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AX-XP5T水波爐開團囉! 有紅、白兩色可選
這次團購期間3天(2/21-2/23),不要再錯過了! 贈品的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喔!!
團購這邊走: https://reurl.cc/k5mKZK
💖可以從這裡領取折價券後購買: https://reurl.cc/oDlExQ
(先依步驟領取折價券後再使用購買,記得填完資料,確認訂單金額時,要下拉”優惠卡券”使用折價券,價格有變動才代表有折價成功)
除了折價以外,這次塔塔還特別準備四樣實用的贈品:
1.朝日真空保鮮盒M(長20.7×寬13.3×高6.4cm)+真空棒一只(價值$1400)
2圍裙(跟手套同一色系)
3手套
4.購物袋
不用登錄,只要購買就有送,贈品會分兩批寄送,真空盒及真空棒會在3月中前寄送,圍裙、手套購物袋目前還需確認數量後訂製,將會再另行通知配送日期
有關夏普AX-XP5T水波爐的尺寸如下:
■容積: 30L
■額定電壓頻率: AC 110V~60HZ
■微波輸出: 800W變頻/4段火力
■烤箱溫度調節: 發酵(30、35、40、45℃) 100℃250℃
■感應器: 紅外線感應器、溫度感應
■尺寸: W50×D43×H42CM
■庫內尺寸: W40×D31.1×H24CM
■製造地: 泰國
■產品特性:
1.內建食譜488道
2.自動隨意烹調
3.上烤下蒸,同時完成數道美食
有關水波爐的拆箱方法、基本操作跟料理示範、問與答等等,都可以看我的開箱文章
👉 http://bit.ly/2O9HMuZ
這台水波爐已經介紹很多次,如果你已經很熟悉就不用再往下看,如果你對水波爐不瞭解,想看看自己是不是適合智慧家電,那就來參考看看:
很多人並不是真的討厭做菜,而是不喜歡做菜的時候產生的油煙,還有做完料理之後的善後,水波爐讓我覺得方便就是減少料理時產生的油煙及減少收拾的麻煩,如果廚房裡的工作可以變得簡單、輕鬆,大家是不是也越來越愛下廚了呢??
我們也可以在家裡吃得更健康,調味更少,吃食物的原味,減少身體的負擔。
像是我自己搬新家後這兩三年,特別討厭油煙,為了維持廚房整潔,每次做爆炒或者煎肉排的時候都要從牆壁擦到地板好幾回,維持一隻螞蟻都沒有的廚房,我必須承認,好累啊~~~
所以私底下沒有做料理示範的時候,塔塔都盡量烹調無油煙的料理,盡量使用0水鍋跟水波爐來烹調,減少廚房油煙的產生跟善後打掃的工作。
或許很多人對於智慧家電有一種不安的感覺,覺得這樣做會好吃嗎?水波爐是微波爐嗎?
當然,如果對於一個立志要做專業廚師的人來說,要求鍋氣、火侯,那水波爐或許不適合,但對於忙碌的上班族或者是全職媽媽來說,簡直是救星!!
水波爐有很多內建智慧菜單,功能有 水波烤箱、烤箱、水波燒烤、燒烤,蒸煮、低溫蒸煮,微波等等功能,可以輕鬆的解決掉大部分日常生活的料理。夏普水波爐,透過“過熱水蒸氣”來烹調,讓炸、烤出來的料理很保水,不會乾巴巴的,讓蒸蔬菜、蒸魚等等,保留更多食材的營養跟美味。不得不說水波爐烤出來的肋排超級好吃!!比我用一般烤箱烤的還要好吃!
透過“過熱水蒸氣”烹調的炸雞,可以減少攝取過多的油脂,不僅享受到美味,也照顧到健康!更棒的是,節省了烹調後整理廚房的時間!
對於善後整理工作很頭痛的人,夏普水波爐有內建自清的功能,只要簡單的按下清潔功能,他會自己清理自己,你只需要拿抹布進行最後擦拭的動作即可!這是一般傳統烤箱所遠遠不及的!
夏普水波爐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上烤下蒸,一次完成多道料理,也能同時料理冷凍、冷藏、常溫等不同溫度的食材,達到快速烹調便利性。此外,夏普水波爐的專利,使自己可以使用手邊方便的的容器做烹調!超級無敵方便的!你不需要考慮這個容器是否會因為微波而造成爆炸,在點選水波爐的水波烹飪自動菜單料理過程中都不會有微波的行程,即便是我使用金屬容器來烤雞排也不擔心!當然我們知道塑膠是不能高溫的,這個應該不用我多說吧?
