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痘痘位置,真的與器官有關?】
這個應該可以榮列門診十大常見問題之一。
大家在門診都很喜歡問:
「醫師,我臉上某某位置長痘痘,是不是人家說的某某功能不好才導致的?」
猜想是因為網路上有很多罐頭文章,會用這些「看似有理的理論」去寫作。
像是長在額頭痘,常被說是壓力痘、失眠痘,或解釋為中醫說的心火旺體質。
臉頰痘,有人借用中醫經典解釋說「左肝右肺」,左側臉頰長痘是跟肝火旺、肝臟毒素代謝不好有關,右側長痘則是與呼吸道過敏、肺熱旺盛相關。
鼻子痘,被解釋與腸胃消化有關,被認為是排便不好、便秘、消化不良、脹氣的朋友可能發生。
嘴邊、下巴痘,常被說是月經痘、婦科痘,被認為與內分泌失調有關。
大家會這樣去解讀痘痘生長位置是否與身體變化有所相關,其實有幾個常見情況:
1. 被錯誤理解的因果關係
2. 被二次解讀的錯誤引用
3. 確實有根據的相關理論
▎ 被錯誤理解的因果關係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類的例子,假設A、B兩個事件在差不多的時間點前後發生,大腦就會直觀的認為它們有所因果關係。
像是最近壓力大、睡眠少,額頭開始長痘痘,於是就覺得是壓力導致的額頭痘。
確實壓力大跟睡眠少可能會導致皮脂腺出油量增加、提高長痘痘的機率。
但是其實不一定會在額頭發生,會長在哪裡還是與個人臉部的皮脂腺分佈位置、角質層型態有相關。
皮脂腺大量分泌、同時角質層阻塞,才是主要導致痘痘發生的原因。
只能說,在統計學上,或許額頭是有比較高機率長痘的地方(比較會出油與頭髮髒污刺激),所以第一時間會聯想想相關性,但是我們一定找的到有些人的壓力痘是長在其他位置。
因此並不能說額頭痘一定是壓力痘,
或是壓力痘一定長在額頭上。
▎ 被二次解讀的錯誤引用
這部分就跟「中醫學理論」常常被抓來背鍋有關了。
像是上面提到,左邊長痘是肝不好,右邊長痘是肺不好,這個「左肝右肺長痘理論」,其實是與中醫理論脫節的。
「左肝右肺」這個名詞,的確是源自於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刺論篇》,但是並不是跟疾病、長痘痘的位置有關。
原文是寫「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裏,脾為之使,胃為之巿。」
這部分的肝跟肺,其實對應到的是中醫臟象(器官功能而非解剖)。
左肝右肺,也不是實質上的「左右邊」,而是「氣機升降」的意思(古代中醫說左為升、右為降⋯下面300字略😂)。
(另外,也有解釋認為左肝右肺,指的其實就是當時古人認為肝在左邊、肺在右邊,但是這個解讀脫離正確解剖太遠,所以在此不做討論)
簡單白話來說,痘痘長在左臉還是右臉,跟肝臟、肺藏,可以說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左肝右肺這個名詞,其實並不能使用來解釋長痘痘的原因。
那可能就有人說,「可是我吃了清肝火、退肺火的藥,痘痘就消掉了耶?」
這是因為許多「清熱、解毒、退火」的中藥物,多有抗發炎、抗菌或是減少皮脂腺分泌的效果,因此可以達到減少痘瘡的目的。
但是跟所謂「清掉特定臟腑的火氣」,並不一定有直接的相關性。
▎ 確實有根據的相關理論
大家可能會說,難不成所有痘痘位置真的跟身體器官狀態完全沒關係嗎?
其實上面有一個痘痘位置,還是稍微有講中一些的,那就是所謂的生理痘、月經痘。
生理痘跟月經痘,經常被發現在月經前、月經延遲、月經失調的女性朋友身上,大多常見到在下巴、唇週圍發生。
這件事情確實是有相關的科學根據的。
一般來說,這類的生理痘,與皮膚對雄性激素反應增加有關。
因為女性在月經前、月經失調,這幾種情況之下,身體的雄性激素濃度可能上升或是反應明顯。
月經前因為雌激素的濃度下降,導致雄激素雖然沒有上升,但是反應相對較為明顯,因此刺激皮脂腺的分泌,增加產生痘瘡的機率。
月經失調來說,以比較極端的情況-多囊性卵巢為例,因為沒有規律排卵,身體累積的雄性激素較多,進而刺激皮脂腺大量分泌,於是增加痘瘡產生。
那為什麼生理痘大多長在下巴呢?
