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收到通知書了是不是開始很焦慮要不要同意小孩接種疫苗?
幫自己決定比較快,幫小孩決定特別焦慮😣
兒科醫學會寫了一篇非常清楚的文章,很值得爸爸媽媽仔細研究看看~
我節錄了幾個重點: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和美國疾病管制署(CDC)所通過BNT新冠肺炎疫苗於12歲以上青少年的緊急使用授權(EUA),以及歐盟藥品管理局(EMA)已經批准莫德納疫苗可供12歲以上青少年接種,意味著基於臨床試驗數據,確定這些疫苗對青少年是安全有效。臺灣兒科醫學會也呼籲青少年應依照建議,施打通過審核的新冠肺炎疫苗。」
🔹兒童或青少年感染新冠病毒之後,可能出現 #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簡稱MIS-C),症狀為發高燒、腹痛、結膜炎、皮疹、唇部充血發紅等 #類川崎氏症症狀,
➡️在20歲以下兒童與青少年發生率約萬分之3.16,但嚴重者可能休克甚至死亡,不可不慎。🔹另一項更常見的感染後併發症為 #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症狀極為多樣化,包括疲憊、專注力下降、頭痛、鼻塞等,兒童與青少年發生率約2-13%。
⚠️透過接種疫苗,減少病毒傳播速度,#也同時可減少病毒突變成更危險的病毒株的機會。
截至2021年7月16日為止,美國約八百九十萬12–17歲的青少年接種了BNT新冠疫苗,共863人在系統通報嚴重的副作用,其中40.3%是心肌炎,#初估不及萬分之一的機率,#主要發生於第二劑接種後。
‼️提醒家長若在注射第二劑BNT新冠疫苗後的兩週內,若出現胸痛、呼吸急促、心律不整等感覺,仍請立即就醫。
青少年接種BNT新冠肺炎疫苗後,可能出現疲憊、頭痛、肌肉痠痛等症狀,這些不舒服症狀發生率有五成以上。另外打完第一劑後有10%會低溫發燒(大部分低於38.5℃),#但第二劑後會有20%發燒,且半數超過38.5℃,當孩子感到不舒服時,可以使用退燒止痛藥降溫。
⚠️結論就是:
疫苗的心肌炎預後不錯,
#但COVID19造成的心肌炎致死率高‼️
給爸爸媽媽參考喔▶️ https://www.pediatr.org.tw/people/edu_info.asp?id=52
#佳鴻診所
管制止痛藥副作用 在 兔子推推x深層按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止痛藥]
習慣服用止痛藥來減緩疼痛的人,往往會在其身體上接收到一種像是局部肌肉筋膜被遺忘的訊號,似乎止痛的副作用會使得身體與該處失聯,彷彿沒什麼感覺之外,也不太起反應,又或者,該處只剩無感及痛感等二種感受,要不然碰得很輕沒什麼感覺,就是碰得深一些就痛的要命。
這與止痛藥的原理相符,以下簡述市面上的二大類止痛藥:「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和「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
較粗略的分類,普拿疼是乙醯胺酚,是純止痛的止痛藥,效力單純;阿斯匹靈、日本的 EVE 止痛錠屬於非類固醇消炎藥,是消炎止痛藥,整體效用較強。
至於副作用,乙醯氨酚較少,僅不適合飲酒,因酒精易使氧化酵素活躍,將代謝毒素沉積肝臟中;而非類固醇消炎藥,則會在合成前列腺素的過程中,破壞保護腸胃道的黏膜。
按照成藥的邏輯,基本上建議服用止痛藥時不可飲酒,另宣稱不傷胃,其實是添加氧化鎂來保護胃粘膜,而氧化鎂的副作用就非是止痛藥要討論的範圍了,當你認真考究因副作用而添加的副作用,簡直是沒完沒了。
痛,是大腦告訴你的,乙醯胺酚即是讓痛覺無法被傳導到大腦,進而鎮痛解熱,不讓大腦收到痛的消息。
非類固醇消炎藥則兼具止痛和消炎,原理是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前列腺素可引起發炎、發燒、疼痛等反應;換句話說,抑制了前列腺素的合成,間接減緩了發炎、發燒和疼痛。
也就是說,前列腺素擁有使痛覺受器活化的機制,讓你更容易感覺到痛,所以身體發炎的時候,會釋放更大量的前列腺素,就會痛。
有一類身心覺察的教導說:「請試著感覺你正在痛,痛的部位,痛的程度,並和你的痛待在一起。」,雖然在痛起來的時候,這樣的說法很折磨人,但這是有道理的。
因為當你開始「感覺」,大腦就不需要不斷地分泌活化痛覺受器的前列腺素來提醒你正在痛,並且不停地放大痛覺以增強警報,而這時會逐漸地來到痛感的高峰,並且充滿變態的痛感張力,接著才會從高峰緩降,整個人像是虛脫一樣。
工作狂或不允許自己痛的人,會為了繼續工作和不要痛而選擇依靠藥物,而無法忍受的人也會在高峰之前放棄並服用止痛藥抑制前列腺素,以避免經歷痛感的張力並越過疼痛的峰值。
當長期而慣性的使用應會使感覺鈍化,逐漸的耐痛度降低(耐痛的峰值降低),這時身體必須要一直分泌前列腺素來警示你,一開始可能只是輕微頭痛,變成偏頭痛,再加上胃痛、關節痛,然後,偏頭痛會附帶肩頸僵硬和背痛,接著變成長期頭痛和全身不適,最後就會到處都痛。
談一下頭痛。
頭骨接近圓球體,共由二十二塊骨頭所組成,其中支持整個空間約莫為十塊左右,每一個骨塊在吸氣的時候會些微的擴張、在吐氣的時候些微的聚攏;不妨把輕微的頭痛,當成頭骨的板塊運動,像是小地震一樣,釋放掉就會感覺好多了,若總是忽略頭疼的訊息,那就會累積成大地震來釋放。
為什麼總是痛在眼窩處?又或偏頭痛在側面?
