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地平線單元完整得獎名單】
.
2021年威尼斯影展揭曉得獎名單。最大獎金獅獎授予法國導演奧黛麗.迪萬(Audrey Diwan)執導的《Happening》(附圖),這是她的第二部電影長片。這也是繼1993年的《藍色情挑 Three Colors: Blue》之後法國電影再次奪得金獅獎。
.
.
▅▅▅▅▅▅▅▅▅▅▅▅▅▅▅▅▅▅▅
主競賽單元
▅▅▅▅▅▅▅▅▅▅▅▅▅▅▅▅▅▅▅
評審團:
(主席)奉俊昊 Bong Joon Ho(導演、編劇)南韓🇰🇷
薩維里奧.康斯坦佐 Saverio Costanzo(導演、編劇)美國🇺🇸
薇吉妮.愛菲亞 Virginie Efira(演員)比利時🇧🇪
辛西婭.艾利沃 Cynthia Erivo(演員、歌手、作曲人)英國🇬🇧
莎拉.蓋登 Sarah Gadon(演員)加拿大🇨🇦
亞歷山大.納瑙 Alexander Nanau(導演)羅馬尼亞🇷🇴
趙婷 Chloé Zhao(導演)中國🇨🇳
▅▅▅▅▅▅▅▅▅▅▅▅▅▅▅▅▅▅▅
►
【金獅獎】
《Happening》法國🇫🇷
導演:奧黛麗.迪萬 Audrey Diwan
►
【評審團大獎】
《The Hand of God》義大利🇮🇹
導演:保羅.索倫提諾 Paolo Sorrentino
►
【最佳導演銀獅獎】
珍.康萍 Jane Campion
《The Power of the Dog》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紐西蘭🇳🇿
►
【最佳女演員】
潘妮洛普.克魯茲 Penélope Cruz
《平行母親 Parallel Mothers》西班牙🇪🇸
►
【最佳男演員】
約翰.阿西拉 John Arcilla
《On the Job 2: The Missing 8》菲律賓🇵🇭
►
【最佳劇本】
瑪姬.葛倫霍 Maggie Gyllenhaal
《The Lost Daughter》美國🇺🇸英國🇬🇧希臘🇬🇷
►
【特別評審團獎】
《Il Buco》義大利🇮🇹
導演:米開朗基羅.法爾瑪提諾 Michelangelo Frammartino
►
【最佳新演員】
菲力波.史科蒂 Filippo Scotti
《The Hand of God》義大利🇮🇹
▅▅▅▅▅▅▅▅▅▅▅▅▅▅▅▅▅▅▅
▍
▍
▍
▅▅▅▅▅▅▅▅▅▅▅▅▅▅▅▅▅▅▅
地平線單元
▅▅▅▅▅▅▅▅▅▅▅▅▅▅▅▅▅▅▅
評審團:
(主席)潔絲米拉.茲巴尼奇 Jasmila Žbanić(導演、編劇)波士尼亞與赫賽哥維納🇧🇦
莫娜.費斯沃德 Mona Fastvold(演員)挪威🇳🇴
沙朗.莫克利 Shahram Mokri(導演、編劇、影評人)伊朗🇮🇷
喬許.辛格 Josh Siegel(策展人)美國🇺🇸
娜蒂亞.泰拉諾瓦 Nadia Terranova(作家)義大利🇮🇹
▅▅▅▅▅▅▅▅▅▅▅▅▅▅▅▅▅▅▅
►
【最佳影片】
《Pilgrims》立陶宛🇱🇹
導演:Laurynas Bareisa
►
【最佳導演】
《A Plein Temps》法國🇫🇷
導演:Eric Gravel
►
【特別評審團獎】
《El Gran Movimiento》玻利維亞🇧🇴法國🇫🇷卡達🇶🇦瑞士🇨🇭
導演:Kiro Russo
►
【最佳女演員】
Laure Calamy
《A Plein Temps》法國🇫🇷
►
【最佳男演員】
Piseth Chhun
《White Building》柬埔寨🇰🇭法國🇫🇷中國🇨🇳卡達🇶🇦
►
【最佳劇本】
Ivan Ostrochovský, Peter Kerekes
《107 Mothers》斯洛伐克🇸🇰捷克🇨🇿烏克蘭🇺🇦
►
【最佳短片】
《Los Huesos》智利🇨🇱
導演:Cristóbal León, Joaquín Cociña
►
【最佳首部作品】
《Imaculat》羅馬尼亞🇷🇴
導演:Monica Stan, George Chiper Lillemark
▅▅▅▅▅▅▅▅▅▅▅▅▅▅▅▅▅▅▅
#威尼斯影展 #VeniceFilmFestival #Happening #AudreyDiwan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dified video from DVD)羅馬市作為歐洲最大的文化城市之一,擁有伊特魯里亞時代至今不計其數的歷史遺蹟,是伊特魯里亞時代王朝和羅馬早期至晚期的歷史見證,羅馬帝國同樣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財富。 羅馬是天主教中心,天主教建築遍布整個城市,最重要和最中心的是羅馬的城中之國...
