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紐約回來後不久,開始在《GQ》上面寫音樂文字,對一個菜鳥作者,那是很大的機會。
「哇!GQ耶。」每個月都期待收到那本印刷漂亮的雜誌,聞聞紙的味道,嚮往著其中幾頁的生活感。
一陣子沒在《GQ》上寫東西了,而我也一陣子無法再寫這個過去很熟悉的題目。十月號回到久違的版面,重訪一個熟悉的主題,就像重回前女友懷抱似的(咦),竟沒有每個月寫其他專欄前那種拖拖拉拉將自己逼到絕境的痛苦感。一個下午輕快地、舒服地把文章寫完了,而且自己還滿喜歡。
貼在這裡。
〈關於現場演出的二三事〉
紐約市寒冷、朦朧而神秘。這裡是世界的首都。這城市像一塊沒有雕刻任何名字或形狀的板子,它不偏寵任何人。一切永遠是新的,永遠在改變。街上永遠是不一樣的人群。— 巴布・狄倫
曾經,我也是那些在街上晃蕩的人群,寒夜裡我縮著脖子、裹著大衣,在東村的搖滾俱樂部或下東城的地下倉庫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或者,什麼隊伍都不用排,等著看一場現場。我有一個看團戰友,是研究所班上的台灣同學,人在異鄉,朋友不太好交,最終都是和自己人混在一起。
大多時候,我是自己去看現場的,大概我那張看團Schedule太瘋狂了,沒有一定的熱誠和體能,很難那樣去追星,雖然我不太確定自己一天到晚跑Live House是為了「追星」,那時看的多半是名不見經傳的樂團—The National、Animal Collective、Black Keys,當然,這些後來都成為大團了,但當時看的絕大多數,特別是不小心瞄到幾眼的暖場團,就一直名不見經傳下去。
有時我會想,那些走不下去的樂手,後來去做了什麼工作?他們是如何「轉職」的?對於創作者,世間沒有比發現自己不如自己想的有才華更殘酷的事。
我很早(大學二年級,應該還算早吧)就體認自己沒有玩音樂的天份。大三那年,我到墾丁去看春天吶喊音樂祭,是公元2000年的事,即Pulp那首〈Disco 2000〉裡歌頌著的:Let's all meet up in the year 2000
果然,所有人都在那裡!玩團的、聽歌的、想搞事的、想體驗一下所謂嬉皮生活的、想吹噓自己被島嶼邊緣的DIY美學洗禮過的,各色人等在一處偏僻的草原上群聚,有一搭沒一搭聽著破爛舞台上地下樂團的演出,一邊討論著半個月前剛結束的總統大選—台灣之子要進入總統府了,音樂圈也會跟著改朝換代(當年金曲獎換了一批新的評審),轟!轟!轟!台上傳來的破音電吉他和台下交換的耳語一樣熱鬧,可比中華職棒黃金時期。
及早認清自己上不了演出舞台(雖然在春天吶喊,我看著台上也常心想:齁!這樣也可以哦?)便能將更多時間心力放在成為一個稱職的看團人(Concert-Goer)這件事情上。誠如狄倫所言,紐約是世界的首都,2000年初期的美國也尚未「川普化」(另一位紐約搖滾ICON路・瑞德早在他的歌曲〈Sick Of You〉中預言過了:They ordained the Trumps, and then he got the mumps),我在紐約求學的那幾年間,成了名符其實的看團公務員。
一週兩場是基本的,最高紀錄七天內看了五場,且有三場發生在同一個地方—迪蘭西大街上的Bowery Ballroom,到後來我都覺得自己好像是要去上班,門口的黑人保鑣還會和我打招呼:「嘿!你又來啦?」然後伸手探探我的書包,確認裡面沒有奇怪的貨。
很花錢吧?常有人問。就像前面說過的,看的多是剛起步的新團,門票10—15美元可以搞定,偶爾夾帶一場New Order、Sigur Rós、White Stripes那種比較貴的,順便見識一下豪華的劇院。我是個超認真的看團人,有機會一定站在第一排最中間,相機拿出來從頭拍到尾加動態影像錄製回家上傳YouTube,重點是,幾天內就要在自己的部落格貼出一篇文情並茂配圖又配影像的現場心得文。
就這樣寫了上百篇、幾十萬字的Live Reviews,寫到造成職業傷害(現場都站太前面,耳朵受損了,幸好目前已經恢復),寫到被報章雜誌找去當樂評人被出版社簽下出書變作家後來繞了一圈超想擺脫那個「在紐約看過很多現場演出的人」的標籤。如今回頭望去,二十多歲的我隻身在世界首都看了上百場演唱會,除了因為真的很熱愛音樂,排解留學時的寂寞,以及尋找同好這些較外顯的因素外,也是因為那時的我,真心相信搖滾碰撞出來的可能性。
