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討論到女性對身體的自主權,頗有感觸。
.
坊間許多女性開始以解放自己的身體為女性意識抬頭的表現,認為展現身體並不可恥,也不需要掩飾,更不需要礙於男性凝視而有所畏懼。「我可以騷,你不能擾」蔚為口號。關於這些,我很認同,穿衣自由嘛,在個人覺得舒適並且不妨礙他人的前提下,沒有什麼可反駁的。
.
只是每每談論到女性對身體的自主權,總是圍繞在外表、在穿衣的表現上。但有些女人本就穿衣保守,不愛彰顯,那麼對這些人來說身體的自主權是什麼呢?什麼才是撇除穿衣自由後的女人都需要認識的身體自主權呢?我想想應該可以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
.
1. 在性愛自由的前提下,懂得依據生理構造來維護自身安全。也就是說,女性朋友在不想懷孕的情況下,要自主選擇避孕,不管你幾歲,這是你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不該交由他人負責。
2. 在沒有預防措施的性愛裡,你有權利提出終止,或者不想與對方發生性關係時,可以說出”不”,不用懼怕對方以此為說辭,上升到不夠愛的討論。
3. 任何在你不想要發生關係而強迫你發生關係的都是犯罪,是強姦。約會強姦,婚內強姦都會發生。後者定義經常模糊,是因為常常有人說這是”履行”夫妻義務。但如果你明白表示不想,而對方硬來,就構成犯罪。你是人,不是物,不是以滿足對方慾望而存在的,這不是義務。
4. 當你成年未婚,沒有人比你更有權利決定一個孩子的去留問題。若不慎在不想懷孕的情況下懷孕,在胚胎可以拿掉且不妨礙自身健康的前提下,你必須自主決定是否墮胎或承擔孩子的扶養。
5. 任何在婚後以傳宗接代為由,以非自然方式,在你抗拒時卻依然要求你接受各種科學也好、偏方也好的「懷男胎的要求」,都是可以被你推翻的。要記住,你不是負責生產的機器,更不是代理孕母的角色。
6. 生產分娩時,你是最大的決策者。根據醫生的判斷,你可以自主選擇自然產或剖腹產,不需要經過丈夫或婆婆的同意。強烈建議白紙黑字寫下立據,交給醫生,免得你不省人事時,他人從中作梗。
7. 在不確定自己是否想要孩子前,可以透過「凍卵」幫自己未來的選擇買一份保險。如此,便不需要擔心自己為工作投入太多時間,而錯過最佳生育年齡。雖不是一種百分百的保障,但也是另外一種解決困境的方式。這才是「我的子宮,我想用便用,不想用便不用」的最佳詮釋,你不能只喊口號沒有實際作為。
.
之所以會想把這些寫下來,是因為很多經濟獨立、把女權口號喊得響亮,穿衣也特別自由的女性,一旦回到婚戀中就會忘記所謂的「身體自主權」,妥協於男方、婆家、娘家的施壓下,勉強自己承受本不該承受的身體負荷。這些事情我覺得比穿衣自由或秀出身體更值得獨立女性認真面對,因為這才是真正關乎你的身體,你的權利。
.
#katemurmur #女性意識 #身體自主權
終止懷孕保險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女孩兒們要注意
之前還生完小孩後去婦產科回診,
醫生除了檢查傷口外也檢查了我的胸部,
(我懷孕期間也有檢查過)
醫生摸啊摸好像在左乳有摸到什麼...
但因為當時我是餵母乳的,可能也有影響。
於是醫生開了一張單,請我結束餵母乳後記得去檢查胸部。
在Ella七個月大時,我就忍痛結束母乳,
因為過程中經歷了我生不如死的塞奶,
加上她愛吸不吸的也讓我灰心,就停掉了。
至今她仍無法喝超過210ml的牛奶,
但好在大家都看得出來她副食品吃得還不錯那就好。
結束母奶後沒多久就遇到疫情爆發,
當時出門與去醫院都是非常緊張的事,
於是檢查乳房的事就被我們先擱下了。
直到幾個月前我右乳開始覺得疼痛,
加上看到朋友乳癌確診,讓我緊張的快點請費幫我預約門診。
約到一個要等四個多月的門診,終於前幾天去看診了。
檢查過程中,通常沒什麼問題都是滑來滑去照一照就沒事了。因為我其實已經照過很多次,也曾檢查到硬塊,當下被一根大粗針直接插入乳房抽取樣檢查。(在台灣時)
結果這次醫生不斷來回在某一個地方一直照,加上手一直輔助的搓,並操作機器把圖截取,這個動作一直重覆的讓我心想,完蛋了…一定是有什麼東西?! 這時我已經內心戲不斷,心想接下來是又要安排取樣? 等待報告?!是良性? 是惡性? 甚至心想是幾期?