「米開朗基羅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好雷]《罪:米開朗基羅》藝術之路上的痛苦折磨-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文藝復興巨匠永恆的追尋7/05《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官方預告 的評價
- 關於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4.17《罪:米開朗基羅》國際中文版預告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文藝復興巨匠永恆的追尋7/05《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官方預告 的評價
- 關於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好雷]《罪:米開朗基羅》藝術之路上的痛苦折磨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好雷]《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藝術的創作靈魂- 看板movie 的評價
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H&M History + Movies】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09/07 ~ 09/13
每週一次的【影史7日談】單元來囉!我會用七部電影或影集,告訴你這禮拜在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讓你在看這些電影或歷史事件時,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空間唷!
.
▶ 1940-SEP. 07 #倫敦大轟炸 The Blitz
《#轟炸倫敦最漫長之夜》The Blitz: London's Longest Night, 2005
二戰自德國入侵波蘭後,盟軍節節敗退;1940年9月7日開始至隔年的5月10日止,德國對英國本土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造成約4.3萬平民死亡。英國在首相邱吉爾的領導下頑強抵抗,最終也讓德國放棄了入侵英國的「海獅計畫」,開始著手向東入侵蘇聯。
.
▶ 1504-SEP. 08 #大衛像 David
《#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Michelangelo - Infinito, 2017
由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 米開朗基羅所雕塑的大衛像,原定是由雕刻家 多那太羅所製作,但不知什麼原因而停擺;多那太羅去世後,米開朗基羅用了兩年的時間將這座雕像完工,並於1504年9月8日,在佛羅倫斯市政廳舊宮入口處亮相。
.
▶ 9-SEP. 09 #條頓堡森林戰役 Battle of the Teutoburg Forest
《#蠻戰之森》Barbarians, 2020
公元9年,奧古斯都(屋大維)統治羅馬期間,萊茵河以東的日耳曼行省內的日耳曼人,因不滿總督 瓦魯斯的重稅制度而起義,羅馬三軍團前往鎮壓。日耳曼人首領 阿爾米尼烏斯成功將羅馬軍引誘至條頓堡森林內將之全數殲滅,統帥 瓦魯斯則在戰場上自殺。
.
▶ 1999-SEP. 10 #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 1999
由大衛芬奇所執導的《鬥陣俱樂部》,是由布萊德彼特和艾德華諾頓兩大男星主演;電影於1999年推出時因強烈的敘事風格,使本片不被主流市場所接受。直到家用影音釋出後,人們才開始討論劇中的反資本主義元素,讓本片在日後成為經典的電影作品。
.
▶ 2012-SEP. 11 #班加西事件 2012 Benghazi attack
《#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13 Hours, 2016
2011年,利比亞格達費政權垮台,國內陷入長達八個月的內戰。2012年9月11日,一群抗議群眾襲擊了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造成美國大使 克里斯多夫史蒂文斯,以及兩名CIA保安人員死亡,是美國自1979年以來,有大使級人員在任職期間殉職的重大事件。
.
▶ 490 BC-SEP. 12 #馬拉松戰役 Battle of Marathon
《#300壯士帝國崛起》300: the Rise of an Empire, 2014
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國大流士因愛琴海地區的愛奧尼亞叛亂,以及擴張國土計畫,開始向巴爾幹半島的希臘地區進軍。以雅典為首的希臘軍,和渡海來犯的波斯大軍雙方在馬拉松平原展開大戰,最終希臘軍以寡敵眾,取得了第一次波希戰爭的首場勝利。
.