一如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說過的:「我們擔心曾經養育我們的音樂會陷入精神危機。害怕它丟失宗旨,害怕它被商業化,害怕它在壯觀的場面、鉅額資金和乏味複雜的技術泥沼中掙扎、陷落。我們會拿起這一代人的武器:電吉他和麥克風。」
從紐約的寒街搬回台灣的熱巷後,前幾年我依然常跑現場,三十歲後,每年看現場的次數卻直線下降,一年的場次,幾乎等於紐約生活的一週而已。也許,太早在一個領域裡破關不見得是好事,也許,在2012年夏天那場Radiohead台北演出後,我已經沒有更高的現場經驗可以追求了。
傑克・凱魯亞克在《在路上》裡這麼形容1949年紐約Birdland裡一場爵士鋼琴的演出,當鋼琴家起身後,凱魯亞克形容:「那是上帝坐過的空椅,而上帝已走;這是上帝走後的寂靜之聲。那個晚上下起了雨,這是雨夜的神話。」
Radiohead演出那天,台北出了彩虹,隔日,上帝已走,我從此不再問神。
#GQ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約書亞樂團 Joshua Ban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祢在我身後 收錄在〔父的筵席〕 Acoustic Live MV - https://youtu.be/zZ4iDeIm4rk 官方歌詞MV - https://youtu.be/3fYd-N-eEfE Acoustic Live官方歌詞MV - https://youtu.be/Ox6Gmz...
「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的推薦目錄:
- 關於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陳德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陳德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旅行沙舟 張J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約書亞樂團 Joshua Ban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璽恩 SiEnVaness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約書亞樂團 Joshua Ban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祢在我身後/ You Look After Me】(Acoustic Live) Music Video 的評價
- 關於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約書亞樂團-【我身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祢在我身後/ You Look After Me】官方歌詞MV - 約書亞樂團ft ... 的評價
- 關於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你在我身後" by 約書亞樂團(Cover by AlvinWCH & Deborah) 的評價
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陳德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07年紐約回來後不久,開始在《GQ》上面寫音樂文字,對一個菜鳥作者,那是很大的機會。
「哇!GQ耶。」每個月都期待收到那本印刷漂亮的雜誌,聞聞紙的味道,嚮往著其中幾頁的生活感。
一陣子沒在《GQ》上寫東西了,而我也一陣子無法再寫這個過去很熟悉的題目。十月號回到久違的版面,重訪一個熟悉的主題,就像重回前女友懷抱似的(咦),竟沒有每個月寫其他專欄前那種拖拖拉拉將自己逼到絕境的痛苦感。一個下午輕快地、舒服地把文章寫完了,而且自己還滿喜歡。
貼在這裡。
〈關於現場演出的二三事〉
紐約市寒冷、朦朧而神秘。這裡是世界的首都。這城市像一塊沒有雕刻任何名字或形狀的板子,它不偏寵任何人。一切永遠是新的,永遠在改變。街上永遠是不一樣的人群。— 巴布・狄倫
