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絕對是你最划算的一筆投資?】
#寫作線上課超過8000人口碑爆棚訂購
#2021新春全館優惠任一門88折只到3月1日
職場,或是社交媒體無處不在的這個年代,你最重要的能力,不是證明你的專業有多強、技能有多好,而是你的「影響力」價值多少?而要構成影響力,你可以通過二種能力快速實現:第一就是「寫作」、第二則是「演講」。
是的,擁有「強大寫作能力」是一種資產。因為你可輕易的透過寫作,創建自媒體「發聲」,引來很多人追隨者。現在我們常掛口提到的:個人IP(知識產權)、知識付費、打造個人品牌、成為意見領袖、寫出爆款文、內容有價...,都跟寫作力有關。
如同我的良師益友,同時也是2018年金石堂年度影響力十大作家之一的許皓宜,跟我提的「寫作不只是文學,寫作其實是心理學」,限時優惠最後倒數,立即了解:http://bit.ly/32CQNDg
#寫作甚至是你最划算的一筆投資!我深深有感。(邀請你看下去...)
★寫作力能帶給你「複利效應」,而非「單利」以時計費:
13年前我28歲,我第一次創業,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創作內容的影響力是可以評估、可具體轉換成實質「價值」?2007年5月,我與創業夥伴打造了台灣一個部落格經紀寫手平台,讓好的部落客寫手、內容創作者,可以讓廣告主認識獲得贊助,當時稱業配文、廣告贊助文。時至今日,透過我們平台獲得廣告贊助支持的內容創作者,每月有上千人,贊助的形式早已百花齊放,寫作帶來的「影響力價值」,早已無庸置疑!
當然,擁有好的「寫作力」不是也不應該只是以商業變現做衡量,但不變的本質是,你若了解網路自媒體加上寫作力,可以帶給你的「複利效應」,你就會發現寫作的好處,不僅限於單篇文章、單利認知、單一好處...。
簡單來說,聰明的寫作是可以運用「複利效應」,創造出巨大影響力,發揮在各個方面。包括:職場、人脈、溝通、品牌...等。
我因從事網路、行銷、教育的緣故,經常會接觸到有一些職場工作者問我,該如何「寫出一萬人以上看的文章?」我誠實的告訴你,有清楚的目標雖好,但初始寫作者,若訂立的目標不合理,反而會錯誤認知,誤解寫作所帶來的價值。
對於才剛起步的寫作者,我建議你應該用漸進式的目標,設定自己寫的文章可以先從10人...50人...100人...500人...1,000人...逐漸做到10,000人看到,比較實際。
因為,最好的寫作鍛鍊,除了找一位好教練指導,可以找到最好訣竅、避開錯誤的笨方法外,你該讓自己在每一週的寫作計畫中,設定極其微小的進步,只要你有足夠耐心,每天朝某一個寫作主題方向持續刻意練習,追求進步,終將會有創造巨大的成果。
這也就是我鼓勵你,讓自己寫作力發揮「複利效應」,每一次保證比上一次好1%,按照複利算法,只要兩年之後你就可以創造1428倍的收益。
舉一個例子你就明白:透過寫作持續在一個方向輸出有價值的內容,在我的經驗,只要方法對,快的話你6個月內,就會擁有一個有專業又有人氣的「自媒體」。如今有網路就有商業模式的當下,說的商業一點,你可以憑藉著強大的「寫作力」,幫助你引來各式商機與賺錢模式。通過寫作所積累有影響力的內容,甚至有不少人個人身價大漲,讓你不以時薪計算工時,而是一篇文章就可獲得上萬元的贊助,一個自媒體帳號價值數百萬;一個號召引來數百、數千人贊助訂閱;一個推薦影響數千、數萬人...。
★不會寫作的你,正在失去職場競爭力
你若是職場工作者,更應該懂得在寫作上發力。原因很簡單,你試著思考一下,別人如何認識你的?知道你在某行業,混得不錯?