說了這麼多,我想有些人還是會有疑問,“我沒有任何廚藝,我適合買水波爐嗎?”老公覺得我根本不做菜,買水波爐根本是浪費。
相反的,水波爐特別適合0廚藝的人使用。你再也不用煩惱 烤箱要設定幾度?要烤幾分鐘?只要會按啟動,水波爐都會自動幫你偵測,只要烹調好,水波爐會鳴響告訴你好囉!!老公只要坐著等吃就好!
今年的寒假比以往多了兩個禮拜,為了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這陣子我們幾乎都待在家裡,盡量在家煮。多虧了0水鍋跟水波爐的幫忙,讓我可以比較輕鬆的做餐點給家人吃,也省去了善後整理廚房的工作,真心覺得廚房家電太重要了!!
早上我們大部分都是吃稀飯或者是白飯,搭配肉鬆、泡菜、蔬菜味噌湯,稀飯是0水鍋煮的,整個就很省事。
午餐我會弄一下水波爐照燒雞、日式炸雞、烤蔬菜、或者是烤肋排、烤魚、燒烤松阪豬之類,有時候會用水波爐蒸蛋跟蒸魚,都不是很麻煩的菜色,也不需要擔心要烹調多久,只要一指神功,按下啟動,水波爐都會幫我們處理好!
晚上把冰箱一些剩下的蔬菜拿來做炒麵或者炒飯,水波熱炒綜合蔬菜等,再煮一鍋湯,輕輕鬆鬆就搞定了。善後整理廚房的工作也省了,多出來的時間可以拿來多陪陪孩子,或者是追劇都好~
紅螞蟻廚房菜單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份海南雞飯背後,二百年中國南海移民故事
海南島見不到海南雞飯 一如川味牛肉麵在台北
紐約時報:在新加坡領略海南美食
CHERYL LU-LIEN TAN
在新加坡中峇魯一帶,一個街角咖啡店旁的人行小道上又排起了一條長長的隊。雖然還不到中午,但人們已經排起隊來,為的就是能吃上這家「盧記海南咖喱飯」(Loo』s Hainanese Curry Rice)的午餐。這個攤位的大小和衣帽間差不多。
一扇油亮的窗戶把排隊的人與菜肴分隔開來,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幾個狹窄的貨架,上面堆滿了各種菜肴:浸泡著酸辣肉汁的魷魚,在甜醬油裡燉過的五花肉,塗滿發酵蝦醬後炸到酥脆的雞肉,還有抹上威化餅乾麵包屑後煎炸的薄脆豬排。
你在這裡找不到海南雞飯。雖然海南雞飯堪稱新加坡知名度最高的美食,但在這個國家,海南菜的範疇遠遠超出海南雞飯。海南美食的內涵極廣,不僅折射了新加坡豐富多元的移民史,也是該國最早的多風味融合食物之一。
新加坡的海南烹飪風格可以追溯到來自中國海南島的移民,1819年,英國人在新加坡建立了一個貿易港口之後,就有海南人前來這裡。但是在那波中國移民浪潮中,海南人是最晚到達新加坡的,這決定他們將要從事的行業。「他們差不多是最後一批到達這裡的人。」潘茵(Yin Phua,音譯)是居住在新加坡的一名食品和旅遊電視製片人,海南後裔。「他們到這裡的時候,剩下的就是廚房裡的工作了。」
據哥本哈根大學(University of Copenhagen)原籍新加坡的副教授、該校東南亞研究部負責人辛西婭•周(Cynthia Chou)說,這些廚房往往是在殖民者的家裡,在那裡工作的海南人被稱為「cookboys」,他們學會了製作標準的英式菜肴,比如烤牛肉,但也把英國或東南亞一些烹飪特色運用到了海南菜中。在此過程中,他們「還掌握了創新手法,利用各種可用的調味品,對菜肴進行再創。」她說。比如,海南雞飯用辣椒和熱帶班蘭葉來調味,味道跟你真正去海南島吃到的那種典型的雞肉菜肴並不一樣。
辛西婭•周介紹說,二戰結束後,英國人開始撤離新加坡,廚房工作的機會減少了,海南廚師就開始支起小吃櫃檯和飲食檔位,售賣具有英國風味的中國菜,這標誌著新加坡海南美食的開端。
在新加坡的小販中心、餐館和家庭中,海南美食是常見幾種中國菜之一。幾十年來,大家喜愛的潮州粥、福建炒海鮮面和粵式滋補湯,已經緊密融入新加坡的美食版圖。
我在新加坡長大,在美國生活了多年。隨著新加坡美食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提高,人們經常問我關於海南雞飯的事情——當然它很美味。但儘管它確實很好吃,我卻一直明白它只是新加坡美食的冰山一角。因此,去年回新加坡老家的時候,我下定決心,更加全面地探索新加坡美食的這個方面——重溫並更新我對海南菜的品味。