曾經,我也是那些在街上晃蕩的人群,寒夜裡我縮著脖子、裹著大衣,在東村的搖滾俱樂部或下東城的地下倉庫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或者,什麼隊伍都不用排,等著看一場現場。我有一個看團戰友,是研究所班上的台灣同學,人在異鄉,朋友不太好交,最終都是和自己人混在一起。
大多時候,我是自己去看現場的,大概我那張看團Schedule太瘋狂了,沒有一定的熱誠和體能,很難那樣去追星,雖然我不太確定自己一天到晚跑Live House是為了「追星」,那時看的多半是名不見經傳的樂團—The National、Animal Collective、Black Keys,當然,這些後來都成為大團了,但當時看的絕大多數,特別是不小心瞄到幾眼的暖場團,就一直名不見經傳下去。
有時我會想,那些走不下去的樂手,後來去做了什麼工作?他們是如何「轉職」的?對於創作者,世間沒有比發現自己不如自己想的有才華更殘酷的事。
我很早(大學二年級,應該還算早吧)就體認自己沒有玩音樂的天份。大三那年,我到墾丁去看春天吶喊音樂祭,是公元2000年的事,即Pulp那首〈Disco 2000〉裡歌頌著的:Let's all meet up in the year 2000
果然,所有人都在那裡!玩團的、聽歌的、想搞事的、想體驗一下所謂嬉皮生活的、想吹噓自己被島嶼邊緣的DIY美學洗禮過的,各色人等在一處偏僻的草原上群聚,有一搭沒一搭聽著破爛舞台上地下樂團的演出,一邊討論著半個月前剛結束的總統大選—台灣之子要進入總統府了,音樂圈也會跟著改朝換代(當年金曲獎換了一批新的評審),轟!轟!轟!台上傳來的破音電吉他和台下交換的耳語一樣熱鬧,可比中華職棒黃金時期。
及早認清自己上不了演出舞台(雖然在春天吶喊,我看著台上也常心想:齁!這樣也可以哦?)便能將更多時間心力放在成為一個稱職的看團人(Concert-Goer)這件事情上。誠如狄倫所言,紐約是世界的首都,2000年初期的美國也尚未「川普化」(另一位紐約搖滾ICON路・瑞德早在他的歌曲〈Sick Of You〉中預言過了:They ordained the Trumps, and then he got the mumps),我在紐約求學的那幾年間,成了名符其實的看團公務員。
一週兩場是基本的,最高紀錄七天內看了五場,且有三場發生在同一個地方—迪蘭西大街上的Bowery Ballroom,到後來我都覺得自己好像是要去上班,門口的黑人保鑣還會和我打招呼:「嘿!你又來啦?」然後伸手探探我的書包,確認裡面沒有奇怪的貨。
很花錢吧?常有人問。就像前面說過的,看的多是剛起步的新團,門票10—15美元可以搞定,偶爾夾帶一場New Order、Sigur Rós、White Stripes那種比較貴的,順便見識一下豪華的劇院。我是個超認真的看團人,有機會一定站在第一排最中間,相機拿出來從頭拍到尾加動態影像錄製回家上傳YouTube,重點是,幾天內就要在自己的部落格貼出一篇文情並茂配圖又配影像的現場心得文。
就這樣寫了上百篇、幾十萬字的Live Reviews,寫到造成職業傷害(現場都站太前面,耳朵受損了,幸好目前已經恢復),寫到被報章雜誌找去當樂評人被出版社簽下出書變作家後來繞了一圈超想擺脫那個「在紐約看過很多現場演出的人」的標籤。如今回頭望去,二十多歲的我隻身在世界首都看了上百場演唱會,除了因為真的很熱愛音樂,排解留學時的寂寞,以及尋找同好這些較外顯的因素外,也是因為那時的我,真心相信搖滾碰撞出來的可能性。
一如龐克教母佩蒂・史密斯說過的:「我們擔心曾經養育我們的音樂會陷入精神危機。害怕它丟失宗旨,害怕它被商業化,害怕它在壯觀的場面、鉅額資金和乏味複雜的技術泥沼中掙扎、陷落。我們會拿起這一代人的武器:電吉他和麥克風。」
從紐約的寒街搬回台灣的熱巷後,前幾年我依然常跑現場,三十歲後,每年看現場的次數卻直線下降,一年的場次,幾乎等於紐約生活的一週而已。也許,太早在一個領域裡破關不見得是好事,也許,在2012年夏天那場Radiohead台北演出後,我已經沒有更高的現場經驗可以追求了。
傑克・凱魯亞克在《在路上》裡這麼形容1949年紐約Birdland裡一場爵士鋼琴的演出,當鋼琴家起身後,凱魯亞克形容:「那是上帝坐過的空椅,而上帝已走;這是上帝走後的寂靜之聲。那個晚上下起了雨,這是雨夜的神話。」
Radiohead演出那天,台北出了彩虹,隔日,上帝已走,我從此不再問神。
#GQ
