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就不用再傳什麼藥師林士鋒這種咖笑的文章給我看了。
對於那些連高雄有沒有直飛羽田的航權都搞不清楚的柯粉,你們對他要求太高了。
對於柯粉我只有一個建議回覆啦
好心肝名單呢?
好心肝名單呢?
好心肝名單呢?
一堆醫護人員同住家屬都還沒打疫苗,白圾市長卻靠北靠木說第七類是特權,然後又自己說有二十萬劑要放到過期?
再被自己市府職員打臉說沒有那麼多,他搞不清楚數量所以口誤。
#排ben成真,#持續發生
#何不食大ben
第七航權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紓困條例修法黨團協商ing,跟大家報告時代力量今天主張的三件事情。
👉華航正名、就是現在:
討論多年的華航正名,時機已經成熟了,不論是短期的修改飛機塗裝、修改英文譯名,中長期的正式正名,時代力量希望透過立法院的決議,督促行政部門動起來,讓台灣啟航,讓世界看見#TaiwanCanHelp。
時代力量拋磚引玉,率先提出聲明草稿,期許朝野各黨團能夠一起完成這件很重要的事。
🛫時代力量版立法院決議:
立法院各黨團,鑒於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下簡稱華航)在世界各國被誤認為來自中國的中國國際航空(AIR CHINA),屢屢造成混淆,為強化我國之國際識別,交通部應積極推動短中長期之華航正名,經協商共同聲明如下:
一、 長期以來,華航經常被誤認為是來自中國的航班,導致國人在國際旅途上的不便。此次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期間,各國禁止中國航班時,華航亦有被誤認為中國籍航班的情況。推動華航正名,讓國際清楚識別台灣,是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最佳利益。
二、 近期台灣捐贈口罩至歐洲各國,以「Taiwan Can Help」的英文布條向國際社會發聲,但華航飛機上的「CHINA AIRLINES」卻讓國際媒體誤以為口罩來自中國,對台灣損害甚大,顯見華航正名的迫切與必要。
三、 考量國際政治現實,交通部應規劃短中長期之華航正名計畫。短期應以不涉及改約航權談判的飛機塗裝取消或極小化CHINA字樣並加註TAIWAN或台灣地圖圖示、更改華航英文譯名來推動,中長期應研議華航正名的各項方案與配套措施,實質推動華航正名。
👉全面緩徵、有感減稅:
武漢肺炎疫情日益嚴重,防疫所造成的經濟活動停滯,已嚴重影響產業和勞工的收入與現金流。為減緩產業和勞工面對五月課稅季的現金壓力,時代力量主張應緩徵所得稅,減輕現階段的經濟負擔。
透過提高綜合所得稅免稅額跟薪資扣除額等方式,減輕為疫情辛苦加班的醫護人員及受疫情影響的勞工納稅的負擔,協助勞工度過五月報稅的現金壓力。
另外,過去沒有退還給企業,用來抵扣銷項稅額的營業稅留抵稅額,可以先退還給中小企業,讓已經沒有銷售額的中小企業,可以多一點現金來源,度過難關。
我們會提出修正動議,來推動緩徵減稅。
2020.04.07【問對問題很重要:放不放假?紓困還是振興?】
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HandyChiu/photos/a.1572766066297113/2597843093789400/?type=3&source=57
👉明確法源、超前布署
疫情發展至今,已經出現酒店、舞廳「停止營業」的禁令。如同我們之前說的,防疫的法制也要超前布署,讓行政部門的應變處置措施,授權明確有法源,事前可預期事後可審查追認。
時代力量的修法版本,會在今日的協商一併討論,希望朝野黨團能夠共同支持,做指揮中心最有力的後盾。
2020.03.16【防疫的法制也要超前布署,紓困特別條例第七條不是萬能條款】
https://www.facebook.com/LawyerHandyChiu/photos/a.1572766066297113/2579602322280144/?type=3&theater
第七航權 在 逆嘶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都冇為意到香港機場排名有跌冇升,跌到麻木咗。
機場亂象不斷 管理層誠信破產
擱置第三條跑道 集中重建機場形象
「機場發展關注網絡」於過去一星期,密切留意多篇傳媒報道指,機管局發展總監馮永業涉嫌公職人員行為不當,以及梁振英女兒-梁頌昕涉嫌濫權的事件。我們認為,上述事件均反映機管局只顧第三條跑道工程,而忽略安全及管理質素,導致赤鱲角機場於全球最佳機場排名由昔日的榜首,進一步下跌至第五位。
機場安檢排名欠佳 代送行李涉違國際公約
香港機場的保安措施表現,在過去數年乏善可陳。據 Skytrax 資料,本港於過去數年均未有入選全球最佳保安檢查機場。而在最新一年的排名,亦只是首次晉升至第七位。
是次國泰航空及機管局為梁頌昕代送行李,實際上有違《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第二章第十三條中,有關「行李必須隨同乘客或為代表該乘客」(on behlalf of such passenger)的規定。
即使國泰職員在過程中未有開啟梁某的行李,亦抵觸《公約》第十七號附件第四章中,「有關機艙行李不得在運送過程中受到未經許可的干擾」(unauthorized interference) 之規定。該條同時訂明,如該行李有被調亂或接觸,行李及其物主均需再受檢查,方可登機(If mixing or contact does take place, the passengers concerned and their cabin baggage shall be re-screened before boarding an aircraft)。
其實,機場保安有限公司乃由機管局全資擁有,其董事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民航處處長羅祟文均不能適切回應質疑,顯出代送行李一事有違《國際民用航空公約》,已無可抵賴。
在 1999 年發生的全日空 61 號班機劫機事件,正是乘客利用行李免受檢查的漏洞,方能持刀殺害機長。梁某之舉,暴露任何人均可個持有危險品,借故從職員通道進入禁區之風險。
機管局管理層不堪 行內皆知
梁某「行李門」事件,正好顯示機管局「一局獨大」,缺乏公眾監察機制。然而,局方以「商業運作」之名,拒絕政府部門及立法會制衡。機管局飛行區運作總經理馬耀文,為航空公司安排較有利之飛機泊位為由,而成功為友人免付行李超重費,實屬貪污卻仍可身在管理層。前行政總裁許漢忠出任港龍航空行政總裁時,又涉嫌公器私用。
而第三條跑道的「大推手」,即發展總監馮永業,早在出任生產力促進局總裁時已涉嫌恐嚇辭退職工會主席,被控觸犯《僱傭條例》。如今,他更被「爆出」涉嫌借批出直升機航權以換取妻子交換豪宅。
可見整個機管局千瘡百孔,卻無視機場設施殘舊,仍硬推第三條跑道,令人質疑機管局是否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內幕交易,須強行建設千億大白象。
機管局管理層誠信早已破產,現在連機場日常基本運作亦出現問題,香港人更不能相信第三條跑道千億大白象計劃。如今,特區政府只剩下「煞停」第三條跑道這個選擇,重整機管局管理層,立即改善機場現有設施,並提升機場地勤薪酬待遇,方能為香港機場重拾昔日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