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要來分享這個月入手的書籍,《沙丘》這六本一字排開真的氣勢十足,而且還有很多值得介紹的好書。另外,也偷偷預告一下,思考過後,這裡即將重新展開「每月推薦書單」的單元,不同於過去在月初公佈的一次一本,我將會精心挑選當月五本自己相當喜愛的作品,並稍做介紹,希望也能做為大家選購書籍時的參考之一。應該可以把每月固定有的這篇當作初選名單,月底的新單元當作第二階段決選名單之類(自己說
⠀⠀⠀⠀⠀
⠀⠀⠀⠀⠀
先來看,早已介紹過的《#沙丘》六部曲,括《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沙丘之子》、《沙丘:神帝》、《沙丘:異端》與《沙丘:聖殿》等六本,取材自美國作家法蘭克赫伯特赫伯特擔任記者時研究海岸沙丘的資料,1965 到 1985 年間歷經六年醞釀構思、二十多次退稿才順利出版,是史上公認最偉大也最暢銷的科幻小說,赫伯特從沒沒無聞到異軍突起,克勤克儉堅持寫作,悉心建構出完整的沙丘宇宙,成為 20 世紀舉足輕重的重要作家之一。內容精彩地融合了科學事實、文學小說、環境保護主義與政治,走出和常見科幻小說頗為不同的新路,一舉獲得了雨果獎和第一屆星雲獎,為科幻小說界最宏大的一部史詩打下基礎。
⠀⠀⠀⠀⠀
是枝裕和的《#與希林攜手同行》則是一封無法寄出的情書,2007 年到 2018 年過世的十二年間,是枝與希林合作拍攝了六部電影、二部廣告、一集電視紀錄片,並在《SWITCH》雜誌進行六場「導演 VS. 演員」的深入訪談:以演戲為核心,輻射出相關的人事物,由希林半世紀的從影生涯,道出日本近五十年的影視文化、演藝生態、藝人功過及幕後祕辛。希林過世後,是枝無法停止思念這位母親,「能將希林談論演出的言論以書籍的形式保留下來,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於是,他以雜誌對談內容為基底,翻閱十多年來的行事曆和拍攝日誌,回想兩人的日常互動與希林在拍攝現場的一言一行,融入自己的閱讀思考,在她逝世週年前夕,完成《與希林攜手同行》。
⠀⠀⠀⠀⠀
《英倫情人》的作者麥可翁達傑睽違七年的新作《#戰時燈火》也在本月問世,一部戰火下因祕密而青春破碎的哀歌,隱藏著一群神祕英雄的黑色寓言故事。1945 年,戰爭剛結束。十四歲少年納桑尼的父母卻在此刻離開英國遠赴海外,離開他們,將他和姊姊獨自留在倫敦,交給一個可能是罪犯,名為「飛蛾」的男人照顧。之後經常有一群古怪的陌生人到家裡來。每個人看上去都有祕密,似乎都與他們的母親有著某種關係。多年後,28 歲的納桑尼對於母親當年的不告而別還是耿耿於懷,於是他決心重新挖掘真相。主角拼湊著宛如當年燈火管制下的破碎記憶,拒絕成為一個沒有過去的人,回憶成為最堅固的人生防禦,作者無疑是編織回憶的藝術家。文學寫出了事物的複雜性,翁達傑將複雜寫出了美。
⠀⠀⠀⠀⠀
此本《#無法平靜的夜晚》則出自布克國際獎史上最年輕得主,2020 年英國布克國際獎公佈時,媒體一片嘩然,因為獲獎者瑪麗珂.盧卡絲.萊納菲爾德不但過去沒寫過小說,且年僅 28 歲,從世界各地 124 部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中不乏知名作家,評審卻選擇了荷蘭新人萊納菲爾德初試啼聲的第一部小說。故事從一個十歲孩子的口吻,純真又大膽地描述一場失去親人後的成長故事。整個悲劇發生一個保守的基督教農家,主角賈絲為了擔心心愛的兔子被當作聖誕晚餐,默默祈禱哥哥代替兔子死去,不料哥哥真的在溜冰時遭遇不測,從此這個家庭成員越來越古怪,父親自殘、母親厭食、主角和另一個哥哥以及妹妹越來越讓人憂心。萊納菲爾德曾出版過談及死亡主題的詩集,用字新穎情感深刻,早就拿過詩歌獎,這部小說濃厚的個人色彩在出版後大受討論,並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荷蘭第三個入圍布克國際獎的作家,且成功拿下大獎,成為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得主。