原因是唇週、下巴區的皮膚毛囊,對於雄性激素的敏感性比較高(也就是男生的鬍區),因此最容易受到雄性激素的刺激產生痤瘡問題。
但是一但雄性激素濃度高到一個程度以上,一樣也可能刺激臉上其他部位的皮脂腺分泌。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月經失調非常嚴重的患者,臉上的痘瘡有可能不只在下巴唇週區域,額頭、臉頰、甚至是軀幹都可能出現。
但是雄激素高,也不是100%會有致痘問題,主要還是要看皮脂腺被刺激的情況。
有些人天生皮脂腺不發達,可能就不會受到影響,因此多囊性卵巢患者也有可能會完全沒有痘痘問題。
所以其實我們也沒辦法從是否有「月經生理痘」來反推這位患者的身體狀況。
#痘痘問題還是要一一頗析原因
#不是看哪裡長痘就能判斷問題
-
#有痘痘問題不一定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也不一定會長痘痘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
統計學 名詞 在 林耕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落後部署疫苗靠人捐
#國民黨要捐秒喊足夠
全台灣2300多萬人口,如果施打2劑疫苗至少要4600萬劑,因應疫情變化,國際上已在討論第3劑來增加保護力。但台灣目前到貨疫苗卻不到1000萬, #過半以上人民沒疫苗。
當全球各國已經開始部署明年的防疫工作,蔡政府不僅落後部署,甚至拒絕部署!
日前鴻海與台積電與輝瑞BNT完成1000萬劑疫苗簽約,預計最快九月底開始到貨,而國民黨心心念念台灣人民的健康安全,也發起聯合四個執政縣市共同購買500萬劑疫苗。但是陳時中部長、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卻再度 #卡疫苗採購,說數量已經足夠。
如果數量足夠,請問九月份學校能夠安全開學嗎?父母老師能夠安心嗎?
如果數量足夠,全體國人都可以施打到有 #國際認證疫苗,順利出國嗎?
如果數量足夠,為何還要不斷仰賴他國疫苗捐贈,而不趕快催到貨訂單?
如果數量足夠,怎麼還有人在搶、在競爭「詠春」疫苗?
如果數量足夠,那12-18青少年什麼時候才可以打到輝瑞BNT疫苗?
主張疫苗已經足夠前,請先把我們採購的訂單公佈出來。當初簽約的交貨時間為何?到底是花了多少錢才會每次都拿到 #遲到貨?
主張疫苗已經足夠前,請先把全國施打疫苗的系統平台做好,不要一開放預約就 #大當機。
主張疫苗已經足夠前,請先把疫苗施打的工作進度規劃出來,讓全體國人知道何時才能夠打到疫苗。
如果做不到,也不敢承諾,那就不要再卡了!!!
讓民間有能力的來!#做真正的超前部署;守護台灣人民健康。不要一手阻擋國民黨想要救台灣的愛心,然後外國、民間捐贈時,另一手又開始 #收割大內宣。
原來,民主進步黨已淪為 #收割一直擋。
#國民黨新竹市長初選候選人
#林耕仁關心您
蔡英文總統說七月底疫苗施打覆蓋率可以達到25%,怕跳票所以又發明統計學新名詞:「劑次人口比」,這又鬧出國際笑話,疫苗施打率的計算方式竟是文字遊戲,讓覆蓋率看來很高,但事實上保護力完全不足?
