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用來解說如何將網路文章精簡濃縮為紙本專欄的範例
財訊雙周刊611期《威士忌狂想曲》專欄
前些時候朋友提供我幾個樣品,酒標包裝成古希臘神話裡風、火、水、土、乙太等五元素,試過後讓我大為驚艷。這五支酒分別選自五間酒廠,屬中高酒齡,釋出多種夏日熟果的酸甜滋味與充分的奶油油脂,加上淡淡的燒烤煙燻和辛香感,不僅投我所愛,在近日動輒三十七、八度的酷暑下,恰可以平衡高溫帶來的不適。
不過有件小事讓我耿耿於懷:我找不出酒款與希臘五元素之間的鍵結,甚至某些風味表現與想像中的元素概念完全扞格不搭。其實這事屢見不鮮,尤其在故事當道、博眼球為王的網紅時代,許多系列酒款的包裝設計都讓我摸不著頭緒,布袋戲、三國、人物、貓狗動物、二次元圖像,或大辣辣的將個人身影或頭像放上酒標。倒也不是不清楚其設計發想,只不過對於理工科背景如我,凡事追尋邏輯,總想挖掘風味與故事間的簡單聯繫,而不是背標裡略顯牽強的說明。
正視威士忌產業(及其他酒類)的產國,對於酒標包裝都有一定規範。舉蘇格蘭為例,法規中便要求在酒標正前方、肉眼可見位置,以醒目的文字標示威士忌的「種類」,如單一麥芽或調和式威士忌,不得為其它文字、圖片覆蓋或打斷,唯一可用的補充說明只有產區、品牌名稱和酒齡、年份等,以及獨立標示的Scotch Whisky。不過這些規定採自由心證,早已內化在酒廠、裝瓶商的行銷設計作業,並沒有審查單位來審核。
今日的酒標包裝確實是一門大學問,但是在符合法規規定的大原則下,我獨鍾精簡、乾淨、清爽的設計,版面言簡意賅的傳達酒廠或酒款特色、理念即可,搭配的色彩或圖案絕不可過於繁雜繽紛,以免擾亂視覺。當然,選用的圖案、圖片或訴說的故事必須與酒款、酒廠連結,如果毫不相干,至少也要賞心悅目。舉我個人十分推舉的藝術標酒款為例(如圖),這是法國LMDW裝瓶商推出的系列酒款,以各國藝術家的創作為背標,正標則以相同色系註明了酒款相關資訊,不僅清楚明瞭,也傳遞了藝術家的豐富意涵,可隨個人心境解讀,不需要長篇大論的闡述。
放眼市場上各類裝瓶,由酒廠發行的OB款,無論是酒標或外包裝大抵都符合我喜好的簡單、大方原則,就算每隔幾年更新改版,仍與酒廠形象緊密結合。一些老字號裝瓶商推出的IB款,通常針對不同系列也有一定的堅持,不會隨意變更,也都十分容易相認。不過酒友們應該早已發現,市面上舉目可見各種叫人眼花撩亂的酒標和包裝,帶來大量的視覺刺激,這些酒款多為整桶裝瓶的「包桶」,或屬社團、酒專、公司行號及個人,或是代理商的特殊設計。只是博眼球之餘,依我不專業的眼光看,太過爭奇鬥艷的設計時常流於凌亂,不仔細尋找,甚至找不到酒廠、品牌、酒齡或酒精度等基本資料,酒標圖案如「鄭聲亂雅樂」般惡紫奪朱。
只不過我的美感和偏好,在行銷人員眼中可能不值一哂,因為站在行銷的立場,無論是瓶身、酒標、外盒、包裝及各類廣告,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讓這支酒在酒專、酒吧林立的數百支酒當中,如鶴立雞群般一眼便被消費者認出、挑中,行銷人員也才有機會鼓起如簧之舌去講述包裝裡的故事,最終讓消費者買單,當然買酒、喝酒的人也多了酒餘飯後的談論題材。
當然,為了達到銷售目的,行銷人員的巧思不會只有包裝一項。不知酒友們是否發現,過去當存酒不足時,酒商大力鼓吹、教育消費者「年份、酒齡不重要」,但是等酒廠加足馬力生產後,今日威士忌湖悄然成形,酒齡數字也隨之放大,顯然酒商再度重視起酒齡數字對銷售的助益。此外,好友提醒我,高酒齡酒款的酒瓶瓶底比低酒齡酒款厚上一些,讓消費者提起時沉甸甸的感覺更具份量、更為尊榮也更值得花錢。這種種針對消費心理層面的隱形打擊真叫人嘆為觀止!
