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太尷尬惹。。。> < 上一篇才預測說,Jared Leto 在新的《銀翼殺手2049》所飾演的反派 Niander Wallace,眼睛看起來像是白內障,又像是失明,怎麼可能呢,都能夠做出仿生人的大企業老闆,肯定早就幫自己做了最新的科技 AI 眼。要命的是,《銀翼殺手2049》才剛釋出的最新預告短片(陸續將有三支短片)顯示,Wallace 真的是個失明者(或者是視弱者)。
短片小故事的內容是:2036年,仿生人的製造被禁,但是 Wallace 為了表示他做的仿生人絕對無害,於是帶了最新的 Nexus 9 去見幾位官員,以行動說明他的仿生人對人類是如何地忠誠無害,即使體能超強、無堅不摧。
「我的仿生人依照客人的需求,活需要的年限,不反叛、不逃跑、只聽話。我這隻仿生人,名字叫做『天使。』」——Wallace。
還是很怪耶。。。都能做仿生人,不做雙眼給自己。不過,怪人總是要作怪事,才是真怪人。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才真是恐怖的人。
其他說明細節,可以到這網站:http://epicstream.com/…/Blade-Runner-2049-Short-Film-Reveal…
#第一次預測就失準
#銀翼殺手2049
https://youtu.be/Vn-csFKhQCg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次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在就訂閱次郎吧 ▶ http://goo.gl/2Gl3gE 第一時間收到新影片通知,參與新影片直播! ➤更多動漫點評 :http://goo.gl/6VNdbH 👉Youtube頻道資訊👈 ➤訂閱次郎主頻道:http://goo.gl/2Gl3gE ➤加入次郎的會員:http://bi...
第一次預測就失準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銀翼殺手 2049》已經釋出許多劇照,其中有 Jared Leto 所飾演的人造人企業無良老闆 Niander Wallace,很妙的是,他不但兩眼無神,看起來還好像白內障,一點兒也不帥又不壞,怎能擔當超級大片的大反派呢?
如果看過《黑鏡》(Black Mirror)第一季最後一集的《你一生的歷史》(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r Life),或許就能馬上會意過來:這哪是什麼白內障,這根本就是最先進的 AI 科技眼,是種功能極強的內置晶片,清楚的視覺能力當然不在話下,焦距調整是基本功能,除此之外,拍照、錄影、存檔、上網也都是基本配備。我猜想 Leto 這套裝置,肯定還有記憶與思想的存取使用與操控,如此,他才能呼叫與操縱他的人造人大軍,引起軒然大波,造成人類浩劫。
在眼內置入IC,讓視覺變得更清晰,並能透過神經聯繫,把人工智慧連結人腦,達成「眼睛—大腦—雲端」的全部連結,這樣的境界,應該已經距離人類愈來愈近,而不僅僅只是科幻電影裡的幻想。下面這個連結,就是在說明如何置入一個眼內的透明小盒,就是眼內的電腦機殼的意思,然後,有了這個機殼,隨著使用者的需求與版本的進步,可以隨時更新 IC,調整視覺所需。
https://youtu.be/n1kkD8nk37g (如果覺得前面說明太長,可以由 2'26'' 開始看)。
.
然後,如果再加上 Elon Musk 的 Neuralink 新公司,聽說想要研究出連結人腦與電腦的方法,如此,「眼睛、人腦、與電腦的三合一大連線」,便指日可待。到時候,手機根本扔一旁,一切只要眨眨眼動動腦,全部腦內運作就能自行完成。狠一點,連發射原子彈,都只是「一念之間」的小動作而已。
.
顯然,Leto 的 AI 科技眼,一點也不是遙遠到看不見的未來。你我變成 Cyborg已是近在咫尺的現實了。只是,如果真有這種眼內的小電腦,能夠連結人腦與電腦,你願意裝配一只嗎?^^
.
下面這個連結,是關於人腦與電腦聯繫的新聞:
https://unwire.hk/2017/08/26/brainandmachine/fun-tech/
.
下面這個連結解釋的是「什麼是 neuro link」(有英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6n26bBBr80
.
。。。。。。
.
Leto 真是位令人佩服不已的狂人,看他多麼有氣勢地穿著寶藍色閃閃發光的披風,明明很帥,卻留著詭異不已的大叔亂鬍子,一點都不在乎黑漆漆的鬍子,會遮住他白皙的帥臉。
這麼有自信有底氣,又是個音樂人,直直讓我想到上一世紀的爵士狂人,Miles Davis,一位到了六十五歲還敢穿著鮮豔花彩衣上台演出的音樂家。如果 Miles Davis 可以紅一輩子,或許只要 Leto 繼續狂下去,應該也是可以演一輩子的壞蛋了。
.
