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電梯公寓式住宅》 #你也住過嗎 #你做好準備了嗎 #囚居晚年
1950年代的連棟式住宅到公寓式住宅,
我們的居住問題隨著經濟成長,
人口結構變遷而更迭。
以前人口多需要房子,
今日則環境良好,醫學發達,
社會高齡化。
對於行動有困難的人們
無電梯老宅如同囚房一般
一同來了解
點擊下方參考專文哦
【2021-03-22/聯合報/A1版/要聞】
老宅困老人 雙老危機
【記者陳雨鑫、李樹人、梁玉芳、許詩愷╱專題報導】人老了,房子也老了,不適合的老家讓「在地老化」成了奢望。「老宅困老人」成為台灣難解的雙老難題。
依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近四十三萬老人住在「無電梯公寓」裡,兩年內飆升九萬人。若再加上透天厝,據衛福部一○六年資料,我國老人高達七成住在無電梯房屋。
難以安老 在都會形同偏鄉
當老邁身體無法應付爬樓梯的日常挑戰,就醫、購物及各種人際互動,都因「行不得」形同囚居。缺乏無障礙設計、長年無力整修的環境,更讓「家」遍地風險。
只要是沒有電梯的老公寓,「即使在二樓,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輩來說,都是都市中的醫療偏鄉。」推動在宅醫療的台北市聯醫院長黃勝堅如此形容。
目前台灣高齡族約三百八十萬人,其中「獨居」或「老老照顧」接近百萬。至於老宅,粗估至二○三○年,四十歲老屋恐占全台房屋三成。
被家困住 中風15年沒出門
「我從未想過,有人會因為樓梯被困在家中十幾年。」黃勝堅認識一位中風患者,在三十八至五十三歲間,從未離開過家門。黃勝堅看著這群人,房子沒變、道路沒變,唯獨變的就是「人老了」,家不適合居住,卻已來不及脫離。
基隆市議員王醒之推動扶老換工班,有位行動不便的八十歲婆婆在孩子移居後,獨自困居老街二樓,女兒每周送菜一次。「電視壞了,婆婆每天的娛樂是趴在陽台,看樓下路人。」王醒之說,聽了都想哭。
台北市第一間居家醫療診所「都蘭診所」創辦人張凱評提及,即便社區大樓,也不見得暢行無阻。有個案住在電梯華廈,但一樓大廳到電梯之間,居然還有好幾階樓梯,坐在輪椅上,可是寸步難行。
樓梯噩夢 筆直45度長斜坡
此外,張凱評指出,有些老公寓的樓梯是一路四十五度向上,完全沒有小歇的平台。動線看似簡易,但失能者如需緊急就醫,只要一個失手,擔架或輪椅翻覆,恐出人命。
台大社工系教授楊培珊說,台灣沒有高齡人口住宅政策,若政府以為老年人的自有住宅率達八成,所以不用管,這是迷思;「國家應該要盡一切可能,用各種政策工具,以房養老、都更、蓋無齡住宅,讓長者安居」。
都更無望 裝電梯達成率低
「我很焦慮,台灣老化速度太快,整個社會、政策都跟不上。」楊培珊認為,建商設計住宅時必須思考設施、設備的無障礙功能及輔具,智慧家電未來如何融入,「建商不只是蓋房子,是生活的營造者」。
對於老屋造成移動障礙,張凱評表示,問題難解,想要打掉重蓋、推動都更,難度超高。政府獎勵老公寓裝設電梯,雖是美意,但達成率也極低,大部分一樓住戶不想讓自己院子成為公共空間。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指出,當長者居住環境不友善,要求「在地老化」的理想,反而讓老人「被關在家裡」,必須要改變「住」的品質;未來老人住宅不只是房子,也要附上服務,這些都是國家重要目標。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Vision Project)
#願景工程
#努力讓臺灣更好
#報時光UDNtime
圖片日期:1983/1/17
圖說:市區公寓住宅牆邊、街頭路桿等多處,遭搬家公司噴彩廣告,有礙市容觀瞻
來源:聯合報
攝影:高鍵助
歷史新聞
【1964-12-26/聯合報/11版/特稿】
公寓住宅 黃金世紀