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旅行沙舟 張J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抱緊我......吻我......喔愛.......別走......」
⠀
稚嫩的唱腔迴盪在狹小空間,隨著鼓聲與吉他聲一同落下。
「水啦!晚會表演穩了!」幾個高中生屁孩放下樂器,互相擊掌慶賀。
17歲,躁動的年紀。我和幾位死黨組了樂團,準備在學校聖誕晚會上登台演出。那是個華語流行搖滾崛起的年代,在那時,只要一彈五月天的歌,女同學就會尖叫,而小男孩的搖滾初衷,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青春。
學校教具室裡有一套爵士鼓,我們把它當成練團室,課餘時間,就會自以為帥氣地背著樂器,來這裡敲敲打打,順便享受路過同學好奇的眼光。那天,正當我們陶醉在成功排演完所有曲目的喜悅裡時,教具室門口不知何時站了一位稀客,已默默聽了半晌。
『很好很好,彈得不錯喔!等等可以換我們練一下嗎?』
轉頭一看,是校園裡人稱「搖滾教師」的佑子老師,聽說今年他的樂團也要在晚會上登台。老師親切地對我們笑,就像看著一群孩子們,一群初生的搖滾幼苗。
「來來來來......老師請!」我們收好了樂器,興味盎然地看著佑子老師帶著身後幾位大哥哥進來,兩團主客易位,很快他們就set好了器材。
我忘記後來到底聽到了些甚麼,只記得下巴懸在半空中,好久都闔不起來。我看到電吉他超高速旋律的快手在眼前翻騰、鼓棒如雨點般密集地落下、佑子老師貝斯的重低音符織成了音牆,搭配極具穿透力的嘶吼嗓音,將整間教具室炸開。歌曲的旋律不記得了,只記得在我當時青澀的心目中,他已成為搖滾之神一般的存在,而且他本業還是一位老師。
幾天後,我們跑去央求晚會主持人,務必把我們團排在佑子老師的前面,當暖場就好;幾年後,我才知道,原來那天聽得掉下巴的音樂就叫做metal(金屬搖滾)。
佑子老師不在我們班任教,那年晚會結束,曲終人散,不再有交集,自此闊別。
_
多年後,我出了書,沒想到,一位熱心的成大學長居中牽線,居然促成特殊的機緣,讓我和佑子老師又重新相聚。那天,我們相約在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的咖啡廳,這座全台最美的劇院,就座落高中母校的對面,當年唸書的時候,這裡還是大片軍營。一別18年,佑子老師頭上多了些白頭髮,但肢體與動作仍然十足年輕人模樣,親切的笑容就像是昨天,愛搖滾的人果然不會變老。
他遞給了我一張名片,上面沒有老師的稱謂,而是寫著「放克劇團 團長/藝術總監」。原來他不但是搖滾人,現在還變成劇場人了,衛武營成為他揮灑精彩人生的第2舞台。老師的經歷,仍舊讓現在的我張大了嘴巴。
一杯咖啡的時間,我們聊了很多,從我的旅程一路聊到母校現況、聊到教育、藝文與高雄劇場生態。很開心我從當年只能張著嘴巴仰望的懵懂少年長成了能夠跟老師侃侃而談的輕熟男子,雖然吉他技巧仍沒甚麼長進,至少看到「放克」兩字時能與佑子老師相視會心一笑,那是愛音樂人的笑容。老師邀請我今年聖誕晚會回母校對學弟妹演講。回家後,我特地把那張18年前晚會前夕的練團照翻出來,仔細端詳著。
⠀
「還有甚麼,比回到這裡這更有意義呢?」我望著照片裡那段沒有白流的青春,嘴角泛起了微笑。
_
陳俊佑 ,佑子老大-我心目中最熱血的教師。
放克劇團 FUNK theatre 團長
2019, 2018連續兩年入圍高雄春天藝術節小劇場
RUST 樂團貝斯手
第 15 屆全國熱門音樂大賽冠軍
第 15 屆全國熱門音樂大賽最佳貝斯手
2002 年亞洲區熱門音樂大賽台灣代表
#旅行沙舟
#從工程到旅程的勇氣
#來自你們的勇氣
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約書亞樂團 Joshua Ban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祢在我身後
收錄在〔父的筵席〕
Acoustic Live MV -
https://youtu.be/zZ4iDeIm4rk
官方歌詞MV -
https://youtu.be/3fYd-N-eEfE
Acoustic Live官方歌詞MV -
https://youtu.be/Ox6Gmzbz12c
如果你喜歡本集內容,或是你有任何收穫
歡迎你留言或是私訊給我們!