關於 Miles Davis,可以看下面這篇:
https://sosreader.com/miles_ahead/
.
。。。。。。
.
關於《黑鏡》,可以點以下兩篇:
1. 《黑鏡》(Black Mirror)上:控制就在雲端,隱私將成絕響
https://sosreader.com/black-mirror-comment-1/
.
2. 《黑鏡》(Black Mirror)下:網路獵巫釀殺機,桶中之腦真存在
https://sosreader.com/black-mirror-comment-2/
.
。。。。。。
.
關於《銀翼殺手》可以點這裡:
https://sosreader.com/blade-runner/
.
#劇情預測
#黑鏡 #銀翼殺手2049
#AI科技眼
8/31補充:
哈哈哈,太尷尬惹。。。> < 上面才剛預測說,Jared Leto 在新的《銀翼殺手2049》所飾演的反派 Niander Wallace,眼睛看起來像是白內障,又像是失明,怎麼可能呢,都能夠做出仿生人的大企業老闆,肯定早就幫自己做了最新的科技 AI 眼。要命的是,《銀翼殺手2049》才剛釋出的最新預告短片(陸續將有三支短片)顯示,Wallace 真的是個失明者(或者是弱視者)。
短片在此:https://youtu.be/Vn-csFKhQCg
短片小故事的內容是:2036年,仿生人的製造被禁,但是 Wallace 為了表示他做的仿生人絕對無害,於是帶了最新的 Nexus 9 去見幾位官員,以行動說明他的仿生人對人類是如何地忠誠無害,即使體能超強、無堅不摧。
「我的仿生人依照客人的需求,活需要的年限,不反叛、不逃跑、只聽話。我這隻仿生人,名字叫做『天使。』」——Wallace。
還是很怪耶。。。都能做仿生人,不做雙眼給自己。不過,怪人總是要作怪事,才是真怪人。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才真是恐怖的人。
#第一次預測就失準
#銀翼殺手2049
第一次預測就失準 在 次郎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現在就訂閱次郎吧 ▶ http://goo.gl/2Gl3gE
第一時間收到新影片通知,參與新影片直播!
➤更多動漫點評 :http://goo.gl/6VNdbH
👉Youtube頻道資訊👈
➤訂閱次郎主頻道:http://goo.gl/2Gl3gE
➤加入次郎的會員:http://bit.ly/2N8e7Ui
➤訂閱次郎lLIVE頻道:https://goo.gl/yomQ7p
👉 次郎的社群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KojiroWA2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kojirowa2
Discord: https://discord.gg/es8Vhhk
Twitch: https://www.twitch.tv/KojiroWA2
任何商業、活動出席等合作請寄信件至► j010203x1@gmail.com
=============================
このチャンネルでは、 主にアニメ、マンガ、ゲームの推奨や評価などしております。
本チャンネル管理者は、本チャンネルにて推奨・評価する画像・音楽データ等(著作物)が作成者(著作権者)のものであることを認め深く尊重しており、侵害する気は一切ございません。
万が一、著作権などの侵害を感じられた場合、また質問やお気付きの点などがございましたら、下記のメールアドレスへご連絡ください。
Email:j010203x1@gmail.com
第一次預測就失準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一面倒的說拜登贏川普一大截,川貴人,這次別選了吧?乖~我待會給你買個....樓?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中間偏右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聯手中間偏左的《國家廣播公司》(NBC),在「川拜」首場辯論後,到川普確診前這段時間,所做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高達53%,足足領先川普14個百分點(53%:39%)。真的假的啦~這個幅度也太誇張,我們再參考一下別的。
