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804)
不可缺的篇章
2008年12月31日上午9點25分,她離開了。那天晚上,窗外傳來電視機發出的除夕夜的倒數聲和歡叫聲。我在房間裡只聽到一個人的啜泣。那是我自己的聲音。這以後的每年除夕,我都選擇獨留在家,去翻看照片,去懷想過去,漸漸地,從悲傷而轉化為一種享受。
那個夜晚,加另一個夜晚,我拼湊起一副對聯,置於她出殯日的靈前,聯語是:
「結緣逾半世紀情人妻子終身良朋忍令天凡永隔;
牽手近一甲子說事談心朝夕侶伴只餘舊夢縈懷。」
在我的這個長篇回憶錄中,關於她,梁麗儀,應是不可缺的篇章。
我們認識時,都是16歲。那年她奉父兄之命,轉學到這左派學校。在開學前的迎新集會上,她穿著整齊亮麗,而不像其他女生那樣隨便。她哥哥叮囑我要好好「幫助」這個從英文書院轉學過來的妹妹。她對左派和左派學校一無所知,只是一個愛打扮的書院女。她抗拒轉校來這裡的一個原因,是她不喜歡這裡「男不男女不女」的校服。不過她學習成績好,也願意幫助成績落後的同學,所以一年後當了班幹事。畢業後,她考進華南師範學院物理系。我留在香港。第一年春節她從廣州回港度假,下火車就直接來我家。由此,我們開始通信和交往。
他父親是1929年加入共產黨的香港地下黨員。麗儀回憶她小女孩時代,常有些陌生人住進她家,在痰盂中吐血,她要捧著拿去倒。她家一直經營著一家故衣店。這是現已不存在的行業,主要是從當鋪中接收一些「斷當」(即不再贖回)的舊衣物,清洗後廉價出售。這故衣店也是地下黨產,後來麗儀父親搬去廣州享高級退休待遇,這故衣鋪也就不再存在了。
麗儀哥哥在她入香島那年,就去了海員工會當幹部,也是地下黨員。在中共檔案中,她的家庭出身是最純正清白的「紅底」。
麗儀在廣州入大學後,廣東省委派人去關懷她,因此引起大學黨組織的注意。她學習成績好,又愛運動,參加學校的體操隊。在中共多次的政治運動中,她因為對政治「無知」,純粹基於中共黨組織對她的愛護,1956年即使黨號召「大鳴大放」,她也沒有發言去「幫黨整風」,因此沒有跌入反右的「陽謀」。
中共最喜歡這種單純、無知,一心向著黨又是紅色家庭出身的青年,幾乎是「邀請」她參加共青團,而許多從香港回去積極擁護黨、力求「進步」的同學,卻一直被拒於黨團門外。據聞中共還曾經想進一步栽培麗儀去蘇聯留學,和爭取她入黨。不過,她同我密集通信和擦出愛情火花的事,卻把她的「美好」前途耽誤了。
那時我工作的上海書局,只算是左派「外圍」。而更重要的,那是在香港的機構,而香港,和中共境外的所有地方一樣,都屬於「海外」。中共對大陸人的「海外關係」,從敵情觀念出發,基本上不信任,政治生活中予以歧視。她有一個「海外關係」的男朋友,那就成為她的「原罪」,投下「不可靠」的暗影。
據麗儀後來告訴我,當時大學的共青團委曾經找她談過,提醒她若要有更好的前程,就應該放棄香港的男友。大學黨委又從香港左派出版界那裡找來「密報」,說我在香港正同一個出版界的女孩子密切來往,勸告麗儀「帶眼識人」,不要被感情欺騙。她1957年暑假回香港,她的黨員哥哥對她說:如果他是黨員,他不會同一個共青團員發展愛情關係;如果他是一個共青團員,他不會同一個「普通群眾」發展關係。
麗儀的「執迷不悟」,使她開始受到「政治歧視」,比如有些會議不讓她參加;面對大學畢業的工作分配,社會關係也成了重要考量因素。但經過多年的真誠通信,她對我已經非常了解,我的政治理念、人文思想、感情世界,她都從我的信中充分了解。她認為那些想要阻止她發展這段關係的人,絕不會比她對我更清楚。她忠於自己的感情,拒絕所有勸諭,倔強地堅持與我的關係。在畢業分配的選項中,她填下了希望到最靠近香港的寶安縣當中學教師。
所有這些政治壓力,她都輕描淡寫地在給我的信中提到,她沒有表示過她的堅持,也沒有表示過她有動搖。直到好久以後,她跟我回顧往事,才談到她那時確有過一刻的動搖,覺得她永留在大陸工作,而我在香港,兩地的政治環境如此對立,這段感情會終於很難維持。但她又立刻想到,若她放棄,這一輩子都不會快樂。而且,怎麼對得起我的付出呢?