在這裡可以找到歌曲—
iTunes▶https://apple.co/2GqQiTE
Apple Music▶https://apple.co/2GrdocM
Spotify▶https://spoti.fi/2GtdPni
KKBOX▶http://bit.ly/2GqrPOy
約書亞樂團相關連結—
官網▶https://www.joshua.com.tw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oshuaband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oshua_band/
異象工場商品—
約書亞樂團第20張敬拜讚美專輯〔父的筵席〕
實體專輯▶https://reurl.cc/2g9xg9
祢在我身後(單曲)
電子樂譜▶https://reurl.cc/Ez0q2n
你知道你在唱什麼嗎-
節目包裝發想:Asia for JESUS 國度豐收協會
拍攝:Asia for JESUS 國度豐收協會
腳本:光哥本人
剪輯後製:唐慰寰
場地:正藝美學
#你知道你在唱什麼嗎 #每週四更新 #父的筵席
-
奉獻 Asia for JESUS/ 約書亞樂團事工
https://goo.gl/5AAgQP
聯繫約書亞樂團:
https://www.joshua.com.tw/web/
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璽恩 SiEnVaness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單曲 #新歌 #不插電版本
嗨,好久不見。
讓等待璽恩唱歌的人久等了。
發行這首單曲對我來說也是再次突破。
習慣在約書亞樂團跟著團員一起的我,
再一次做十年前在做的事。
新的單曲,自己唱著歌,
重新把夢想撿起來,把想唱的歌唱給大家聽!
幾年前,看到有人留言給我說:
他在等璽恩唱歌等好久了,
也在等待把我曾經發表過的創作做成專輯發行。
當我看到時,
我掉淚了,因為我在想,
我怎麼可以因為自己的膽怯跟自我懷疑而忽略了原來有人在等待著我的歌。
而且等這麼久。
曾經也想說就算了,躲在舒適圈也沒什麼不好,
但是看到一直默默支持給我加油的人,
讓我也再次得到勇敢做想做的事情的力量。
對不起之前讓你們等這麼久,
這次雖然只有一首歌,
但是是我想唱給大家聽的一首歌,
我想,
這只是開始,
我會繼續加油!
謝謝這次身邊每個加油與鼓勵
謝謝阿龐 邦邦 吉吉 茹茹
沒有你們我就掛掉了~~
這次跟製作人Josh一起合作的不插電版本是用同步錄音,也是我最喜歡的錄音方式。
考驗著歌手與樂手的耐力、實力與默契。
我覺得是錄音最好玩的地方!