統計學 名詞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714「疫苗意願登記平台大烏龍 疫苗真的夠了?唐鳯數據能信?」記者會 國民黨團新聞稿
鴻海、永齡慈善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及台積電,12日同時宣布各完成5百萬劑BNT疫苗採購,預計最快9月送抵台灣。同時間,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也宣布,沒有再開啟新專案的必要,原因是台灣目前疫苗採購數量已經足夠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羅致政也同聲呼應,台灣疫苗已經足夠,不需要再由民間購買。而由政務委員唐鳳所主導的「疫苗接種預約平台」,在13日發生大當機事件,可議的是,將原本國人有疑慮緩打的AZ疫苗預約數量一度宣稱高達130萬人,在外界質疑之後,才在傍晚更正為只有6.3萬人登記,離譜至極。
國民黨團今(14)上午召開記者會,強烈質疑蔡政府,全世界都在超買疫苗,只有蔡政府跑出來說疫苗已經夠了,擋所有人的活路,難道是跟民眾真的活在不同個時空嗎?疫情指揮中心創造一個「劑次人口比」來計算疫苗施打覆蓋率,是繼之前發明「校正回歸」之後,又一個世界級大笑話,目的為了圓蔡英文說7月底前覆蓋率要25%的承諾,就又再次出現防疫灌水的遮羞布。此外,連個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都會當機,政委唐鳳還敢稱「IT大臣」,笑掉人大牙,隨便坊間工程師都比唐鳳強好幾百倍,還說這是科技大國亞洲矽谷嗎?因此,國民黨團有3大具體主張:1、立即公布採購疫苗到貨時程。2、立即建立全國疫苗施打線上登錄系統。3、建立民間捐贈疫苗單一聯繫窗口。同時,國會編列過2次防疫特別預算總共340億,現在到底實際付款給誰?第2類施打疫苗名單什麼時候公布?民進黨政府此刻不回答,9月份下會期開議後,國民黨團絕對不會讓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台做施政報告。
總召費鴻泰表示,民進黨政府在民間、慈善團體逐步完成疫苗採購後,對國人宣稱台灣疫苗數量已經足夠,沒有必要再開啟新專案,蔡政府口中疫苗足夠,是足以因應8月底9月初的開學?還是9月21日中秋節前夕,可以回到2級警戒狀態?蔡政府所謂的疫苗足夠,到底足夠在哪裡?是足夠應付開學?中秋節?還是明年農曆春節?是不是應該跟國人說清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為了要兌現蔡英文總統作出的承諾,7月底之前要完成接種覆蓋率達25%,是繼「校正回歸後」,又發明了一個生物統計學上完全看不到的專有名詞:「劑次人口比」。所謂的「劑次人口比」就是在接種人數不變下,改變計算百分比讓數字提升,說穿了就是玩數字遊戲,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會把2劑疫苗加總起來,再核算覆蓋率,疫情指揮中心再次創造世界級的大笑話,其實就是為了圓蔡英文說7月底前覆蓋率要達到25%,這就是一塊蔡英文的遮羞布、灌水的遮羞布。
費鴻泰指出,國會編列過2次防疫特別預算總共340億,現在到底實際付款給誰?給了多少?到底付給AZ多少?莫德納多少?COVAX多少?甚至,究竟已經給高端、聯亞多少?自購的疫苗佔實際到貨數不到1/3,錢到底花到哪裡去?預算是立法院通過的,立法院有資格監督,疫情指揮中心應該清楚告訴立法院。除此之外,政府相關部門在疫苗施打順序第2類的名單,什麼時候可以提供給國會?費鴻泰嚴正指出,民進黨政府此刻不回答,9月份下會期開議,絕對不會讓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台做施政報告,因為連國會要求提供的資料都給不出來,根本不配當行政院長。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行政院宣布關閉民間購買疫苗的窗口,因為台灣疫苗已經足夠了,真的是這樣嗎?台灣人民跟蔡政府是活在同一個時空環境嗎?如此不要臉的政府,卡郭台銘、台積電購買疫苗一個多月,直到6月底才取得政府授權書,民間團體在短短一周內完成1000萬劑BNT採購,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你還有臉再擔任指揮官嗎?事實證明,只有循正常的商業採購模式,就可以買到BNT疫苗,一點也不困難,還拿到陳時中口中「想像不到」的30元美金一劑的價格,這也證實了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相繼拒絕林全購買BNT疫苗之後,根本就沒有再買疫苗,才是造成700多人染疫枉死的真正原因。
鄭麗文痛批,蔡政府居然說台灣現在疫苗採購已經足夠了,事實上台灣的疫苗採購跟全世界相比,根本就輸得一踏糊塗,全世界都超買,只有台灣沒有超買,還好意思把民間企業、慈善團體購買送給台灣的疫苗也算進去,連民間採購的也要收割,民進黨就是「收割黨」一把鐮刀到處收割別人的成果,還好意思花大錢買國際媒體大外宣,說是政府派郭董、台積電去購買疫苗,殊不知國際社會早就看破收割黨手腳,根本笑掉人家大牙,台灣怎麼會有這麼不要臉的政府?