「履歷」只會在求職時幫助不認識你的快速了解你(通常只是很表面的了解)。「臉書」若只是上傳自己生活照、寫寫零碎文、友誼互動、轉傳網路的分享...,那也無法為你在職場上的專業與能力加分。
重點來了,你在職場上混得好不好,取決的不單只是你專業能力是否夠強,而是"別人看不到你有多厲害!"你若能善用寫作力,單一寫作輸出好內容的價值,實質也是在經營社交網路,最快讓人認識你的方式。
我認為,在沒有足夠的金錢、資源、人脈下,"好的寫作,會幫助你,提升職場影響力“,也是說服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式,這是絕對的。
★用寫作力,讓你被更快看見
我認識很多職場上很努力奮鬥的人,其中一類人是不會寫作、不懂表達,只懂得埋頭苦幹,他們最多領一個匹配他們的薪水,但跳不出一個好身價;另一類人則是,懂得運用寫作力,將他對自身行業的理解寫出來,而且持續寫愈寫愈好,發表在自有媒體,如:臉書、部落格、網站上,逐漸的在業界有了點名氣,開始有人來找他做分享,再一陣子又有人找他演講,他持續精進自己的內容,寫作也幫助他的思維與表達更加嚴謹(補充:一個人沒有邏輯思維,很難架構好一篇好文章)。
是的,這正是一個正向的循環,他正走在複利效應的軌道上。當他寫作連結愈來愈多行業高手關注追蹤時,他也開始掌握話語權,持續下去成了該行業的意見領袖之一,甚至他形成了一個高含金量的「流量池」,圈出了一群清楚的行業目標受眾。他已無需太多證明自己,已讓很多人為他背書、願意推薦。在這個網路快時代,他就是品牌、他擁有自媒體、他有影響力有一大群人關注他。而這一切「好的寫作力,積累出的能量」絕對功不可沒。
★讓頂尖寫作高手,成為你的教練
誠實說,每個人都有作家的潛質,只是苦於找不到好的教練指導你,使你對寫作保持高度畏懼,害怕自己寫不好、沒人看、浪費時間...。
我不是寫作的專家,我也不懂如何指導你成為寫作高手,我也許懂得如何經營自媒體,但若不能持續生產好的內容,那自媒體終究只是一座無人的孤島。
去年,我請了一位頂尖寫作力高手幫忙,希望他能教我更多寫作力的技巧。跟他談了多次,我發現"會說的人很多,能寫的太少"。如何寫出影響力、寫出爆款文、寫出暢銷書、寫出吸引人的好文章、寫出動人的短文故事...,這些心法、經驗、實戰技巧,是可以有一個系統性、聰明快速的寫作力教學課程的。
於是我懇請這位,我認為,也是很多人公認的寫作力高手中的高手,她同時也是多產的暢銷作家、心理諮商師、教授- 許皓宜 (Erica Hsu)。用半年的時間,打磨一門「#超吸睛寫作力」課程,將他十多年來,寫作的靈感配方,包括:#故事魂、#表達力、#神寫作。一次不藏私,用最專業、系統的教學技巧,用「線上影音」豐富的形式私授給更多人。
我相信,這套超棒的「寫作力」線上影音課,不僅對於有目標地計畫寫書、寫專欄,想經營個人品牌發揮影響力的內容創作者,有極大的幫助外。也非常適合,過去如果你沒有寫作的習慣,想鍛鍊文筆卻不知如何加速起步的初學者。
★擁有寫作力,一生受用無窮
寫作,絕對是你最划算的一筆投資!我也加入這堂線上課,開始我的寫作訓練。讓頂尖高手成為你的私人教練,學會這套寫作技巧,將對你終身受用。邀請您一起做同學,超過8000人好評訂購!#2021新春優惠只到3月1日 絕對超值,年度最划算,把握機會了:http://bit.ly/32CQNDg
終身年金計算方法 在 許景泰-Jerry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寫作,絕對是你最划算的一筆投資?】
#寫作線上課破4000人口碑爆棚訂閱
#早鳥優惠延長至7月2日
職場,或是社交媒體無處不在的這個年代,你最重要的能力,不是證明你的專業有多強、技能有多好,而是你的「影響力」價值多少?而要構成影響力,你可以通過二種能力快速實現:第一就是「寫作」、第二則是「演講」。
是的,擁有「強大寫作能力」是一種資產。因為你可輕易的透過寫作,創建自媒體「發聲」,引來很多人追隨者。現在我們常掛口提到的:個人IP(知識產權)、知識付費、打造個人品牌、成為意見領袖、寫出爆款文、內容有價...,都跟寫作力有關。
如同我的良師益友,同時也是2018年金石堂年度影響力十大作家之一的許皓宜,跟我提的「寫作不只是文學,寫作其實是心理學」(http://bit.ly/2WZIMVU)。
#寫作甚至是你最划算的一筆投資!我深深有感。(邀請你看下去...)