我無法也不會反駁這些行銷手法,終究酒廠、酒商經營的不是慈善事業,但是站在愛酒人的立場,實在不願意酒友們但看酒標買酒,而不顧酒中風味。所以衷心期盼專業人士進行酒標包裝設計時,或許可拋棄一些天馬行空,多一些酒廠或風味的連結,清爽如風、堅實若土、柔順似水、勁烈如火,乙太嘛-也許取其煙燻纏捲的飄渺,擁有類似對應風格的酒款並不難找,而這種描述方式,不是更能讓消費者明瞭代理的用心嗎?
紫艷酒吧低消 在 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SMWTA品酒會拾穗-Glenturret與酒標設計
先談我個人的喜好。身為工程師的我,絕不讓人意外的喜愛精簡、乾淨、清爽的設計,版面言簡意賅的傳達酒廠或酒款特色、理念即可,而且理念毋需太多,1、2個便夠,搭配的色彩或圖案設計也毋需太過繁雜、繽紛,最重要的是,選用的圖案、圖片或訴說的故事必須與酒款、酒廠有一定連結,如果毫不相干,至少也要簡潔而賞心悅目。在這幾個前提下,該提供的資訊最好都能在酒標上展示,沒講清楚或意在言外的意涵,如果需要行銷或業務在一旁闡釋、提醒這一支酒想要表達的是怎樣怎樣,對我來說都覺得多餘了。
以上對於設計癖好的描述主要針對OB酒款,如果對照著看Arran的新舊設計,酒友們應該很容易了解為什麼我會喜愛新包裝。至於市面上琳瑯滿目的IB酒款,雖然我仍以相同的偏好眼光去審視,但由於原酒來源繁多,裝瓶商必須尋找系列性的主題,所以多了許多設計概念。另外今天盛行的社團、酒專及個人包桶,通常具有特殊意義、價值、目的,但爭奇鬥艷的設計方向過於凌亂,我以為切莫「鄭聲亂雅樂」,以致如主持人灯灯所言「酒標說明多過於酒款」,那就是惡紫奪朱了。
但話說回來,我數十年來養成的工程師美感和偏好,在行銷人員眼中根本不值一哂。正如品酒會眾人對我的韃伐,瓶身、酒標、外盒和廣告等種種設計,最重要目的不是討我喜歡,而是為了讓這支酒在酒專、酒吧林立的數百支酒當中,如鶴立雞群般一眼便被消費者認出、挑中,行銷人員也才有機會鼓起如簧之舌去講述酒標裡的故事,最終讓消費者掏錢買單,當然買酒、喝酒的人也多了「酒」餘飯後的談論題材。
所以身為工程師的我只能悶聲喝酒,不過也聽到了幾個有趣的重點,如:
何謂正標、背標?這是從LMDW裝出的Artist系列所衍生的問題。灯灯認為完整的藝術創作屬於裝瓶商的系列概念,擁有豐富的意涵(是什麼?),所以應該是正標,另一張寫滿文字的酒標,只用於說明酒款種種,算是背標。不過這個問題無須爭辯,因為按照法規,酒標正前方必須標示威士忌的種類......(參考附錄),所以正標、背標很容易區分。另外,品酒會眾多酒款中,我最喜愛的酒標設計便是Artist了,有藝術性,也做了詳細的說明。
酒齡越來越重要:審視大酒商的核心酒款,新包裝上的數字被放大許多,顯然酒商一掃過去多年教導消費者「年份、酒齡不重要」所花費的苦心,再度重視起酒齡數字對銷售量的助益。我的小人心態是,當裝不出足夠的有酒齡酒款時,酒齡只好不重要,當威士忌湖逐漸成形之後,酒齡一躍成為重點。
酒瓶重量也很重要:K大提醒我們注意,高齡酒款(如21年)的酒瓶,其瓶底厚度硬是比低齡酒款厚,拿在手中沉甸甸的具有份量,讓消費者產生多花一點錢也值得的尊榮感。行銷針對消費者心理的打擊還真是無孔不入!