有一天晚上,我決定兌現帶家人去一家很棒的海南餐廳的承諾,很快,我就帶領著他們進入新加坡最破落的購物商場之一的黃金大廈,經過那裡煙味熏天的卡拉OK廳,以及付費介紹年輕越南新娘的店鋪。我的家人雖然熱愛探險,也喜歡美食,但之前從未到過我們要去的那家餐廳(也很少出入這家商場)。但有一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朋友強烈推薦了它。而且,當聞到一家明亮的地下室餐廳飄來的食物味道,聽到那裡發出的筷子聲音時,我們全家的焦慮感就消退了。
黃金端記暖爐是個類似洞穴的地方,有幾十張桌子,每張桌子中間都有一個巨大的銀色鍋,下面放著一個暖爐。儘管這個地方稱自己是海南餐廳,它的招牌暖爐(或者火鍋)是新加坡很普通的中餐。但不管怎樣,它很美味,尤其是在我們在鍋裡煮了肝、魚、雞蛋和其他食材後,湯底變得越來越濃稠,越來越甜美。
黃金端記暖爐。
Juliana T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但這裡最贊的是它的豬排——外皮鬆脆可口,配的西紅柿醬汁也極其美味。同樣令人稱讚的是,它的菜單上還有豬肉沙爹,近年這種海南美食已經變得越來越難找。不過,儘管這裡的豬肉烤得不錯,但這道菜只是讓我想起街頭某個賣沙爹烤肉串的人。
這個賣沙爹烤肉串的人總能吸引來一群人,圍在他的手推車旁邊。
Juliana T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我在幾天後再去中峇魯時找到了這個人。大約從下午2點開始,就會看到一個穿著拖鞋的胖男人,沿著人行道推著一輛很大的木製手推車。他一出現,短短幾分鐘內就會有一堆人圍到他的手推車前。你下單後,他就會立刻數出你要的幾串沙爹,開始放在爐上烤,並用馬來粽(用椰樹葉子裹起來的馬來米糕)和黃瓜把沙爹串裹起來。
烤好馬上吃,沙爹串絕對美味,每咬一口豬肉都夾雜著燒焦到恰到好處的肥肉塊。浸入混有菠蘿碎的香辣花生醬——海南沙爹的特色——這些烤串讓人如入仙境。
沙爹串老闆正在烤肉。
Juliana T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即使吃了這個大雜燴,仍有一些海南特色小吃我還沒有嘗試,所以我就一路跑到位於珀維斯街的津津餐室,這個餐廳是新加坡最老、最受歡迎的餐廳之一。裡面的擺設很簡單,只有熒光燈照明的咖啡店和有缺損的桌子和塑膠凳子而已。但菜單令人印象深刻:它甚至有美味的海南羊肉湯,濃稠,深色的肉湯裡滿是羊肉,以及桂皮、幹棗、八角和一系列中國藥草混在一起的香味;它還有經典的燉雜菜,這是將白菜和胡蘿蔔煸炒與魚肚條放在一起做成的菜。
在這次尋找海南美食之旅的最後,我去了新加坡皇后鎮附近的一個綠意蔥蔥,看上去很質樸的角落。在惠特徹奇路樹木掩映中的是ColBar咖啡廳,一個淺藍色的木製小屋,看起來就好像停留在20世紀50年代。這家餐廳確實是在1953年開的——當時是一家受到海南菜特色影響的餐廳,服務於英國軍隊。(ColBar是殖民酒吧[Colonial Bar]的簡稱。)走進店內,裡面的裝飾讓你立刻回到那些熱帶殖民時光,牆上掛著泛黃的照片,上面是英國足球和板球隊。櫃檯上是當天的甜品:巧克力蛋糕放在一個塑膠盤上,塑膠盤漂浮在一碟水上,防止螞蟻接近。
一個有些粗魯、身穿舊居家服、一頭白髮的女人,推薦母親和我點海南豬排,菜單上沒有這道菜,但當地人都知道點它。相比我們之前嘗試的豬排,這些豬排更英式一些:上面裹的麵包屑少些,隨盤上來的還有西紅柿、炸馬鈴薯和放在甜番茄醬裡的大豆子。那裡的海南咖喱也很不同:醬汁更濃更甜,但雞本身已煮得很爛,是絕對的好東西。
母親從手袋裡拿出牙籤分給我們,我們背靠著椅背放鬆片刻,回想剛吃的美食,我不由感到慶幸。
海南人或許是最後一批到達這裡的,但在這次旅行期間吃過很多豬排、羊肉湯和咖喱飯後,我很高興他們還是來了。
翻譯:土土、穀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