★寫作力能帶給你「複利效應」,而非「單利」以時計費:
13年前我28歲,我第一次創業,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創作內容的影響力是可以評估、可具體轉換成實質「價值」?2007年5月,我與創業夥伴打造了台灣一個部落格經紀寫手平台,讓好的部落客寫手、內容創作者,可以讓廣告主認識獲得贊助,當時稱業配文、廣告贊助文。時至今日,透過我們平台獲得廣告贊助支持的內容創作者,每月有上千人,贊助的形式早已百花齊放,寫作帶來的「影響力價值」,早已無庸置疑!
當然,擁有好的「寫作力」不是也不應該只是以商業變現做衡量,但不變的本質是,你若了解網路自媒體加上寫作力,可以帶給你的「複利效應」,你就會發現寫作的好處,不僅限於單篇文章、單利認知、單一好處...。
簡單來說,聰明的寫作是可以運用「複利效應」,創造出巨大影響力,發揮在各個方面。包括:職場、人脈、溝通、品牌...等。
我因從事網路、行銷、教育的緣故,經常會接觸到有一些職場工作者問我,該如何「寫出一萬人以上看的文章?」我誠實的告訴你,有清楚的目標雖好,但初始寫作者,若訂立的目標不合理,反而會錯誤認知,誤解寫作所帶來的價值。
對於才剛起步的寫作者,我建議你應該用漸進式的目標,設定自己寫的文章可以先從10人...50人...100人...500人...1,000人...逐漸做到10,000人看到,比較實際。
因為,最好的寫作鍛鍊,除了找一位好教練指導,可以找到最好訣竅、避開錯誤的笨方法外,你該讓自己在每一週的寫作計畫中,設定極其微小的進步,只要你有足夠耐心,每天朝某一個寫作主題方向持續刻意練習,追求進步,終將會有創造巨大的成果。
這也就是我鼓勵你,讓自己寫作力發揮「複利效應」,每一次保證比上一次好1%,按照複利算法,只要兩年之後你就可以創造1428倍的收益。
舉一個例子你就明白:透過寫作持續在一個方向輸出有價值的內容,在我的經驗,只要方法對,快的話你6個月內,就會擁有一個有專業又有人氣的「自媒體」。如今有網路就有商業模式的當下,說的商業一點,你可以憑藉著強大的「寫作力」,幫助你引來各式商機與賺錢模式。通過寫作所積累有影響力的內容,甚至有不少人個人身價大漲,讓你不以時薪計算工時,而是一篇文章就可獲得上萬元的贊助,一個自媒體帳號價值數百萬;一個號召引來數百、數千人贊助訂閱;一個推薦影響數千、數萬人...。
★不會寫作的你,正在失去職場競爭力
你若是職場工作者,更應該懂得在寫作上發力。原因很簡單,你試著思考一下,別人如何認識你的?知道你在某行業,混得不錯?
