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大拘捕之後,美國國會發生流血衝突,5人死亡,多人被捕。港/美之間牽動隱約又強烈的情緒鏈。由去年11月4日點票出問題開始,到1月7日Trump(侵)應承交出權力,整整兩個月,香港及華人KOL,每天演繹選戰風雲,期望侵翻盤轉勝,帶動數以幾十萬計華人的強烈情緒,最終翻盤落空。港/美政治微妙;大拘捕在美國最亂的時機,想必有所計算。美國自顧不暇,人權問題遠在香港,當然跌到議程的備案。這半年,以往不諳美國政治的一般港人,忽然撐侵,就是希望以侵制共。這星期,侵敗陣,香港溫和泛民被大手拘捕,指望侵連任打救香港,如此奢望,打得粉碎。
港人看到詭異又殘酷的現實:鐵蹄踏踏,鐵腕握住喉嚨,香港翻盤無望。美國分裂成兩大陣營:支持民主黨的,不滿民粹暴力踐踏民主體制;侵粉則覺得「深層政府」舞弊奪權。另一邊廂,歐盟經濟不振,難拒中國投資巨利。國際社會的人權道義,頂不住雷厲風行的國安法,對香港起不了關鍵作用。
KOL售賣悲情與希望
這兩個月,我一頭栽進KOL的過山車,很留意當中起伏,與香港政局惡化,環環相扣。掉進侵粉大觀園,也跌入一個觀點角度的漩渦,做臥底無可避免浸淫局中,網中人很快同聲同氣。我幾十年前已經研究media literacy,對「重磅」標題、「爆大鑊」的鋪排,已算十分敏感,但也一步一步走入侵粉的結界。KOL十多廿分鐘的評論,format容易入口,好似朋友傾偈,有資訊之餘亦有認同感,因而減低了防避心。而我對支持特朗普的朋友,也有一份同理心,你我都是香港同路人。
當然對情節誇張的傳聞,我有很大戒心,例如特工法蘭克福突擊,奪取投票伺服器,發生槍戰有人死傷。KOL多次指,伺服器資料很快曝光,咁就一天光晒,選舉舞弊一目了然。但伺服器一直石沉大海。以傳聞觸發希望,KOL自己信埋一份,售賣悲情與希望,正中粉絲下懷,必定有助流量。追流量,是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期望落空後就不了了之,用另一個希望來代替。
撐侵律師Sidney Powell起初被KOL追捧為經驗豐富的重量級人物,其法律著作高據暢銷榜。她不停高聲疾呼,舞弊有如大海怪,一放出嚟嚇死人,證據多到好似消防水喉噴射而出。翻盤大海怪,KOL講咗幾個星期,仍然冇料到。一個希望失效,新一個希望又來。德州議員帶頭,控告賓州改例違憲,告到最高法院,不少KOL喜出望外,紛紛說奇招必勝,因為高院法官五比四親共和黨,一定會為正義出頭。希望太大,失望也大,事後分析,高院法官冇膽接案,甚至可能被收買。
被收買變成百搭牌
被收買(compromised)變成百搭牌,所有不按侵出牌的官員、政客,直接間接都被視為親共,冇腰骨收受利益。最後連副總統彭斯都被視為叛徒。早前還傳彭斯辭職,KOL說:「咁就好啦,可以委任另一個,主持認證會,即時否決搖擺州的選舉人票,侵馬上翻盤。」傳聞一天,叫價高拆天,翌日冇咗件事,彭斯冇辭職,還站在程序那一邊。
有些情節更如驚慄電影:喬治亞州州長態度搖擺,原因可能受恐嚇——他的準女婿汽車爆炸死亡,調查車禍的警員,數天後自殺而死,係咪有景轟呢!KOL侵粉走入令人窒息的天仙局,出現草木皆兵症候群,他們相信一個鋪天蓋地的「深層政府」及「主流媒體」,勢力無遠弗屆;包括FBI、CIA、國防、參眾兩院議員、法官、白宮資深公務員,民主/共和兩黨的老油條,勾結各大報及大電視台;整個大集團,親中、搵着數、枱底金權交易、扭曲新聞、偏幫拜登。KOL說,美媒有如中國宣傳部、中央台、人民日報。這個美國政壇全視域,當中可能有某些根據,傳媒也有偏頗之處,但deep state真係龐大到無所不包,根本無法證實,講就講到似層層。當你一步一步接受這個邪惡大聯盟,侵及其支持者,掉入圍城之中,四面受敵,侵是受害人,因此用極端手法反抗,表面上變得合理。
