意到明年初推動的「鳴日號」列車,但我期待可以有更多台灣特色元素的加入。我們也看到有時候,有些東西設計了,但花一花預算,品牌或活動時間到了,就要拆掉。我希望未來我們能繼續加強台灣本土的文化,讓它留在車上,旅客可以在車站裡面感受到台灣的文化跟歷史。
現在有些運作的困境,不是說我們本身不夠用心,像我們在做台鐵,結果最紅的變成是台鐵便當,被網民說我們是台鐵便當附設台鐵公司,當然大家知道這是講笑話。那如果我們有些東西,比如車體的改造,可以給他更大的空間,或者是鐵路的國家隊,未來的車廂可以如何自己的公司來設計、自己的公司來打造,或者是類似工務局的土地開發公司,可以把半外包出去,因為我們的鐵路是大眾運輸,有社會的責任,我也不完全同意一定要民營化,但可以某種程度把觀光的概念,以及TOD的概念,假使車站有百貨公司,在商業壓力的訴求時,對於這個地方的努力一定會更用心。
講到鐵路,像我的選區,大肚、追分、烏日這邊,過去其實是通勤量、交通運輸載貨的需求很大的的地區,但大肚調度場離開之後就比較不受重視。在地我們有追分車站、成功車站,但我在這兩個車站看不到任何追分成功的元素,比如說成功站是為了搭到成功嶺,是不是可以結合迷彩或軍事元素?可以參考看看。
鐵路高架化問題 車站整體規劃問題
另外有個很重要的,我們選區有兩個大問題:
第一、烏日成功嶺學田路的平交道。我自己騎摩托車去坐高鐵的時候,就會經過這裡,希望具體來解決。
位於烏日區的學田路與成功嶺前鐵路平交道,每到上下班時間一定大塞車,經常沒隔幾分鐘就有列車通過,民眾若想通過平交道一等就是10多分鐘,造成車流堵塞,民眾抱怨連連,希望交通部能研究將台中鐵路高架化繼續往南延伸之可能,並督促台中市政府盡快規劃送案至中央,才能徹底解決平交道塞車問題。
部長回覆我,鐵路高架化必須地方政府要提出,中央才有辦法幫忙。我也在此跟台中市政府拜託,好好處理這個問題。
第二、 大肚、追分、成功 車站 ,這是長期的問題了,新聞媒體也有報導。幾個火車站站體設施老舊需維護更新等問題,希望交通部在發展鐵道觀光的同時,做好各地火車站的設施維護及更新,尤其大肚、追分、成功等幾個車站都有豐富的歷史與特色,很適合發展觀光,希望交通部可以協助帶動這幾個站的發展。
我們應該可以規劃全台灣的站體,不只是一二三級跟運輸量,可以先從哪一個長期照顧?如何照顧?哪一個要用完全新的計畫?還是要用特色站體、TOD等等,應該要先分類,並定期追蹤。
如此一來,我們的車站就不用民意代表一個一個說,你要照顧我的、你要照顧他的,應該要有一個整體的計畫,這樣我相信大家都會信服!3Q!
2020-11-26,交通委員會,交通部 林佳龍部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M3J7zrduho/hqdefault.jpg)
竹 東 第 三 選區 在 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 - 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一,蘋果封關民調 59萬票堅定罷韓
二,台灣基進民調 53萬票堅定罷韓
三,選舉人數:230萬 籍在人在:166萬
四,53萬59萬 皆以166萬高難度推估
五,只差你一票? 民調帶風向催票?
六,蘋果標題:淹水激出災區同意票
七,鹽埕投票增16.3% 不投增10.6%
八,鹽埕一定罷35.3% 不投票39.2%
九,11選區 下雨後罷韓民調4上7下
十,無法自圓其說 索性亂下標題遮掩?
第二段:
一,陳芳明:下雨後高雄繼續淹水
二,屏東淹水 所以也罷免潘孟安?
三,陳芳明:輕言寡諾民主政治禁忌
四,蔡跳票罄竹難書 陳芳明不知道?
五,陳芳明:馬與習握手而沾沾自喜
六,若有蔡習會 難道兩人不握手嗎
七,警政署長:傳聞黑道監票 恐嚇人民
八,高雄市警局:無相關報案情資
九,傳聞當證據? 署長內行人講外行話
十,有黑道就抓起來 完全執政別牽拖
第三段:
每日一句2020-0526
時力立委提案「台灣執政黨當局」
狗吠火車2020-0526-257-2讀稿機重要
蔡臉書草率提港澳 陸委會擦屁股
蔡:之後完整說明 國民黨是錯的
香港網友:台灣事前支援事後落閘
港生2019:民進黨用香港血騙台灣票
----
按讚【觀點】
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歡迎掃描QRCODE下載飛碟新APP
▶ Android https://reurl.cc/j78ZKm
▶ iOS https://reurl.cc/ZOG3L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foePLrHWL8/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BeuU39VVfK5pQ4THxB8AXoi5r7v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