「履歷」只會在求職時幫助不認識你的快速了解你(通常只是很表面的了解)。「臉書」若只是上傳自己生活照、寫寫零碎文、友誼互動、轉傳網路的分享...,那也無法為你在職場上的專業與能力加分。
重點來了,你在職場上混得好不好,取決的不單只是你專業能力是否夠強,而是"別人看不到你有多厲害!"你若能善用寫作力,單一寫作輸出好內容的價值,實質也是在經營社交網路,最快讓人認識你的方式。
我認為,在沒有足夠的金錢、資源、人脈下,"好的寫作,會幫助你,提升職場影響力“,也是說服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式,這是絕對的。
★用寫作力,讓你被更快看見
我認識很多職場上很努力奮鬥的人,其中一類人是不會寫作、不懂表達,只懂得埋頭苦幹,他們最多領一個匹配他們的薪水,但跳不出一個好身價;另一類人則是,懂得運用寫作力,將他對自身行業的理解寫出來,而且持續寫愈寫愈好,發表在自有媒體,如:臉書、部落格、網站上,逐漸的在業界有了點名氣,開始有人來找他做分享,再一陣子又有人找他演講,他持續精進自己的內容,寫作也幫助他的思維與表達更加嚴謹(補充:一個人沒有邏輯思維,很難架構好一篇好文章)。
是的,這正是一個正向的循環,他正走在複利效應的軌道上。當他寫作連結愈來愈多行業高手關注追蹤時,他也開始掌握話語權,持續下去成了該行業的意見領袖之一,甚至他形成了一個高含金量的「流量池」,圈出了一群清楚的行業目標受眾。他已無需太多證明自己,已讓很多人為他背書、願意推薦。在這個網路快時代,他就是品牌、他擁有自媒體、他有影響力有一大群人關注他。而這一切「好的寫作力,積累出的能量」絕對功不可沒。
★讓頂尖寫作高手,成為你的教練
誠實說,每個人都有作家的潛質,只是苦於找不到好的教練指導你,使你對寫作保持高度畏懼,害怕自己寫不好、沒人看、浪費時間...。
我不是寫作的專家,我也不懂如何指導你成為寫作高手,我也許懂得如何經營自媒體,但若不能持續生產好的內容,那自媒體終究只是一座無人的孤島。
去年,我請了一位頂尖寫作力高手幫忙,希望他能教我更多寫作力的技巧。跟他談了多次,我發現"會說的人很多,能寫的太少"。如何寫出影響力、寫出爆款文、寫出暢銷書、寫出吸引人的好文章、寫出動人的短文故事...,這些心法、經驗、實戰技巧,是可以有一個系統性、聰明快速的寫作力教學課程的。
於是我懇請這位,我認為,也是很多人公認的寫作力高手中的高手,她同時也是多產的暢銷作家、心理諮商師、教授- 許皓宜 (Erica Hsu)。用半年的時間,打磨一門「#超吸睛寫作力」課程,將他十多年來,寫作的靈感配方,包括:#故事魂、#表達力、#神寫作。一次不藏私,用最專業、系統的教學技巧,用「線上影音」豐富的形式私授給更多人。
我相信,這套超棒的「寫作力」線上影音課,不僅對於有目標地計畫寫書、寫專欄,想經營個人品牌發揮影響力的內容創作者,有極大的幫助外。也非常適合,過去如果你沒有寫作的習慣,想鍛鍊文筆卻不知如何加速起步的初學者。
★擁有寫作力,一生受用無窮
寫作,絕對是你最划算的一筆投資!我也加入這堂線上課,開始我的寫作訓練。讓頂尖高手成為你的私人教練,學會這套寫作技巧,將對你終身受用。邀請您一起做同學,破4000人好評訂閱!早鳥優惠倒數延長至7/2(二),線上即可加入》:http://bit.ly/2WZIMVU
終身年金計算方法 在 蘇浩 Anthony S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支持本Page最有效方法,就係Click入去篇文比Clap我賺錢呀!點解響Medium Clap文可以幫我賺錢?:https://goo.gl/uR1xBJ //
前言:當阿豬阿狗都排住隊爭相分析公共年金問題,而我又要寫的話,就只好盡量避開人云亦云部份,找些新角度來寫:但其實亦唔難,因為班友來來去去都係三幅被
【被感性與死亡忌諱擊倒的公共年金(Medium加長版)】
1. 我發現很多傳媒都低估咗財務顧問和保險經紀對公共年金嘅敵意:既然公共年金係佢地嘅直接競爭對手,自然就會單方面不停攻擊佢嘅缺點所在,結果就做到坊間好似一面倒覺得呢件嘢有問題。
2. 其實一個有效率嘅市場係唔會有一樣絕對劣勢嘅產品,如果係咁嘅話一早就會被市場淘汰:個問題係究竟年金個好處響邊?好少人可以直接講得出「穩賺不賠」、「一人你仲在生,就唔怕年金中斷」呢兩大好處,而事實上響目前市場上亦無任何一款產品可以同時擁有呢兩個好處而回報率高過政府。
3. 見倒啲人不停話「年金抵抗唔倒通漲年金抵抗唔倒通漲」;呢班人唔明白嘅係,如果你買完100萬年金仲有好多錢剩嘅,就係透過用唔同投資組合去抵消通漲效應;而如果你買完經已無乜錢剩呢?政府就透過「年金不作資產審查」,以跟隨通漲調整嘅長生津作為抵消通漲嘅輔助福利。至於你話無錢應急點算?其實都係一個雞先定蛋先嘅問題:到你有筆錢應急,用Q咗之後你嘅餘生點算?