侵粉相信自己站正義一方
我作為港人,身在香港困局,心理上有很多soft spots,聽KOL大談深層政府與中共勾結,又覺得香港走投無路,如何能擺脫鐵腕,心裏很需要一點希望,哪怕是不靠譜的特朗普。但想到這個全天候打壓特朗普的天仙局,偷換選票,隻手遮天,諗吓諗吓,其實好唔對路。如果天仙局係真,那麼美國政體就係爛到入肉,而侵是出於污泥而不染的濁世救星?!令我倒抽一口涼氣的是,KOL真的如此滑入一個天仙局症候群,讚美侵人品好,不煙不酒(喂,佢幾鹹濕㗎喎),虔誠和善,不好戰,絕頂聰明。KOL還安慰侵粉,「侵有高智慧,我們要信他,不必為他擔心,他一定能大戰群魔」。
而另一方面,尤其是幾個說普通話的KOL,大談deep state爛掉了,美國到了最黑暗的時刻,只有侵才能改變人類的命運。說到這裏,通常會相提並論共產黨的苛政,沒有侵的硬政策,中國人沒前途。講到咁大,嚇親人。令我更不知所措的是,佢哋好真心覺得正邪對立,決戰今天!但歷史善惡糾纏跌宕,你哋講到endgame咁嘅樣,呢個世界唔係咁發展㗎喎!侵確定不能連任之後,其中一個KOL說,善惡到頭總有報,壞人最後落地,KOL變成cult leaders。
我坐上侵侵過山車,這幾天下車都係頭暈暈,要detox一下。侵粉是迷局,裏面的人相信自己站在正義一方,要為公義而戰,國會入面發生暴力事件,KOL馬上說是左派極端分子所為。但我看英國電視現場片段,衝擊者是正常、激動、愛國的侵粉。多月來偏見滑坡,同場共震,熱血難平,才會搞出人命。我從這個echo chamber走出來,耳朵還充滿回音。
撐侵制華「斷鏈」收場
兩個月來的舞弊證據,可以舒展一下。例如,那個櫃桶底拉出票箱的閉路電視片段,有前段被「侵團隊」屏蔽後,看起來偷偷摸摸;若補回前段則並不異常。又例如,KOL不時說,喬州州務卿弟弟是華為高層,搵緊大陸錢,有利益所以反侵,事實上並無實證,係點錯相。不合格選票的指控,亦被逐點反駁。當然,傳聞本源於美國,陰謀論、海怪論等等,深層政府、左媒、收買、政變、軍管種種說法,也源於美國侵粉。華人KOL ride on美國大分裂,也ride on港人及海外華人對自由的強烈願望,拉動這半年「撐侵制華」的情緒鏈,最終以「斷鏈」收場。
我作為幾乎入甕的臥底侵粉,打個冷震,揮一揮衣袖,回到香港殘酷的現實。國安癲到連醫生護士都扣上歹毒罪名,清醒一點地去想,不想做順民、逆民、移民的港人,孤兒仔,冇靠山。不要奢望美國會出什麼大招拯救香港,制裁及譴責,也難阻香港隕落;彭定康、約翰遜,他們可以為我們打打氣,但他們也自顧不暇。我們留下來的,還是要面對我城的命運。
1月7日灰茫茫的下午,我一個人由榕樹澳沿海走到深涌,輕聲拍岸的潮汐、空群而出的白鷺、廣闊平靜的青草地,天地有安頓人心的奇蹟。特朗普翻盤救港是遙不可及的幻影,迫近眉睫的問題反而是:我有沒有面對鐵腕的平靜安穩?細心一想,被拘捕的溫和朋友,只是行使他們的公民權利,如今被定性為十惡不赦,他們的痛,不單是個人官司的痛,而是港式文明被辱之痛。我的功課是什麼呢?被捕的朋友,你我同行,傷香港之逝,傷痛於歹毒壓迫善良。