試著搜尋一下顱骨圖片,可以看見幾乎所有的骨塊均會合在眼眶的周遭形成一個可以容納眼球的凹陷,也可以理解成,這邊有許許多多的小斷層帶,因此細碎又煩人的震痛多發自眼眶周遭。
拉遠觀看會看見頂部和後側的骨縫較平整,而在側面則有延著顳骨的弧型接縫,可以將側面的周遭視為大斷層帶,大地震等級的劇烈疼痛則通常從左側或右側發作。
那麼,為什麼只痛一側?這是因為在發生痛之前,老早就已發生非常多的擠壓,並以頭部緊繃、時常落枕、眼睛乾澀、下顎緊咬及嘴唇齒痕來警示你,但你多半忽略不理會,所以只好以單側最有空間處來爆發,並不是其他地方不會痛,而是擠壓的太厲害而已,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一放長假或深度放鬆之後,會突然發生劇烈和不熟悉的疼痛。
寫了這麼長一段,結論並不是要說止痛藥不可以吃,或指責任何你或任何人,特別想了解止痛藥可不可以吃的人們,若不是已經長期在使用,也可能是親友中有人正在使用,多數早已受困其中,這並不是止痛藥或任何人的錯誤,我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理解藥物、用藥邏輯,以及覺察身心。
沒有任何人可以代替你在身體上的感覺,但藥物卻可以阻斷你的感覺,重點在於,如何在「可以承受的痛」和「本次難以承受的痛」之中,找到用藥與自癒的平衡,確實需要智慧來斟酌;若不透過服藥抑制疼痛,則必須尋求其他緩解方案,例如:休息,記錄疼痛的規律預先準備,遠離壓力的環境,改變生活及工作的模式等,甚至是調整心念。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不要老想混過身心訊號,不要老想撐過這次,下次再休息,下次再怎樣怎樣,在好轉的過程中,欠債都是要還的,它會由頻繁變成偶爾,由劇烈到慢慢可以忍受,以逆向的姿態進行修復,所以才說在「可以承受的痛」和「本次難以承受的痛」之中,找到用藥與自癒的平衡。然而,負債越多越不容易還清,但是終究是越早開始還債越好,日子久了,不但有複利效應,也會成為習慣,終會有無債一身輕之感。
結尾之前,補充一小段平衡說明。曾有研究文獻提及,假如疼痛過於劇烈,又不使用止痛藥,很可能會引發其他的傷害,本文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加深對於止痛藥的負面感受,因此在不忽略疼痛的同時,也不可輕忽忍痛亦可能造成傷害,並且斟酌此刻自身在身體及精神上能否承受。
說到底,不負責任的可以說一句,請洽詢你的醫生。但是,真正想說的比較是,當洽詢你的醫生之後,你是否保有你自己的覺知,持續的關注自身的所有感覺、情緒、議題,以及周遭的環境等,節制的接收任何外來刺激,並有意識釋放掉一點一滴的不舒服。
最好能夠記錄下來,再與有經驗的人一起討論對策,並且堅持一段時間,當你了解自己越多,也越能夠讓別人了解你,包含你的醫生,假若遇到只負責給藥卻不想了解你的記錄和感覺的醫生,那就換一個。
這也是為什麼不要亂服成藥的原因,因為賣藥的人若不是極有良心或與你相熟,不見得會管你自己的記錄和感覺,除非是管制藥品,而他在乎的也不過因為需合乎作業規定罷了。
管制止痛藥副作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輝瑞covid-19疫苗兩劑接種完成!!#pfizervaccine
來分享一下這次疫苗接種的經驗:
原本我是不想接種疫苗的,因為本身體質的關係抵抗力比一般人弱,每次打流感疫苗的反應都很大到最後就變成真的感冒,所以每次流感季節我都必須簽署拒打流感疫苗的文件才能繼續在醫院上班(這是公司的規定🤷)
