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Talk選物no.1】一位證明有錢也不一定讓鬼推磨的男人
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是一門相當有趣的學問,研究者結合心理學與經濟學的理論模組,不斷設計研究來認識你,接受你,改變你,放下你 (誤),在這個領域的知名研究者當中,Dan Ariely是特別出眾的一位,關於他曲折的人生故事,之後瓦老師還會推薦另一個podcast來多聊聊,雖然他的生命多舛,但他經歷的痛苦並沒有掩蓋他的幽默,而更讓人著迷的是他研究的主題,他專門研究不理性的人。
#講到不理性每個人都左右看別人
#停下來喔
這個一聽到不理性眼神就變成 #兔美醬 的Dan Ariely首先開宗明義告訴我們, #知道不等於做到 ,光是讓對方明白改變行為後的好處並不足以讓人們因此從沙發上彈起來開始瘋狂搖呼拉圈,我們要另外往兩個方向思考,Dan Ariely比喻說就像要送火箭上太空一樣,我們要思考如何減少阻力(friction),以及如何增加推力(fuel)。
減少阻力的部分,他用了一個案例來說明。某個藥局找上他的團隊,請他設計一個解決方案,讓慢性病用藥者願意把使用中的原廠藥換成學名藥*,過程中他發現如果要求用藥者回覆信件才能換成學名藥,就算送他們一年份免費的藥,也只有少於10%的人會真的動手回信去申請替換,因為在他們心中,回一封信跟每天起床以後折棉被的麻煩程度是一樣的,都是一種 #很簡單但我好不想做 的事,如果你不試著去處理這種阻力,你就很難改變對方的行為。
#錢給你快點回信
#給你錢不要叫我回信
在另一個案例中,Dan Ariely研究的是,要製造什麼樣的動力,才能讓肯亞貧民窟的民眾養成存錢的習慣,他嘗試了各種方法製造動機,利用罪惡感,利用獎勵補貼,甚至也利用了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的心理學理論,但最後他發現最有效的推力,反而是替這些貧民們設計一個具有儀式感的存錢記錄行為(效果遠勝其他推力兩倍以上),研究團隊給他們一枚代幣,上頭有刻好的24週數字,第一週如果確實存了錢,就用一把刀在1的數字上 #垂直 刮下記號,如果第二週沒有存錢,就在2的數字上 #水平 刮下記號,Dan Ariely能夠想出這樣的方法,是因為他蹲點觀察貧民窟的大家,發現對他們而言,縮衣節食是巨大的犧牲,而一個具象的儀式能有助於他們 #看見 這麼做的意義。
改變一個人從來都不容易,如果你也注意到 #都已經講過了一百遍 沒什麼用,試試Dan Ariely的做法,去設計環境,減低阻力增加推力,最重要的是,別忘了蹲點觀察對方在意的事。
#改變成真不容易持續發生
#就算是人有錢都不見得會好好做事了
#請別再讓鬼承受我們不合理的期待
*附註:將原廠藥(branded medication)換成學名藥(generic medication)理論上是種對各方都更省錢的好建議
在Instagram選個字來學
👉🏼https://reurl.cc/X6mA4D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