常言道,好人一生平安。時勢惡劣,好人不一定平安,行公義好憐憫的人,反被折磨。我一邊聽着海浪拍岸的微聲,一邊感受到被捕者的憤怒、冤屈與不安。柔弱的個人,如何面對一個獨尊的政權。深涌的草地上,滿滿是十字小白花。被捕的朋友們,重擔在肩,這是你們將要承受的重擔,共感同行,卻不能減輕你的苦難。我們詢問自己,若掉進了國安法被拘被囚的行列,是否願意平安地走過不平安的苦路。我在草坪前行,平安地接受不平安的香港,願意為自己相信的付出代價。我們今天銘記你的歹毒斷言,也記下我們尋求平安的承諾。不自由的牢籠之內,仍有翱翔天際的自由願景。好人一生平安,不是因為一帆風順,而是平安地忍受不平安。時代艱難,但願我們內心平靜,有足夠的力量承受重擔。
文˙馬傑偉//
約翰遜辭職原因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歷史意識
華盛頓缺乏富蘭克林一樣機智活潑又可親的個性、沒有亞當斯那樣的內省能力、沒有傑佛遜的高遠理念和豐富文采,更沒有漢密爾頓的經濟知識。可是他卻贏得這些人的真心景仰。兩次當選總統,都獲選舉人團全數同意票。
他是如何在眾多菁英和人民當中,為自己構築如此崇高的地位?
華盛頓有些優點。他小時候抄寫禮儀手冊,對其中的規矩終身奉行。在公眾場合永遠保持體面和尊嚴。對長者和地位較高的人態度恭謹;他永遠尊重他人,當面不疾言厲色、背後不批評別人。他過世後,亞當斯說:「他擁有一項最可貴的才華:沉默。」華盛頓的夫人在他去世後燒掉他戰爭期間所有家書;華盛頓一定將所有的牢騷和不滿,都倒給了妻子。雖然戰功不算輝煌,然而從成軍到戰爭結束贏得勝利,整個獨立戰爭都是由他領導;英國軍隊則更換了數位指揮官。
不過,《時代的驚奇》一書作者羅德哈莫認為,這些優點都不是華盛頓被景仰的重要原因。最關鍵的因素是他的「歷史意識」。
華盛頓的「歷史意識」讓他清楚地掌握他所處時代的主要精神,也努力讓自己成為該精神的象徵,從而建立自己的歷史地位。
他所處時代的主要精神是什麼?就是當時北美洲殖民地的白人對自由和自主普遍而強烈的嚮往,華盛頓充分瞭解這種精神內涵,他不斷在各種場合、以各種方式讓國人知道,他就是這個精神的體現。
他在最可以掌控大權的時刻,在人民對他的動向充滿疑懼的時刻,前往大陸議會讀出辭職信,許多在場者激動得掉了眼淚。這就是因為他掌握了歷史意識。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時代的驚奇:華盛頓如何形塑自己成為革命的象徵、共和國的領袖》
作者:約翰.羅德哈莫
由 人文社群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
https://app7.rthk.hk/elearning/1minreading/index.php?pid=1&fbclid=IwAR08CrV8GXK2aFmT3YbgRDWpkyWmSGs-cGTswZG-SFq9R6RMeN9r1_yRbTA#4513
https://app7.rthk.hk/elearning/1minreading/index.php?pid=1&fbclid=IwAR08CrV8GXK2aFmT3YbgRDWpkyWmSGs-cGTswZG-SFq9R6RMeN9r1_yRbTA#4513
約翰遜辭職原因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譚新強:美國大選會否出現更多「十月意外」?
