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相關 #化妝新手的迷惑瞬間
「長痘痘長粉刺一定是因為臉太油太髒!要一直洗臉,一直控油!」
#彩妝師的真心回應
嘛
\事情絕對不是那麼單純喔/
.
*下收痘痘粉刺的可能成因,還有如果你很有決心的話可以試著做的改善方式
.
這算是上課常被問到的TOP 10問題之一,雖然其實是保養問題啦,但還是拉到這系列裡面也來說一下~
也因為太常被問到,在講義上花了一些篇幅講過,這邊也很快速的講一講:
.
很多人認為長痘痘和粉刺一定是因為出油,其實不一定,痘痘粉刺的成因非常複雜,常見的可能列表如下:
1. 荷爾蒙波動(最常見的狀況就是女性因為月經週期性長痘,或壓力太大而長痘之類的)
2. 細菌敏感/細菌感染
3. 遺傳(爸媽會長你就會長)
4. 類過敏反應(包含食物、化妝/保養品裡的成分、氣候或空氣問題都可能造成)
.
如果長痘痘粉刺到自己覺得不能忍的程度,我會建議第一件事情是⚠⚠⚠去看醫生⚠⚠⚠,先治療再說,千萬不要自己亂買亂擦。
台灣皮膚科的掛號費用真的很便宜,有健保的話常常含藥費還比開架化妝水還便宜,就算去自費診,通常也不會超過專櫃化妝水的價格。
但如果看過很多次皮膚科都確定沒什麼大問題,或是沒長到很不能忍、但就是每個月都有幾顆小痘小粉刺很阿雜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答案就是:✨寫肌膚日記✨
把自己每天吃了喝了什麼、氣溫和空氣指數如何、睡了多久、壓力多大、距離經期還有幾天,還有當天的皮膚狀況一起簡單紀錄下來,大概紀錄個三個月到半年再回來看看,就大概能比對出來自己的皮膚會因為哪些因素長痘痘粉刺~!
這邊也簡單的做了一個肌膚日記用的表格給大家參考(就是附圖啦XD)
*為了避免被盜圖阿六輕易盜圖,只好在圖片裡用我的政治立場做一下比較難去除的浮水印了,請見諒😆🙏
.
早午晚餐內容如果來不及或沒力氣寫上去,至少簡單的勾勾上面的「吃/喝了」什麼,圖片上明列出來的食物都是常見的皮膚敏感和長痘成因喔~!
如果開始懷疑自己是食物導致長痘,最好先完全不要吃「你懷疑是成因」的那樣食物2~3周,然後再開始吃一兩週、看看身體反應;期間盡量不要吃其它有列在表格上的食物,才能夠得到比較準確的結果。
.
PS.忘記把酒、芋頭和巧克力寫進去了,其實這三樣食物也是常見的皮膚過敏源。另外,如果有花粉症的人,可以把蘋果、櫻桃、桃子、芹菜、哈密瓜、香蕉和西瓜也都列進去,因為這些都是花粉症的人也可能會過敏的食物😫
.
也可能寫了一陣子之後覺得自己可能是氣溫、空氣的因素影響較大,可以把氣溫和空氣那邊增加比較多細項,例如加入濕度和紫外線指數…等其他細節
總之在做到初步的觀察後,可以再依照自己的需求加入各種變化💪
如果有錢的話可以直接去做個過敏源檢測,不過過敏源檢測也只能當參考(並非完全準確),像這樣自己慢慢觀測也是可行的~
(而且根據有去做過的人的分享,其實做檢測之前醫生好像也會要你寫類似的日記......)
.
這是個執行起來需要有耐心和毅力的計畫,但如果真的很為自己的肌膚狀況煩惱,除了看醫生治標之外,也可以像這樣去找出可能的根本因素💪
其實也能夠當做一個觀測自己整體健康狀況變化的日記~也可以拿來觀測自己的其他反應,例如不明的搔癢、蕁麻疹、過敏型乾咳……等等
(當然是推薦最好都要去看醫生,但如果各種檢查都找不太到原因,那麼寫日記觀察狀況會是個可能的解法)
也可以再加上飲水量、做了哪些運動、體重和體脂肪,變成更全面的健康日記囉XDD
以上~我繼續去寫講義了(爬走)
紫外線對皮膚影響及結果有哪些 在 潘懷宗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缺乏維生素D,大腦易受損 】
在過去一般人的認知,維生素D最主要的功能,是調節體內鈣的平衡和幫助鈣質吸收,進而使骨骼強健,避免骨質疏鬆的狀況發生;但愈來愈多的科學研究證明,它的重要性不僅僅如此。例如長期研究維生素D的波士頓大學醫學中心何立克(Michael F. Holick)博士就指出,人體每個細胞都有維生素D的接收器,也就是說,身體所有器官組織的運作都要仰賴它的存在。因此缺乏維生素D,幾乎和癌症、糖尿病、心臟病、憂鬱症、免疫疾病等息息相關。而另一項最新研究報告亦顯示,腦部也需要維生素D,如果此類營養素攝取過少,可能對大腦造成傷害。
這項由美國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化學系教授艾倫‧巴特菲爾(Allan Butterfield)所主持的研究,發表在2013年12月的《自由基生物學與醫學》(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期刊上。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分析中老年時期如果缺乏維生素D,會對大腦造成哪些影響,因為許多年長者都有維生素D不足的問題。
研究人員以中年老鼠作為實驗對象,結果發現,老鼠的飲食中一旦缺乏維生素D,經過數個月之後,體內就會產生許多自由基,而這些自由基會傷害到大腦,導致腦內許多蛋白遭到破壞。接著,再對這些老鼠進行學習、記憶能力的測試,發現牠們的認知表現能力嚴重退化。所以,要避免大腦因自由基傷害而造成功能減退,就必須適度補充維生素D。那我們該怎麼做呢?
九成維生素D來自日曬
九成的維生素D可經由日曬獲得,陽光中的紫外線B(UVB)是人體自行製造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但因為緯度、季節、日夜、雲層厚薄及皮膚顏色等,都會影響紫外線的照射,因此有專家建議部分要從飲食中攝取,由於台灣一年四季日照充足,理論上,應該無須刻意由食物裡補充。
潘懷宗建議在全身25%無遮蔽的狀態下,也就是四肢不擦防曬用品,不撐傘、不戴帽遮掩,每天曬10分鐘即可。如果平時工作忙碌,也記得要在週六、週日抽空各一次,每次曬30分鐘,膚色較深的人對於維生素D的吸收轉化效能較差,時間就要再長一些。
哪些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
雖然曬太陽就可以有充足的維生素D,但基於均衡飲食的概念,還是建議每天要從食物中少量攝取,自然界中含維生素D的食物極少,且多集中在動物性食品,如新鮮的魚(鮭魚、鮪魚和鯖魚等)和魚肝油是最佳來源,肝臟、乳酪和蛋黃中也含有少許。想要從植物性食品補充,則請多吃香菇(須日曬乾燥的)。
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
台北市議員 潘懷宗博士
http://classic-blog.udn.com/apan710/13187631
紫外線對皮膚影響及結果有哪些 在 Matthias 玛蒂亚斯Malaysia - 美容知識》 有關各類型”斑”的判別 ... 的推薦與評價
所謂「積土成山」,有哪些生活習慣對色斑會產生負面影響? 1⃣️不在乎防曬: ... 為了想有潔淨肌膚,過度清潔、過度去角質,造成屏障受損,讓UV對皮膚的傷害更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