▶ 1961-SEP. 13 #雅多維爾圍城戰 Siege of Jadotville
《雅多維爾圍城戰》The Siege of Jadotville, 2016
剛果在1960年代脫離比利時殖民獨立後陷入混亂,史稱「剛果危機」。聯合國派遣維和部隊,其中被派駐在雅多維爾的158名愛爾蘭軍人,於1961年9月13日遇上了上千名當地軍閥的雇傭兵襲擊,158名愛爾蘭軍人死守陣地苦撐4天,最終投降而全數生還。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文章 #聯合報專欄
經常忘記與大家分享我的外稿專欄。其實先前貼過幾次《聯合報》專欄連結,但近一年來觸及非常差,po文這件事也就被我擱在一旁。
再次與大家分享最新一篇文章,是因為這個專欄進入新階段:#美食論述。自從去年九月我重啟有關 #美食家 與 #美食評論 的討論後,接下來想探討的是「美食論述」。
首先是這樣一個問題:優秀的廚師能否和優秀的藝術家相提並論呢?
這是一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單篇短文篇幅有限,之後會陸續更新內容。
--
美食不耐久,美食論述可以
(原文發表於《聯合報》2020.08.20)
美國的幽默作家弗蘭.利波維茲(Fran Lebowitz),作品不多,卻暢行藝文圈,與之相交者不乏大明星、大導演、大總編,其中一位是奧斯卡名導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史柯西斯以利波維茲為主角拍了二部紀錄片,較新的這部《假裝我們在城市》(Pretend It’s A City),正在Netflix熱映,內容為史科西斯或其他名人與利波維茲對談,鋪陳有關紐約與都會生活的種種議題,利波維茲的聰明機智與鋒利口才展露無遺,圈粉無數,也包括我。
在有關「文化事務」的討論中,美國導演製片人與演員史派克.李(Spike Lee)問利波維茲:「妳認為優秀的運動員可以和優秀的藝術家相提並論嗎?」利波維茲答:「我認為優秀的運動員可以和優秀的舞者相提並論,但不能和優秀的作家相提並論。」史派克.李不同意,他認為麥可.喬登和法蘭克.辛納屈、米開朗基羅、貝西伯爵、艾靈頓公爵具備同等地位,在某個領域最高水準的人,將一起躋身萬神殿;利波維茲卻妙回,在麥可.喬登死後四十年,你不會像聆聽艾靈頓公爵的專輯一樣觀賞麥可.喬登的籃球比賽。
利波維茲的論點是,音樂作品永流傳,你永遠可以擁有艾靈頓公爵,一張專輯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黑膠唱片實體的存在,還在於其記錄了音樂家的作品,這個作品是一樣的;觀賞運動賽事卻不同,當麥可.喬登不再打球,你就沒有比賽可看,你也欠缺回顧他過往比賽的動機,因為你已經知道比賽結果。
我差點對著電視螢幕舉手發問:「請問利波維茲女士,優秀的廚師能否和優秀的藝術家相提並論呢?」
這一題隱含的問號是,廚師做出的料理是否為一種作品?
對照上述有關音樂與運動的辯論,或有人翻翻白眼,以膝蓋代替大腦回答:食物吃下肚就沒了,怎麼能成為一種實際存在的作品?話再講深一層,食物在物理上的短暫性與不可再現性,如何能被人反覆鑑賞?
