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的深夜談心時間 ⚠️文長慎入⚠️ 惡評卻沒理由?!😭😭😭需要一點加油打氣🥺
·
我一直安慰自己或許是不小心誤觸不是惡意的?😔
·
懷胎9個月才生出來的Podcast故事頻道。辛苦製作了很久,大部分時候都是我自己一個人(校長兼撞鐘),上週喜滋滋上線了第一集的故事,還沒來得及開始宣傳,結果⋯今天要上傳第二集時,發現Apple Podcast上居然被留了1顆星🌟的評價🥺 評論區裡卻沒有任何留言建議。心裡突然失落🥺😔 如果不喜歡,至少讓我知道我該如何改進節目內容呀☹️唉~~~我是很願意改進自己不足的🥺
·
Baby Ark 寶貝方舟 這個兒童故事節目,是從去年8月底開始籌備的。起因是一天下午的個人禱告時間,當時心中突然有一個感動❤️
·
因為我自己小時候是每天聽著「睡夢鄉」、「孫越叔叔的故事大喇叭」、「愛樂電台床邊音樂故事」長大的,所以我很希望可以將童年的那份美好,傳承給下一代的孩子☺️ 於是著手開始製作這個節目。
·
為了致敬30年前伴我童年每晚的故事錄音帶,我還特別找到了「#睡夢鄉」出版社ORTV 救世傳播協會 /Studio Classroom 空中英語教室 授權我使用「睡夢鄉」的故事原型,做全新改編。
·
寶貝方舟從節目企劃書、角色創建、主題曲創作、歌曲錄音、編曲、四處拜託出版社授權、劇本編寫、配音、剪輯、上架⋯好多好多的製作過程。過去9個月,真的是跟生一個孩子一樣漫長辛苦⋯
·
製作的過程伴隨著從加州的家一路德州的家。跨州搬家的這半年,時常很克難的在衣櫃裡錄音(片頭曲、片尾曲獨唱都是在衣櫃裡克難錄的)。
·
因為製作人力、經費都比較克難,所以大部分的技術都只能自己跌跌撞撞去摸索,盡量以我做得到的能力去呈現。畢竟這個頻道是 #免費故事 ,所有的投入都只能是我自己憑一己之力支撐著!
·
雖然製作過程辛苦,但過程卻是開心的❤️ 看著腦海中想像的人物、旋律🎶一點一滴成形☺️ 重要的是有好多好朋友們參與在其中,有人幫忙配唱、幫忙編曲、幫忙繪圖,有很多人甚至都沒跟我收費😭🙏 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我心中的感謝❤️❤️❤️也特別謝謝 Garlic Crush Studios 妙蒜工作室 贊助授權繪本故事
·
今天第一次公開了整個創作的草圖、剪輯介面、錄音照片。希望可以為這一段美好的旅程留下紀錄,讓收聽故事的人,感受到所有參與製作的人付出的熱情和喜樂🙌🏻😉 Podcast封面圖設計是 LEBOO設計小禮(大推他們的插圖設計)
·
雖然,才一上架就莫名被1顆星惡評😅讓我心中不免小小Down了一下。但我知道,更重要的是心中「清楚自己的目標」勇敢向前衝,就像封面圖的哈哈船長一樣!啟航!
·
哼!🌊風浪退去吧!就算給再多的惡評,哈哈船長還是要勇敢往前衝衝衝💪🏻💪🏻💪🏻
🎧歡迎訂閱收聽👉🏻#寶貝房舟 https://babyark.soci.vip/
📱有iPhone的人,如果願意在Apple Podcast上留言&評價鼓勵我,我會很被安慰的💛 謝謝🙏
—
以下關於廣播這條路的回憶小故事
—
其實14年前,大二的我,曾經在「世新電台」有一個兒童廣播劇節目「泡泡糖果屋」呢!
·
雖然我當年因為指考分數不夠,沒有考上我心心念念的廣電系,但當我發現「#世新電台」實習居然開放給全校徵選,我就二話不說拼命的寫企劃書、參加試音、參加培訓,終於讓我這個外系的學生順利卡位了一個週六上午30分鐘時段的節目。
·
我為了讓故事廣播劇更豐富,當時除了很大膽的拿著企劃書跑去出版社敲門問贊助繪本授權外,還會去合作的小學辦小配音演員徵選、每週三下午載著4-5位孩子們來錄音室配音😌
·
那一年,除了課業、雙主修、打工,電台的節目讓我每週都超級忙碌!