⠀⠀⠀⠀⠀
《#靈魂穿越手稿》的討論度也相當高,書中書、謎中謎、本書有如文字版桌遊,從書信到懸疑解謎到奇幻浪漫的類型翻轉,就來自於法國作家亞歷斯蘭德金。巴黎高級書籍裝幀師收到一份散發詭異謎樣氣息的散裝書稿,委託他照頁次順序裝訂,唯一條件:不准閱讀內容。客戶是愛書成癡的神祕男爵夫人,收藏珍本名書舉世罕見,尤其專精詩人波特萊爾的作品。沒多久,男爵夫人意外身亡,且沒有對書稿留下隻字片語。裝幀師忍不住和妻子輪流捧讀,發現整本書簡直難以言喻,乍看是三部獨立故事,但男爵夫人卻又留下另一套閱讀順序,再成另一個故事。這本書究竟是浪漫派惡德詩人波特萊爾的最終作品;還是巴黎淪陷前夕流亡作家班雅明遭遇的驚悚謀殺故事;抑或是,奇幻魔法海島上,一名追尋百年、永生不死的魔法師告白?
⠀⠀⠀⠀⠀
暢銷小說《#來自星星的奇蹟》當時第一眼看到就覺得一定要讀,故事敘述一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鳥類學家喬,母親罹癌過世後,瘋狂投入工作,試圖忘記孤獨和痛苦。後來診斷出乳癌,與男友分手,這才發現大自然與鳥,彷彿是陪著她度過剩餘人生的緩刑。她前往一座偏僻小鎮繼續研究,一天,在後院遇見自稱來自西翠亞星球的高智商小女孩珥莎,星星女孩說自己必須來地球見證五個奇蹟,才能取得家鄉的博士學位。這段期間,兩人一同觀察靛藍彩鵐築巢,將螢火蟲散在黑夜裡形成星座圖案,喬發現珥莎所在之地彷彿充滿了魔法,而奇蹟也一個個降臨。但喬愈來愈困惑,為什麼遇見珥莎之後好事接連不斷?為什麼珥莎晚上總會消失?為什麼她在紙上畫了一座墳墓,上頭卻寫著「我愛妳,對不起」?這個看似不到十歲的高智商女孩身上,到底藏著什麼祕密?
⠀⠀⠀⠀⠀
日前特別介紹過的《#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是此排唯一一本傳記。瑪麗柯爾文為歐美家喻戶曉的偉大戰地記者,她曾隻身訪問利比亞狂人「瘋狗」格達費,也在以巴衝突的硝煙中與阿拉法特會面,還獲贈珍珠。她走訪戰地,無懼砲火,關注殘破世界裡珍貴的一絲人性。即使她在轟炸中瞎了左眼、左耳失聰,但仍止不住她凝視真實、報導真相的熱情,之後更以「獨眼」的女俠形象深深烙印在多數人的記憶當中。在世人眼中,她是勇者,是英雄,是戰爭的證人,是一位堅毅而反叛的女性;在這本傳記中,讀者更能看到,她也是有血有肉、時而脆弱、時而迷惘的個人。她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同的眼光和待遇,也和所有人一樣,會恐懼、會掙扎,僅有平凡的肉身,但她不曾因此卻步,直到死亡都仍體現人性與人道的精神。
⠀⠀⠀⠀⠀
身為日本移民下一代的美國作家大塚茱麗,改編自其家族史的《#天皇蒙塵》也非常值得一讀,關於日裔美國人集中營的故事。1941 年 12月 7 日,日軍空襲太平洋歐胡島的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也是日裔美國人噩夢的開始。美國西岸超過十一萬名日本人與日裔美國人被視為國家的敵人,不分性別、年齡皆送到各地拘留營(但日裔美國人認為這就是集中營),圈禁超過三年,直到二戰結束才返回家園。這就是《天皇蒙塵》故事的背景,她以母親小時的親身經歷為本,寫出這個既詩意又殘酷,簡練卻充滿細節的獨特作品,2002 年出版就備受各界好評,也獲得文學獎項,提醒世人這個發生在美國的違反人權事件不該被遺忘,美國一直到 1988 年雷根政府時期,也就是超過四十年後才對日裔美國人進行補償。