若是如此,這世上將沒有美食家、美食評論家、美食作家存在的餘地,也沒有與飲食相關的著述、報導、評鑑存在的必要。然而這有違事實,我們知道這世上有大量有關美食的「作品」散播著,無論是食譜、小說、論文、電影,或是在自媒體當道的此刻,嘈雜龐亂的貼文、美圖、短片、限時動態。
我要說的,是「美食論述」(culinary discourse)。美食難以永流傳,而美食論述可以。這也是本專欄爬梳美食家的淵源與脈絡的下一步,我們必須談談美食論述。我們已經談過餐廳是美食家誕生的舞台,上餐廳吃飯的人們形成用餐大眾,催生出有關美食的公眾輿論,進一步促成美食家作為意見領袖的崛起。這條脈絡,是由私密走向公共的過程,美食論述也是一個關鍵:讓美食由不耐久的、個人的體驗轉為可傳述的、公共的評論對象。
如果料理無法成為作品,美食論述總可以是。
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modified video from DVD)羅馬市作為歐洲最大的文化城市之一,擁有伊特魯里亞時代至今不計其數的歷史遺蹟,是伊特魯里亞時代王朝和羅馬早期至晚期的歷史見證,羅馬帝國同樣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財富。
羅馬是天主教中心,天主教建築遍布整個城市,最重要和最中心的是羅馬的城中之國梵蒂岡。全世界最大的教堂聖伯多祿教堂(義大利語 Basilica di San Pietro, 又譯聖彼得大教堂)與容納教會歷代收藏的梵蒂岡博物館 (Musei Vaticani)位於其中。市中心東南側的聖若望拉特朗大殿(Basilica di San Giovanni in Laterano,英文:Archbasilica of Saint John Lateran)是教宗主教座堂。西斯廷禮拜堂 (Cappella Sistina,英文:Sistine Chapel)緊鄰聖伯多祿大殿,以米開朗基羅所繪《創世紀》穹頂畫,及壁畫《最後的審判》而聞名。此外,現在這裡也是教宗選舉的舉行處。 羅馬的其他教堂,修道院也大都建築雄偉,藏有歷代重要聖物和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萬神殿(Pantheon)是前27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屋大維的副手阿格裡帕為了紀念打敗安東尼和「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而建造的。這座廟宇在80年被大火焚毀,直到公元125年由哈德良皇帝下令重建。609年拜占庭皇帝將萬神廟獻給羅馬教宗卜尼法斯四世,後者將它更名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這也是今天萬神廟的正式名稱。萬神廟至今還是一個教堂,這裡會定期舉行彌撒以及婚禮慶典,同時也是世界各國觀光客們競相參觀的地方。
羅馬競技場(Colosseo,英語:Colosseum)由維斯帕先皇帝下令興建,於80年建成大圓形的競技場。當時稱能容納5萬人在這裡觀賞猛獸與鬥獸士或者鬥獸士之間淒慘悲壯的角鬥,中場休息時間則安排處死人犯,而這樣殘忍的大眾娛樂活動到523年才被完全禁止,最後共約有七十萬人死於競技場。442年和508年發生的兩次強烈地震對競技場結構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損壞,加上15世紀時教廷為了建造教堂和樞密院,拆除了競技場的部分石料,所以形成現在殘缺的模樣。
羅馬廣場(Foro Romano, 英語:Roman Forum)曾是古代羅馬城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生活的中心,羅馬城和羅馬帝國政治權力的中心,是世界最古老的一座議事廣場,反映了整個羅馬歷史的面貌;帝國議事廣場是羅馬論壇的一系列擴展建築,建成於羅馬共和國末期和羅馬帝國早期,君士坦丁凱旋門(Arco di Costantino)位於其間。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是古羅馬廣場上最大的建築物,位於廣場北側,由皇帝馬克森提烏斯始建於308年,312年由君士坦丁一世完成於米里維橋戰役擊敗馬克森提烏斯之後。
帕拉蒂尼山 (Palatino, 英語:Palatine Hill) 是羅馬七座山丘中位處中央的一座,其為現代義大利羅馬市裡所保存的最古老的地區之一。其高約40多米,在山頂上往下望,一側為古羅馬廣場,另一側為馬克西穆斯競技場。
馬克西穆斯競技場(Circus Maximus,意為「大競技場」)是羅馬共和時期第一座競技場,也是最大的一座。馬克西穆斯競技場長621公尺(2,037英尺),寬118公尺(387英尺),可容納300000觀眾。競技場大部分建築已被拆毀,僅有東端一小段看台地基殘留。
卡拉卡拉浴場 (Terme di Caracalla )(建於212年至217年)除了洗浴池外,同時擁有花園、健身房、會議廳、圖書館和理髮店等服務設施,是個古代的公共娛樂場所,它的供水排水系統和中央供暖系統的技術問題在當時都被完美地解決了,現在的卡拉卡拉浴場仍用於夏季歌劇演出。
聖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曾是羅馬皇帝哈德良的陵墓,中世紀時改建成一座城堡。