·
雖然,我不是廣電系的本科學生,但我當時認真瘋狂的程度,誇張到變成了學校電台傳奇😂 全電台的老師都認識我這個瘋狂的外系生。
·
當時聽廣電系的學長說,廣電系教授還拿我的例子去訓話廣電學生說:「你們看人家一個口傳系的學妹都這麼拼命認真,你們節目做成這樣好意思嗎?!」😅
·
學長半開玩笑的抱怨說:「都是妳啦!外系的跑來我們電台這麼拼命幹嘛!害我們大家都被老師罵了啦!」
·
呵呵呵⋯是啊?!我幹嘛這麼拼命?! 因為我知道我自己是外系生,很多專業課都沒修過,剪輯軟體也不會用。我還記得我當年第一天進錄音室,就因為不熟悉電腦介面,把別人學姐的節目片頭給誤刪了😱 只能一直跟人家鞠躬道歉。
·
就是因為我非常清楚自己落後人家廣電本科系一大截,所以我內心很著急,也知道自己必須更努力認真投入,才能夠追上別人讀了4年的專業😥 所以只能竭盡所能⋯
·
大三那年,我當時的學生電台節目「泡泡糖果屋:兒童廣播劇」得到了薪傳獎《廣播節目最佳人氣獎》🥰 是對我過去一年努力最大的肯定❤️ 也種下了我10幾年後,再度踏上「廣播路」的種子🌱
#人生從來沒有白走的路 曾經的經歷都變成如今的養分🌱
#歡迎大家訂閱 👉🏻寶貝方舟👉🏻如果有什麼覺得可以改進的地方,都歡迎留言或私訊我!希望節目越做越好!讓孩子們每天都能夠有一段開心的時光、香甜的美夢❤️
「糖果屋劇本」的推薦目錄:
- 關於糖果屋劇本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糖果屋劇本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糖果屋劇本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糖果屋劇本 在 《格林童话》糖果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糖果屋劇本 在 糖果屋| KONDOSAN 中文- 童話故事| 兒童動畫| 卡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糖果屋劇本 在 [童話故事] 糖果屋歷險記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評價
- 關於糖果屋劇本 在 糖果屋故事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糖果屋劇本 在 糖果屋故事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糖果屋劇本 在 優良電影劇本- [33金穗每日三推]之《老兵糖果屋》民國39年來 ... 的評價
糖果屋劇本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返校】
插畫創作者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H.Chia.Art/
電玩在過去的社會裡,總帶給別人一種非主流的印象,尤其對於並非從小接觸網路世代的人來說,更有種神秘的隔閡。追根究柢,其實是電玩的故事題材,大部分都太遠離台灣大眾的生活的經驗與記憶。
其實這也是過去以來,電玩改編類型題材的電影一直難以跨越的鴻溝。因為「過去的」電玩並非如小說或漫畫一樣能快速的普及大眾化,再加上有些昂貴硬體的條件,要加入電玩的世界本身就有些門檻。電玩並非像兩三百塊一場電影能馬上得到即時的娛樂,有時你還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浸淫投入,而且電玩本身若存在了一定的難度,若克服不了挑戰的挫折,就很難進行完整個故事流程,但電影與小說並沒有存在這種互動性上的門檻。