鄭麗文指出,倘若從政府採購、美日、民間捐贈疫苗加總起來,的確是可以讓全體國人都打得到一劑,問題是,自購疫苗何時抵達?目前自購1000萬劑AZ疫苗到貨量不到10%,民進黨政府口中疫苗夠了,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可以在暑假結束前可以解封?還是九月開學之前足夠讓國人施打完畢?還是國人被病毒沒收的端午節、暑假之後,可以過中秋節?蔡政府誰敢出來拍胸脯保證?如果不敢,為何不加購莫德納、BNT?郭董買得到疫苗,3個月後如期到貨,蔡政府還有臉說疫苗難買?
鄭麗文指出,連個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都會當機,政委唐鳳還敢稱「IT大臣」,笑掉人大牙,隨便坊間工程師都比唐鳳好幾百倍,說這是科技大國亞洲矽谷嗎?上得了檯面嗎?一天到晚當機,這些烏龍系統每天開台灣人玩笑,民眾上去登記,又發現都是打假球,一個簡單沒什麼技術難度的平台,先是拖到天荒地老,實際上線又一堆烏龍跟錯誤,花人民的納稅錢搞出這樣的系統,民進黨政府除了吹牛、收割,還會什麼?因此,國民黨團有3大具體主張,國民黨團主張:1、立即公布採購疫苗到貨時程。2、建立全國疫苗施打線上登錄系統。3、建立民間捐贈疫苗單一聯繫窗口。國民黨團敬告民進黨政府,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難道你們不怕天打雷劈嗎?什麼樣的謊言都敢講,還要凡事都政治計算嗎?人民所有的活路都要擋嗎?不怕老天爺跟你們算總帳嗎?
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表示,民間企業、慈善團體相繼成功簽約BNT疫苗,結果外界只看到民進黨政府忙著攬功、收割,以為老百姓忘記當初蔡政府是如何百般刁難、阻擋民間自購BNT疫苗捐贈政府自救人民,民進黨的「收割國家隊」,仍還在阻擋各縣市政府提出自行採購疫苗給民眾施打的申請。陳玉珍指出,蔡政府阻擋縣市政府購買疫苗的理由,聲稱目前疫苗採購數量已經足夠,但實際上距離全體免疫還有一大段距離,蘇貞昌在2月向立法院報告疫苗採購專案時表示,到了今年第2季,政府採購疫苗數量可達1000萬劑,現在已經是7月中旬了,不含美日、民間企業慈善團體捐贈數,實際政府購買到貨量只有590萬劑。
陳玉珍指出,換句話說,蘇貞昌在國會殿堂的報告,是要打6折計算?根本就是跳票、跳票、再跳票!蔡政府既不公開告訴國人疫苗到貨時間,又宣稱目前疫苗採購數量已經足夠了,人民對蔡政府的承諾,還會有信心嗎?也難怪當疫情指揮中心開放疫苗施打預約平台後,瞬間湧入上百萬民眾上網登記,造成系統大當機,陳玉珍諷刺蔡政府,所謂的超前部署,連預約系統都做不好,何來的超前部署?這個預約系統由所謂的天才IT大臣唐鳳主導,竟然做出這樣的品質,實在有辱台灣是科技島的稱呼、丟台灣人的臉。
統計學 名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從小到大我經常聽到有人告誡我,不管這個人是我的老師,還是我的父母親,或者是一些關心我的長輩。
他們呢,都對我耳提面命、念茲在茲的說,叫做「早餐很重要!」。
「早餐」真的很重要嗎?或許吧,可是呢,我們很多時候喔,對於這種好像從你出生以來就有的記憶,我們從來沒有去檢驗;更不要說有沒有去懷疑過。
然而呢,今天的分享,就從「早餐很重要」這個觀念作為出發;這個似乎無從反駁的認知,到底是否為真呢?
其實喔,大部分的研究調查都顯示,那些關於「早餐是否重要」的研究,多數都是採取「觀察研究」;而不是用「隨機對照實驗」,這種比較嚴謹的研究方法。
而研究人員跟著實驗的對象,觀察他們都做些什麼事;但是沒有跟「對照組」進行比較。這也就表示喔,他們的研究發現某些相關性。
比如說,吃早餐的人可能很健康,但是卻未必呈現出必然的因果關係。也有可能是,本來就很健康的人,吃早餐的機率比較高啊!