1958年,她被分配到寶安觀瀾中學當老師。由這時開始,她與中共的政治漸疏離,與我就更靠近了。我們在1960年結婚。(45)
圖1,卡加利山景墓園的墓碑前,2019。
圖2,1960年旅行結婚於北京。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廟宇,位於九龍東黃大仙,佔地約18,000平方米,由非牟利慈善團體嗇色園管理。廟宇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初平,另亦有供奉儒、釋兩教的神祇如孔子、觀音等,故三教融合為香港黃大仙祠一大特色。該建築被列作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同時是香港第...
結婚對聯香港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敗者回憶錄:燕子來時(李 怡)
23歲時寫過兩篇以舊日北平為背景的散文,題目是《憶楓》和《憶燕》。說是散文,也像是小說。以一個小女孩子的第一人稱,寫童年故事。發表於1959年,幾年後收進我的第一本書《晨星及其他》中。書早絕版了。我留有一本,近日重讀這兩篇,腦際又響起古老的呼喚。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城南舊事》,也是以一個小女孩的眼睛看那時的北京,她的北京故事比我生活時早十多年,但古城風貌依然。那時代在那兒生活過的人,大概總有些「舊事」縈懷。
《憶楓》講一個叫小紅的女孩,與少年玩伴楓哥的友誼。北平秋天紅艷艷的楓樹,和拾起落在地上的楓葉,在故事中穿插。楓哥是鄰家女傭的兒子,比小紅大兩歲,人寬厚,知識廣,讓小紅佩服。楓哥因家貧而不得不輟學,要離開北平到外地當學徒。走前與小紅去了近郊的香山,那裏以滿山紅葉聞名。他們從落葉中嗅到了前所未知的香味,終明白為甚麼叫香山。楓哥給小紅留下一封信,送她一片最紅最大也最完整的楓葉。小紅把它夾在她最愛的《唐詩三百首》中,帶到了香港。
《憶燕》開頭寫:北國春寒料峭,即使冰雪溶解,樹芽新綻,還不能脫下棉衣,只有當燕子在屋簷下呢喃,才可以確信大地告別了寒冷。燕子帶來春天,是希望的訊息。一雙燕子在小紅家屋簷築巢,每天雙雙飛出去覓食,有一天只有雄燕出外,媽媽說那是雌燕懷孕了。又過些時候,小紅見到兩隻幼燕張大嘴巴去迎接爸爸叼來的毛蟲。小紅與哥哥好奇,搬來梯子爬上去看,想不到把雌燕嚇得飛出燕巢,在屋簷下哀鳴着亂飛,不小心撞到屋樑,像斷線風箏似落在地上。小紅和媽媽把牠撿起,放回燕巢。
其後,似乎沒事了。燕子爸媽帶領兩隻小燕飛翔。秋冬來了,沒有了呢喃聲音,燕子一家飛往南方避冬了吧?然而,一天早上,小紅又聽到呢喃聲,她到外面看,燕巢上露出那一雙大燕子的頭部,牠們沒有離去,在淒涼地鳴叫。天氣越來越冷,過年前幾天,屋外的水缸都結冰,燕子的哀鳴也停了。媽媽爬梯子去看,兩隻燕子相擁着凍僵在巢內。媽媽把牠們拿下來,發現雌燕翅膀有一根骨頭折斷了。那是牠撞到屋樑受的傷,牠自知耐不住長途飛行被迫留下來。雄燕陪着牠,一起死亡。小紅十分內疚,這是她人生第一聲嘆息。
我「不悔少作」的文章很少,這是我於今重讀仍覺心靈觸動的兩篇。寫作時,北國的風貌,漫山紅遍的楓葉,屋簷下呢喃的燕子,童年的友伴,在我離開十年後仍然盤旋腦際。其後,我再也沒有寫過這類追憶舊日風情的文章了。
1960年,我結婚旅行選擇了去北京。那時我的思想左傾,很想見識新中國的這個新首都,也抱着重遊舊地的心情。
少年時在上面奔跑的舊城牆都拆掉,已無影無蹤。離開時天安門掛蔣介石像,現在掛了毛澤東像。天安門城樓前面的長安街,馬路寬闊得讓人恐懼。廣場新建了幾座蘇聯式四四方方的大型建築,那是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加上一個「人民英雄紀念碑」,與古樸的天安門城樓相對。宏偉嗎?還是覺得中國古城樓被蘇式建築侵蝕?