在這些條件限制下,電影公司如果要將一部電玩改編成電影,勢必要更著重於電玩迷的市場,然而電玩迷的票房也無法支撐起大部分的票房,那電影公司勢必要在粉絲與一般大眾之間為難與斟酌,例如【魔獸世界】就改編自擁有驚人玩家數量的電玩作品,但票房依舊滑鐵盧(也因為劇情本身就不太理想)。大部分電玩作品的名氣都是在電玩族群裡流傳,要向非電玩迷族群的一般大眾行銷存在了一定的難度。除非像【精靈寶可夢】因為本身玩法很親民,再加上動畫推波助瀾的關係,它跨越了年齡與族群的限制,更成為親子重要的活動之一,所以累積了大量的粉絲群,成為電影【名偵探皮卡丘】賣座的基礎。
從2018到2019年「華納兄弟」改編了四部電玩作品,清一色找了許多有知名度的演員擔綱演出,例如巨石強森與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艾莉西亞薇坎德,以及因【死侍】聲名大噪的萊恩雷諾斯,將這些演員做為銜接一般大眾與電玩迷兩邊市場的橋梁,每部都還有不俗的票房。
華納兄弟的改編證明,電玩改編的電影需要跨越一定的資本,才有可能將既有的電玩題材行銷到更多的消費群。
【跨越隔閡的路徑】
電玩公司「赤燭」分別於2017年與19年推出兩款遊戲,分別是【返校】與【還願】,這兩部作品皆以台灣人熟悉的歷史與文化做為基底,描述庶民在大時代之下遭遇的悲劇。
這兩部電玩作品對於資深的核心玩家來說,難度絕對只是皮毛,甚至會覺得毫無遊戲性可言。但因為使用了普羅社會大眾都關心的社會議題當題材,吸引了原本不是玩家的消費者,更跨越了原本電玩的限制,成為一種社會現像,將電玩的難度降低到微乎其微,讓過往不習慣電玩媒介的人可以輕易上手。雖然說這兩款遊戲沒有難度,但強大的文本能力還是能讓人投入其中。
在過去所謂的威權體制留下的傷痕,只能用苦悶的藝術形式來闡述從未癒合的悲劇,但隨著電玩媒體的普及,我們能用更有娛樂性的方式,去認識被刻意掩蓋的回憶。這些我們共同擁有的歷史記憶,也成為能讓電玩跨越不同世代的溝通樞紐。
【改編電影】
因為【返校】累積了足夠的社會現像能量,它不僅受到電玩迷的熱烈討論,也受到電玩迷以外的關注,從此奠定了足以改編成電影的基礎。
【返校】電玩原作本身其實就有明確的文本與故事線,但為了符合電玩的形勢,原本可以起承轉合的劇情,被拆解成許多零散的部分,玩家就要去撿拾這些零碎的記憶,逐一拼湊出完整的故事。這些線索就像是引誘孩童到糖果屋的麵包屑,製造出一種非線性的懸疑。
好的電玩敘事手法,在於設計者不會對於玩家所操控的主角給予太多的資訊與設定,讓玩家能把自己的情感與意識投入進操控的角色上,讓玩家感覺是憑著自己的判斷與思考去完成遊戲,這種敘事手法較著重事件的設計,而並非起承轉合的線性。比較不理想的電玩形式,就是強加許多提示給玩家,牽引他們走玩刻意安排的劇情,這種電玩的編劇方式很類似電影的三幕劇結構,只是在這三幕的間格裡又塞了許多衝突事件,延展電玩內容的長度。
【返校】電玩原作的設定,巧妙地以「失憶」的形式暫時抽離了女主角方芮欣的設定,讓玩家能把自我意識投射在她的身上。隨著事件的進展,方芮欣的背景愈來預明朗,引人入勝的時代設定讓玩家漸漸地甘願把自己的意識從角色上抽離,甘願地跟隨指引完全沉浸在悲劇的氛圍裡。
【返校】雖然故事背景被設定在白色恐怖時期,但關於戒嚴的批判算是做得很隱晦,它被埋藏在遊戲探索時發現的各種文件線索裡,真正的主線還是方芮欣個人情感與家庭拉鋸的背景。當被改編成電影時,白色恐怖的背景則是被凸顯出來了。