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本來有點沉悶,多月來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一直保持4至8個百分點民調優勢。但因為2016年的結果太過出人意表,所以大多數人,到9月底仍不願相信民調。我當然也不敢肯定,但保持開放態度,亦願意相信科學和數據。
據一些民調公司解釋,今年調查方法汲取2016年經驗,已有所修正和改良。主要是發現上次民調中忽略了教育水平為一個較新的重要政治取向元素,即教育水平較低的人較多支持特朗普(一點也不意外)。所以今次民調中,選擇訪問對象時,較着意平衡調查樣本人選的教育水平,避免過度偏重高教育水平的人。
此外,上次游離票比例很高,到大選前數周,仍有20%以上的人未作出決定,而最後較多游離票投向特朗普。今次明顯不同,因為特朗普已執政近4年,成績好壞有目共睹,且言行永遠故意分裂社會(收了order?),所以現今游離票只剩約5%,且似乎傾向拜登的較多。上次選舉另一問題是希拉里缺乏人緣,結果女性、黑人和少數族裔,以至整體投票率都不夠高,加上選舉人票制度不公,所以即使普選票比特朗普多近300萬,仍輸了白宮寶座。但今次不同,美國人意會到國家前途取決於此選舉,至今提早投票者已近500萬,已比上次多數十倍,有人估計今次投票率將為百年來最高,對民主黨非常有利。亦有一說上次選舉民調,很多人講大話,不願承認是特朗普支持者。但如今他已貴為總統,歧視黑人、拉丁裔人、女性,尤其是針對中國人,儼然已成美國主流價值觀,毋須再遮遮掩掩,所以民調亦理應較準確。
特朗普也知道選情不妙,所以不少人就預計他必將帶來一個October surprise(十月意外),企圖藉此逆轉形勢。本以為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RBG)去世正為他製造此契機,可藉此爭取保守派支持,同時大聲疾呼高達6000萬以上的郵寄票都是「假票」,企圖搞亂整個選舉制度,希望最後大選決定權落入他或可控制的最高法院。另一《美國憲法》下的極端發展方向是最後決定權落在國會(細節太複雜,暫不解釋了),但不是每議員一票,而是每州一票,而共和黨控制26個州,民主黨只控制23個,一個打和,所以最後特朗普仍能當選連任。在已完全過時的《美國憲法》下,這些陰招都是勉強合法和有可能的,但就完全違反民主精神,出發點只是特朗普和共和黨的自私心態,罔顧國家利益和安全,可帶來嚴重長遠傷害!
抗疫政治化 特朗普中招不意外
但後來竟出現真正「十月意外」 ,上周特朗普承認感染了COVID!初時聽到美國總統都中招,尤其他年屆74歲,加上肥胖,確有點擔心。除了他,另有20多名白宮幕僚和共和黨議員等亦先後確診。其實想清楚,特朗普的瘋狂行徑,長期反科學,故意漠視和隱瞞疫情嚴重性,更把疫情政治化,中招根本不是意外,其實只是遲早的事!記得數月前我指出過當時全球疫情最嚴重,死亡人數最多的三個國家為美國、英國和巴西,事非偶然,原因正是這三個國家的領袖都不相信科學,只懂玩弄民粹,根本無意亦無能抗疫!他們錯誤以為疫情和經濟是一個只可二揀一的選舉題,不明白中國的做法是唯一的正確做法,先盡力控制好疫情,才可逐漸恢復經濟,今年有望仍有約3%的正增長,全球罕有!
愚昧的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和巴西總統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已先後感染COVID,約翰遜更幾乎冇命,現在終輪到特朗普,真的難兄難弟。特朗普一世好運,即使中招,似乎不算太嚴重,入院3日已回白宮。此舉當然不智,病毒仍未清除,病情可隨時反覆。特朗普更故意逞強,當眾除下口罩,繼續罔顧他人健康!
