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擊樂手Mark在一個改造了的卡板,不斷拍打。「這首始終是流行曲,音色不能太原始。」他伸直手掌拍下去,啪啪啪,一聽就知道打在木板上,可是把手掌弓起,輕輕拍,突然聲音變得細緻,不同力度不同角度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聲音,他試了很久。
這廢棄卡板拾回來,Mark和熱衷設計師Kevin(張瑋晉)一起實驗了近一個月,參考木箱鼓的原理,改造卡板,鑲入鐵線,長、闊、高、開口的太小,每個細節都會決定「音色」。廢卡板改造成鼓、酒箱加單車車輪鐵條變手指琴、連一束膠索帶也可發聲……音韻擊撞,成為黎曉陽的新歌《香港傑出廢青》。
廢物回收,升級再造(Upcycling)在香港不是新鮮事,廢紙變時裝、廚餘變大菜,連小學生都懂得把膠樽變燈籠,通常都是止於一件兩件「手作仔」。早在二零零九年香港當代文化中心和民間博物館集合一群設計師包括Kevin,參與為期半年的「升級再造實驗計劃」,強調的不僅是廢物再造的設計,而是改變整個採購和生產模式,設計師每件作品都要能夠有系統地不斷生產。
例如地毯可以持續改造成IPAD套,首先要有收集的渠道──這不困難,香港每天舉行大大小小的展覽會,大量地毯用幾天便丟掉,展覽場地可以定期把這些地毯送過來。可是有工場肯用這些地毯再生產──在香港就不容易了,那裡找工場和工人?再造出來的產品,有人買嗎?
五年前,聖雅各福群會復康服務業務經理陳家裕在香港機場,意外看到「升級再造實驗計劃」的設計展覽,馬上主動聯絡商談合作。聖雅各福群會的庇護工場超過四十年,是全港最早的,員工包括弱能人士、精神病康復者等,工作主要是入信封。「這些升級再造的產品,可以訓練員工不同技能,讓他們有選擇,工場也可以多元化發展。」陳家裕說現在一百八十名員工還是繼續入信封,約有三十位生產「升級再造」的商品,除了因為能力,還得看員工的意願。
而設計師要配合。「像Kevin設計的地毯IPAD套,原本是圓角的,但轉彎裁剪需要較高專注力,Kevin看到工場的限制願意改變為直角設計,這樣我們才可以合作。」陳家裕說。四年來,雙方已經設計及生產出四十多件產品,工場不僅幫設計師生產,讓產品在市面精品店零售,也會主動接單,替政府企業等製造紀念品,收入再分給設計師。他說:「可能商店一個月才賣出幾件,我們接到的生意是以百計算的,工場可以繼續生產,設計師也有穩定一點的收入,繼續設計。」
聖雅各福群下月還會開設「升級中心」,把在灣仔石水渠的大樓全層重新裝修,展示這些產品的設計和生產過程,有八間工作室讓設計師租用,希望大力宣傳升級再造設計。
廢物可以回收,有地方有人手再造,並且有市場,接著要問的,卻是真的用得著嗎?
米袋改造的手挽袋、banner袋、報紙袋、麵粉袋……這些號稱「環保」袋子,一陣風似的流行又消失,一個人到底需要多少個袋子?廢地毯變身IPAD套,可是當人人都不止一個保護套,而且電子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呎吋一變保護套又淪為垃圾,到時又要回收再造?
回收再造的速度,始終遠遠追不上大量生產、瘋狂傾銷,瞬間報廢。
圖:
黎曉陽《香港傑出廢青》使用的單車鐵條手指琴
"The Making of" 製作特輯」
https://youtu.be/1viGWBPXxYg
聖雅各福群會升級再造
http://www.sjsrs.org/…/model/F0005/templateCustomWebPage.do…
文章原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peci…/art/20150613/19182049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