【施克敏】像所有鬧過房荒的各國都市,台北市一批一批連棟式的住宅,似乎已成過去,不再蓋了,現在一棟一棟的大型公寓,正在那裡蓋著,住公寓的習慣,我們這裡的人也漸能適應了,那麼有了公寓以後,將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問題呢? 這是現代都市裡,興建住宅潮流上的一些問題,很多外國的都市,都已面臨到了,台北市的住宅建築,也正往公寓的潮流走,這些問題,遲早要來。
連棟式的住宅
打從卅六年起,一個本來只能容納五、六十萬的都市,人口一下子膨脹了,而且突破了百萬大關,自然要鬧房荒。 也從那時候起,台北市一些營造商和大地主,就動了腦筋,專蓋房子賣,那時,他們蓋起來賣的房子,都是二、三樓連成一排的,稱為連棟式的住宅。
這種房子,要買就買整棟的,很少有分樓出售的。一棟二、三十萬,買的和賣的,現金交易,一次付清,「銀貨兩訖」,沒有什麼分期付款的,因此,那時候買這種連棟式住宅的,非有二、三十萬買不到,但有錢而需要房子的人實在多,這種房子的買賣很容易,而且很多。做這種房地產生意的,因脫手容易,房子蓋起來,供不應求,一次一批房子蓋起來,是坐著看漲的。
連棟式的住宅,在台北市區風行了十二、三年,從卅六年到四十九年,做這種生意的,都發了財。 但是,從四十九年以後,這種住宅的生意不行了。
打垮連棟式住宅生意的,除了多數要房子住的人,一次付不起二、三十萬外,主要的是,分期付款的公寓式住宅,出現在台北市了,這種住宅,除了第一次要付出一筆三、四萬的鉅款外,以後每個月付出的錢,等於是租房子的價格,而且過了一段時間後,房子的產權又歸自己所有,這是多數需要房子住的人買得起,而且他們認為合算的。
地稅一再調整
從四十九年以後迄今,連棟式住宅很少有人問津,是買房子的人,考慮到房捐的提高,地價稅的一再調整,直到今年七月十日實施都市平均地權公告地價以後,連蓋這種房子的人也認為,這種生意完全不能做了。
以公告地價提高地價稅以後為例,一棟價值卅萬元的房子,建地每坪總耍四千五以上,如果這棟房子是卅坪地,則折算起來,每個月的房捐和地價稅的負擔,就要四百元以上,另外,加上這卅萬元的利息,以銀行利息計算,每個月也有三千元的利息,則換句話說,像這樣一棟卅萬元的房子,每住一個月,就要付出約三千五百元的代價,這筆錢,要是拿來租房子,可以租到一間有相當水準的樓房,況且買了房子又會年年折舊,另付保養費,而卅萬的現鈔,還可以有相當週轉的用處。
房子賣不出去
像這樣仔細打一打算盤,過去那種連棟式的住宅,買的人就少了,買的一少,賣的人一次蓋起來大批房子,賣不出去,那樣一大筆資金就呆滯在那裡,這是冒最大的風險,這種生意,誰都不願做了。
打垮連棟式房子的生意,第一批在台北市蓋起來的分期付款公寓式住宅,就是現在光復路的市民住宅,這也是此後一連串公寓興建的開端。
適合社會需要
公寓式住宅當然是模仿外國人的,住這種房子,是習慣的問題,同時也是現代都市住宅區發展的趨勢,這種房子出現在「房荒」的都市,受到多數人的歡迎,主要在於「經濟」和配合社會發展的潮流。 它雖也是大批的投資,但卻分間出售,適合一般人的購買力,而且政府正獎勵這種住宅的興建,買這種房子,還可以分期付款。
它既可以分間出售,當然適於小家庭的居住,而現在我們這個社會的型態,正由過去的大家庭,演化為小家庭,公寓住宅正配合了小家庭組織。
兩項有利條件
它既出現在現代都市,必有其適合於都市建設的條件:
第一,現代的都市因面積太狹窄,要想辦法爭取空間,向高處發展,公寓式的建築正是如此,大家上下居住在一起,寸土寸金的地是共有的。 第二,這種高樓大廈,蓋起來以後,人口集中在一起,政府要有一些公共設施和改善生活環境的建設,也比較容易辦理。
分間脫手容易
至於蓋房子的人,都一窩蜂蓋公寓來出售,除了分間出售脫手容易外,就是建築費經濟了,因為公寓住宅,牆是共有的,一樓的屋頂是二樓的地板,這又是共有的,而住二樓的人由樓下上二樓,這座樓梯,正是住三、四樓以上的人所共有的,這一些算起來,戶數雖少,但房子有很多部份在互不妨礙的情況下,又是共有的,則以一棟的戶數來說,公寓式的建築,其建築費自必比連棟式的低廉,蓋房子的人,當然樂於蓋這種房子賣。 因此,這一些年來,也可以說從四十六年起,台北市一些市民住慣了市民住宅後,公寓住宅很受歡迎,這種房子,真是如雨後春筍。
(後略)
簡易輪椅價格 在 台灣之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護士土法練鋼 做出大生意
.