不少亞洲人甚至美國人,都懷疑今次感染,如陳水扁中槍案,或是一場自編、自導、自演的戲。不清楚真相,但20多人中招,似乎編製此劇的難度甚高!陳水扁「中槍」,不論真假,但確有助扭轉選情,最後成功連任。約翰遜中招亦最少得到人民短暫同情。但今次特朗普中招,似乎只製造出嚴重反效果,人民不止不同情他,他們反感到更恐懼,因為他們終看清楚特朗普的真面目,自私兼毫無悔意,將繼續極危險政策,更多美國人將因此而死亡!
最新民調顯示拜登領先優勢增至超過10%,在佛羅里達、亞利桑那、北卡羅來納、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和威斯康星等6個關鍵搖擺州份,民調中拜登亦拉闊領先優勢至4%至6%。如拜登以高票當選,特朗普就未必能找到不服輸藉口,亦即減少憲法危機,為好事。
憧憬中美雙管齊下 ESG板塊升幅驚人
連股市都有反應。首先9月出現約10%調整,部分可解釋為對拜登加稅建議的合理反應,但近日高盛已改口說即使出現「blue sweep」,即民主黨在白宮和國會兩院大獲全勝,仍對股市有利,股市亦開始反彈。強弱板塊亦出現符合拜登政策的一些輪動。FAANG等龍頭科技股仍在高位徘徊,但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出了一個反壟斷報告,構成短期陰影。市場亦擔心拜登抗疫和綠色基建等計劃再擴闊財赤,或將導致息口上升。近日升得最急的是ESG板塊,尤其太陽能和部分電動車,因為相信拜登將努力對抗氣候變化問題。當然這亦是中國「十四五計劃」的其中一個重點,雙管齊下,升幅更驚人。有人形容很多基金的ESG投資方法,初時必先買入大量Tesla,然後才慢慢研究較細小的個別再生能源、電動車和儲能公司。Tesla市值4000多億美元,每日成交量超過400億美元,只要10%資金流入其他ESG細分板塊,即可把這些公司炒高數倍!
巿場未必永遠是對的,但它代表數千萬投資者的集體信息和智慧,一定有參考價值。現距離11月3日已不到一個月,如特朗普跟共和黨要扭轉局勢,已愈加困難,除非再出現另一個更重要的「十月意外」……
侵吹噓股市表現失效 再打壓中國難助選情
再吹噓股市表現已失效,因為受惠的人太少,主要只是top 0.1%的富人,CARES 2.0刺激方案又未能通過,數千萬中低下層人民,隨時陷入財困。他必會再搞種族仇恨,在上次辯論會,名義上指摘白人至上種族主義,但竟變成開口指令Proud Boys等極右白人暴力團體(如看過照片,真不明白他們驕傲什麼?夠蠢、夠窮、夠無知?易名Sad Boys更適合),「Stand Back and Stand By」即準備好槍械裝備,候命行動!此舉可釀成接近內戰的大量街頭暴力,把美國和平選舉的優良傳統摧毀,淪為非洲、拉美般落後國家的暴力和腐敗選舉,但應不會幫到特朗普拉到票。他亦可能再搞中國,在科技、金融等範疇發招,例如再打壓中芯國際(0981),企圖阻撓螞蟻集團IPO等,但亦對選情幫助不大。
最要小心的兩個「十月意外」,一是故意挑起軍事糾紛,可以是伊朗,但更危險的當然是中國。如萬一出事,美國人必出現「Rally 'round the flag effect」(表現愛國),或真的會支持現任總統。國務卿職責本應是以外交手段推進和平,但蓬佩奧反而到處宣揚極危險且充滿誤導的仇中言論。感覺上,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反而較有正義感和擔心跟中方擦槍走火。早前他已表態不會再讓特朗普把軍方政治化,亦曾跟中國軍方直接通話,增加溝通,避免誤會。