(10/11公布)美國ABC News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川普出院後做的最新民調,有54%的選民說會把票投給拜登,大幅領先川普12個百分點(54%:42%)。專門統計各家民調數據的Five Thirty Eight指出,拜登的平均支持率勝過川普10.4個百分點(52.2%:41.9%, 10/10數據)。另一個民調數據集合網站「真清晰政治」(Real Clear Politics)的網站顯示,從10月以來每一家主要民調公司統計出的結果,都是拜登遙遙領先川普,差距在5到16個百分點不等,其中不乏立場較為中間的The Hill和經濟學人。所以平均下來拜登的支持率領先9.8個百分點。(10/9公布)美國權威智庫與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做出來的結果是,52%的選民打算把票投給拜登,領先川普10個百分點(52%:42%)。
我們找了很多民調,可是只有很少數的說,川普領先拜登, 說很少數,是怕我們川貴人傷心,其實找來找去只有一個。 (10/5公布)英國《每日快報》聯手英美智庫Democracy Institute做的民調顯示,川普支持率在46%,小勝拜登1個百分點(46%:45%)。不過我還是註明一下,這個《每日快報》是英國的右翼八卦報,民主研究所的民調,也沒有被民調界公信力很高的538列入參考的近500家民調就是了, 所以現在大多數民調都顯示,拜登會獲得壓倒性勝利,但川貴人當然不認為他會選輸啊,最近又在那邊「Fake news」、「Fake polls」喊來喊去,民調統統都是假的!這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先不要笑,川貴人說的是真的,4年前一直到投票日當天早上,民調都還顯示希拉蕊一定會凍蒜,《紐約時報》做了大半年的民調,到選舉當天早上,還在說希拉蕊有80%以上的勝選機會,結果最後被「逆轉」,搖擺州統統被川貴人拿下!2016年的民調,被很多人認為是「壞掉了」、「走鐘了」,完全無法反映出真實民意,今年隨著大選日逼近,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真的假的啊?這幾年來專家們一直試圖釐清,當年的「希拉蕊慘案」到底是怎麼出現的,總之過去四年民調專家就很努力的要找出,民調為什麼會跟開出來的票差那麼多,但真的非常困難,因為變數實在太多了,我們今天就幫大家整理出幾個專家們認為可能的原因。
(一)手機的普及
還記得去年台灣不是在吵「手機民調要不要納入總統初選民調」嗎?美國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美國現在就跟台灣「人手一機」一樣,有時候還兩三機,越來越少人使用家用電話了,而且年輕人、低收入者以及少數族群,都只用手機而已;反觀年長者和白人族群,就會比較依賴室內電話。大數據分析網站《Datanami》就指出,25歲左右的年輕人看到不認識的電話,幾乎都會pass不接;但70歲的長輩們則是每通必接,因此這樣進行的電話民調就很容易往某一族群傾斜。
那用手機民調不行嗎?根據1991年的《電話消費者保護法》(Telephon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1991;TCPA),美國是禁止「自動撥號系統」打電話給手機用戶的,所以如果要打手機做民調,就必須派出「真人」撥號,這有多麻煩呢?數據顯示,你想獲得1,000個回答,就至少得隨機撥號2萬次,其中大部分是空號,因為手機號碼是私人的,根本不會刊登在電話簿上,這實在太勞民傷財了,很想幫做民調的人馬殺雞一下耶,你們辛苦了。
(二)沉默的多數
每次選舉我都很期待接到民調電話,但大多數美國人可不是這麼想的,可能是因為擔憂個資和隱私外洩,導致選民接電話不敢說出真實意見,或者是覺得,蛤~民調很久欸,老娘才沒空理你。1970年代左右,美國「民調回應率」(Polls response rate)高達80%,你只要打過去人家多半都會回答你,但是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報告,2018年美國「民調回應率」已經暴跌到6%,等於你打100通電話就只有6個人不掛你電話、願意花時間跟你聊兩句,但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講真話。
像2016年的大選,支持川普的選民中,就有一群選前不願意表態的,或者在接受民調時故意說謊的,有些甚至不告訴鄰居他們其實支持川普。《Datanami》表示,這些選民會讓調查的結果失準2%到6%,6%很多欸,根本就是超出誤差範圍了。
(三)網路民調難
啊現在網路那麼發達,用網路做民調不就統統搞定了嗎?事實上恐怕剛好相反。數據顯示美國18-29歲的年輕人,有98%都使用網路,但偏偏這個年齡層的人最不愛投票,拿美國總統大選風向球:2018年美國期中選舉為例,雖然這群年輕人投票率比前一次大幅提高15.7個百分點,但仍是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35.6%),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鍵盤投手」,大家網路上搖旗吶喊超熱情,結果投票日當天大家都覺得不差我這一票。另一方面,你在網路上想填幾歲就幾歲,想變性就變性,別國網軍想來帶風向,也不是那麼困難,因此網路民調也非常容易失準。