反正當下躺在那真的是已經開始胡思亂想一堆了。(也想到台灣的私人保險要怎麼處理,哈)
最後醫生發問:妳乳房是曾經有發炎過嗎?
我說:我餵母奶時,曾嚴重塞奶多次,造成長輩當時痛死,並粗暴的揉搓長輩讓塞奶解除。
醫生說,那就是有可能因為這樣了,因為我有照到左乳這邊有東西,但一直看不太出來是什麼,應該是發炎造成。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必需半年後要再回來照一次。
我問,那我的右乳咧? 都會痛…
醫生說,右乳沒問題 (為了讓我放心,她又手摸檢查一次) 可能是生理期快到加上妳可能固定同一邊抱小孩才會導致只有固定一邊乳房疼痛。
(以上是我不負責翻譯與解讀,哈哈)
總之,檢查的結果算是OK!! 半年後要再追蹤。也終止了我那胡思亂想的內心戲,哈…
我年輕時就歷經子宮內膜異位症在卵巢開刀取出約八公分大的囊腫,也歷經照胸部波音波而照出腫塊因而被一根大針直接插入乳房抽取樣。所以我在婦科這一塊真的常常都會定期檢查。我怕子宮卵巢又長囊腫了,我怕我胸部又長東西了…
只想跟大家說,這些東西都要定期檢查,也不要仗著自己年輕就忽略這些事喔! (我子宮內膜異位開刀也是我才二十幾歲的事)
我們都要好好愛自己,照顧自己,好嗎?!
照片:不要臉的附上我11年前的青春A肉體照,哈哈哈哈哈哈
這世界上,只有時間是最公平的,
我們都曾年輕,我們也都會老…
不管怎樣,把握當下好好愛自己吧!!!
終止懷孕保險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影響】美國人積極避孕真相
一般民間經驗認為,人們在無所事事的情況下就會做愛,被稱為「停電生娃理論」(blackout babies theory)。這種理論常在災難發生後出現,但理應由此引發的嬰兒潮卻從未出現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曾催生有關預測,認為居家令最終會帶來一波嬰兒潮。然而美國人預期孩子的數量並非比平時多得多,而是少得多。
事實將證明,在美國各地的睡房裡,夫妻們正在作出的決定,其重要性如同政府政策制定者的決策,對我們經濟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今天的孩子數量越來越少,意味著將來的消費者、上班族和納稅人也越來越少。換句話說,經濟規模將會減少——當然,環境足跡也會減少,這也是一種好處。
聽起來平淡無奇,規劃一個家庭是否需要增加成員人數,需要考慮準媽媽的年齡、負擔到照顧子女的費用與否、完成大學課程費用、收入和職業穩定性等多種因素。與經濟大蕭條相比,在如今這個疫情所造成的經濟危機中,為人父母的好處已不再具有吸引力。古特馬赫研究所(Guttmacher Institute)在4月底、5月初對大約2000名美國婦女進行了調查,發現34%的人因疫情想推遲懷孕或減少生兒育女,表示很快就會要孩子或想生更多孩子的比例只有17%。
而且,避孕產品供應商報告說,疫情之下,他們的銷售出現增長,因為人們為防範供應短缺而開始囤貨。一些消息來源也表示,市場對長效避孕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美國醫療保健公司Pill Club發現,在6月份,人們對Annovera子宮環的需求增長了65%(Annovera的避孕效果長達一年)。在美國,一般需要避孕的人都可以得到避孕服務,與貧窮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情況相反。在那些國家,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4月份的估算,無法獲得避孕服務可能會在半年內導致多達700萬宗的意外懷孕。
美國計劃生育協會(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PPFA)醫療服務高級總監迪安(Gillian Dean)博士說,該公司墮胎藥的市場需求有所增加。她說,有幾名婦女向她求助,以終止懷孕,「若非疫情影響經濟環境,她們本來希望將孩子生下來。」
即使疫情結束,許多降低美國生育率的因素也仍然存在,例如因生育孩子而對婦女的職業生涯造成的傷害,以及較高的托兒、教育和健康保險費用等。古佐說,托兒服務對已經有了孩子的夫婦尤為重要,因為他們更能意識到這是有問題的:「在某些州份,托兒費比上大學學費還貴。」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家史蒂文森(Betsey Stevenson)告訴《政客雜誌》(Politico Magazine),與托兒服務一樣重要的是,聯邦政府撥給該領域的疫情救助要少於對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的救助。——Peter Coy、Alexander Tanzi、Maeve Sheehey;譯 永年
#生育率下降 #避孕 #經濟衰退 #新型冠狀病毒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201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方法
網站:www.bbwhk.com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