⠀⠀⠀⠀⠀
還有一本,是即將到來的公視時代劇《#茶金》的小說,1949 年,全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的獨生女張薏心,原本應招贅一個男人,接管她的人生與父親吉桑的龐大事業。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介入債臺高築的家族事業,在一個沒有「女商人」的時代,學習談判、妥協、忍辱、抉擇,穿梭在以男人為主的商場上,以行動證明自己的能耐和本事,在一場場「茶葉商戰」中,帶領著搖搖欲墜的公司尋找生路。一個無法代表家族在宗祠上香的客家女兒,歷經退婚、倒債和詭譎難測的政商算計,如何靠著不服輸的意志和精準的判斷,贏得父親的信任,並將臺灣特有的膨風茶推向世界舞臺?
⠀⠀⠀⠀⠀
必須推的還有這本 CD 書《#樂讀普希金》,是音樂與文學的交流,也是頂尖音樂家的合作,由四位卓越音樂家與作者在台港兩地演出,長達五年以上的解說音樂會計畫。收錄的樂曲不只具代表性且悅耳動聽,更包含最高難度的重磅經典。《尤金奧涅金》的〈塔蒂雅娜寫信場景〉與《鮑利斯郭多諾夫》的〈郭多諾夫駕崩場景〉,向來被視為女高音與男低音曲目中的頂冠名作,聲樂名家林慈音的清麗美聲與羅俊穎的醇厚嗓音,各自為角色投注真實、豐富且深刻的情感,和亦為指揮家的鋼琴家許惠品,共同打造出刻骨銘心的戲劇場面。他們在《黑桃皇后》與《阿列可》等著名詠嘆調中,也有淋漓盡致且面面俱到的精彩演唱。曾任國家交響樂團首席的小提琴名家李宜錦,不只以弓弦歌唱出情韻綿長的〈連斯基詠嘆調〉,更毅然挑戰極其刁鑽艱深、至今錄音版本仍屈指可數的炫技奇作《金雞音樂會幻想曲》,亮麗佳績令人讚嘆。長達七萬字以上的解說不只介紹普希金、討論如何詮釋普希金、比較音樂改編版與原作的異同,每曲也有精細分析,包括歌詞翻譯、演奏演唱技法與音樂設計詳解,讓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最後一部,則是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最受歡迎詩選集《#像看花一樣看著你》,不但是韓劇《男朋友》劇中定情書,更收羅年輕讀者喜愛的羅泰柱詩作 115 首,相當適合當作睡前讀物。羅泰柱在小學任教 40 餘年,與孩子每天的一來一往,讓他的文字始終真誠,充滿溫暖的人生智慧。最有名的〈草花〉一詩曾獲選為韓國全民最愛的一首詩,收進國小及國中教材,深受讀者的愛戴。羅泰柱2007年離開教職後,重病被醫生宣告不治後痊癒,他重新感受到人生的珍貴與無常,進而在家鄉創建草花文學館,並開辦多項文學獎鼓勵創作人,成為韓國文壇一束溫暖曙光。
⠀⠀⠀⠀⠀
⠀⠀⠀⠀⠀
⠀⠀⠀⠀⠀
(以上文字節錄自出版社書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8的網紅專業活動主持人小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飯BAR中流時髦中菜發表秀🍚 你.吃飯了嗎? 每人見面見面,如果不知道怎麼問候比較好,就會來一句:你吃飯了嗎?瞬間,可以拉近你和對方的距離,覺得好溫暖。可見,吃飯,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啊。 食衣住行.食在於第一位.再一次可見 吃飯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情 BAR每一道菜後面的故事.不僅保有了最...