血壓計、血糖機、輪椅、氧氣瓶,該到哪裡買?
二十三年前,拿著醫囑單走出醫院,病人幾乎毫無頭緒。一個為了脫離夜班生涯的小護士,滿足了離院病人一站購足且專業教用的需求,無意間開啟全新的市場。
這名小護士陳麗如,如今看起來還是很小:個子嬌小、辦公室小、態度謙遜,絲毫不像擁有一六七間門市、員工一千多人、三十多億年營業額的醫藥通路事業龍頭掌門人。
她的杏一醫療用品,總部隱身在林口長庚醫院旁一棟不起眼的大樓裡。沒有燙金字體的門面,訪客踏出電梯,連服務台都見不到。設在電梯口的會議室,是幾張小方桌拼湊起來的會議桌。
杏一與維康(一七二家門市),實力不分伯仲,「沒人敢說自己第一,」一名業內人士說,但七成門市店長是醫護專業,是杏一的獨特之處。
當初是看到利基市場而動念創業的嗎?「其實沒有!」四十九歲的陳麗如誠實回答。
真正的創業動機,出自小護士的工作困境。
加班過勞 被逼走上創業路
護理科畢業後,陳麗如二十歲進醫院當護士,一待六年,為了多賺每個月六千元的夜班津貼,出身農家的她,選擇有家庭的同事不願意上的夜班。夜復一夜,看不到盡頭,看不到前途,還賠上了健康。四十五公斤的體重,瘦到只剩三十九公斤,生理時鐘大亂,還一度昏倒在病人床前。
身體發出警訊,母親要她別再當護士。她開始思考:不當護士,要做什麼?
一名病人的需求,給了她靈感。
陳麗如照章行事,唸經般很流暢地幫一名病人做出院衛教,交待對方要買氧氣瓶在家備用。
病人問,「該去哪裡買?」陳麗如一如既往回答:「翻電話簿找。」
不料一天後,這病人竟又入院,且病情更嚴重,原因出在買不到氧氣瓶。陳麗如既難過又愧疚,試著自己翻電話簿,赫然發現氧氣瓶要到和一般人生活非常遙遠的氣體行去買。
陳麗如開始把自己當病人,試著走到醫院外頭買醫護用品,卻發現整條路只有一家賣紗布、棉花棒等簡易產品的店,老闆是一對阿公阿嬤,閒著沒事幫別人代售,醫護專業當然一問三不知。
陳麗如問了一輪,得知只有台北市博愛路,聚集幾家貿易商開的醫療器材店。
為病人解決問題
她興起在醫院附近,幫病人就近解決照護用品難題的念頭。
那時的她,已經挺著八個月大的身孕,拿著媽媽標會得來的十萬元,就在林口長庚對面租了一個二樓店面,賣起病人返家照護所需的血糖機、血壓計、氧氣瓶等產品。
她賣每一件產品,不是銀貨兩訖,各不相干,而是詳細解說、示範,叮嚀所有注意事項,以及教病人如何判讀觀察身體狀況。
生意慢慢擴大,需要幫手,她為了「製造分身」,一字一句親筆寫下每一件產品的銷售講義,要求同事在賣產品時,一定要像她講一樣的話,做一樣的事。而她當時,壓根沒聽過所謂的SOP。
「讓他(員工)照著講,才會講得跟我一樣,病人受到的服務才會一樣,」陳麗如解釋。
當時,傳真機昂貴,陳麗如常為了改講義的某些字句,必須一一打電話,告知哪一段、哪一句要怎麼改。
杏一如今早已電腦化,透過資訊系統和每月一次的教育訓練,落實標準化的服務。
沒念過企管書的陳麗如,從關懷病人的本心出發,意外地實踐了企業發展法則。
「策略的第一個法則是,產品服務的特色,要與目標市場相配合,顧客導向,」政大企管系教授彭朱如指出。
彭朱如在一年前,受陳麗如之邀,擔任杏一的獨立董事。幾次開會下來,她觀察到,杏一一直把滿足病人的需要視為重點,包括慎選供應商。
一家供應商總經理透露,商場上追求低成本、高利潤是通則,但他與杏一洽談合作時,發現陳麗如與她的先生、杏一總經理蔡德忠,不會只考量產品價格,反而更在乎產品的功能,例如是否比其他同類產品測得更準,讓供應商印象深刻。
擁有專業優勢的杏一,創立二十三年以來,醫療通路已經變成低毛利的紅海,通路本業成長也碰到了天花板,必須尋找新的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