如果順著這個思維,當有學者要採用更嚴謹的科學方法,要調查出「吃早餐的好處」就會變得非常的困難。
比如說,有些研究用相對嚴謹的方法,到最後的結論就是這麼說的;「吃」或「不吃」早餐的建議,和人們普遍抱持的看法是不同的。
關於「吃早餐」這件事情,對於減重並沒有明顯的作用。而另外也有研究說,對於早餐這個信念,已經超越了科學證據的效力。
講的更白話一點,就像是有一位英國的營養學家和統計學家,他所說的:「很遺憾的,根據目前的科學證據,答案很簡單,叫做『我不知道』。」
我根本不知道,吃早餐到底是否有關鍵的影響?我根本不知道,吃早餐是否真的有如我們過去認知的一樣,它是很重要的?
所以呢聽到這裡,如果你是一個成年人,那你想吃早餐就吃吧,如果不想吃就別吃。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是成年人呢?因為對於還在生長發育的兒童,或青少年來說,的確「早餐」對於他們,是有關鍵的影響的。
可是對於已經過了發育期的成年人來說,其實真的沒有具體的科學證據,證明「早餐」對於成年人的幫助。
然而,討論完了「早餐是否重要」之後,其實還有一餐,它非常的重要;但是經常被我們忽略。
根據估計喔,有62%的美國辦公室的工作者,在工作一整天的地方,狼吞虎嚥的吃著自己的午餐;而且這個場景,通常讓人感覺到很沮喪。
比如說吧,你一手拿著智慧手機,而另外一手,拿著其實不太好吃的三明治;然後從自己的辦公小隔間裡,飄散出絕望的氣息。
甚至於,在國外有個名詞,專門說明這樣的現象,叫做「可悲的辦公桌午餐」,the sad desk lunch。
所以從這裡可以感覺到,對於多數在職場上,努力的成年人來說;我們的「午餐」經常是被我們忽略的。
可是午餐的重要性,卻跟早餐不一樣,它有很多科學的研究證明,它真的很重要。舉個例子喔,有一個在2016年的研究,他觀察了11個組織當中,超過800個工作者。
而這裡面大部分是資訊、科技、教育和媒體業。而其中有些人,固定在午餐的時間好好的休息,並且遠離自己的辦公桌;有些人,則沒有這樣做。
那些不在辦公桌上吃午餐的人,他們比較能夠全力應付職場的壓力;除了午餐過後的時段,就連之後的一整年,他們的精力都會比較充沛、比較不容易精疲力竭。
而研究人員就進一步表示,「午餐休息」提供重要的恢復環境,可以提升職場的健康和福祉。尤其是哦,我們在認知或情緒方面,有高度要求的工作者。
甚至於,那些需要高度合作的工作族群來說。比如說消防隊員,一起好好的吃午餐,離開工作場域的吃午餐,還能夠提升團隊的表現。
所以呢,午餐的重要性,對於成年人來說,除了熱量的補充、營養的補充之外;它其實有兩個關鍵的意義,第一個叫做「自主」,第二個叫做「脫離」。
「自主」是什麼意思呢?你想想看,當你在午餐時刻,可以選擇好好的,在那一個小時或一個半小時,離開辦公的場域,好好的休息,或者是選擇自己要吃什麼東西。
哪怕是這麼小的決定權,其實在我們的心理意義上,都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力量。因為對於「效率提升」的角度來說,當一個人在內在信念裡,相信自己是有自主權。
而且實行了這個自主權,哪怕只是「出門吃午餐」;它都會有效的讓這個人,產生更多的掌控感,並且做事會更有效率。
而「吃午餐」的第二個意義,就是「脫離」。所謂的「脫離」是什麼呢?