純真之人生肉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兩個男人為什麼讓全台灣人瘋狂?
.
創造 #集體高潮 的男人
.
麟:「夠了,你抱這個男人抱太久了,快跟我回去。」(圖一)
洋:「你上次不也在我面前親別的男人嗎?我還沒說你呢。」(圖二)
以上劇情純屬虛構,大家開心就好,#請勿當真。
.
其實我想說的是,
這兩個可愛的男生,最近讓大家開心不已、
創造台灣民眾的 #集體高潮(套用精神分析的語言),
是呀,這對CP讓人從心裡、發自內心歡喜他們,為什麼呢?
沒錯,其實我們都在「投射」啦。
.
好、投射又怎樣?人活著、其實每天都在投射。這很正常。
.
沒錯,
這兩個人激起了我們對親密關係的渴望、對身體接觸的渴望。
就像為什麼我們喜歡看電影,因為裡面充滿了投射,
裡面的主角、帶給我們「希望」。
.
老實說、經過75天的三級防疫,真的,#大家真悶壞了,
感謝奧運的來臨,
讓今年的暑假、不再慘澹、有了熱鬧、歡樂氣氛,
也讓全台灣的人民能夠凝聚在一起,(真的是 #同島一命 啊)。
感謝所有奧運選手的認真表現,
你們讓我們在平淡、忙碌、又一成不變的防疫日子裡、
突然有了光彩、樂趣、甚至「希望」。
.
從每一位運動員身上的淚水、歡笑、沮喪、孤獨、堅毅,
我們看見了自己,其實這就是我們人生的縮影,
這些「投射」、讓我們突然感覺到、
活著、好像其實也蠻美好的。
.
尤其「#麟洋配」這一對。
.
唉、該怎麼說呢?
不得不說這兩個活潑開朗、青春洋溢的大男生,真是叫人賞心悅目啊。
為什麼大家會打從心底喜歡他們呢?
理由很多、且聽我說:
.
1. 因為他們的純真、自然、不做作。就像鄰家男孩一樣。
2. 他們給出一種男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他們的肢體很「自由」。
他們當然是「天生一對」,
但很抱歉,可能不是你們想像的那一種「一對」,
他們是打球最佳拍檔的「一對」,好哥們「一對」。
.
3. 他們真的好自在、好做自己。
當大家鬧著、要他們在一起、要結婚時,他們完全不以為忤,反正你們開心就好,他們繼續「自在」做自己。
.
很高興他們不會因此想要避嫌、想要保持距離,怕被貼標籤。
他們對於自己、對他們的關係、顯得非常「自在」。
可能有人會喜歡,但也可能有人會不喜歡,
但那都是你們的事。通通與我「麟洋」無關。
------------------------
他們到底「激發」了我們什麼?為什麼大家這麼喜歡他們?
好、說重點,
因為他們完全不像一般「傳統」的男人、一板一眼、肢體「僵化」,
你看,他們兩人都已經是二十多歲男人了,
怎麼還像小孩子一樣、開心就摟摟抱抱,自然不做作、不掩飾,
他們完全打破了傳統文化對男人的禮教「約束」,
(別忘了,在我們的文化裡,男兒有淚不輕彈,
男人得壓抑情緒情感,不能輕易表露,
更不能輕易擁抱的,不是嗎?)
------------------
請想想、
你們家那個男人有主動抱過你嗎?沒有、對不對。
如果你去抱你兒子(青春期以上),他肯給你抱嗎?馬上閃開、對不對。
他們不是不願意給你抱、也不是不愛你,
是「不習慣」、感覺好肉麻。
不要怪男人,這是我們傳統社會文化帶給男人的「禁錮」(硬殼),
而麟洋、掙脫了這個「禁錮」、他們好輕鬆、好自在。
(你看女生(閨蜜)之間,開心就拉手、就擁抱,這很正常、對不對?但男人呢?
男人親密的方式、就是喝酒、勸酒、把對方灌醉。真是夠了)
.