4. 再進一步,如果你係一個絕對理性經濟人,你會明白公共年金都係理財工具嘅一種,無論佢派發形式係點,都總會計得出佢嘅回報率係點。問題就係一般人就係覺得,「年金就梗係要年年遞增先可以抵消通漲」,而唔去諗自己點樣分配好支出,儲定啲錢去應付將來──當然去到呢度又有人會話:咁我不如買股票回報仲好/而家年金得咁少儲起點夠洗──無嘢格,咁咪又係番去風險問題囉,股價包賺架?你試下搵下市場上面包賺嘅理財產品回報率係幾多?
5. 然後我就觀察倒一個好有趣嘅現象,就係香港人個個都精打細算,去到同死有關嘢就成日覺得「大吉利是」,然後就出現感性偏差:例如好多人都好有自信自己會響指定嘅年齡之前瓜得,所以對於「派到你死為止」呢個優點不屑一顧:個個都識噏「嘩,去到85歲先賺得幾萬蚊,到時我分分鐘都死咗啦,我不如XXYY」,等陣一個唔好彩真係比人咒倒你長命百歲咁點算?香港人係唔會/唔識/唔敢諗倒呢一步。
6. 仲有一樣就係,香港人雖然口裡說不,心裡面仲係覺得早死係災厄、而長壽係幸運:最簡單直接嘅例子就係人壽、危疾保險係賣到成行成市,但係逆按揭、公共年金呢啲長壽保險就係乏人問津。對於香港人黎講,「退休保障」其實只係攞一筆錢養老、而筆錢有幾多而已,對於點樣可以確保去到死前一刻仲有錢駛,佢地係全無概念:我聽過最反智嘅、但亦最常見嘅講法就係:「挑!大不了咪安樂死」因為佢地唔覺得值得為「九十幾歲竟然仲未死得」呢件「好事」去諗保障方案,係一件好掃興嘅事。
7. 羅致光聲稱IQ爆棚,隨時係特區政府有史以來最高智商嘅局長。但正正因為佢太聰明自信心同樣爆棚,以致佢唔明白一般人嘅諗法同考慮就係會受到感性同傳統忌諱影響,結果導致公共年金嘅價值同用途被明顯低估。呢種認知謬誤響行為經濟學經已見怪不怪,但似乎響羅致光同一大堆時事評論員眼中,仍然看不出所以然來。
==============
為了舒緩社會要求實施全民退保的壓力,羅致光與林鄭合力催生的公共年金終於出台。65歲以上的老人家最多可投保100萬元,然後每年可領回固定年金(就以100萬為例,男性每月可領5,800元、女性每月可領5,300元)直至離世為止。公共年金是林鄭建構「退保階梯」的第一步,目的是讓擁有較多資產的長者某程度上自行負擔退休保障的成本,以令政府能針對不同財政狀況的老人作出不同額度資助──然而和當日老人版通脹掛鈎債券(銀髮I-Bond)不少好評相比,他們對此卻反應冷淡。
當政府宣布公共年金細節後,對其抱有最大敵意的,自然是一眾保險經紀、投資顧問:因為公共年金就是他們推銷各種退休產品的直接對手,所以自然是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挑剔。這些業界人士對於公共年金的批評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公共年金的內部回報率只有4%、年回報率只有7%左右,比起市面上的收息股表現為差;
二、公共年金不同定期存款,它不只利息,而是連本金一齊派發,換言之直至回本期之前為止(若65歲投保,則回本期為80歲),其實不過是把錢存在政府手上再慢慢派回給你而已,根本沒有任何好處。
三、公共年金的派發數額是固定的,抵消不了通脹的蠶食