因為電影的關係,所以必須將電玩原作非線性的敘事,轉化為明確線性的劇本結構。遊戲本身的流程,就是藉由蒐集各種符號來拼湊故事的過程,所以要如何將這些符號轉化成電影劇本的環節就很重要了。可喜的是,徐漢強導演並不會為了「忠於原作」依樣畫葫蘆,他大膽捨棄了不符合電影劇本架構的表現符號,讓電影的段落完整分明。電玩原作有不少七爺八爺、陰曹地府等許多道教信仰的場景與元素,那些元素存在的目的是用道教惡果觀呼應方芮欣的罪惡掙扎,電玩之所以這樣設定,是因為作品本身是平面的卷軸遊戲,人物的情感無法很立體的處理,所以必須用大量的符號來建構角色的情境。當被改編成電影時,演員能表現出強烈而明確的情緒,那自然就可以刪減一些意識流的暗喻符號,將空間留給角色的舒展。原作裡被輕描淡寫的角色,在電影加深了刻劃,始得電玩裡原本不連貫的情感,在大電影裡顯得更完整而有感染力。
電影的結構分三個章節,每個章節是先在死者徘徊的陰間裡,用各種符號與魔幻手法製造各種懸疑,然後在方芮欣的回憶裡解答陰間時留下的懸疑,兩者形成緊密的對照。但可能是因為大量削減道教符號的關係,第一章時為了解釋地縛靈的設定有些亂了節奏,但接下來的故事則是平穩了許多。而有些符號較欠缺鋪陳的脈絡,比如布袋戲的部分,如果觀眾對於布袋戲的角色較欠缺了解,可能會無法理解內涵。另外,可能由於要控訴白色恐怖的意圖有點明顯,部分台詞顯得有些生硬。
但整體而言,【返校】還是成功地將電影散射的結構,緊縮成一條清晰的電影劇情主軸,並不會因為要符合電玩迷的期待而自縛,在大刀闊斧的刪改下,不僅說出了屬於自己的故事,也保留了原汁原味。
【未來的命運,在過去裡】
過去沒有癒合的傷口,塑造了你未來的命運。我們依循過去的陰影,找到夢寐許久的光明。過去一直是進行式,它一直是未來的一部分。
史蒂芬史匹柏導演曾在哈佛的一場畢業典禮上演講時提到,未來的寶藏就在過去的歷史裡,他也很喜歡歷史的題材,總是用商業電影的方式,來闡揚過去為自由奮鬥的英靈,他拍攝了兩部人權相關議題的故事,【間諜橋】闡述面對蘇聯的間諜,男主角仍舊堅持間諜有權享受美國憲法的保障,不該因應輿論而改變犯人的待遇 ; 【郵報:密戰】描述新聞媒體對抗政府箝制言論自由的英雄事蹟,史蒂芬史匹柏用相當通俗的方式,讓過去民主鬥士的精神,用平易近人的方式繼續流傳在年輕世代的記憶裡。
【返校】難能可貴的是,它用了更通俗的語言來講述了很多人不堪回首的傷痛,用魔幻的形式來描述一段肅殺的慘劇。在接連失敗不斷的電玩改編電影行列中,【返校】或許能成為該類題才的模範,因為它以歷史作為與大眾溝通的橋梁,以通俗的電玩作為消弭隔閡的語言,我相信【返校】能成為台灣影史上獨一無二的經驗。
#返校
糖果屋劇本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贈書】【好書分享:兩性/社會科學《變身後媽:打破壞皇后詛咒》】
「如果你已經盡力了,停止努力也沒關係。」
提到「繼母」這詞,你會想到什麼?
邪惡、陰險、惡毒、偏心、虐待繼子女?
西方童話有壞皇后想方設法毒死白雪公主;東方有「蘆衣順母」,繼母給親生兒子穿棉襖,給繼子閔子騫穿塞蘆花絮的假棉襖(仔細想想,這兩位繼母都特地「客製化」,挺用心的);閩南語有句俗諺「春天後母面,欲變一時間」,形容春季氣候多變,如喜怒無常的繼母。更別提一拖拉庫電視、電影、小說中對繼母之刻板印象,「繼母」這位置,還真不好坐啊~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溫絲黛.馬汀(Wednesday Martin)以《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一書聞名全球,擅長以人類學專業闖蕩紐約上東區,用犀利風趣筆鋒剖析社會現象的她,也是一位「繼母」,並為此所苦。
無論是耶魯大學博士、暢銷作家身分,或自豪之幽默爽朗個性,在兩位正值青春期的繼女面前,都毫‧無‧用‧處!長年累積的自信在一次次對仗下土崩瓦解,溫絲黛開始質疑自己,或許她的確是個刻薄壞心腸的後母?