現在,麟洋徹底「解構」了傳統對男人的禁錮與限制,
當我們看到他們間的「肢體互動」時、
我們會感到欣喜、有一種羨慕、並給我們莫名的滿足、
喔,原來男人之間、這樣的情感表露、如此感人、如此賞心悅目。
.
他們的身體到底有多自由?
你看看下面的畫面就知道。
圖:那看李洋的身體有多柔軟,他可以把自己「折」成這個樣子。
圖:這張圖裡、他的腳可以開成這個樣子,令人讚嘆啊。
這還沒有什麼,
李洋的身體到底有多靈活,麻煩你看看下面的影片就知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TcK_wHU98
為了救球,他可以來回三次「瞬間」趴倒在地上,然後又瞬間又彈跳起來。
天啊,他是人嗎?
我猜、要是任何人倒下去、沒有5秒鐘絕對起不來的(我至少要1分鐘)。
.
「柔軟的身體,柔軟的心,身心一體、身心相連,」
李洋完全印證了這一句話,
.
衷心祝福麟洋這對CP、繼續做最好的搭檔、繼續當一對好哥兒們、
繼續當男人的好示範、繼續做身體擁抱與接觸、
不用管別人怎麼說、也不需要應觀眾要求去結婚,你們就是你們、
據說他們兩個人都有女友了,
我只希望他們的女友不要太吃醋就好。哈。
.
感謝「麟羊配」帶給大家的歡樂與集體高潮。
在這樣的枯燥日子裡、生活來點高潮、也是不錯啦。哈。
-------------------
最後、最後、還有一個重點我要說的、
除了感謝這兩個男人外、
更讓我感動的、是大家、是我們台灣的民眾、
你看、大家對這兩個男人「親密舉動」、我們不批評、更沒有「酸言酸語」,
要是在別的地方呀、早就被罵娘砲、軟弱、是不是男人…
但在台灣、我們看得歡喜不說、還樂見其成、「亂點鴛鴦譜」,哈,
唉、我只能說、
這就是民主、開放、自由、文明進步社會的象徵,
足以見得、
我們這20年來的性別教育、有成功啦。(但還要繼續加油)
老實說、這一點是讓我、最最最開心的了。
.
#這次奧運教會我們的事
.
#李洋 #王齊麟
純真之人生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說到 #紀律、說到毅力、還有無畏與堅持,《靈魂的路徑》(Paths of the Soul, 2016,又名為《岡仁波齊》)肯定是部非看不可的電影,這是個平凡但絕美的故事,有最謙卑低微的布衣老少、有最壯麗清冷的自然山河、也有最神聖極淨的純真靈魂。
《靈魂的路徑》是由張揚所編寫與拍攝,紀錄一趟兩千公里的朝聖紀實,一行村民十一人,由西藏東邊的芒康縣,途經西藏南方的拉薩,前往拉薩西方,登上海拔6638公尺的神山岡仁波齊峰。沿途都是蜿蜒山路、上坡下坡。
.
#11人去11人歸
這團岡仁波齊朝聖團,共有十一成員,並非家人,而是來自同村的相互揪團。有年僅九歲的小妹妹、懷孕中的母親、因為殺生過多而心懷罪惡的屠夫、膝蓋受傷的微殘、還有七十多歲的老人。這是一群看來簡陋的長征團體,緊靠一部拖拉車,一路上只能跪拜與步行,真能熬過兩千公里嗎?
讓人感動的是,去程有十一人,回程也是十一人,不過,如果不是看完整部電影,我們不會曉得,原來路程中,一位孕婦產子,一位老爺爺在聖山的山腳下,於寂靜的夜裡默默離世。
.
#隨著生命河流的起伏
這一生與一死,沒有極度喜悅、沒有哭天搶地,也沒有盛大儀式,藏人看待這些突如其來的每個事件,都是接受、處理、與放下,於是孕婦沒有坐月子,喪家也沒有守喪,而是在生產與天葬之後,持續日常的跪拜與步行。
雖然藏人以平常心與簡樸的方式,度過這些人生大事,不過,他們衷心為初生的嬰孩與鄰近天國的老人祝福,深信他們能在朝聖旅途中,來到或離開人世,肯定是種福氣,也絕對是受到上天無限的祝福。
.