我那時想,也許舊時風物在新社會要被淘汰吧。燕子僵死了,古老的呼喚,是否也要拋棄?但是接下來,就越來越顯示拋棄傳統付出的高昂社會代價了。
燕子到北國,帶來春天的希望。想到梁啟超集宋詞句而掇成的著名對聯:「燕子來時,更能消幾番風雨;夕陽無語,最可惜一片江山。」(23)
結婚對聯香港 在 我的極品四大長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讀者投稿《冷待新抱老爺奶奶篇》
我已經放棄左6299。
1)拍拖已經彈三彈四~話我係我老公同事,矮(154cm),為食。。。
2)當時男朋友要海外工作,怕我同男友同居,喺街食飯
要帶住講稿,食住飯嚴正聲明我地。
3)結婚前,同佢地去過兩次旅行,次次問對行程有冇意見,佢哋都唔理。去到當地每日每樣都彈:天氣,食物,住宿,駕車技巧等。連隔日去外面食個早餐都要嘈,俾人話。到去food hall 分頭買野食,佢地連細佬買兩份小食,而我地兩公婆就買三四份(西班牙finger food),跟住又話飽,之後到我再去買,佢地又喺咁食!
4)結婚睇場又意見多,我地鍾意既,佢地又唔鐘意。突然有一日拉我地去佢地覺得抵既場,成晚佢地同sales 傾價錢,菜單。。。因為老公長期不在港,老公叫佢地落訂佢地鐘意個場(費事又嘈),佢哋又唔去落訂。我地問先話冇落訂喎~
5)問時辰八字話唔見左同唔記得~幾點生個仔都會唔記得既~
6)結婚冇幫過手,要男家做就話自己係新時代人~禮數,過大禮咩都唔識~(結婚所有開支我地自己搞掂)
7)我地結婚99只緊張自己幾多條裙,個頭同個樣。重自費租多兩條裙~
8)想試頭試妝,但又唔想自己俾錢,不停問我點點點,想人同佢埋單。結果,冇人理佢,佢約化妝姐姐去地鐵站隔住個閘俾姐姐見佢個樣~(姐姐叫佢send 相,99唔肯)。
9)結婚起酒店book 房,結果對聯貼左起房入面,check out 當然冇貼番番屋企~
10)結婚當晚,姐妹祝我99快抱孫,99覆睇定D
11)結完婚第一次上我老公屋企。
12)我有左,當住老公問係咪意外。
13)唔想我去男家附近醫院生。(我老公冇理)
14)話唔方便生之前住男家。(住男家方便去醫院)
15)因長年旅居外地,起香港冇買樓。老公想我起男家坐月但99話唔方便起男家,因為99每日已經好忙,晚晚做到好夜,如果要照顧我,係咪要佢死?(99媽媽反問我老公)
16)生完bb,喺醫院就攞過2次粥同飯俾我。(生之前冇任何特別,只係識陪覆診同行公園)
17)煲薑醋米茶,都唔識。生前2星期先問洗唔洗煲~
18)照超聲波一定問照咩,點解~如果有問題,咪可以唔要~~
不能盡錄。。。我同老公已經放棄,自我陶醉於旅居地~😌
#退一步海闊天高
#我的極品四大長老
👇設計圖片
結婚對聯香港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廟宇,位於九龍東黃大仙,佔地約18,000平方米,由非牟利慈善團體嗇色園管理。廟宇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初平,另亦有供奉儒、釋兩教的神祇如孔子、觀音等,故三教融合為香港黃大仙祠一大特色。該建築被列作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同時是香港第一家獲香港政府批准舉辦道教儀式婚禮及簽發結婚證書的道教廟宇。在嗇色園的「五行」建築佈局中,照壁屬「土」格局。照壁於1938年興建,為水泥建的重簷藍綠琉璃瓦頂建築物,照壁上刻有「朝佛」、「清靈寶洞」乩筆及四邊的對聯。座落於「照壁」之後,是該園供奉佛教「燃燈聖佛」的殿堂。1933年初建,經1961、1974、1993、2007年重修,「亭」的建築外貌,四周以八支紅柱襯托,與其他的小殿堂連成一線,乃五行的「火」格局。