下次想加入同步錄音的各方好手一起來玩吧!:)
🔗數位下載收聽
Kkbox
https://www.kkbox.com/tw/tc/album/OEd.80ucRCiV40F2RryZ009H-index.html
Apple Music & iTunes Store:
https://itunes.apple.com/tw/album/%E5%8B%87%E6%95%A2%E7%9A%84%E5%8A%9B%E9%87%8F-ep/1438846838
蝦米
https://www.xiami.com/song/mSZ3Am7ff61?spm=a1z1s.3521865.23309997.38.rSlB1W
friDay音樂
https://omusic.friday.tw/albumpage.php?album_id=1540168
MyMusic:
https://www.mymusic.net.tw/ux/w/album/show/664736
網易雲音樂:
https://music.163.com/#/album?id=73835792
----------
Reset劃下前端句點,重新啟動的出發
沒有勇敢誰敢按下reset button?
要把前面的經歷洗掉妳敢不敢按下按鈕?
璽恩唱出勇敢的力量,陪伴你再一次出發
勇敢的力量
學會讓自己習慣 一個人回家
學會了放下 對你的依賴
學會自己做晚餐 自己道晚安
原來這就是 勇敢的力量
我不哭 未知的旅途
不羨慕 別人的幸福
還來不及遠去的記憶
我會忘記 沒有關係
我禁得起 就讓一切留在原地
我想我應該要 提起勇氣 往前走
眼淚揹在身後 我會好好過
我已經快能夠適應 沒有你的生活
也會小心翼翼埋藏起 偶爾的失落
我想我已準備好讓你 走出心中
因為曾擁有過 這樣就足夠
只是有些遺憾從此 再不能是朋友
仍記得當時候 那些感動
學會讓自己習慣 一個人回家
原來這就是 勇敢的力量
主唱Vocal:璽恩
作曲Composer:劉淑莉
作詞Lyricist: 劉淑莉
製作人Producer : 陳熙Josh
編曲Arrangement:陳熙Josh
影像 Video:張正杰、莊智穎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
----------------------
請記得訂閱我的頻道喔!
SUBSCRIBE MY YOUTUBE -- http://www.youtube.com/user/MySIEN
在哪裡可以找到我:
INSTAGRAM -- http://instagram.com/sienvanessa
FACEBOOK -- http://www.facebook.com/sienfans
微博 -- http://t.sina.com.cn/sien0420
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約書亞樂團 Joshua Ban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那一天一覺醒來
枕頭濕了大半邊
因為昨夜
哭了眼淚流了滿面
想著我還要經歷這種挫折
這種困難多少年 多少遍
然後閉上眼 你出現
所有難過 都可以消失不見
當你為我包紮傷口
當你扶持我的脆弱
我知道你是我的神 你愛我
當心被你輕輕觸摸
願我靈靜靜聽你說
說別忘記你的付出是為了我
當我遇挫折不退縮
有你每一天陪我走
是你讓我決定一生為你活
就算我一次次犯錯
生命幾乎走到盡頭
轉過身卻發現你在
我身後 等我
//
奉獻Asia For JESUS/ 約書亞樂團事工
https://goo.gl/VIgDTs
聯系約書亞樂團:
https://goo.gl/Qniaxq
//
約書亞商城:www.asiaforjesus.net/shop/
約書亞樂團官網:www.joshua.com.tw
約書亞樂團臉書:Joshuaband 約書亞樂團
約書亞樂團微博:www.weibo.com/joshuaband
約書亞樂團微信:joshuaband
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約書亞樂團-【我身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那一天一覺醒來枕頭濕了大半邊因為昨夜哭了眼淚流了滿面想著我還要經歷這種挫折這種困難多少年多少遍然後閉上眼你出現所有難過都可以消失不見當你為我 ... ... <看更多>
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祢在我身後/ You Look After Me】官方歌詞MV - 約書亞樂團ft ... 的推薦與評價
【祢在我身後/ You Look After Me】官方歌詞MV - 約書亞樂團ft. ... 我我心深處開始跳動是耶穌祢在我身後當我回頭看祢愛不放手讓我心沈浸在祢懷中祢的 ... ... <看更多>
約 書 亞 樂團 你 在 我 身後 在 【祢在我身後/ You Look After Me】(Acoustic Live) Music Video 的推薦與評價
【祢在我身後/ You Look After Me】(Acoustic Live) Music Video - 約書亞樂團ft. 璽恩SiEnVanessa、陳州邦. 1.1M views 4 years ago.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