#磕頭趴跪青康藏的兩千公里
或許你會想說,不過就是徒步跪拜,跟著媽祖繞境,也是如此。
完完全全不同,這是與自己戰鬥與吃足苦頭的煎熬旅程。
剛開始在準備階段,村人砍木板,截成一段一段,麻瓜的我並未意識到,這些白色木板就是未來要陪伴他們一整年,會一塊塊磨平磨扁的磕頭板。
.
#死嗑精神
由頭頂、額前、心上拍板三下,走三步,然後趴地跪滑,額頭碰地。一路都是跪拜在平均4500公尺的青康藏高原,無論是腳有舊傷、腹中有子、後揹嬰孩、還是幼小女孩,整整走了一年,從凜冽寒冬走到青翠夏日,再走到下一個銀白雪季。
無論是天氣晴朗、淹水泥濘、礫礫碎石、滾滾沙地、還是濕寒雪地,一樣地三拜三跪,即使是九歲小女孩,也不曾討價還價,一起虔誠磕拜。以前從不解大陸用語中的「死嗑」,但是《靈魂的路徑》讓我真實地看見死嗑的精神,並且為之深深敬佩與感動。
.
#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是座聖山。正如同耶路撒冷是回教、基督教、與猶太教的聖城一樣,岡仁波齊是藏傳佛教、耆那教、印度教、與苯教的聖山,海拔6638公尺,是岡底斯山脈的第二高峰。在藏傳佛教,岡仁波齊是勝樂金剛的住所,在印度教,則是濕婆神山。四個宗教的虔誠信徒,都會前來朝聖。
岡仁波齊這個山名,是譯自梵語。岡,意思是晶瑩剔透、如水晶一般的白雪;仁波齊則是最珍貴之物。於是綜合起來,岡仁波齊的意思就是如水晶般珍貴的白雪。
因為是四個宗教的神山,至今沒有登山者攀登超越,即使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義大利登山家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就算獲准攀登,也放棄機會,同時還勸誡其他登山者,「這座山不夠高也不夠難,去登別的山吧,」他認為人類沒有必要故意超越神山,踐踏其他宗教的神聖信仰。
.
#旅客貧辛波路壯闊
在Netflix上觀看《靈魂的路徑》,最遺憾的就是不曾在電影的大螢幕上欣賞西藏的晶瑩白雪、翠綠草原、與浩大河山。真是美景無邊,震撼無垠。
但是美景下的旅人,卻是最謙卑與渺小。這趟旅程超過一年,沒有7-11,沒有汽車旅館,也沒有加油站與維修站。沿途的食衣住行,全部都要預先準備,於是,電影一開始,村人齊心宰牛砍柴縫皮製衣。
牛皮穿在身上,不怕跪拜擦傷,預先準備的牛肉乾,則是路途上的三餐,還有帳篷、被枕,數十雙布鞋等等,因為,在浩大山河的途中,不可能會有任何煞風景的商店。
.
#接受意外活在當下
一年的時間,十一人的旅途,意外碰撞許多因緣,除了生與死,還有一場車禍、盤纏用盡、半路打工、以及輕燃即止的愛的火花。
這場車禍,撞壞拖拉機,使得貨車失去動力,而必須以人力拖拉。面對這一個意外,或許我們會當場咒罵,哭天搶地。但是眾人理解撞壞他們拖拉機的對方,是趕著要去醫院急救,於是沒有怨言與爭吵。
.
#生命智慧的見證
沒多久,眾人明白拖拉機不可能修理,於是決定以人力拖拉。在接下來的路途中,幾個人拉,幾個人跪拜,再輪流拉車跪拜,週而復始。累了就一起歌唱相互鼓舞。信念,讓他們堅持,虔誠,也讓他們毫無怨言。
天氣晴朗,他們一起歌唱舞蹈,運氣不佳,他們一起吆喝鼓勵。他們的旅程,是生命智慧的見證,讓我們懂得接受意外與活在當下。
.
