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習慣它,和它和平共處,也接受它給生活帶來的不便,但絕不能輕忽它的存在 #covid19
保護好自己就是 保護隊友 保護家人 保護國家❤️
「我們出發了!」🇹🇼➡️🇫🇮
YONEX TW
中租企業羽球隊
中華民國羽球協會
盧敬堯/Ching Yao Lu
#athlete #sudirman #badminton #yangpohan #covid_19 #tp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炎炎夏日又將來襲,時序進入酷夏,氣溫年年升高,氣溫動輒超過攝氏35 度。從事戶外活動或工作時,容易因為高溫感到不適,可能發生中暑的狀況。中暑是一種熱傷害,在身體脫水的情況下,體溫飆高,導致身體感覺不適,而產生昏迷、暈眩等狀況,最壞還有可能併發器官衰竭。因此絕不能輕忽中暑帶來的危險性,時時補充水分,避...
絕不能輕忽 在 邱志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4
駐美代表處正名是好事,藍營不要再替中國製造恐懼
邱志偉,立法委員
本月8日,我在立法院舉行「善用國際社會友我力量 全力爭取駐外館處以『台灣』為名」記者會,呼籲外交部應該針對我們非邦交國的駐外館處進行正名,將各種商辦或經文處一律更名為「台灣代表處」。我當時呼籲,應優先針對駐美國、日本代表處正名為:「台灣代表處」(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
11日,外媒便報導美國有意讓我國駐美代表處從「台北」正名為「台灣」。然而,消息一出,有藍營人士宣稱此舉恐對台灣有害,針對這些擔憂,本文將提出正名的三點優勢,希望藍營若作為台灣政黨,應為台灣前途發言,為台灣消除疑慮,而非替中國發聲。
首先,美國代表處正名,修正九四年台灣政策檢討基調
我國在和美國結束邦交關係之後,我們駐美館處名稱更改為:「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國辦事處」,不但看不出和台灣關聯,連國家相關名稱都沒有。直到1994年柯林頓總統上台之後,重新針對美國對台政策進行檢討,同意我國駐美代表處更名為:「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United States,簡稱TECRO)至今。
此刻,若能將駐美代表處從「台北」正名為「台灣」,並將名稱修正為更全面的「台灣代表處」,將是暌違27年後,調整柯林頓政府至今的對台政策,對台美關係是實質成長。
再者,有望帶動台灣的國際名稱修正,提升台灣實質國際地位
台灣在國際組織或活動的名稱,不是叫「中華台北」就是「台北」,這都和台灣早期在國際社會的妥協名稱有關。台灣為了保有奧運出賽資格,簽署洛桑協議時將奧會名稱改為「中華台北」,原先只是純屬奧會,與我參與國際組織無關。
然而,這項更名運作,最後竟發展為我國參與國際組織的「奧會模式」,不論是APEC或是我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國際檢察官協會、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甚至是前幾年的航空公司正名,台灣都被更改為中華台北,影響層面相當之大。
因此,此刻由美國代表處正名為台灣代表處,鑒於美國的國際地位,台灣未來在國際組織上的名稱,才有望提出更有說服力的說法,遊說各國協助將台灣的駐外館處或是國際組織名稱予以更正。我們絕不能輕忽每一項更名行動所能帶來的實質效益,也希望美國代表處的正名,成為取代奧會模式的新常態!