塞維安城牆(Mura serviane, 拉丁語:Murus Servii Tullii)是羅馬的一道城牆,塞維安城牆用大塊凝灰岩砌築,城牆高達10米,底寬3.6米,據信有16個大門,其中許多只在著作中提到。現存的城牆建於公元前4世紀。
奧勒良城牆 (Mura aureliane)。修建於公元271年到275年,羅馬皇帝奧勒良和普羅布斯在位時期。高16米,城牆擁有383個塔樓、7,020個垛口、18個主要城門,5個邊門、116個廁所,以及2,066個對外窗口。
亞壁古道 (Via Appia) 修建於公元前4世紀,是古羅馬城通向卡拉布里亞的主要公路。路兩旁有眾多古代遺蹟,其中有埋葬有50萬早期基督徒的San Callisto墓穴。
國立羅馬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Romano)有四間分館。分館之一是古羅馬時可容納6000多人入浴的戴克里先浴場(Terme di Diocleziano)的遺跡。另外三個展館分別是Palazzo Massimo,Crypta Balbi以及Palazzo Altemps三個地方。四間博物館陳列著希臘、羅馬時代的大量雕塑,馬賽克。古羅馬雕塑的館藏世界最豐。
特拉斯提弗列街區(Trastevere)該地區是羅馬的第13區, 位於台伯河西岸,以精釀啤酒酒吧,工匠商店,小餐館,經濟型酒店和住宿加早餐旅館聞名。 狹窄,鵝卵石鋪成的街道上充滿魅力,在主要廣場外,夜晚該區域可能非常安靜。 隨著傍晚的臨近,街頭藝人,詩人,大鬍子的滑板手和興高采烈的喜樂演員,以不顧一切的熱情,紛紛湧入街區的無數俱樂部,酒吧和廣場。 該地區也是最受遊客歡迎的社區之一。
其他受遊客歡迎的地點還有許願池和它的18世紀巴洛克噴泉特萊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建於1732年至1762年),高約26米,寬約20米,是羅馬最大的噴泉,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和最著名的噴泉之一,傳說閉著眼睛背對著許願池投硬幣,願望就會成真,因此吸引了眾多遊客紛紛向池內投硬幣許願。
除此之外還有納沃納廣場(Piazza Navona), 威尼斯廣場 ( Piazza Venezia), 鮮花廣場 ( Campo de' Fiori)等多座大型廣場,18世紀的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和廣場上的西班牙階梯 (Scalinata di Trinità dei Monti,英語Spanish Steps) 曾是電影《羅馬假期》的經典取景地。
現代羅馬的大部分著名建築都位於城市的外圍,如法西斯墨索里尼時期興建的EUR區。196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場館等,城市西部的10層居住樓Corviale(建於1972年至1982年)是全歐洲最長的高層建築。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sIETrvmf0Y/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AddcQ658bPOJpsde2dyfl6VOGVpw)
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完整影評:
【幕迷影評】文章傳送門: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6170
【方格子】文章傳送門:
https://vocus.cc/@XXY2018/5d28482ffd89780001e1a933
以「類紀錄片」的型式,完整介紹了米開朗基羅的創作生涯、各經典的知名畫作、雕塑作品,以及世人對於這位天才的評價與觀點:特別的是,電影利用文藝復興藝術史學家,《藝苑名人傳》的作者-吉爾喬瓦薩里的口述引導,加入了史學評論,並交錯使用米開朗基羅獨白的表現主義手法,讓人十分享受這場藝術洗禮。
本片由義大利導演-伊曼威利伊布奇所執導,同時也是他的大銀幕導演處女作。有別於以往的人物紀實或藝術家的生平記錄,《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利用類似舞臺劇的表演方式,打破第四道牆和觀眾直接對話,述說了米開朗基羅的一生與史學家對他的評價。
你也看過《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了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喔!
《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Michelangelo-Endless
片 長 | 97分鐘
分 級 | 普遍級 0+
上映日期 | 2019.07.05
導 演 | 伊曼威利伊布奇
演 員 | 安瑞克羅維梭
產 地 | 義大利
發 行 | 海鵬影業
語 言 | 義大利語
------------------------------
別忘了隨時關注XXY的影評和活動動態喔!