如何分辨OB、IB?同樣還是K大的提醒,OB酒款上的酒廠名稱一定非常顯著,讓消費者望一眼就可注意,但IB酒款的酒廠名稱字體一定縮小,用以凸顯裝瓶商。
英國沒有審查酒標的單位:雖然又是K大的說明,但,沒有嗎?所以當我們寄出費盡心力製作的酒標,酒廠或裝瓶商澆一盆冷水的告訴我們不同意使用,都只是自律審核?確實,法規中並沒有事先送審的要求,不過HMRC官員可隨時檢查法規中所要求的一切,包括酒標、包裝、廣告等等,若不符合規範,那麼就有權要求停止銷售並施予處罰,所以對於熟悉法規的酒廠和酒商,當然會依一定的標準來審查設計,另一方面,對於可能傷及酒廠、酒商信譽的酒標設計,打回票也是正常的。不過這一點並不適用於美國,因為美威裝瓶前必須通過Certification/Exemption of Label/Bottle Approvals (COLAs)來確定酒標的合法性。
因為這場品酒會的主題並不是酒,所以未留下任何酒款記錄,不過仍就記憶所及寫下小小心得,或可提供酒友們參考,或只是野人獻曝、不值一哂。
附錄:蘇格蘭威士忌法規(2009)中的酒標規定
1. 酒標正前方必須標示威士忌的「種類」,並從以下5種種類之中擇一標示:單一麥芽、單一穀物、調和麥芽、調和穀物以及調和式。
2. 上述文字必須印在酒標上肉眼可見的位置,每個字都須同樣醒目,且與其它說明文字一樣突出,不過以下字樣不在此限:
獨立標示的"Scotch Whisky"
酒齡、蒸餾及裝瓶的年份或日期
其它共同構成品牌名稱的文字
3. 威士忌的種類名稱不得被其它文字、圖片覆蓋或打斷,也不能附加其它文字,唯一可用的補充說明只有「產區」,但必須完全在以下5個產區進行蒸餾:高地、低地、斯貝賽、艾雷島和坎貝爾鎮。
4. 有關「產區」有些例外,如:
如果威士忌完全在某個特定區域生產,那麼可以不標示產區,而選擇在酒標中標示該地區,如"Orkney Single Malt Scotch Whisky"。
斯貝賽區屬於高地區域內的特定範圍,因此可選擇標示為斯貝賽區,或是高地區。
2009年9月1日以前(也就是現行法規公佈前)註冊的品牌或公司名稱不在此限,如"HIGHLAND QUEEN Scotch Whisky"或是"Highland Distillers Ltd"。
使用2個以上產區的威士忌來調和製作的調和式威士忌,可將各產區都標示清楚,如"Blend of Highland and Islay malts"。
假如某個穩定的品牌擁有多種不同產區的單一麥芽威士忌,那麼可在酒標內加註產區,例如品牌名稱為"Highland Single Malt Scotch Whisky",瓶中酒液來自艾雷島,便可加上艾雷島產區的標註。
5. 有關蒸餾廠名稱的使用,必須
瓶中酒液必須完全在蒸餾廠釀製蒸餾,才能使用蒸餾廠名稱作為品牌名稱。
故意誤導消費者瓶中酒液產自其它酒廠是不合法的。
利用單一麥芽、單一穀物的名稱來誤導消費者瓶中酒液產自其它酒廠是不合法的。舉Glen Dornoch為例,這是SWA用來說明而自創的酒標,乍看下一切正常,而且底部還標註"Glen Dornoch Distillery Ltd",更讓消費者相信這支酒是產自Glen Dornoch酒廠的單一麥芽威士忌,但蘇格蘭並沒有這間酒廠,只是品牌名稱。
