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國民黨,可以不要污名化精神疾病來做政治攻擊嗎?」
國民黨上週五佔領議場,讓「3+11 專案報告」如船過水無痕般悄悄帶過,結果,昨晚我又突然收到通知,表示經過藍綠兩黨的多次溝通後執政黨決定妥協,將重新完成一份調查報告,若內容妥適,且經過今早黨團協商討論後,國民黨就會讓步,讓蘇院長上台進行報告。
雖然時間緊迫讓我有點錯愕,但是我以為,至少應該可以質詢了,吧?
沒想到黨團協商時,即便大家都希望讓蘇貞昌院長上台、讓立法委員行使職權,逐一檢討政策缺失;但,國民黨最後卻仍決定繼續杯葛,讓議事持續延宕,也讓我再次錯失質詢機會。
更可惡的是,沒有能力監督就算了,國民黨副秘書長李彥秀居然還說,「難道蘇內閣是罹患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
無法站上質詢台挑戰官員,卻私底下用這種污名化精神疾病的說法,來做政治攻擊,難道這就是國民黨的水準嗎?
如果李彥秀女士認為「專案報告與施政報告內容差異極大,美化了疫情造成的傷害,對於這樣的問題」,那為何不在質詢台上好好質詢行政部門?
行政部門的前後反覆、敷衍推託代表的是他們意圖規避責任、逃避監督,跟精神疾病有什麼關係?這種貼標籤、污名化的方式,完全就是錯誤類比!
過去我長期關注精神衛生的議題,除了積極爭取資源挹注、辦理講座、推動政策、提出修法,就是希望讓國人能夠更了解精神疾病,去除這些污名與誤解,讓患者能夠逐步卸下身上的歧視標籤,讓他們的困境能夠真正被看見。
前天 立法委員 陳椒華 質詢陳時中部長時,卻得到「沒有紀錄就是沒有紀錄,再問 100 遍也是沒有啊!」、「我不能講錯一句話嗎?」、「要寫會議記錄的話,指揮中心根本運作不了」的回應。對於立法部門的監督,行政部門這樣的回覆不僅讓人無法接受,也引發大家更多的討論和質疑,更顯示了代議士們透過質詢進一步要求相關部會回應重大議題的重要性。
從疫情爆發以來,我始終認為,當時台灣四處出現不明傳染源的情況來說,代表這個疫情的爆發,必定是存在多重因素與可能性的,正因如此,在找到真正的原因並改善之前,我們必須謙遜地面對問題,並且逐一討論,在不排除任何選項的情況下,讓事實能夠逐步被釐清。
然而,國民黨一再拖延議事、杯葛,不僅讓行政部門留下許多未向人民說明解決的疑惑,更讓他們在不經任何檢驗的情況下,全身而退。
而一句「難道是精神分裂症」的惡意政治攻擊,對於問題更是毫無幫助,甚至再次傷害了精神疾病族群。
身為台灣最大的在野黨,國民黨實在不及格。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
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 在 李彥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11報告抱歉,施政報告傲驕》
蘇內閣,罹患精神分裂症?
