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開團
自己又下單😂😂
妞家是海鮮愛好者
從每天煮晚餐
都有一道魚上桌
就可知道這群人的喜好😁😁
除了每次回去外婆家
經過東北角的海鮮餐廳
一定會選一家飽餐一頓
#金山北海岸
#龜吼漁港
也是妞家覓食海鮮的
主要戰場😆😆
但是接下來9-11月
龜吼漁港的萬里蟹即將登場
恐怕又是要擠到水洩不通
不想飽受塞車之苦
疫情期間也不想出門
去人擠人的話
直接將金山名店
📌大碗螃蟹 的
#重磅紅蟳海鮮鍋
宅送到家吧!
只需要👉退冰+1200cc的水
加熱後就能新鮮上桌
#跟現煮的一樣美味
#滿2500免運:直接上方連結下單
▶️金山重磅紅蟳海鮮鍋
#本日最後一天
開團網址:https://bit.ly/3BCoMwf
#未滿運費200
#金山名店大碗螃蟹
#冷凍宅配送到家
#精華濃縮湯底
#急速冷凍螃蟹🦀
#新鮮程度就像現煮
#每口都喝得到大海的鮮味
#加點飯青菜跟蛋
#變成雜炊滋味更讚😋
上週某天晚餐
咱們妞家五人吃過之後
大家都為之驚艷
「好大碗啊!」
「天啊~好多料哦!」
「湯頭好鮮甜耶」
到底冷凍食品
是怎麼做得跟現煮的一樣美味?
祕訣就在於
✅精華濃縮湯底
✅急速冷凍螃蟹
✅鮮美綜合海鮮
讓每一口海鮮粥
都新鮮到
如同在店裡吃現煮的一般😋😋
當然也可以自己再加料
加青菜、雞蛋
或者再加飯讓它稠一點
#變成雜炊🤤
噢~想到又流口水了
話不多說
趕緊來開團吧!!
🔻#A方案
團購價$899
▪重磅紅蟳海鮮鍋*1
雙紅蟳海鮮粥 (約三人份)
內容物:螃蟹、小卷、鮮蝦、鮭魚、帆立貝、高湯粥
保存期限:1.5個月
保存方式:冷凍-18℃以下
重量:1,200g ± 10% / 包
過敏原:海鮮
🔻#B方案
團購價$1299
▪重磅紅蟳海鮮鍋*1
▪紹興醉蝦*1
▪小菜*2
雞胗、木耳、海蜇皮、涼拌水晶皮、涼拌海菜
(5選2)
#C方案
團購價$1549
▪重磅紅蟳海鮮鍋*1
▪去骨油雞腿*1
▪紹興醉蝦*1
▪小菜*1
雞胗、木耳、海蜇皮、涼拌水晶皮、涼拌海菜
(5選1)
油雞腿、醉蝦、小菜
都能再另外加購
🔷蔥油雞腿
加購價330 (原價350)
內容成分:嚴選去骨仿土雞腿、水、沙拉油、紅蔥頭油、雞油、鹽、冰糖、L-麩酸鈉
產品重量:600公克±3%
保存期限:冷藏兩天、冷凍-18度C以下一年
產地:台灣
特選用1斤重的油雞腿
冷水雞腿就下去悶燙
調味後浸泡一整天後
和湯汁一起真空包裝
避免雞腿老掉或是變柴
雞腿的高湯可以熬湯
也可以留下做涼拌菜喔!
🔷紹興醉蝦
加購價300 (原價359)
內容成分:熟白蝦.水.枸杞.黨蔘.人蔘鬚.甘草.黃耆.當歸.鹽.紹興酒.
產品重量:250公克±20% (約15-18隻)
保存方式:冷凍保存
保存期限:2個月
產地:台灣
湯汁可留做香菇雞、麻油雞、
下麵、拌麵線
退凍後即可食用
冰涼吃口感超級美味
吸滿著蝦上濃郁酒香的湯汁
🔷雞胗 加購價59
🔷木耳 加購價59
🔷海蜇皮 加購價59
🔷涼拌水晶皮 加購價59
🔷涼拌海菜 加購價59
⚠特別注意⚠
*拿到商品如沒馬上食用需冷凍,解凍後請於2個小時內食用完畢
如未食用完畢請放冷藏保存2天內需食用完畢
*螃蟹生長過程常見斷螯情形,若於包裝時發現該情形,店家將招待海味吻仔魚乙份(30g)並隨訂單一併出貨,當您下訂時即代表您暸解該事項,並同意不因此情事進行要求退款、賠償或要求補送。
*目前離島不配送,敬請見諒!
