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信託管理費
大家都知道,在銀行買基金銀行會收取每一年0.2%的信託管理費(某些外商銀行是0.4%/年),有一位『熱心的網友』想與大家分享,其原文如下:
我把所有銀行的規則都查過一遍,查不到的就打電話問銀行客服,台新銀行是唯一不收取信託管理費,條件是持有基金滿三年,贖回時完全0信託管理費(第一年及第二年的也不用),所以想與大家分享這個消息,我知道投信開戶或基富通等基金平台可以免信託管理費,但對於習慣銀行服務或是想集中在銀行統一管理的人,台新銀行(放滿三年以上)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謝謝
PS:我沒有幫誰打廣告,大家各取所需
統一投信基金 贖 回 在 基金教母-蕭碧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管錢才能有錢,我這樣管理帳戶
相信很多上班族都有一個共同的困擾,那就是每換一家公司,得重新開一次薪資帳戶,於是,抽屜留有多本存摺,當然,裏面到底有多少錢,很難搞清楚。想去結清戶頭,「懶」字當頭,本子就這樣越堆越多。
其實多本存摺沒什麼不好,如果可以善加利用、並且做好管理,那可是威力十足!
支出帳、存錢帳分開管理
我就是運用多個帳戶、管住錢財的代表。最簡單的管理方法是,把支出與存錢切開來,舉例來說,水電瓦斯費等支出用一個戶頭統一管理,至於存錢的部分再用另一個帳戶做統整。至於我的帳戶管理,因為還包括基金投資,所以不是單純的二分法,而是四分法。
第一個是專門做境外基金交易的帳戶,不論單筆或定期定額都在這個戶頭處理;第二個是每個月要付出款項的戶頭,這裡面就必須準備包括水電瓦斯、電話費等的款項,另外,我也把定期定額可清楚算出每個月扣款金額的國內基金投資,擺在這個戶頭一起管理。會將國內、外基金分開處理,是因為國內投信發行的基金,我習慣在基金公司開戶,這樣可以省卻一些手續費。
第三個戶頭我把它拿來專門做國內投信所發行基金的單筆投資,特別把它分出來,主要是第二個戶頭,多半是處理可以算出金額的科目,定期定額屬此類,但單筆投資是臨時性的,如果一起放在第二個戶頭管理,很可能發生做了某個單筆投資,結果讓其他的支出扣不到款,這就沒有達到好好管理的目的了。
最後一個則是專門用來支付日常生活開銷的帳戶。這個戶頭也是「支出」類,但為什麼會與第二個戶頭分開來管理?因為第二個戶頭的支出項目「可算」,雖然水電瓦斯每次來的帳單金額會有差距,但其實一個家庭的用水、用電……差異不大,因此歸類為「可算」。
領到薪水自動移錢 管錢才能持之以恆
過去還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時,第四個專門支應生活開銷的戶頭,必定是薪資戶。所以我的做法是這樣,一領到薪水,就會把算得出來的「支出」金額搬到第二個帳戶,另外也把定期定額海外基金的錢挪到第一個戶頭,剩下的才是用做日常生活開銷,這樣就可以很容易控制花錢的習慣。
至於第三個專門做單筆國內基金的戶頭,不固定放錢進去,但,如果有額外的演講或者上課的收入,我則會存到這個帳戶,再者定期定額如果獲利贖回,也是會來到這個帳戶。由於這個戶頭的錢很容易長大,所以,我會把它拿來支付信用卡費用(不固定的開支)或者躉繳保險費(金額不低,通常一年一次)。
反正就是要讓收入、支出的錢可以清清楚楚畫分,在這個原則之下,兩個帳戶也好、四個帳戶也好,只要能夠掌握進與出,自己認為有效、方便,就去做,沒有標準答案。做好管理的結果是,帳戶一目了然,什麼錢用到什麼地方去,都可以輕鬆追蹤、不會雜亂。
會賺錢不見得會有錢,懂得管錢才能留住錢
要注意的是,「移錢」這個動作避免不了,怕麻煩的人要先開設網路銀行、並且事先設定轉帳日期與金額,讓轉帳這件事情自動處理,才可以讓管錢持續下去。
這當中有一個關於「支出」的細節可以與讀者分享,我的信用卡費用從不用自動轉帳,都是拿到帳單,每一筆消費都對過無誤後,才會用網路把錢轉出去。要這麼麻煩逐筆核對,是因為我碰過曾有一筆不是我的消費,掛在我的帳上,雖然我去申訴了,但銀行會先將整筆款項扣走,之後隔了好一段時間才退還給我。
這實在是很奇怪的事情,客戶晚個一、兩天繳付信用卡款,就有滯納金產生,但銀行弄錯帳,雖退還給客戶,但即便遲延了好一陣子,也不會給我們利息錢。明顯的不公平交易,所以我不想讓銀行占便宜。
再分享另一個我個人管錢的習慣,針對每一個帳戶,我都會開設網路銀行,辦金融卡,但只要是有關「存錢」的戶頭,我一律不把金融卡帶在身上,例如境外基金的帳戶、專做單筆投資的戶頭,金融卡都鎖在保險箱裡;此外,薪資戶、也就是支應日常生活開銷的戶頭裏,我也盡量維持最多十萬元的現金,反正就是想辦法控制支出。一旦支出被控制了,又怎麼會花過頭呢?
本文曾刊載於Cheers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