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同理心練習/與頭痛的孩子互動時
在對話中持續覺察,在覺察中持續對話
在一次教師研習中,我帶領幾位老師練習同理心的對話與回應練習。我邀請大家以自身的故事做為素材,與夥伴們互相練習如何回應對方的情緒感受。當身旁的人遇到挫敗時,不論是處於高張激動或低落沮喪的狀態時,同理心的回應都能有效地幫助對方穩定下來;而在穩定的身心狀態下,進一步討論「怎麼因應?」或「如何解決問題?」,效果會比較好,對方也較能聽進我們的建議。
同理心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對對方的感覺或想法「感同身受」,並且用適切的話語(通常是情緒形容詞)將對方的狀態表達出來。
現場的老師提問:「實務中,我們遇到讓我們頭痛的孩子,常是帶著敵意的,他們的語氣或態度通常很差,合作意願也很低,同理心的回應該怎麼做呢?」現場其他老師紛紛點頭表示同意。通常,那些配合意願低或對師長帶著敵意抗拒的孩子們,在與師長互動時,會以兩種方式呈現,一種是口氣不佳,並帶著爆衝的情緒;另一是消極配合,就是頻頻說:「好、好、好,我知道了!」但實際上仍然「做自己」。
在與這類孩子互動時,通常要有兩個基本認識:
(一)任何的抗拒必伴隨著控制而來。當孩子主觀感受到自己受到控制,缺乏自主空間時,便會試圖奪回主導權,不論是怒目相向或消極配合,都是在關係中爭奪主導權的表現。
(二)回應態度不佳的孩子,特別是語帶攻擊同時又情緒激動,通常正在「很用力」地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想法。如果,他們認為大人沒聽見或沒聽懂,便會使出更大的力道,情緒張力更強,口氣更衝,直到他們覺得再怎麼表達都無濟於事時,便放棄與大人互動了。
我現場示範了一段模擬對話,老師們紛紛表示相當不容易。事實上,師長的困境不是不知道如何回應,而是如何不被孩子的話語或態度激怒,讓自己的情緒保持穩定,這需要有足夠的自我覺察才行。
以下呈現一段師生對話,示範如何在情緒感受上回應學生。
請特別注意,若你是這位老師,在每一句對話的當下,你內心裡會升起哪些情緒與想法?而它們又會如何影響對話的品質與效果?
先交代一下背景,某位同學在班上與另一位同學發生嚴重的口角衝突,老師利用下課時間,找這位學生談話,一方面想要了解孩子怎麼了,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能幫助孩子改變現狀。
老師:「聽說,剛剛又和同學發生衝突,差點兒大打出手了。現在還很生氣吧?」
學生:「對呀!不然咧?」(臉轉向一側,斜眼看著老師)
老師:「除了生氣,還有什麼感覺呢?」
學生:「就跟你說生氣了,還一直問!」
老師:「好像,老師問起你這件事,讓你感到不舒服,是嗎?」(放慢說話速度,放輕語氣)
學生:「對呀!不然咧?」
老師:「所以,你不喜歡我一直問。」
學生:「奇怪,那你還問!」
老師:「嗯!謝謝你願意告訴我,你不喜歡被一直問。甚至,我能感覺到,你有一些生氣?」
學生:「沒有啦!所以,老師,我可以走了嗎?」
老師:「嗯……你很不想和我談話。」(持續關注孩子當下的想法與情緒)
學生:「對!不想。所以,我可以走了嗎?」
老師:「你當然可以走。你不想跟我談話,我會尊重你。不過,我很謝謝你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及感覺。」(用肯定的眼神看著學生,微笑地說)
學生:「……」
老師:「會不會,你不想和我談話,是因為,你擔心說了也沒用,不但沒能被理解,反倒會被罵,是這樣嗎?」
學生:「……」(沒說話,緩緩低下頭)
老師:「所以,你心裡面是有些擔心或害怕的,你覺得老師不會懂你,還會指責你。」(繼續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
學生:「你就是會呀!而且你都特別針對我……」(放大聲量,有股情緒上來)
老師:「特別針對你,指的是?」(保持好奇)
學生:「你怎麼不找另一位同學來問話,是他先惹我的好不好?但你每次都只找我來!」
老師:「我明白了,所以,你感覺到不公平,是嗎?甚至,有些委屈,因為,明明是對方先惹你的,是嗎?」
學生:「……」(低下頭,眼眶泛淚)