我不能說這些批評毫無道理,但任何理財、退休產品都自然有其優缺點,公共年金擁有這些缺點,是因為它為了達成某些特性而作出的犧牲:例如說它的回報率低不如買股票投資,但這些人並沒有同時指出公共年金的回報率是100%保證,而且還是無限期派發,一直到你離世為止。當年香港人之間曾流傳一個說法指,「大笨象」滙豐銀行股票與香港經濟發展唇齒相依,所以「買滙豐,梗無死」,但自從它從歷史高位153.5元一度跌至令股評人青姐落淚的33元,試問目前在香港還有人敢說那一隻股票是一買必賺到底嗎?相比之下,公共年金就保險得多。
目前市面上的確也有其他商業年金產品,而且大部份都聲稱回報比公共年金更高:可是這些聲稱回報更高的商業年金大都只允諾派款自100歲為止,至於能派款終身的年金則在保證回報率上力有不逮,只是於「非保證回報率」上擁有反超公共年金回報的潛力,這自然也是風險──所以由私人公司與政府推出的不同年金,甚至乎其他退休投資方案,根據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其實都只會是各有其優劣,而很難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出現。正如你說定期存款可以在存款限期後全數領回本金沒錯,但它派發的利息肯定就不可能及得上公共年金了。
然而對於一眾年長「消費者」而言,第三點亦即公共年金不會隨著通脹而增加,卻是最令人卻步的因素。 假若是一個絕對理性的經濟人(Homo economicus),本來很容易就能透過不同算式計出公共年金實際回報,然後再因應自己的需要調整開支就可以:例如你若擔憂未來通脹會令年金愈加「唔見使」的話,那現在就先把部份存起來或再作投資,到了將來再用;假若年金派發數額太少的話,就與其他投資再作組合。然而行為經濟學家有一種所謂「遞增所得偏好」,意即普通人總希望自己的收入能隨時間增加,所以即使是同等數額的金錢,也會寧願前期拿少一點、後期多拿一點而不是平均拿相同數額,公共年金就正正被戳中這個痛處。
如一場「死亡賭博」
要以累進式派發年金是有其困難,因為這樣最初拿到的金額可能就會被削掉很多、很難見人了。所以政府的替代方式是以豁免購買年金金額作為「長生津」的資產計算,如此一來就能讓長者們透過領取隨通脹而調節的「長生津」來抵消年金金額固定的缺點。只是對於資產較多的長者來說他們並未能受惠於「長生津」,資產較低的長者卻又擔心在有應急需要時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結果又陷入新的兩難。
雖然上面提出很多年金的顧慮,都是基於未有仔細做好年金和其他競爭產品的回報計算和比較,但歸根究柢,公共年金反應冷淡,主要還是牽涉到對死亡過於忌諱的感性因素。不少人對公共年金有抗拒感,是因為買年金就好像和政府進行一場「死亡賭博」,贏錢與否視乎自己幾時死,感覺上已十分「大吉利是」;然而諷刺的是,香港人同時又會對壽命長短抱持過度「樂觀」(還是悲觀?)的看法,總以為自己會在預期的歲數前「壽終正寢」,卻拒絕想像萬一活過了自己假設的死期,將來的生活應怎樣安排?這正正是為何同樣是保險,保障「不測之事」的人壽、危疾保險其門如市,保障你「活得太久」的公共年金卻門堪羅雀。
IQ160的羅致光在推出公共年金時或許就是太過自信,沒有考慮到不是每個香港人都如他算無遺策、也忽略了中國傳統對死亡忌諱產生的感情因素。若要改善年金的市場反應,除了要針對長者購買年金後最擔心的應急醫療開支問題,更要檢討公共年金的宣傳,讓香港人重新「長壽保險」的意義為何,以及接受常人並不能控制自己的壽命何時終結、而太長命和意外早死、患病同樣需要保障這個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