▶️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XXYanimalofvision/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 加點吉拿棒:
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ExtraChurros/
YouTube頻道:https://goo.gl/Muo4bo
以行動贊助我們持續創作: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Pressplay訂閱專案:https://goo.gl/nsRrEB
#XXY #影評 #電影 #娛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bd7tu8VnWQ/hqdefault.jpg)
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eason1 Ep17 PCHome董事長|詹宏志
詹宏志,人稱網路教父,是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創辦人和董事長,也是《數位時代》的發行人。擁有超過30年的媒體經驗,曾擔任過《時報週刊》總編輯、滾石唱片總經理,也曾經在台灣電影新浪潮中扮演推動者的角色,1987年起草「台灣電影宣言」,李安的第一部電影《推手》就是在他的鼓勵下開始。詹宏志跨足出版、寫作、製片等多領域,出版過多本著作,最新的一本是《旅行與讀書》。
◎ 詹宏志邀請制的家宴
◎ 詹宏志做菜的靈感來源
◎ 從書中走入現實世界的落差感
◎ 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相互切磋的故事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每週二四六晚上更新 ※
這是關鍵評論網自製的「人物專訪」聲音節目(Podcast)。
主持人為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馬力歐)先生,我們每個禮拜從各行各業中,邀請一位有趣的人來節目,聽聽他們人生故事,體驗不同的人生滋味。
威士忌滋味千百種,人生亦然。
每個禮拜,用一杯酒的時間,聽聽別人的故事,體驗百種人生況味。
【追蹤我們】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rinkwithmario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arioyang/
文章➡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drink-with-mario/70759
iTunes➡ https://apple.co/2GJEPfs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drink-with-mario/pchome-online13
Stitcher➡ http://bit.ly/2JfeMh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90X9KfYEk4/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S6uccDA0rRKdzgCH6P9sjWgFa-g)
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文藝復興巨匠永恆的追尋7/05《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官方預告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歎為觀止!榮登義大利 電影 首周新片票房冠軍見證 米開朗基羅 不朽傑作的誕生《 米開朗基羅 :無盡之詩》MICHELANGELO ENDLESS他傾全部生命追尋永恆創作… ... <看更多>
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4.17《罪:米開朗基羅》國際中文版預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線上立即看:https://www.jointmovies.com/movie/8a19bf8f-db5b-4135-81ea-975e3ce712b6《罪: 米開朗基羅 》4月17日石破天驚全台上映戲院:台北|國賓 ... ... <看更多>
米開朗基羅電影 在 [好雷]《罪:米開朗基羅》藝術之路上的痛苦折磨-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以下有雷
圖文好讀版:https://loory.tw/il-peccato/
~*-*~*-*~*-*~*-*~*-*~*-*~*-*~*-*~*-*~*-*~*-*~*-*~
《罪:米開朗基羅》是一部義大利歷史傳記電影,由俄羅斯導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執導
,劇情講述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十六世紀初,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在完成西斯汀小堂的天頂