對內方面,最重要變數是候選人會否臨時換馬。如特朗普宣稱病情惡化,不能參選甚至馬上辭職,必令選舉墮入憲法危機!上次辯論拜登站在同台近兩小時,也有被感染風險,幸而暫時無事。但如他也中招,選情更趨複雜。
兩黨都有權換候選人,但會否需要延期選舉?憲法上非常困難,即使在內戰和兩次大戰中都未試過。理論上可以,決定權在國會,但仍有1月20日的總統就任死線。再說一次,《美國憲法》已極陳舊和僵化,非常脆弱,且所有弱點和漏洞都已曝光,但又無法彌補。相信所有國家的憲法都有漏洞,但美國是世界一哥,它的興衰影響全人類。我正向一位耶魯權威憲法教授請教,如有重要新資料,未來再跟大家分享。
有人甚至提出陰謀論,特朗普或將借故退選,讓彭斯上陣,藉此換來特赦。這想法有一定吸引力,早年我也提出過。特朗普的冒起是一件極不尋常的事,以億萬富豪包裝(真假不太重要)的政治素人,竟戲劇性一舉成功入主白宮,打破所有政治傳統和智慧。如他的結局太平凡,只按傳統接受選舉結果,和平讓出白宮,雖符合國家利益,但就反而有點反高潮。加上如他落選,大堆法律問題,包括逃稅、貪腐和妨礙司法公正等,都或將接踵而來,甚至牽連到家人。所以如明知選舉必輸,退選換來特赦,也未償不划算。
但我現在認為此可能性不高。一來特朗普明顯有病態自戀和自大狂(很多精神病專家早有此判斷),不易接受選情落後的事實,仍堅稱所有民調都是假的。二來美國雖看似一個極喜歡法律訴訟的國家,大家可能以為特朗普下場將類似很多亞洲前領導人,下台後馬上變成階下囚!但以我跟美國政商最高階層多年的交往經驗,相信即使特朗普落選,離任後或將面對一些民事訴訟,甚至輕微刑事檢控,但最後坐牢的機會不大。
頂層利益千絲萬縷 未必追究特朗普罪行
雖然近年美國社會和政壇都嚴重兩極化,多次親耳聽過拜登慨嘆昔日兩黨即使有政見分歧,但仍有為國家利益而合作的風度,現在已不再可能。但以我觀察,East Coast Establishment仍健在,兩黨關係雖今非昔比,但很多兩黨人士仍有深厚私人交情和「舊校呔」關係。特朗普本不算這個圈的中堅分子,但當上總統後當然自動成為核心人物。我觀察到在美國頂層,法律也不外乎人情,再加上千絲萬縷的國家和私人利益考慮,所以未必會落力追究特朗普的所有罪行。
以殿堂級記者伍德沃德(Bob Woodward)為例,已寫過兩本有關特朗普的書,負評居多,第二本的結論甚至是「He is the wrong man for the job」!但這兩本書主要只批評特朗普的無能和性格缺陷,但跟他早年披露水門事件的刑事調查手法,截然不同。水門事件雖嚴重,但始終只關乎兩黨之爭,並不牽涉外國勢力。當年兩個30歲不到年輕記者,初生之犢不畏虎,根本不知天高地厚,只想打老虎,想成名,結果真的一炮而紅!最後可說伸張正義,但亦令美國蒙醜,加上泥足深陷越戰,美國墮入迷失十年,直至列根上台後才逐漸重振雄風。
特朗普的情况更複雜和嚴重很多,近日《紐約時報》披露他的稅務檔案,不交稅事小,私人欠下4億多美元債務事大。美國公職人員的背景調查例必包括私人財務,正因擔心如欠下巨款,可被債主要脅和利用。
今日的伍德沃德已非吳下阿蒙,已是Establishment的中流砥柱,非常清楚法律公義和國家利益的應有平衡和取捨。
(中環資產持有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Google、Tesla及中芯國際的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