為了解決長存於人們心中之「繼母」議題,打破母親神性與伴侶關係迷思,溫絲黛再次執筆寫作了《變身後媽:打破壞皇后詛咒,改寫伴侶關係與母親形象的新劇本》一書。
本書結合自身經歷和多位繼父母、繼子女的真實人生故事,從童話、歷史、心理學、人類學與社會生物學觀點出發,以嚴謹態度及活潑筆觸探討女性在婚姻中的困境,強調「在身為母親之前,我們也是一個女人」,「要先愛自己,成為自己人生的重心」,因為就算付出一切,其他人可能也不會愛妳。
老天鵝哪!別說繼母,就算是生母,在東方社會講出此番言論,大概會被觀念老派的人浸豬籠水刑,貞節牌坊還沒立起,便轟隆隆地像骨牌般倒塌了,被嚴詞指責:
「孩子是最重要的,別那麼自私!」
「妳不是好媽媽!」
「妳缺乏母愛!」
「當妳的小孩真可憐!」(搭配韓國瑜「可憐哪~」圖片)
由於多數人對母職的過度神化和過度期待,身為一位母親若沒有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就好像有罪似的?女人可以扮演許多社會角色,母親、女兒、姊姊、上班族、主管、更是獨立的個體。當母親會犧牲很多,但不代表得犧牲做人的權利,故書中言:「如果你已經盡全力了,停止努力也沒關係,請重視自己的需求。」
除了破除束縛母職之神性枷鎖,作者進一步探究男性心理,有時咎於造成孩子破碎家庭之愧疚心態,男方習慣逃避現實,讓「闖入者」女方收拾善後,導致重傷伴侶關係(先把裝死這隻鞭數十,驅之別院);也有可能,男方因離婚面臨沉重財務及情緒壓力,恐懼再次搞砸事情,害怕觸怒子女或伴侶而不敢動作,此時順暢溝通管道和婚姻諮商是救命索,先釐清問題所在,再開扁也不遲(咦)。
書中亦針對不同形式、狀況的「繼親家庭」提出具體可行改善建議,例如:勿將所有精力都投注在孩子身上,被其喜怒哀樂牽著鼻子走,在關心和放手間取得平衡。且於一開始便建立明確家庭階層,夫妻教育方向要一致,避免孩子鑽空隙,使父母左右為難。這些建議不僅限於「繼親家庭」,對一般家庭也很實用。
由於個人目前尚未嫁給擁有廣大葡萄園🍇、宏偉古堡和世襲貴族封號的單親爸爸,暫時毋須煩惱如何和繼子女相處(大概選擇野放吧)(喂喂),所以我最喜歡本書的部分,其實是從童話故事和歷史層面探討「繼母」象徵之符號。
譬如從白雪公主、灰姑娘到糖果屋,繼母一再以殺人兇手、女巫、賤女人等面貌出現。實際上,在《白雪公主》和《糖果屋》的原始版本中,痛下殺手的人皆為生母。為了讓故事不那麼駭人聽聞,後世用繼母取而代之。
由此連結到歷史上的真實事件「1930年的火把殺人魔」:艾德娜‧芒布羅和丈夫羅夫共同撫養八歲的繼女希爾達,希爾達因公寓起火死亡。當社會大眾發現艾德娜是「繼母」而非「生母」時,陪審員開始覺得無血緣關係的繼母有可能做出喪盡天良的事。
即便無直接證據證明,且生父羅夫也有嫌疑,艾德娜依然被判有罪,因為故事裡永遠存在作惡多端的繼母、受騙的父親和無辜被害者。直至如今,孩童搗亂揭發繼父母真面目,促使全家破鏡重圓,永遠幸福快樂美滿的劇本不也常在好萊塢上演嗎?
另一個有趣的章節則是從社會生物學觀察鳥、蜜蜂和白額蜂虎的「動物版」繼父母會怎麼做,由此對照人類行為。
從演化適應角度觀之,撫養繼子女,只會散布對手的基因,所以替代性伴侶不會協助撫養,反而傾向殺嬰,例如接掌獅群的公獅會殺掉小獅子(辛巴啊啊啊~)。
然而當繁殖地或交配對象稀少,為交換與對象繁衍後代的機會,繼父母轉而願意投注在繼子女身上,像小丑魚、某些狒狒或白額蜂虎。此類互惠行為亦見於人類,為了好對象和穩固家庭,新伴侶嘗試接納與投資,對雙方都有好處。
看到這裡,你應該了解作者想表達什麼了。無論是繼父母或生父母,他們都是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感受、普通人的負面情緒,不可能一味付出。當社會要求父母「無私」貢獻時,不妨想想所抱持之扭曲想法是多麼「自私」。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兩本』《變身後媽:打破壞皇后詛咒,改寫伴侶關係與母親形象的新劇本》,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你希望哪位知名人物當你的父母?(包含二次元角色),例如:
「《變身後媽》:為什麼我爸不是李嘉誠?(誤)」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3/21(六)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3/22(日)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變身後媽 #Stepmonster #溫絲黛馬汀 #WednesdayMartin #時報出版 #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前傳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耶魯大學博士 #繼親家庭 #再婚 #伴侶溝通 #婚姻困境 #兩性關係 #女性主義 #文化研究 #社會科學 #心理學 #首刷限量海報
🍎博客來:http://bit.ly/2TVlCRr
🍎時報悅讀:http://bit.ly/3b2NbOw
🍎誠品:http://bit.ly/2UaKKCG
🍎金石堂:http://bit.ly/38PdPZC
🍎讀冊:http://bit.ly/2IUcsOB
※贈書由時報人文科學線提供
糖果屋劇本 在 《格林童话》糖果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