畫之後,游移於德拉羅維雷(Della Rovere)與梅迪奇(Medici)兩大家族之間。為了打
造教宗的宏偉陵墓深入卡拉拉開採龐然巨石,但另一方面,梅迪奇也祭出豐厚酬勞要他毀
約,使得原本想藉由藝術親近上帝的米開朗基羅,深陷人性的痛苦折磨。
我們平時欣賞一件藝術品,多半會從工藝精細程度、整體美感或帶給我們的感覺來切入,
進而讚嘆創作者的能力與才華。然而除了表面我們肉眼可視的樣貌之外,作者本身的創作
動機為何?當時處於怎樣的歷史背景?藝術品背後又有什麼故事與代表意義?也都是其他
非常有意思的欣賞角度。因此作為文藝復興的藝術三傑之一,創作出眾多舉世聞名雕塑與
繪畫作品的米開朗基羅,人們對他為了追求完美與人生經歷的好奇,我想就是《罪:米開
朗基羅》等電影被拍攝出來的主要原因。
還記得去年上映的《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導演伊曼威利伊布奇利用類似紀錄片打破
第四道牆的口述方式跟觀眾深入介紹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並延伸到他生平與成長的歷程軌
跡,雖然整部電影講解得深入且鉅細靡遺,但缺乏了戲劇性與能讓觀眾融入故事的情境。
而這次《罪:米開朗基羅》則透過米開朗基羅畢生都在爭取藝術創作的自由與尊嚴,不斷
抗拒教皇政治壓力的表現,把故事聚焦於他完成《創世紀》後身處兩個敵對家族之間,在
追求藝術的同時,身心靈所經歷的痛苦與折磨。
一座座肌肉線條清晰可見,被稱為力與美完美結合的雕像作品背後,是米開朗基羅身為一
個人那具有缺陷的靈魂。《罪:米開朗基羅》以寫實化的風格與35mm膠捲狹窄的畫面比例
,完整呈現出跟華麗藝術作品完全相反的人物現實生活,還有飽受壓迫而陷入矛盾兩難的
心理狀態。破舊的衣物、髒亂的房間、乾硬麵包與劣酒,我們彷彿能透過畫面就能聞到瀰
漫環境中的氣味,呼應了他即使有著無可取代的天賦,但創作之路卻走得極為坎坷且不順
遂。
德拉羅維雷與梅迪奇兩大家族互相爭奪著教廷的掌控權,雖各都以上帝在人世間的代理人
自居,但卻無法為這個貧困的時代帶來一線光明;米開朗基羅表面看似在意金錢,不過為
了藝術創作卻能不惜代價,家族指控他用陵墓的建造費為家人買房,但他自己平時卻過著
簡陋、隨時都提心吊膽的生活。《罪:米開朗基羅》讓我們從教廷、家庭與本身對藝術的
堅持等多方角度,看見米開朗基羅的內心世界與他性格孤僻與暴躁的原因。
電影不禁讓我想到《梵谷:在永恆之門》,就如同那句:「藝術不會在安逸之中誕生。」
一位偉大藝術家畢生追求藝術的純粹,卻不斷被人間雜事給影響阻擋的無奈,便是《罪:
米開朗基羅》整部電影所聚焦的主題。米開朗基羅了建造陵墓而到卡拉拉開採「龐然大物
」的巨型大理石,費盡心思設計出將石塊運下山的辦法,卻在搬運途中因為鐵鉤偷工減料
而導致其中一名工人慘死,不僅找鐵匠理論時發現他早已在家中身亡,最後連石塊也被扣
押。或許跟他看待藝術態度與絕妙的創作天賦不相配的人性與世界,就是米開朗基羅的「
罪」。
有趣的是,在《罪:米開朗基羅》全片的寫實基底下,導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在其中加
入許多幻影與生活周遭的代表事物,藉此呈現出米開朗基羅試圖抵抗外界壓迫的內心矛盾
混亂,無論是看見烏鴉、蛇、野狗等象徵,或者夢裡儒略二世的造訪,都突顯了米開朗基
羅走在追尋藝術的道路之上,從對兩個家族的背信忘義,到每每看見創作機會時無法掩飾
其欣喜和雀躍的神情,明明深知自己的才華與內在缺陷,但為了成就這永恆的完美所必須
背負的罪惡。
電影前段,儒略二世觀賞完西斯汀小堂的《創世紀》之後,用但丁所創作長詩《神曲》
(Divina Commedia)的「Divina」(卓越非凡)來形容米開朗基羅的偉大成就。作為貫穿《
罪:米開朗基羅》整部電影的《神曲》,其中《地獄篇》不只反映了米開朗基羅身處於兩
家族政爭之中的心路歷程,他視但丁為其崇拜仰慕的對象,也將自己深愛著佛羅倫斯卻不
斷被它給背叛的心情,跟但丁曾被放逐出佛羅倫斯的遭遇互相照映。
因此,在看見新婚的學徒被無辜殺害,認為想接近上帝的自己最終只失敗地找到凡夫俗子
的米開朗基羅,最終才能從但丁口中得到了「傾聽」的解答。或許除了欣賞美妙的事物之
外,正視信仰、這個世界與自身的醜陋、脆弱等複雜性,才是藝術創作的根本核心。《罪
:米開朗基羅》片尾米開朗基羅手捧「聖彼得大教堂」的模型,以全新體悟與更加寬廣的
胸襟重新踏上片頭曾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創作之路,而往後也會繼續走下去。
整體而言,《罪:米開朗基羅》以相當緩慢的步調,完整描繪米開朗基羅在遭受苦難時的
人性面與其內心的兩難矛盾,通過在兩個家族之間的來回,帶著觀眾看見這位傳奇大師無
人能及的天賦背後,那在艱苦的創作之路上的力不從心、為了藝術而奮鬥的堅定意志,還
有多疑、自卑、軟弱、孤僻等身為人的性格缺陷,就因為如此,才更賦予這些身處於不完
美世界中的完美作品更為耀眼的光輝,令人驚嘆並為此折服。
--
歡迎追蹤我的FB或IG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g/loory.film.notes
https://www.instagram.com/looryfilmnotes/
Telegram頻道:https://t.me/looryfil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2.181.18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87809047.A.08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