老師:「嗯……是呀!如果我是你的話,我也會感到很委屈;而當老師每次要找我過去時,我也會充滿擔心。更重要的是,我會有種不被信任的感覺,是這樣子的嗎?」
師生對話節錄至此,接下來,這位老師的回應,幫助學生本來激動的身心狀態漸漸沈澱下來,也願意與老師談起自己的委屈及困境,最後,能與老師一同討論如何面對及解決問題。
在這段對話中,學生是持續帶著敵意的,時而出現攻擊性話語,時而消極配合;然而,老師沒有給出任何建議或評價,不講道理也不說教,而是將對話的焦點持續放在孩子的情緒感受上,讓孩子能感受到被充分理解。
這樣的對話能夠有效持續,師長勢必要有著強大的自覺能力,並且能夠快速調控自己的狀態。首先,當學生說出「不然咧?」「還一直問?」「我可以走了嗎?」等具有挑釁意味的話語時,師長的第一直覺反應常是「你這是什麼態度?」「你懂不懂得老師的用心呀?」「我幹嘛浪費時間在你身上呢?」也就是,被學生惡劣的態度給激怒了,於是冒出指責學生的話語,或用更強烈的高張情緒試圖壓下學生,取回互動的主導權。得到的結果常是,學生更認定了:「看吧!我果然會被罵」、「老師根本不會想理解我」,最後兩敗俱傷,不歡而散。
所以,師長必須清楚意識到自己有著「憤怒」、「生氣」或「挫折」等情緒——因為覺得不被尊重,或者身為師長的尊嚴被侵犯了。在脫口而出一些反擊的話語時,想一想:「什麼才會是有效果的回應?」,因而能打破慣性的回應方式,繼續在情緒感受上回應對方,讓雙方的互動能夠持續。
特別是,當孩子控訴老師:「你都特別針對我」時,老師要能忍住想要解釋或澄清的意圖,先帶著好奇聽孩子怎麼說,並且繼續回應孩子感覺到「不公平」或「委屈」的情緒感受。
再來,當學生出現敵意攻擊或抗拒的回應時,師長要願意去正向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意圖,看見孩子正「很用力地想表達自己」,因此師長也需要更用心地聆聽孩子,同時為孩子「願意說出來」而表達感謝。
最後,這段對話的關鍵轉折,出現在老師選擇將談話的焦點,從一個事件(當事人常與同學發生衝突)上轉移到師生此刻的互動關係上,也就是聚焦在「此時此地」(here and now)發生在兩人之間的事情。在助人會談中,對話的焦點若在事件上,稱為「內容」(content);若聚焦在此時此地雙方的關係上,則稱為「歷程」(process)。具有療效的高品質對話,通常會關注「歷程」多過於「內容」。
總結上述,當師長在面對情緒高漲、敵意攻擊、配合度低或消極對抗的孩子時,需要記得與不斷練習的幾件事情:
(一)在情緒感受上給予回應,試圖幫助當事人創造一個「被理解」的情感體驗。
(二)自我覺察當下的情緒狀態,特別是那些不被尊重時的憤怒或挫敗感,並理解這分情緒的來源。
(三)當想要反擊前,停下來,思考一下,這段對話的初衷是什麼?一開始設定的目標是什麼?你的反擊是否能帶來有效的結果?什麼才是當下真正有效的回應?
(四)看見並正向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意圖——孩子正「很用力地想表達自己」。
(五)將對話的焦點從「內容」轉移到「歷程」上,在互動關係上繼續回應孩子的情緒感受。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品質與有效果的對話,是否安頓自己的情緒狀態是關鍵,這得仰賴平時在對話中有意識地覺察,同時,帶著覺察持續與孩子互動。
(本文收錄於《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年))
文章連結:https://udn.com/umedia/story/12762/4029852?fbclid=IwAR1qa1-chRFylYYDg9TJQxJmPN1yDXAiJplJtplMnY3OJv2kjmy2oMVl62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介紹 訪問作者:陳志恆 內容簡介: 曾經在懷裡親密撒嬌的孩子,什麼時候起,竟成了冷漠的背影? 親愛的孩子,我好想再像從前那樣,緊緊擁抱你…… 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刺蝟孩子,只有正確的陪伴與溝通能軟化...
