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信用卡「卡住」,從態度出發
打開錢包,除了現金外,大概都會有幾張信用卡在其中,我也不例外。我的錢包中有兩張信用卡,一張是Visa、另一張是Master,會有不同發卡機構的卡片,邏輯很簡單,萬一其中一家發卡機構的系統出問題,還可以刷另外一張。
有人會問,我用的這兩張卡片,是不是某家百貨公司或大賣場的聯名卡?都不是,事實上,我從來沒考慮辦什麼聯名卡,因為不常去百貨公司消費,也不愛去大賣場亂逛,所以對聯名卡沒有實質需求。
為贈品辦信用卡 本末倒置
很多人的狀況是,本來沒有特別的需求,但因為辦卡有辦卡禮,可能是咖啡券、可能是小台燈……所以就多辦一張卡片,結果因為這張卡片,增加了前往的次數,一進到百貨公司或賣場,或者為了湊點數、或者為了停車可免費,所以做了本來不在預期規畫中的消費,反正就是多花錢,而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為了贈品而辦卡,仔細想想,你對這個贈品真的這麼愛不釋手嗎?還是拿回家後,就束之高閣了?我的經驗值是,很多贈品其實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占空間罷了!為了這些用不到的東西花時間去辦一張卡,或者很多時候百貨公司周年慶都會推出卡友禮的活動,為了這項贈品耗費大量時間排隊,這都是不划算的事情,要知道時間就是金錢啊!
在我看來,信用卡是個好工具,身上不一定要有大筆現金才能消費,既方便又安全,降低身懷現金的風險。但是,卻不應該因為它方便、就隨便用,尤其擴張信用更不可取。
過去一個同事,三十幾歲的成年人,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消費欲望,信用卡被她刷爆,每個月拿到薪水就是在繳循環利息,被信用卡卡費壓得喘不過氣來,後來她的母親出面幫他償還信用卡卡費,同時要求她把卡片給剪掉,這才讓她脫離惡夢,過正常的生活。
這就是擴張信用的後果,所以如果你是個不懂節制的人,建議千萬不要碰信用卡,就算信用卡再怎麼方便、安全,都與你無關。再強調一次,信用卡很好用,但要認清自己是否適合擁有信用卡,否則信用卡就變成拖累生活品質的金融工具了。
現金折抵最實在 刷卡分期是負債
再以我為例,我向來不愛紅利積點,因為換得的贈品幾乎都不是「非要不可」的東西,說來說去,唯現金回饋最實在,所以只要刷卡消費,可直接折抵現金就折抵。另外,現在很流行分期付款,買個小家電刷卡,店員都會問說要不要分期?我的態度是,即使零利率也不該分期,因為會想要分期,某種程度代表你的帳戶裏,不太夠支應這筆消費,倘若如此,就不該買這項商品;相對地,既然帳戶金額足夠,就全付了吧!幹嘛為了那一點點的利息錢,硬是要把錢留在帳戶幾個月。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本來就不愛負債,買了商品而一直未繳錢,這是會計科目中的「應付帳款」,而這個科目是位於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項下。更何況如果分期了,我很有可能忘記自己處於負債的狀況而算錯帳,所以刷卡分期繳納這件事,我從來不做。
那究竟什麼時候我會好好使用信用卡呢?買機票時,我一定刷卡,因為刷卡買機票通常都會加送一個保險;乘坐高鐵,我也習慣網路刷卡購票,這是為了方便性,因為刷卡後(付款後)只要在乘坐高鐵當天當場取票即可,不需要再跑一趟高鐵處或便利商店先取票。
避免被盜刷 刷卡簡訊通知有必要
還有一個重點是,信用卡最好要有刷卡簡訊通知的功能,我的兩張卡片,一張有此功能、一張沒有,所以只要刷卡會離開我的視線,我一定用簡訊通知的那張卡片,網路刷卡也用同一張,反正就是確保不要被盜刷。
而如果你是個頻繁網購的人,我的建議是一定要辦張有簡訊通知功能的卡片,並且最好申辦時,就把信用額度降低一些,舉例來說,銀行給你十萬元的額度,你可以要求降為三萬元,這也是保護自己的一個方法,否則被盜刷,還是得自己處理善後。
信用卡是個可以讓你先消費、後付款的工具,善用這個好處,但不要被這個好處牽著鼻子走。卡奴怎麼來的?都是先消費再說,等拿到薪水時再去付信用卡卡費,因為錢都拿去繳卡費了,所以只要碰到需要消費的狀況,只好再刷卡,倘沒有控制好消費額度,就會滾成一大筆負債,從此「卡住」。
金融工具本身都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人。對我來說,信用卡是好用的工具,因為我看重的是它的方便及安全性;但如果你的重點放在信用卡可讓你先刷再說,那麼,建議把信用卡剪掉,錢包中就只放錢吧!這樣,現金花完就算了,不會有負債的問題困擾你。
本文曾刊載於Cheers雜誌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