九月十七日,行政院「3+11專案報告」,僅用十二頁的報告,草草敷衍八百多條人命。報告中提到,「迅速應變,妥善決策對應,這是多麼不容易。」「台灣在亂世中的第二次防疫奇蹟。」在野黨立委強力杯葛,社會輿論譁然。
蘇貞昌院長不敵民意壓力,終於在今天提出「3+11專案報告(補充報告)」,希望能在今天站上立法院的備詢台。蘇貞昌並在報告中提及,「基於對生命的尊重,對於每一條寶貴生命的消逝,我都深感遺憾與抱歉。」「對各界的指教,我們都會虛心檢討、持續改進。」
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同一時間,蘇貞昌的「施政報告」內容卻是,「在蔡總統領導下,行政院團隊全力以赴,全體國人上下一心,團結抗疫,經濟發展蓬勃,成為舉世滔滔中的幸福之地。」「所以(台灣)能在百年大疫中,被世界看見,被國際肯定。」
難道,蘇內閣,罹患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同一天的兩份立院報告,對於疫情,居然會有天差地別的差異。
超過800條寶貴的生命消逝,800個家庭無法再享受中秋團員之樂,800位不幸往生者,只能草草火化,無法莊嚴離去。在蘇貞昌的眼中居然是「幸福之地。」
BBC、彭博、CNN痛批「自滿的政府」造成疫情的破口,經濟學人評比生活「正常指數」(normalcy index),台灣在全球50大經濟體中排名倒數第2,這樣的國際負評。在蘇貞昌眼中居然是「被世界看見,被國際肯定。」
TVBS民調,蘇貞昌的施政滿意度早在去年十一月,就呈現「死亡交叉」,八月份的最新數據,更跌到僅剩35%創下新低;而蔡英文的施政滿意度也持續處於低檔的37%,穩定在「死亡交叉線」以下。在蘇貞昌眼中居然是「蔡總統領導下,行政院團隊全力以赴的結果。」
精神分裂症典型的病徵是「分不清現實跟幻覺」。人民只能用手中的一票,1218「選票革命」,對這個失去知覺與思覺的無能政府,投下不信任票。
#你覺得幸福嗎
#照片來自聯合報
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 在 今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每10人中有1人患有精神疾病 我們與它的距離其實很近】
你知道精神疾病除了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症外,失眠、焦慮等症狀也有可能是患有精神疾病嗎?
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2018年有272萬人有精神疾病的就診紀錄,其實精神疾病就在你我身邊,它並沒有想像中的遙遠。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認識它…
🔎看更多精神疾病的故事:https://bit.ly/3lchuXJ
🎬訂閱今周YouTube:https://bit.ly/2YUUinC
#思覺失調症 #精神病 #精神病患 #精神疾病 #幻覺 #幻聽 #草屯療養院 #今周刊
精神分裂症思覺失調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有沒有曾經想過一個問題?就是關於「搔癢」這件事,你可以搔別人的癢,而被你搔癢的人,可能也會覺得癢。
但是你用同樣的方法,甚至於用更有創意、更多的工具,你要幫自己搔癢的時候,你怎麼樣就是不會覺得癢。
關於這樣的現象,其實在2000年,就有幾位神經心理學的學者,做了一些相關的研究。
他們的研究告訴我們喔,當我們要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會把訊息傳遞給肌肉,下達這個動作的指令。
同時呢,也會傳送一個副本,作為一個「預警」,這個副本就是提醒自己,某個動作即將要發生。
說白了就是當你要搔自己癢的時候,你自己會在被搔癢之前,先接收到你準備做搔癢的這個動作。
那也因為這樣的機制,所以當你對「搔癢」這件事情,已經有預期、已經有期待的時候,你自然在主觀感受上,你就不會覺得癢。
搔癢之所以會讓你覺得癢,是在於你沒有預期;或者是說,因為這個動作,不是發自於你大腦的指令。
就好像是你知道你的伴侶要搔你癢,但是你不知道他的觸感,你不知道他的力道,所以自然你不會發出副本。
於是呢,就算你預期到你的伴侶,要搔你的嘎資窩,但是當他的手或者他用羽毛,來撩你的嘎資窩的時候,你還是會覺得非常、非常的癢。
其實關於「你沒有辦法搔自己癢」這樣的研究,它衍生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關於「精神分裂症」,或者是現在叫做「思覺失調症」的一個病理現象。