新近2010年初於亭外的四周走廊加放了佛教「四大護法」的瓷器神像,使盂香亭顯得格外的神聖莊嚴。1897年間,梁仁庵聯同友好在廣東番禺扶乩遣興,偶然得到黃初平(黃大仙)降乩教導「普世勸善」,自此就成為黃大仙的信仰者,奉黃大仙為仙師,入道成為道侶,獲賜道號「傳道」。根據史料,1898年農曆八月廿三日,即黃大仙的寶誕,菩山道侶就開乩請求擇地建觀,普救百姓,在黃大仙「同意及指引」下,廣東第一間供奉黃大仙的祠觀,在翌年農曆的五、六月間,在廣州花埭(花地,位於芳村)落成。當時據說,只有梁仁庵道長能得到仙佛的感應,使箕筆移動和辨認沙上的箕字,所以成為普濟壇的主持。清末民初時期,黃大仙祠成為廣州著名宗教勝地,吸引廣州及珠江三角洲等善信到來參拜。梁仁庵後得黃大仙乩示,指廣州必有動亂,於是在1901年返回故鄉廣東省南海縣西樵山稔岡村,再成立「普慶」壇,並出錢出力,該祠約在1903年竣工。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政府,在破舊立新、徹底破除封建迷信的浪潮下,廣州市內許多廟宇寺觀都遭受破壞,普濟壇的廣州黃大仙祠亦不例外。由於中國政局動盪,社會穩定受到威脅,梁氏返回南海故鄉,但得黃大仙降乩指示「此地不宜久留,必須向南遷移」 。1915年,梁仁庵道長父子兩人,攜帶黃大仙畫像至香港繼續弘道,並在1921年於九龍竹園村創立普宜壇(嗇色園)。黃大仙信仰自此在香港有蓬勃的發展,甚至傳播至東南亞及美加等一帶。而廣州黃大仙祠普濟壇在1919年就被國民政府充公,改建為孤兒院。梁仁庵到香港後,先在乍畏街及大笪地開壇闡教,再於灣仔大道東設壇安奉黃大仙師及開設藥店,兩年後該處被火燒毀,又把壇遷移往灣仔海傍東。其後於1921年黃大仙師降乩啟示,命當時梁仁庵道長 往九龍城一帶相地建殿,道侶到竹園村附近一山,見靈秀獨鍾,便再扶乩請示仙師,得乩示「此乃鳳翼吉地」,適合開壇闡教,遂決定於現址建祠,並於同年7月落成啟用。1921年8月,嗇色園正式成立,負責管理祠廟。黃大仙祠建成之初,原為私人道場,只供道侶及家屬入內參拜。後來參拜善信漸多,及至1934年,園方礙於當時的廟宇條例及租地批約所限,不能再讓民眾入內,後經當時華人廟宇委員會委員周峻年向華民政務司請准,才特許於每年正月初一開放讓善信入內參拜。至1956年8月21日,黃大仙祠才正式獲政府批准全面開放予善信參拜。黃大仙祠共佔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外、還有三聖堂、從心苑、九龍壁等,各具建築特色,祠內的牌坊亦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除個別建築物顯現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特色外,祠內建築又按左龍右鳳、五行屬性而興建,令整座建築群組更見特色。黃大仙祠於2010年5月被確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太歲元辰殿」於2011年1月12日正式對外開放,全殿分為前廳及主殿,整體設計融合中國傳統道教及現代色彩,主殿橫額由國學大師饒宗頤親題。殿內設有眾星之母斗姆元君、六十太歲及六十元辰,並提供電子感應「上表」祈福系統及LED星象天幕,入場費為100港元,65歲或以上長者及傷殘人士半價。此外,殿內提供「上表」服務,由道士代為「攝太歲」,收費300港元,完成「上表」後,善信所屬的太歲的頭頂上會放出煙霞及射出紅光。祠方稍後會再將善信的上表燒予太歲。其他工程包括新建的藥王殿、財神殿、王靈官殿等三個殿宇及擴建福德祠。黃大仙祠內亦新置了月老銅像,以應不同善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