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總舖師的故鄉吃總舖師料理的風味餐】
大家多少都有吃過婚喪喜慶、宗教慶典中的「辦桌」料理,我小時候住在桃園平鎮老家的巷弄,每隔一陣子都會有鄰居搭起棚架辦桌,看著棚內瀰漫的炊煙,也遮掩不住總舖師臉上的汗如雨下,並在鍋爐、蒸籠、圓桌之間穿梭、忙進忙出。
因此我算是看著總舖師工作長大的,但看不出門道,仍然不會煮菜只會吃XD。
-
台灣有一社區,是總舖師的故鄉,在恆春的「龍水社區」。這裡有一間「恆春寶靈宮」,供奉的主神是灶神,這間廟宇的發起人張謹女士是恆春知名的總舖師,也培養了社區不少總舖師等餐飲人才,在外開枝散葉。
-
在恆春洋蔥盛產的時節,來到龍水社區品嚐龍水社區總幹事兼總舖師秋月姐的手藝,這可稱為「平民無菜單料理」,挑選當季食材、在地百哩食材,符合低碳食物哩程的環保概念,每道菜餚兼顧色香味與健康環保。
-
秋月姐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來呈現菜色。
-
春耕:以絲瓜蛤蠣為代表,絲瓜即手把青秧插滿田,蛤蜊為水的意象。
夏耘:在休耕完後復耕,在犁田時會看到稻田的土塊一塊一塊,衍生發想恆春的蔬菜三寶:雨來菇、蘿蔔乾、洋蔥,煎成厚厚又多料的蛋捲,一塊塊如結成如土塊一般。
秋收:稻穀成熟時金黃色,以南瓜表現到稻穀金黃成熟樣貌。
冬藏:農家豐收時,心境充滿喜悅,但是歉收、運銷不好,內心苦澀,因此用鳳梨的酸甜、蕨類野菜如過貓的澀味,表示冬藏百感交集的苦澀,此外冬天有涼意,因此用涼菜方式料理。
-
其他入菜的食材有類似菠菜般口感的「台灣冰花」搭配番茄、菇類的料理、中華馬加鰆搭配恆春糯米椒的魚類、恆春洋蔥與紅燒肉烹煮,代表洋蔥豐收的菜色,香甜柔軟。還有被恆春陽光曬成的蘿蔔乾煮成雞湯,是恆春人餐桌上常見的湯品。
-
在減醣中的人,也別錯過恆春的有機糙米飯,恆春糙米一年只產一次,一月插秧,五月收割,為的是有機栽培、不噴灑農藥,把握落山風吹拂時間,來減少病蟲害,增加收穫量。
-
這麼豐富的無菜單料理,10 人同行,一人只要 300 元就可以吃到,需要提早兩天預約,人數湊不到可以先去電詢問有沒有機會併團。可安排半天左右來生態體驗與用餐。
詳情可參考 #龍水社區生態旅遊 網站
地址: 屏東縣恆春鎮龍水里龍泉路284號
電話: 0978-935922
網址:https://stls.uukt.com.tw/
#屏南新意象
---------------------------------------
IG 上追蹤我:https://www.instagram.com/daphnechien/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