*由於宅配物流量能有限,預計於出貨後7個工作天內陸續送達,敬請見諒!
#精華濃縮湯底
#急速冷凍螃蟹
#料多湯頭鮮甜
#跟現煮得一樣美味
#免出門
#在家就吃得到新鮮海味
▶️金山重磅紅蟳海鮮鍋
開團日期: #最後一天
開團網址:https://bit.ly/3BCoMwf
▶️禧印-開運送禮首選3D印章
開團日期: #最後一天
購買連結:https://meim.ai/7d8aca
▶️WOKY極岩炒鍋
開團日期:#最後一天
開團網址:https://pse.is/3m44s4
▶️奧本家用-陶瓷理髮器團購
團購日期:即日起~9/14(二)
團購連結:https://bit.ly/3jIgbSF
▶️ikiiki伊崎-熱蒸美足機
團購日期:即日起~9/16(四)
購買連結:https://www.mashup.com.tw/lionheart/?page=groupBuy&uuid=MIEM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
紅蟳怎麼保存 在 Day+ 茶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週五下午送了個芋泥便當給朋友嚐嚐,
週六接到了電話 “你這哪買的?! 我還要兩個! 家人好喜歡阿~”
攤手~ 這就是茶家日常。
茶家的烘焙品 自始自終抱持著如做給家人朋友吃的初心製作。
你一定要試試 從箱子裡拿出波士頓派時,那種厚實沉手的感受,
已經換了四種包裝盒,但都還是包不住那種波濤洶湧,呼之欲出的爆滿感。
而芋泥便當裡,那個香甜芋泥真的讓人懷疑,到底有沒有放蛋糕進去阿!!
還有甚麼漏掉了?
本周還有神秘的限量品: 莊園可可地瓜包,使用自然香甜的地瓜做內餡,配上特調的莊園可可麵衣,是近期茶社長得意的作品之唷。
另外 還有健康的南瓜吐司跟鮮奶吐司,搭上MOMO醬,想怎麼配怎麼吃都好!
當然不能忘記就每日在如常生活中,就像空氣與水一樣重要存在的厚片、短法、維也納跟貝果阿~
可以都帶自己愛的口味,也可以每種口味都來一點~
===================
◎冷凍開放訂購時間:3/29(五) 15:00 ~ 4/2(二) 22:00
◎預定出貨時間:4/10(三) ~ 4/12(五)(預定出貨日,但以實際情況為主)
週二下單之訂單需當天付款完畢。
週六可收件請於訂單中勾選選項。
無法指定到貨時間,無法收貨日請於訂單上備註寫明或附上訂單編號聯繫客服信箱。
茶家官網購物車 → 低溫烘焙品
https://www.dayplus.tw/category.php?id=112
★冷凍出貨品項
----------
◎都是單入
流金映月(流沙餅兒) 75
零結石國王派(8吋) 620
芋泥弁當 380(限量)
莊園可可地瓜包 60(限量30個)
◎手撕包
邪惡手撕包 150
蜜紅豆奶酥手撕包 150
黑糖肉桂手撕 160
蜜芋手撕包 150
芝麻手撕包 150
◎八吋波士頓
藍絲可原味 520
芋泥麻吉 520
小山園抹茶紅豆 650
玫瑰洋梨 680
◎MoMo醬200ml玻璃瓶裝
小山園抹茶 300
原味葡萄乾 270
莊園咖啡 270
手炒蒜辣奶油 270
芝麻奶酥 270
義式花生 270
◎貝果(3入)
莊園巧克力貝果 150
柴窯培根起士貝果 150
黑蒜柴窯德腸貝果 150
◎貝果(單入)
藍莓碰碰貝果 50
◎短法(單入)
原味短法 40
大蒜短法 50
檸檬短法 50
辣椒奶油短法 60
明太子短法 75
◎維也納(單入)
原味 50
抹茶 55
花生 55
巧克力 55
◎厚片(鹹)
香蒜 40
打拋豬 45
咖哩雞 45
明太子 50
起士麻吉 40
青醬德腸 45
白醬蟳味絲 45
◎厚片(甜)
芝麻 45
花生杏仁 45
芋頭蛋黃 45
白巧藍莓 45
草莓白巧 45
提拉米蘇 50
巧克力核桃 45
藍絲可奶酥 45
小山園抹茶奶酥 50
藍絲可Oreo奶酥 50