其實我們知道,「精神分裂」或「思覺失調」,它們其中有一個症狀叫做「幻聽」。那幻聽的機制,其實我如果回到「自己沒辦法搔自己癢」的研究的話。
它很有可能就是,當我們的腦中出現了一些聲音跟想法,但是卻沒有「預警系統」,讓我們知道這是我們自己的聲音、想法。
我們就會有一種,其實原本應該是自己腦中「自發性」的想法,而覺得好像是有人在我們耳邊來跟我們碎念、來跟我們呢喃;那這樣的狀況底下,就會產生「幻聽」。
說得更白話一點就是,其實「幻聽」就是把我們對自己的對話,當成是好像有人跟我們說同樣的話。
那另外一種「思覺失調」的症狀,就叫做「被動體驗」的現象。舉個例子來說,思覺失調的患者,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某些行為,並不是出自於自己的意願,而是他人造成。
比如說,他們可能會說:「我的手撿起了某一支筆,可是那不是我控制的;他的動作,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這很有可能也是他的大腦當中,缺乏了預警訊息時會產生的感覺。
所以囉,如果進一步的研究,「思覺失調」跟「怕癢」它之間的關聯。那針對這個部分,研究者也有做了一些實驗。
研究者針對「思覺失調的患者」、「躁鬱症的患者」,和「憂鬱症的患者」,去進行「搔癢」的測試。
他們把所有人分成了兩組,A組當中的15個患者,全部都有幻聽、幻覺,或被動體驗的症狀;而B組的23個患者當中,沒有這些症狀。
另外也設置C組是15個,不是這些疾病的患者。他們讓所有的受試者都伸出右手,由實驗者對掌心進行搔擾,或者是由受試者自己的另外一隻手,來給自己搔擾。
在這樣的實驗情境底下,B、C這兩組,也就是都沒有幻聽、幻覺跟被動體驗,這些「思覺失調」的典型症狀的人。他們都表示自己幫自己搔癢的時候,感覺非常的不癢、不好玩。
但是,A組那些具有幻聽、幻覺,被動體驗的這些「思覺失調」的典型症狀的患者。他們就會表示,無論「搔癢」的動作,是由別人搔他癢;還是他自己搔自己癢,效果都是一樣的,都一樣很癢。
所以,這些實驗結果顯示喔,幻聽跟被動體驗,這些「思覺失調」的症狀,很有可能他真的跟他的大腦當中,缺乏了「動作預警的訊息」有密切的關聯。
好的,那今天跟你分享這些,你可以把它們單純的認為只是補充知識。但是呢,你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理解,什麼角度呢?
就是有人會形容,當你跟一個人在一起久了,你就會像是左手牽右手,一點感覺也沒有。
或許也因為你跟這個伴侶夠久,所以他所有的言行舉止、一顰一笑,都在你的預警系統裡面,有一個良好的運作;於是呢,他不管做什麼,甚至於他的眼神飄一下,你都會知道他正在想什麼。
這個時候,你自然就比較不會像是初戀,或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有那份怦然、有那份期待、有那份驚喜;或者是有那份搔到癢處的感覺。
那如果是這樣的話,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會不斷的去追求新鮮、追求刺激?然而這樣子,你可能要付出的代價會是什麼呢?你可以想一想。
又或者是有另外一些人,他並沒有要去追求新鮮、追求刺激;但是他卻不斷的逼迫他的另一半,要給他有那種可以很癢的感覺。
那我說如果你跟另外一個人在一起這麼久了,你還用這樣的一個標準去壓迫彼此,那麼你是希望自己或對方成為精神分裂,也就是「思覺失調」的患者嗎?你可以想一想。
你跟一個人相處越久,本來期待就會越少,而確定會越多。或許接受這件事,你的心才能夠安靜下來,而當你的心安靜下來,你也才能夠在真正的實質意義上成了一個家,不是嗎?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一門線上課程,叫『時間駕訓班』。
這一門課,透過線上學習的方式,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樣避免拖延、提升效率。
從我們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歡迎跟肯定;我也很期待你能夠加入,幫自己創造更美好的人生。今天的內容,非常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58HrMfp6D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