#虔誠的毅力與紀律
因為信念與虔誠,讓不可能的任務都成為可能。
倘若能將這股《靈魂的路徑》的精神放在我們的生活,任何時候,只要是面對到達成不了的事情,也都有機會達成。
不過,藏人能夠完成聖山的千里跪拜,並非起於強迫自我,而是在於虔誠與信念。
.
#熱愛與紀律
因為虔誠信神,他們熱愛這趟旅程;因為熱愛旅程,他們一路帶著信念克服難關,於是,最終他們很有紀律地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倘若我們想要產生紀律之心,或許,我們必須先建立起對於這份工作的熱誠、虔誠、與信念,如此,應該會比起製作一堆表單與強迫自己,還更有效率。
當任務與內心產生信念的連結,無須強迫,紀律自然生成。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74
#第46部電影
#2021年7月27日
#靈魂的路徑
#PathsoftheSoul2016
#張揚
#岡仁波齊峰
#冷門好電影
#西藏朝聖
#紀律的生成之道
純真之人生肉 在 專業活動主持人小優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飯BAR中流時髦中菜發表秀🍚
你.吃飯了嗎?
每人見面見面,如果不知道怎麼問候比較好,就會來一句:你吃飯了嗎?瞬間,可以拉近你和對方的距離,覺得好溫暖。可見,吃飯,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啊。
食衣住行.食在於第一位.再一次可見 吃飯是一件多麽重要的事情
BAR每一道菜後面的故事.不僅保有了最純真的家鄉味. 更加了創新的手法.使得每一道菜.都附有一種家的感覺‘
這幾天我準備者今天的記者會
我也在思考吃飯的問題。也在試著,把節奏放慢。認真對待每一頓飯,慢慢吃,慢慢品,不只是把它當填飽肚子的道具,也當成是藝術。這樣,吃飯就成了一種享受,而不是每天的任務了
仔細想想,人生短短幾十年如果連飯都不好好吃,又怎麼對得起自己呢 所以,從今天開始,飯BAR陪伴您認真吃每一頓飯,
用心愛護環境
安心食材才能登上餐桌
用餐的時候也可以做愛心💗
這是飯BAR的宗旨.,而我們上的每一道菜
不是菜.而是對每一位用餐家人滿滿的愛
不再趕時間。把吃飯當成一種享受,在美味的食物里,尋找人生的樂趣。
🥬上菜囉
推特菜:
🍗東坡肉
廣東人熱衷嘗試各種不同肉類與蔬菜.東北人常說廣工人吃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地上爬的.除了火車.水裡游的除了船兒
我覺得一點都不屬實..廣東才是各類豐富的中國菜系之一
使用來自世界的地方蔬菜
不太使用辣椒.而使帶出蔬菜以及肉類本身的風味
飯BAR讓東方美人茶過東潑先生泡了!醬赤虹肉的東坡肉!再來一品美人茶的為苦回甘!味蕾層次更加豐富!飯一碗接一碗!停不下來.小酥餅解膩.飽足感的一次滿足
🐔花雕雞
花雕酒泡到土雞的時候..土雞醉了…酒香清冽
肉嫩飽滿.化簡為繁的工序 是為了細膩的口感揭開序幕
吃完..我也是醉了
🐷鞦韆晾肉/
那頭頑皮的豬..跟小黃瓜貪玩的在鞦韆上檔呀盪的
講究不將就..搭配每早精心比例現調的蒜油醬…快點為這隻豬滑力口感的衣裳吧
🐂水煮牛
紅通通的視覺衝擊..熱情如火的炎火在鍋盆裡燒開
牛片滑嫩而軟..熱情帶酥麻的花椒..猶如丈夫從四川舉遷來台的巷口阿姨一般的強悍..宮保與燈籠椒融入…盡顯正宗川味 一口入魂啊啊啊
🍰提拉米蘇
手作白蘭地提拉米蘇..一個米蘭街角的感動古老味.在訴說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悲情愛史..回憶者過往的點滴..桌邊為您服務..訴說他們曾經的最美
#主持人小優
#飯BAR信義微風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j9p1xo1bj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