(四)早期民調誇大
另一個大變數是「早期民調」的準確度很低,因為選民還沒有足夠時間去瞭解候選人到底在幹嘛,但早期民調卻是媒體報導所仰賴的主要資訊來源,結果就是候選人拿來造勢、媒體見獵心喜誇大報導,進而影響到後續選民對候選人表示支持的聲量。例如看到拜登領先,那支持拜登的人講話就會比較大聲,因為他們是「主流」,反之支持川普的人,可能就會比較不敢表達意見,形成「沉默螺旋」。
「皮尤研究中心」也加碼解釋,事實上2016年的全國民調還算準確,(預測希贏3.3%最後贏2.1%),但美國總統大選是以選舉人票為單位,希拉蕊全國總票數高於川普也沒屁用,最後川普拿下所有的搖擺州,入主白宮。而選前的州民調也無法反映出搖擺州的真實民意,地方往往沒有全國性民調那種資源,四年前他們就忽略了在最後關頭,投給川普的搖擺選民數量,也沒有準確掌握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選民,他們到底支持誰,種種因素導致了中西部上演「大驚奇」。還有就是民調公司往往有特定的政黨傾向,最後很可能導向「護主」的結果,讓民調不盡然客觀。
那這些問題2020年還會再重演嗎?老實說,有些變數還是很難避免,《紐約時報》就整理了,和四年前相比,哪些因素可能讓美國民調更精準或更失準。
更精準的第一點就是,搖擺選民減少了。
四年前民調失準的一大因素就是搖擺選民,但今年跟民調人員說:嗯~我還沒想好,的搖擺選民數量變少了,四年前的這個時候,大概還有20%的選民說他們還沒決定要投誰,或是打算投給小黨候選人,但今年這群人的數量只剩一半,而且其中支持川普的人也老早就表態,尤其是搖擺州的白人工人階級選民。
更精準的第二點是,選民教育程度的加權。
大家要有個概念,民調準不準確,完全取決於你抽樣有沒有做到「隨機」,也就是每個族群的意見都要被採納進來,但這真的非常難做到,最後很容易讓民調結果出現偏差。例如在美國,如果你跑去郊區教堂裡做民調,那幾乎可以篤定會獲得一個偏共和黨的結果;但如果你對大學生進行抽樣,最後很可能獲得一個偏民主黨的結果。另外的數據又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比較願意接受民調訪問,每個都是選我選我~而那些較保守、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他們的聲音就很難反映在民調上,所以如果你沒有按照「教育程度」來做加權,民調就會充斥太多年輕大學生的意見,導致結果偏向民主黨。先前民調機構都不怎麼重視教育程度對選情的影響,結果導致2016「爆冷門」。
有鑑於4年前的「教訓」,今年有越來越多民調機構,把選民教育程度的權重提高了,簡單來說就是把教育程度較高的受訪者音量降低一點,把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音量調高一點,讓他們各自符合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今年從3月以來,美國各家民調機構做的幾十個調查中,已經有半數增加教育程度的權重,是先前的兩倍多(約20%)。
可能比2016年更糟糕的是,網路民調的增加。我們剛剛已經提過網路民調的準確度有待商榷,但過去幾個月來,越來越多機構採用網路民調的方式,比例佔地方民調總數的一半。他們採用的方法可能太過簡單,就是直接抓一群網路群組成員,然後再根據受訪者的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分類加權,這樣的作法成本很低又很方便,但非常容易有樣本代表性不足的結果,而且最後民調可能左傾。 (最好的方式是結合電話民調和網路民調,例如AP/NORC/VoteCast的民調,電訪4萬人外加隨機抽樣11萬網友,結果可能較為客觀。
另一個可能不太客觀的做法是:請選民「回想投票」。
目前有越來越多投票機構採取這個方式,也就是要求受訪者回想2016年他把票投給誰,是希拉蕊還是川普呢?然後再依據他們的回答去做選舉意向的加權。這樣做可以讓民調數字看起來比較漂亮,也可以減少錯誤,但卻很難避免系統偏差,導致結果傾向某一政黨。再加上通常大家都會傾向回答,自己是投給獲勝的那一方,沒有人會想承認自己投給輸家嘛!再說這四年來誕生不少首投族,又有不少人往生,像是疫情導致那麼多人死亡,也有很多人搬到別的地方去,硬把2016年的投票意向套用到今年,恐怕不太合適。
所以這個民調到底是能不能看啊?你要是問我,我覺得就別看了 ,這是我們媒體想要預測選舉的結果, 或研究單位拿來做選民行為分析. 但一般選民還是把政策看清楚點比較要緊,你管別人怎麼投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民調失準
#選情霧茫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