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吧!徽州》
徽州,得名於宋徽宗宣和三年,改歙州為徽州。在中國地名中,它不算最古,但此後800多年歷史中,徽州之名,不只一直延用,在歷史長河中,徽派文化不斷迸發璀璨光芒,為中國文明添光增彩。
傳統中國的書房徽州所產,徽墨、歙硯、澄紙、汪筆,是至上名品。
南唐後主李煜贊「歙硯甲天下」;蘇東坡則評「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瓜膚而縠理,金聲而玉德」;紙中極品之宣紙,也就在其緊鄰的涇縣。
在千年相伴的文人心目中,徽州,是神聖文脈所在。
徽菜,也以區區一地之味,比肩川魯蘇粵閩浙湘7省,傲視南北,居中國八大菜系之列。早在南宋,徽州"沙地馬蹄鱉,雪天牛尾狸"的菜式即已聲名遠傳。經典名菜:全家福、鳳還巢、一品鍋、刀板香、雪映紅梅、五色繡球⋯⋯滿堂香起、一案花開。
京劇貴為國粹,中國舞台戲曲的菁華。唱腔悠揚、鼓樂鏗鏘,水袖飄灑。她的緣起,即是徽班進京,是徽州貢獻文明的藝術瑰寶。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湯顯祖的傳世名句,彷彿一聲悠揚曼妙的唱吟,把徽州這個美好的名字,刻在一代代中國人的心靈深處。
巍巍青山下、清清溪流邊,徽派建築,牌坊高峙,祠堂莊嚴,小青瓦、馬頭牆,花窗雕梁,還有何處,能如徽派風格,喚醒粉牆黛瓦的夢里故鄉?
徽商,在歷史上數百年間,也曾廣布大江南北,以無徽不成鎮的巨大能量,流通物資。如今工業時代,他們消逝在歷史煙塵中的身影,卻在農耕時代,為中華商業文明,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細數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樸學、新安畫派;徽派三雕、徽派盆景、徽州漆器、徽州竹編、黃山毛峰、祁紅屯綠⋯⋯
徽州文化,儒、釋、道兼容,農工商並重,積蘊厚重,廣博深邃。徽系包容了傳統民間社會經濟、生活、文化的完整內容,是傳統江南文化的典型標本。
但1952年後,詩情畫意的婺源,被剝離徽州,劃歸江西。
1988年,徽菜之鄉績溪,划屬宣城。
尤其黃山地級,以黃山市成立。一山之市,抹去了千年徽州最高昂的記憶。
也從此徽州之名,消逝於中國歷史視野。
他們説徽州,這個美好而特別的地名,伴隨史書、碑刻、藝術、文學經典,早就成為中國文化骨肉相連的一部分。
他們説徽州文化的斷裂與迷失,很大的意義也倒映著過去至少半世紀的中國,對文化信仰的迷失。
2019年,徽州,已消逝31年。
31年,對歷史只是一瞬;於文化,卻是憾痛的近千年春秋。
—取材自《靜觀風雲》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