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 在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走入孩子的內心 ]
#陳志恆心理師 的這篇文章,讓我想起前陣子的一段對話,他是我在擔任行動心理師時期,在各校接個案遇見的孩子,2020年末他寄了封MAIL給我,跟我說「老師,我是OOO,你記得嗎?國中有過動症吃藥的那個」
#孩子每字每句都呼喚著當年陪伴的片刻
我心頭一震,看到他說話的方式,當年談話宛如昨日歷歷在目。回憶起當時心疼著當時的他,很能聊但很孤獨,他知道外界給他的標籤和擔憂,也知道父母給的期望和壓力。
信件往下滑動,下一句話娓娓道來近況「明年要準備研究所了,很緊張」身為老師,無論各個時期能在孩子的關鍵時刻陪著,參與著,尤其在孩子面臨各種心情起伏的片刻,感到無比珍貴!
#事過境遷珍貴的是見到孩子重獲力量
「現在的我過得很好,因為想跟你說聲謝謝,努力找到當年的MAIL不知道妳看不看的到這封信,想跟妳說,每一週被約(來輔導室),我都亂亂講,看到妳細心地聽我講話都很想笑,覺得妳樣子看起來很傻,幹嘛這麼認真,畢業以後開始懷念曾經有人這麼傻,傻得這麼重視我。謝謝妳,因為當年有妳,讓我在吃藥暴瘦的國中生活中,知道我不只有過動、不只有成績下滑,還知道我依然是活生生的人、是個平凡的學生,也值得被大人懂得的小孩!讓我相信,在我長大後,我一定可以做到更好的事!」
#觸碰情緒是通往孩子內心的入口
記得當年在他情緒大起大落的同時,每一次的陪伴都驚險且在沒人相信他的時候,和他一起找到控制自己的辦法,也許某種程度上我們都不保證自己是別人人生的什麼角色,但是,聽懂情緒、觸碰情緒,絕對是一條懂人的最核心的辦法!這篇文章,除了呼應和迴響,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陳志恆心理師如何讀懂孩子情緒,怎麼陪伴他手邊的孩子~
#擁抱刺蝟孩子
#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
https://reurl.cc/nnE53v
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介紹
訪問作者:陳志恆
內容簡介:
曾經在懷裡親密撒嬌的孩子,什麼時候起,竟成了冷漠的背影?
親愛的孩子,我好想再像從前那樣,緊緊擁抱你……
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刺蝟孩子,只有正確的陪伴與溝通能軟化尖刺!
在造成受傷的孩子與成為壞掉的大人之前,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陪伴是親子關係最重要的關鍵字,但是否每每想與孩子好好談心,面對的卻是惜字如金,甚至面露不耐的回應?來自十年教育現場的深刻觀察,諮商心理師陳志恆結合實務經驗與專業背景,一一破解親子矛盾,讓你擺脫關係泥淖,與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進而成為孩子人生路上前進的堅實後盾。
孩子,為什麼你不再願意和我說話?
你是否常常覺得……
□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卻不懂得感恩與珍惜。
□越想靠近孩子,孩子似乎躲得越遠。
□孩子的情緒起伏不定、反覆無常,不知道如何適切安撫才好。
□被孩子陰晴不定的情緒反應給激怒,理智線難以接回去。
□每次讚美孩子,孩子都不領情,甚至情緒變得更糟,不知道自己說錯什麼了。
□孩子的口中只剩下「不知道」「還好」「隨便」幾個字,真叫人抓狂。
□孩子在課業、人際或生活上遇到困難了,卻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他才好。
□孩子有著某些偏差、極端又怪誕的觀念,不知道該怎麼幫他矯正過來。
□常冒出「如果這麼難教,乾脆不要管好了」類似「放棄教養」的念頭。
□因為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而心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家長。
□總是不自覺地把怒氣發在孩子身上,事後又後悔不已。
□整天忙於孩子的事情上,卻沒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是否題題都令你心有戚戚焉?別擔心,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關係困境而生。
親與子是世界上最難割捨的關係,無疑相愛卻又很難無怨。不久前還圍在身邊撒嬌,沒完沒了地纏著說話,怎麼轉眼間,熟悉的孩子成了渾身帶刺的刺蝟,碰不得,講不得,一句話不對,隨時引發一場家庭風暴。
其實,他們的一字一句甚至每個動作,都在傳遞著訊息,都在等待著被理解。擁有專業背景與十年輔導現場經驗,最懂孩子心的心理諮商師陳志恆以36個真實情境切入,逐一剖析親子關係常見的風險,再分別提出解方,帶你讀懂話語背後代表的真正聲音。只要學會從中自我檢視,依循專業建議,就能達到有品質的關鍵陪伴與對話,也更能走入孩子內心,恢復過往無話不談的親密關係。
讓我們用愛軟化孩子的刺,拆去藩籬,重新擁抱。
作者簡介: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也是情緒調適專家。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
曾終日與青少年孩子為伍,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在經歷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人生急轉彎,辭掉穩定的教職,離開校園,走入社區,遠大的心理助人夢正要展開……
著有《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
學經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畢業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1155號)
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Master Trainer)
全球NLP訓練與諮詢社群(GTC)認證成員
臺灣神經語言程式學學會(TBNLP)常務理事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訓練合格治療師
愛心理(iSpace)管理顧問公司特約講師
曾任國立彰化高商輔導教師、輔導主任
作者粉絲頁: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介紹
訪問作者:陳志恆
內容簡介:
曾經在懷裡親密撒嬌的孩子,什麼時候起,竟成了冷漠的背影?