藍絲可芝麻奶酥 50
→厚片任選買十送一(贈品為花生口味,結帳時系統自動加總贈品)
◎其他:掛耳、咖啡豆、(低溫)烤粉(低溫)鬆餅粉們(低溫)豆豉、(低溫)黑蒜
----------
茶家官網購物車 → 低溫烘焙品
https://www.dayplus.tw/category.php?id=112
★保存期限與方式
◎烘焙品冷藏保存期限三天,冷凍保存期限一星期。
----------
★注意事項
◎常溫商品:新竹貨運配送,運費90元,滿2600免運。
◎低溫商品:(1)黑貓宅急便,運費290元,滿3800免運。
(2)新竹低溫宅配,運費150,滿2600免運。
◎因應包裝箱限制,低溫商品訂購數量會由系統計算上限與通知。
◎送出訂單後,務必在六小時內選擇付款方式,並在一天內繳費完成,否則系統將
自動判定為無效訂單,超過開團時間也無法重新訂購。
◎訂單完成後,無法在同一訂單內另外新增要購買的商品,也無法多張訂單合併。
◎訂購後,需要更改地址或備註,請附上訂單編號與想要變更的地址及相關資訊,
直接與客服信箱service@dayplus.tw聯繫。
紅蟳怎麼保存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9-01-14影音檔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紅蟳怎麼保存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特邀新生代生態畫家林哲緯以水彩插畫精細繪製台灣海產的細節與風貌
*花枝和烏賊,有什麼不同?
*除了源自日文的TAKO,章魚的台語還能怎麼說?
*鯛魚名稱不下十數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台灣童謠〈西北雨〉中的「鮕呆(鮘)」又是哪位?
*常吃的「四破魚」到底在破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
●一場百年的海洋文化考察之旅,從名稱推敲身分
命名,有時來自於人的誤解,但有時卻比起學術用語更容易分辨物種的差異。例如在中文裡,許多螃蟹都叫蟹,例如大閘蟹、花蟹、三點蟹,但如果對應台語便可以分辨其間差異。毛蟹是陸生的螃蟹,蟳和蠘則指海生螃蟹,所以最後一對腳是游泳足。而蠘的螯比蟳來得尖細,帶有鋸齒狀,這點從「虫+截」這個字便可推測得出。而經常被視為同一物種的花枝與烏賊,為何有不同名稱,從史料中可以看見古人早早就知道他們不同,應當區別。
●長相決定人生,產地決定名稱
台灣人常吃的午魚,如果回歸史料,可以看見名稱是來自中國產季在端午節的緣故。而以往過年會吃的鯛魚,又名嘉鱲,也是與產期在臘月相關。至於鯖魚之所以被叫花飛,則來自魚身的斑紋以及用閩南語形容這個斑紋的諧音。從此可知,命名沒有對錯,而是來自物種外觀或反映地方特性。
●海洋文化中的古人智慧: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
海鮮的保存反映古人的智慧,魚乾、魚露、魚漿應此而生。和魚有關的傳說,鄭成功的國姓魚、鯊魚變身梅花鹿,透過考證你會知道「謠言原來是這麼來的」。當然不能錯過傳統的好魚、壞魚排行榜,「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五鮸……」讓你享受美食沒有漏網之魚,「一魟二虎三沙毛四臭肚五變身苦……」,帶你認識在捕魚、潛水時應該避開的危險魚類。
語言文化的考證,看見海洋文化的多樣性,各路語源也豐富了我們對海鮮的認識。下次要吃花枝前,你應當能分辨牠是花枝還是烏賊!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wPg2p6Hf_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