紫艷酒吧低消 在 《午茶艷》紫艷酒吧雙人下午茶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8月15日開始,紫艷酒吧推出亮麗新作「TEA-PSY YEN午茶艷」,以茶香為延伸,將台灣茶葉的清雅與濃郁嵌入甜點之中,搭佐最受歡迎「PAR-TEA YEN紫醉茶行」系列精選六款茶 ... ... <看更多>
紫艷酒吧低消 在 YEN 紫艷中餐廳- W Taipei |米其林星級粵式料理#片皮烤鴨配 ... 的推薦與評價
jcTRAVEL #米其林指南#michelin #美食開箱#必吃---- 快訂閱哲老,開啟小鈴鐺 → http://0rz.tw ... ... <看更多>
紫艷酒吧低消 在 [食記] 信義區面對101 紫艷酒吧下午茶- 看板Food 的推薦與評價
餐廳名稱:紫艷酒吧 台北W酒店
消費時間:2020年/1月
地址:台北W酒店 忠孝東路5段10號 31樓
營業時間:紫艷下午茶時段:2點半至5點半
每人平均價位:1000NT有找
可否刷卡:可
有無包廂:有
台北101相敬酒,一次擁有白日午茶與夜晚小酌的微醺感:紫艷酒吧下午茶(YEN Bar)
圖文版本:https://wallacewang.tw/2492
旅泰生活六年多,總是我帶朋友吃曼谷浮誇下午茶,回到台北,換朋友帶我吃起來,其中台北W飯店(W Taipei)的紫艷酒吧(YEN Bar)下午茶就光臨兩次。這裡不只能對著台北101相敬酒,我更喜歡下午開始喝酒的微醺感。兩次走訪集結成一篇文章,夠有誠意吧(燦笑)。
每個城市都要有個能感受城市魅力的下午茶代表,以台北來說,我想沒有一個地方的下午茶可以比得上台北W飯店(W Taipei)的紫艷酒吧(YEN Bar)。無論是老台北還是外地旅人,都應該體驗對台北101相敬酒的感覺。明明是吃下午茶,卻送上四杯創意調酒,逼人在日落前開喝,這這這….太讓人開心了。
台北W飯店 紫艷下午茶
台北W飯店總共有兩間餐廳、 三間酒吧,其中位在31樓的餐廳與酒吧都叫紫艷,面對台北101的叫紫艷酒吧(YEN Bar),另一邊可見大巨蛋與山景落日的是紫艷中餐廳(YEN Chinese Retaurant)。進入台北W飯店(簡稱W Taipei)的迎賓大廳,會有接待人員詢問要入住或前往餐廳、宴會廳,並有專人引導,要上到紫艷,直接搭電梯到31樓。
紫艷下午茶座位選擇
來吃紫艷下午茶,務必訂位。訂位時可選座位,人多的話,當然挑選唯二面對台北101的沙發包廂。雙人同行,也有靠窗座位。私心覺得最棒的位置,是上圖照片最右邊的酒窖前雙人桌,根本是正對101的雙人私密包廂(可坐到三人),完美!
紫艷下午茶時段:2點半至5點半
紫艷酒吧開放時間從下午2點開始到10點半,下午茶時段為2點半至5點半。套餐包含甜、鹹點心,咖啡與茶喝到飽,並附上四杯調酒飲料。沒錯,就是太陽還未下山就開喝的概念啦!
紫艷下午茶省掉服務費的購買方式
下午茶套餐原價1800NT,需加上10%服務費,等於雙人套餐1980NT。如果在FunNow購買,則可省掉10%,只要1800NT。來到紫艷酒吧,當然要將YEN BAR與101拍到好,拍到滿!記住喔,標齊對正才好看,把線與101給對好。這張切得不錯,101塔尖與YEN BAR字體切齊。相信每個人只要上到紫艷酒吧,都會繞一圈把高空景色拍一輪。微風松高樓上建築是寒舍艾麗酒店(Humble House Taipei),寸土寸金信義區的頂樓泳池實在誇張啊!