親愛的孩子,我好想再像從前那樣,緊緊擁抱你……
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刺蝟孩子,只有正確的陪伴與溝通能軟化尖刺!
在造成受傷的孩子與成為壞掉的大人之前,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陪伴是親子關係最重要的關鍵字,但是否每每想與孩子好好談心,面對的卻是惜字如金,甚至面露不耐的回應?來自十年教育現場的深刻觀察,諮商心理師陳志恆結合實務經驗與專業背景,一一破解親子矛盾,讓你擺脫關係泥淖,與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進而成為孩子人生路上前進的堅實後盾。
孩子,為什麼你不再願意和我說話?
你是否常常覺得……
□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卻不懂得感恩與珍惜。
□越想靠近孩子,孩子似乎躲得越遠。
□孩子的情緒起伏不定、反覆無常,不知道如何適切安撫才好。
□被孩子陰晴不定的情緒反應給激怒,理智線難以接回去。
□每次讚美孩子,孩子都不領情,甚至情緒變得更糟,不知道自己說錯什麼了。
□孩子的口中只剩下「不知道」「還好」「隨便」幾個字,真叫人抓狂。
□孩子在課業、人際或生活上遇到困難了,卻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他才好。
□孩子有著某些偏差、極端又怪誕的觀念,不知道該怎麼幫他矯正過來。
□常冒出「如果這麼難教,乾脆不要管好了」類似「放棄教養」的念頭。
□因為沒太多時間陪伴孩子而心生罪惡,認為自己不是個好家長。
□總是不自覺地把怒氣發在孩子身上,事後又後悔不已。
□整天忙於孩子的事情上,卻沒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與心靈。
是否題題都令你心有戚戚焉?別擔心,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關係困境而生。
親與子是世界上最難割捨的關係,無疑相愛卻又很難無怨。不久前還圍在身邊撒嬌,沒完沒了地纏著說話,怎麼轉眼間,熟悉的孩子成了渾身帶刺的刺蝟,碰不得,講不得,一句話不對,隨時引發一場家庭風暴。
其實,他們的一字一句甚至每個動作,都在傳遞著訊息,都在等待著被理解。擁有專業背景與十年輔導現場經驗,最懂孩子心的心理諮商師陳志恆以36個真實情境切入,逐一剖析親子關係常見的風險,再分別提出解方,帶你讀懂話語背後代表的真正聲音。只要學會從中自我檢視,依循專業建議,就能達到有品質的關鍵陪伴與對話,也更能走入孩子內心,恢復過往無話不談的親密關係。
讓我們用愛軟化孩子的刺,拆去藩籬,重新擁抱。
作者簡介: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也是情緒調適專家。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
曾終日與青少年孩子為伍,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在經歷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人生急轉彎,辭掉穩定的教職,離開校園,走入社區,遠大的心理助人夢正要展開……
著有《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
學經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畢業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1155號)
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Master Trainer)
全球NLP訓練與諮詢社群(GTC)認證成員
臺灣神經語言程式學學會(TBNLP)常務理事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訓練合格治療師
愛心理(iSpace)管理顧問公司特約講師
曾任國立彰化高商輔導教師、輔導主任
作者粉絲頁: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