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了世界,我們只示範一次,一週內停電兩次!」
這語錄從昨日到現在仍舊有不少網民在轉發,可以理解防疫期間不能出門,最近的天氣又熱到教人難以忍受,在種種的壓力下一週內還停電兩次,真的會讓人理智也跟著停電。
但抱怨後、挑起仇恨後,問題有解決嗎?
我們經常能夠看見某些人對社會的不滿,也經常會看見他們對整個社會的批判,但我很少會看見除了抱怨之外,他們還提出了些什麼具體能夠改善情況的方式。我對這種類型的人太熟悉不過了,因為我自己就曾經是這樣的人。
我們的目的其實並非想要解決那些社會問題,而是想透過批判來獲得優越感,強調自己與社會的不同;我們經常會覺得自己與社會格格不入,有時候我們會消極地選擇逃避社會遠離群眾的方式,並且認為是社會的不友善才讓自己越來越邊緣。
這樣的遁世特質,跟選擇隱居山林的隱士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差別只在於隱士選擇完全放棄接觸人群而已。遁世者在需要與人面對面的場合中通常較為沈默,不太會與人交談,也不太會正視他人的眼睛。他們的舉手投足之間,都會透露出自己並不想與他人有交集。
在網路上由於少了與人面對面的機會,許多內心話就能夠自在的表達,透過對社會的批判來提升自己,以減輕那內心深處說不上來的焦慮。過去的我從來沒有去思考過焦慮的根源,每當焦慮湧上來時,我總會胡亂地朝身邊的一切人事物開槍,好似只要除掉這一切,我的焦慮就會跟著消失。
於是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的焦慮是因為新聞又播了哪裡出現隨機殺人;於是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的焦慮是因為男友又跟其他女性聊天;於是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的焦慮是因為馬路永遠補不平;於是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的焦慮是因為不管誰執政都只會打口水戰,對我們這些老百姓一點實際的幫助都沒有。
遁世者的焦慮是源自於孤獨,離群索居的個性不可能擺脫得了孤獨,但挑起爭端的方式同樣也無法讓自己走出孤獨。挑起爭端的方式會吸引看熱鬧的群眾,但是當自己不再挑起爭端時,這些群眾也會跟著離去。為了讓群眾持續關注著自己,因此必須不斷地挑起爭端。
註:挑起爭端不一定是指很尖銳的言論,也可能是自怨自艾、抱怨著自己懷才不遇等等的負面情緒。
在個體心理學當中有說明,人要擺脫孤獨勢必得與他人有所連結才行,因為人類的所有煩惱幾乎都是與人際關係有關,若無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相處模式,與他人的互動對自己而言,就會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我們與他人之間會產生摩擦,甚至憎惡彼此,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好課題分離,並且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充滿競爭的縱向關係上;當我們將他人視為有利害關係的對象時,所做的一切行為就不再是為他人貢獻。
這當中也包括了雇主對下屬、師長對學生、伴侶對伴侶、父母對子女。
舉例來說,某些父母在要求子女做孩子們並不喜歡的事情時,總認為他們這樣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實際上是只考慮到父母自己而已。希望孩子學鋼琴、走醫科,說著這樣孩子的將來才會有好出路;希望孩子知書達禮、看到長輩都會微笑點頭打招呼,背後隱含著的其實是「這樣別人才會說我很會教小孩」
父母對待他們的子女,也是建立在有利害關係的縱軸上。
回到遁世者特質,擺脫孤獨感需要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連結,若是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縱軸上,那麼就很容易陷入「我才是對的」這樣的心態,並且陷入與他人的權力鬥爭裡。
陷入權力鬥爭的人不會想要解決問題,只會想要證明對方是錯的,若雙方都沒有一方願意先低頭,彼此的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糟。有著遁世者特質的人往往容易為自己樹立敵人,或將他人視為敵人,若沒有改變這樣的心態,那麼孤獨所帶來的焦慮就會持續讓自己做出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孤獨的行為。
必須與他人建立在橫向關係上,了解自己與他人皆是平等的,並且接受即使對方的論點自己不認同,也不表示對方是錯的;尊重且接受對方與自己的不同,提出自己的想法並且尋求討論空間,讓彼此在合作下一起解決困擾著雙方的共同問題。
當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追求一個更好的社會時,與他人之間就能產生健康的連結,孤獨感所帶來的焦慮也就會隨之消失,而社會才有機會真的變好。
當我們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會感覺恐懼、憤怒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並不需要騙自己說這些感受全是假的,但除了抱怨這一切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之外,我們還能夠做點自己能做的事情。
好比現在的疫情,我們都害怕變種病毒,但病毒的發展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我們能控制的就是管理好自己,能不出門就別出門,真的要出門就帶好口罩,勤勞的洗手與消毒,回家馬上換掉身上的衣服並且盥洗。看似麻煩,但卻是我們能夠控制做與不做的。
當我們看見確診者足跡時,不要去攻擊他們捻花惹草或是做哽圖各種嘲諷,這只會讓疫調變得更加困難。好比上週某天,因為兩個兒子成天在家吵架且弄髒家裡,我為了逃避他們兩個而單獨前往自家附近的汽車旅館休息,若是我不幸確診,疫調時我該怎麼說出口自己跑去汽車旅館躲小孩?
指揮官並不會解釋我去汽車旅館做什麼,只會說案XXX在某日某時到中壢汽車旅館。我已經能想像得到會有什麼言論,我甚至被肉搜出身份來,然後開始拿我跟男友做各種哽圖來嘲諷;或是發現男友當天應該在上班,於是開始嘲笑男友不該叫 楊梅香吉士,改叫 #楊梅3P流索隆 才對。
在這種充滿獵巫的氛圍下,就算符合了肺炎的症狀,你敢主動去做自費篩檢嗎?
我們控制不了病毒要怎麼變異,但我們可以盡可能地讓自己被感染的機率降到最低。戴好口罩只是最基本的保護自己,友善地對待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才能夠讓確診者安心的公佈自己的足跡,讓框列對象能夠更加完整,減少病毒繼續擴散的機會。
不單只是為了擺脫焦慮,社群情懷此時此刻真的非常重要。
#我們都要平平安安的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
索隆香吉士吵架 在 JUKSY 街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索隆已經有 6 年沒有跟香吉士吵架了,合體畫面超帥!(#N編)
看更多3C動漫話題👉🏻https://bit.ly/3kpDOx5
#ONEPIECE #索隆 #香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