最後,美國代表處的正名,提升台灣人對國際的信心
台灣因為長期參與國際社會的經驗不愉快,不但「名不正、言不順」,連參與機會都遭「挑三揀四」,政治性不能參加,與我國切身相關的組織,如衛生醫療教育,也都不能參加。久而久之,台灣人民自然難對國際活動有熱情,更難對國際新聞有期待。
我在國會長期呼籲,國人對國際新聞重視度不夠,本人雖努力深耕國際新聞的評論,但常感國人對此熱情不足,歸根究柢,仍是因為台灣的國際地位長期遭漠視,國人難感受這些資訊有切身相關。但若有更多正面消息,自然就會提升國人的重視度。
例如此次東京奧運,台灣成績優異,國人對奧運重視度也就超乎以往。戴資穎東京奧運羽球女子單打金牌戰高達775萬人收視,其他羽球、體操等收視人口都高達2-300萬人。
國人需要的是信心,唯有我們在國際社會取得更多正面消息,提升國人的國際觀才有望,國人也才會更願意收看國際新聞,媒體獲得正面回饋,才更有動力做出更多產出,如此良性循環,才有正面效果。這部分需要外交部多加費心,本人在國會必定給予最多協助,為國人的國際信心做最大努力。
以上提出駐美代表處正名台灣的三大好處,本人也相當感謝外交部與國安單位,在這項議題上所下的功夫。也希望藍營不要再針對正名議題,發表不利台灣的言論,應該站在台灣角度發言,別再為中國政府製造恐懼。
絕不能輕忽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週報提醒:火能量高張,學習控制脾氣】
🔺 錄製時少講巨蟹,以音檔形式補放在影片最後一段,請見諒~
------------------------------------------
發佈週報的此刻,#金星已經進天蠍了。天蠍人應對「好事降臨」有感,像是運氣不錯、受友善對待,或價值被肯定。而且,也會朝金星方向前進,比如美一些、身體好一些、享受多一些。
金星天蠍是金星的「弱勢位」,對大眾來說,意味著「天蠍領域之事」開始被觸動,最生活化的詮釋是「關於金錢、性、犯罪、療癒、起死回生、生死思考」等事皆「有感」,所以,保險業務、銀行業務開始活躍,思索遺產分配、遺囑之事,或,某事觸動我們「內心深沉的黑暗傷痛」。
當然,這星象略帶沉重,也正因「回不去了」,所以鼓勵人們面對黑暗,要先「認了、才能重生」,尋找生機,就從「#認了 #放下」開始。
天蠍也觸動「權貴、名媛、有錢人、大金主」、或「軍警、恐怖份子、恐怖主義」者,都因金星而成「不能忽視的存在」,尤其將 #金天對分,更帶有猝不及防、粗暴就顛覆一切的意味,顛覆「金錢vs權力vs品味」的一切,「非主流與主流置換」,價值、品味也受顛覆,以前喜歡的現在變得討厭,以前覺得酷現在覺得糟等,讓人見識到「#瞬間變臉」的功力;錢、權之重心也忽然移位,這對「有錢人、掌權者」來說是不容忽視的挑戰(小老百姓反而較無感),而有錢人、掌權者的動盪,也大大影響「經濟動向」,像是權勢起落,導致股票漲跌,導致經濟動盪等,若想尋求平穩,要更勤快盯緊局勢變化才行。
對一般人來說倒有「#花大錢的衝動」,或有「花大錢的必須」,忽然想吃好的、穿好的,或買豪車名牌,或對養生、美容很捨得花費等,也可能籌備許久之事終於要執行,此刻出手,豪擲千金;或者認了情勢、認了賠,錢只能這樣沒了。
而主流與非主流的置換,互換其「存在感、份量、地位、重要性」,更令人有「改朝換代」之感。
另外,#五星逆行 繼續中,「檢視、回顧過往,挖出以前的老問題,翻開以前老作品」等都是逆行的「正常操作」,但我們希冀的,是人們能以過去失誤為鑒,讓自己越來越進步,而不是「以過去言行為聲討武器」,變得為聲討而聲討,既模糊事件焦點,無助核心探討,又助長情緒勒索歪風,製造恐懼,實在令人搖頭。