紫艷下午茶主題隨季更換
紫艷下午茶主題隨季節變換,分享2019年夏天的「午茶艷」。茶香為主題延伸,將台灣茶的淡雅與濃郁揉搓入甜點,搭配茶香調酒,下午就能擁有微醺感,完全就是我的菜!套餐包含五款甜點、三款鹹食,含兩人份咖啡或茶無限暢飲,還可任選W紫醉茶行茶調酒四杯。五星酒店調酒一杯400NT起跳來算,附上四杯酒的下午茶套餐,等於那八款點心都是送的啦(到底是多愛喝酒?)。大推這個酒窖前的雙人小包廂。雙人份的下午茶套餐,五款甜點、三款鹹食都是雙人份量,一人一個。上層為甜食,包含阿里山高山茶味費南雪、阿里山金萱檸檬布列斯特、梨山蜜香柚唇型巧克力、
鹿谷烏龍茶百香果蛋糕捲與水沙蓮乳酪塔,以各地茶葉為發想的甜點。印象最深刻,是黃色紋路還有W Logo的水沙蓮乳酪塔,日月潭紅茶混和奶油起士為內餡,底部是綠茶香,滿滿的茶茶茶。
不要懷疑,我們喝的每一杯都是茶香調酒,只是看起來很低調罷了。鹹點有阿里山高山茶竹葉粿、梨山蜜香野菌素菜包與凍頂烏龍煎蝦餅。說實話,鹹點比甜點更得我心,畢竟把茶香味融入菜包與粿糕,比甜點更難得啊。我最喜歡阿里山高山茶竹葉粿,茶香Q彈外皮包著松阪豬餡,散發淡雅茶香。這次是三個人來吃兩個雙人餐,調酒變成八杯,就把菜單上都點了一輪這樣,喝到最後的感想就是,每一杯都有茶香,每一杯都很美,都好浮誇。我喜歡喝起來淡淡甜甜,酒卻下手超重的調酒,像是這杯把整個蜂巢丟進去,超甜,酒也濃。這杯還加乾冰,哪招?酒這種東西喝下去就
會一整個讓人開心,然後午茶時段變成想吃鹹食,接著開始點炸薯條,胃口大開。
半年之後,冬天又來吃一次。這次是紫艷與英國Wedgwood品牌聯合推出的「花艷」主題,設計出五款港式糕點及三款蒸點,搭配六款香港風調酒(任選四杯),一樣有咖啡或茶無限暢飲,並使用Wedgwood瓷具,符合春天的花團錦簇盛況。搭配花艷主題,酒吧的幾張矮桌子也都更換桌面。紫艷菜單變成鳥籠狀。香港風調酒的名稱就超級港味,其中鴛鴦奶茶發想的「鴛鴦共舞」,「無雙」則是茶味調酒,很妙。這一次連菜單都特別精緻,你看,搭配咖啡杯花紋。既然英國Wedgwood被稱居家生活精品品牌,當然要好好的仔細。同樣坐在酒窖前的小包廂,這裡好適合拍照,光線剛剛
好。總要來跟101敬天一下!除了黑、紅色蒸籠有點太普通,瓷器都超美。五款港式糕點及三款蒸點,每種點心有兩份,放入三個蒸籠當中。
這次一到紫艷就直接把炸薯條給點下去,搭配三種沾醬的炸薯條真心好吃。跟上次一樣,鹹口味的蒸點比甜點更得我心。鹹口味的蒸點有黑松露龍蝦金筍餃、翡翠魚子賽螃蟹與牛肝菌菩提素菜包。港式飲茶當然有蝦餃,還生出了個連老外都會講的Har
Gow專有詞。水晶外皮Q彈,為了符合內黑松露醬龍蝦餡料的高貴感,頂部還加了金箔也太貴婦!翡翠魚子賽螃蟹就是蟹餃啦,菠菜汁製成的外皮翠綠討喜,很好吃。一口咬下覺得自己身在九份,好喜歡牛肝菌菩提素菜包。斑蘭葉汁製作的綠色外皮,包著歐陸風格牛肝菌調配木耳絲、北菇、青江菜的餡料,這是台灣菜包的味道。總是要敬天,也順便比一下菜包有多迷你!五款港式糕點迷你精緻,有金沙芝麻蛋撻、桂花棗泥糕、玫瑰鴛鴦凍、椰蓉奶酥餅與原汁杏仁蛋糕捲,其中我最喜歡椰蓉奶酥餅。果味香氣的「錦簇東方」。杯子表面黏上了茶葉粉,這杯無雙,其實濃烈。以火
龍果為題的「與龍共飲」,恩,我相信香港人也不想跟成龍扯上關係,哈哈哈。太陽這麼大,熱茶還真難下肚,但是一定要點,因為茶壺超美(扭曲!)
下午茶時段雖然只到5點半,但其實時間超過也不會趕人,只是不再續茶與咖啡這樣。從下午一路喝到Magic hour,紫艷酒吧靠近台北101,大面積落地玻璃幫增加視覺感,台北盆地的山嵐景致與夕陽時刻光影變化,更讓紫艷成為台北最Dramatic的酒吧!
--
誰沒有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wallacewang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20.1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585240266.A.2E7.html
※ 編輯: rainbowman (114.25.20.182 臺灣), 03/27/2020 00:31:5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