Covid-19疫苗剛出來時,在醫院的醫護人員被列為第一順位,但我也猶豫了三個月才決定施打,
會猶豫是因考量本身抵抗力弱且通常對疫苗的免疫反應大;
但最後決定還是施打就是為了所謂的「疫苗護照」方便未來的旅行,加上輝瑞的疫苗設計是採用mRNA的方式只萃取了病毒表面接受器,跟以往製造疫苗的方式不同,簡言之就是不會因為打了輝瑞疫苗而得到新冠狀病毒!而且人家輝瑞號稱成效95%呢!跟以往的流感疫苗成效只有50%查很多耶~
✓預約接種
決定施打後就要預約時間,在醫院工作的優勢就是只要你願意打,幾乎沒有預約不到的情形,相對於一般民眾搶著預約搶不到的情況,這算是在醫院工作的小確幸吧!
輝瑞疫苗要施打兩劑才算完成疫苗接種,兩劑之間相隔21天,當你預約第一劑施打時間時,系統就自動預約了第二劑的施打日期,這樣就不會有第二劑排不到而錯失有效接種了!
✓預備施打疫苗期間
之前聽了不少人接種第二劑疫苗出現較強的免疫反應(或副作用)。說實在話我很擔心,因為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本身抵抗力比較弱,所以在預備施打期間我幾乎每天運動,早上固定一杯「超級食物 super food」奶昔,早餐後吞綜合維他命或維生素D,晚上睡前吞薑黃錠提升免疫力,及其所能的將身體狀況維持在良好階段準備應戰,或許你會覺得有那麼誇張嗎?!我只能說我的體質不是你的體質,只有你最清楚你身體的狀況,而預備這些也沒什麼壞處啊!
另外,為了應對第二劑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如發燒、畏冷、嘔吐、頭痛、頭暈、流鼻水等類感冒症狀,也備了感冒藥水和退燒藥。
✓施打疫苗後反應
👉第一劑:
幫當天一早施打後沒什麼感覺,到了中午之後手臂開始酸痛,到了傍晚手臂痛到沒辦法拿起一顆蘋果,超級後悔當初護士問我要打哪一隻手時,我竟然說:「右手」🤦 不過就是只有施打疫苗的右手痠痛,決定吃顆止痛藥再去睡覺,以免影響睡眠品質而抵抗力降低。
隔天醒來手臂完全不疼,身體也沒有其他異樣💪
👉第二劑:
這次很聰明的選了「左手」,但打完當天完全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還有體力做個有氧運動呢!
當天半夜開始出現症狀,全身痠痛不舒服且熱醒,本來想說來量體溫看是否發燒,結果我家那萬年體溫計竟然壞了🤦🤦🤦(預備這麼多,卻沒想到溫度計竟然會壞掉😭) , 不過反正全身痠痛還是吞了一顆消炎鎮痛解熱藥繼續睡,
隔天早上依舊身體懶懶地、想睡、全身痠痛,就像大姨媽來一樣不舒服,吞顆止痛藥就可緩解,但我還是睡了一下午。到了晚上就可以感覺到身體慢慢恢復正常了。
第二天繼續請了一天「疫苗假」留家察看,還好沒有其他突發狀況產生,雙手合十「感謝主」🙏(我家兒子很努力的為我禱告,他說上帝喜歡聽他的禱告,真可愛😍)
就這樣打完兩劑疫苗,一個禮拜也過去了,目前都安好!💪
現在紐約州也解除隔離政策,而美國疾病管制局也發表新聞稿說明,完成疫苗接種的民眾可以進行國內旅行囉(雖然還是不鼓勵),但可預期的美國境內國旅要大爆發了!我同事都已經飛去阿魯巴了,真羨慕啊~~(遠望)
管制止痛藥副作用 在 吃了止痛藥也還在痛,怎麼辦?......」 成立疼痛門診10餘年 的推薦與評價
身體好痛長期吃止痛藥#不吃就痛小心藥物上癮#快看你的藥單仔細檢查「醫生,我脊椎手術已經過了好久, ... 鈉症等副作用,更有研究指出Tramadol的使用和死亡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