也許,這也體現了木土合相水瓶年代,「人群集結」所生的利、弊,若不規範,會如何令人心驚。
土逆行結束於10/11,木逆行結束於10/18,冥逆行結束於10/7,所以,少一點逆,就少一點「往後看、往過去挑毛病」,十月中後就「往前看了」,敬請期待。
#週三前火星衝刺。火星衝刺處女,處女同學快解脫了,恭喜你,但週三前仍不能小覷火能量,做事盡量冷靜、謹慎,忙碌、受傷之餘,多照顧自己的身心靈。對一般人來說,職場也是一片雞飛狗跳,瑣事極多,已到令人崩潰的地步,所以想在期限內完成不可能任務,只能轉換思維、變換方法,祝大家都能在週三時升級成功、轉型成功。
而火衝刺最要注意的是「#火能量高張」,尤其服務業衝突特別多,芝麻綠豆大的事也可以引發大衝突,真的要學習控制脾氣,提高EQ,以免被火處女「挑釁成功」。另外,職場本身具危險性、高溫高熱、搶時效、或醫療工作者,也是要注意火能量的重點人群,希望趕工時,或用火、操作機械時,都要注意安全,保重健康。
週三凌晨 #火星進天秤。所以本「週二、週三」在我看來,都是「最人事紛亂」時,尤其對正「談合作、搞公關、評估關係去留」者,更是股「強烈刺激」,強烈感受到是「互相拉抬,還是被帶賽」,意識到「好夥伴的重要性」,因為「好壞兩極」。
火天平也帶動我們願意「積極協商」,因為「只有自己好是不夠的」,惟有「不同的意見也能被接納、協調,使雙方都好」,事情才會成功。對一般大眾而言,婚姻、合作問題會「浮上檯面」,是到了該承受,或該表達不滿、進而處理的時候了。
火星也使「天平座、律師法官、外交人員、仲介業者」更忙碌奔波,或者受傷、火氣大、脾氣壞等,但火星的正向表現則是「一鳴驚人、一舉爆紅」,也很值得期待,請接招吧。
本週持續 #水星停滯期,還會停滯兩週,君不見3C、手機話題已經延燒,這已是水停滯的常態了,除了手機大廠動作頻頻,我們的手機、電腦也的確容易故障、出錯,或溝通不良、迷路、忘東忘西、折返跑等,使生活有不順之感,只能說,這段時間盡量「多心、留意」囉,太粗心、自以為是就一定會出錯。
水逆也讓「老朋友、前任、前敵人」都冒出來了,也許是忽然想起對方,或聽到對方名字、看到消息等,勾起無限回憶。當然也可能是「令人不愉快的人」如可怕前任或敵人等,若有未解之事終究要面對,或時過境遷後令人不勝唏噓。
太陽開始展開衝刺,氣流紊亂,本週即以「颱風過境」作為展開,令人感受秋分節氣能量之強,「開創性、破壞性」都不可小看。請大家做好防颱,也做好防疫,處女管「小人物」,幼兒園小小孩正是處女管轄,其感染情勢絕不能輕忽,一旦成破口,絕對會造成大破壞性,目前的台灣真的承擔不起,只能籲請大家萬事小心。
天佑台灣,祝福大家
獅子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雙魚來點新嘗試打開財運;是誰有戲劇化的桃花,又是誰太宅了會影響健康?來看唐老師的分析吧~
高清版請看這裡
↬https://youtu.be/k3fBcv6qoyE
絕不能輕忽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炎炎夏日又將來襲,時序進入酷夏,氣溫年年升高,氣溫動輒超過攝氏35 度。從事戶外活動或工作時,容易因為高溫感到不適,可能發生中暑的狀況。中暑是一種熱傷害,在身體脫水的情況下,體溫飆高,導致身體感覺不適,而產生昏迷、暈眩等狀況,最壞還有可能併發器官衰竭。因此絕不能輕忽中暑帶來的危險性,時時補充水分,避免陽光長時間曝曬,都能防止,都能防止中暑情況的發生。
影片授權:安妮怎麼了? -線上急救教育平台(https://youtu.be/hBO8weakpJQ)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