這裡面就包含了「生理」的意義,跟「心裡」的意義;其實在我們先前的「一天聽一點」裡,也有跟大家分享。
當我們要給自己好好的休息、換檔跟充電,那麼暫時性的完全隔離工作場域,其實是必要的。否則我們的潛意識,會一直處在一種無法完全放鬆的狀態。
那這個時候,你可能也就只能狼吞虎嚥,而且在自己小小的辦公空間裡,去吃那所謂「可悲的午餐」。
而且進一步來看,這樣的「脫離」,就像是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面所提到的,它就是一個幫助你「換檔」的契機。
或許就在那短暫的脫離,完全放下你的手機跟電腦螢幕,在好好吃飯、休息跟散步的過程當中;那些能夠解決你困擾已久的問題,背後重要的靈感,就會在這「脫離」的時空裡跳出來。
我想這樣的經驗,可能你就有過。然而再過去,可能你都要期待運氣的到來;但是呢,你每天都需要吃的午餐,其實是一個可以好好運用的契機;創造一個空間,讓靈感能夠來找到你。
所以你聽到這裡,你說是「早餐」重要,還是「午餐」重要呢?
尤其是當你面對自己的生活,那些大家習以為常的信念,是不是我們願意,預留一些空間、一些可能性,讓我們可以去質疑、去挑戰?
質疑跟挑戰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推翻;而是為了找出更適合我們的生活模式。祝福你,在接下來的工作跟生活裡,都能夠好好的享受你重要的午餐。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內容所提到的【時間駕訓班】,這是一門線上課程。
由我為你帶來,怎麼樣避免自己生命當中的拖延,跟提升自己的效率。我會帶著你,回到我們心智運作的根本,去找出「效率」真正的關鍵。
關於【時間駕訓班】的相關課程連結跟說明,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很期待能夠在線上,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統計學 名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是一個運動迷,如果你跟我一樣,你可能也會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有些選手喔,當他還是新人的時候,第一年表現得特別亮眼,而通常到第二年就會比較不ok,這叫做俗稱的「第二年魔咒」。
但事實上來說,關於「第二年魔咒」的這件事情,我們可能會做很多的歸因,比如說啊一年呢,功成名就之後第二年就懶惰了…等等等等的。
但是無論我們的歸因是什麼,事實上「第二年魔咒」當你深思細想之後,你會發現哦,這些球員是他們第二年成績真的變很糟嗎?還是他們第二年的成績其實只是沒有像第一年那麼好,那麼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如果按照一個常理來看的話,如果一個球員第一年表現的真的太好了,所以當他第二年表現的沒有那麼好的時候,因為對比效應的落差,所以我們會覺得他第二年陷入了魔咒,第二年表現的不好。
可是如果把他第二年的表現,放到一般球員的平均數來看,搞不好他還表現的還不錯呢!但其實這對我們多數的運動迷來說,我們不會這麼看事情,我們可能會去歸因他在精神上面,他的心理素質的問題,他太早成功所以放鬆,或者是他已經不再幸運了!
然而如果我暫時跳脫出運動迷這樣的一個身份,我們回到統計跟心理現象的理解的話,那關於「第二年魔咒」就很容易解釋了。其實所謂的「第二年魔咒」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無視回歸均值」。
這什麼意思呢?就是喔從統計學上面來看大自然,其實大自然的一切,它的運作都不是朝向「極端值」發展的,它是朝向「平均」值移動,也就是它會有一個「回歸平均數」的這樣的特性。
簡單說,如果你的爸爸跟媽媽都是非常高的高個子,那麼你就很有可能,雖然也是高個子,但是不會像他們一樣那麼高,比較合理的狀況是你爸媽的身高,都已經接近了極限值,所以你要往平均值的方向,你會比他們矮一些,這才是正常的「平均回歸」。
所以如果回到「第二年魔咒」的這件事情,真的冷靜下想一想,難道真的是這些球員第二年打不好嗎?或許有這樣的狀況,可是更多的是什麼?更多的是他只是回歸一般球員的正常表現,如此而已!
所以這樣的一個現象,一切都會「回歸平均值」,對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能有什麼啓發呢?我想這個啓發就是我們很常聽到的三個字叫做「平常心」。
因為在我們的生活裡面,我們經常會因為自己的幸運或者是不幸,去做不合理的放大,要麼就是在主觀感受上太過於挫敗,或者是太過於興奮,那這樣的狀況其實都是不健康的。
其實一切都會回歸到「平均值」,甚至於我們經常會把那些幸運或不幸,去做一些複雜原因的歸因,可能這些歸因會讓我們感受上好一點,會讓這些眼前的不順,得到一個還算合理的解釋。
這也就是為什麼算命的生意,始終很好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然而當你有「回歸平均數」這樣的想法的時候,這時候你反而比較能夠靜下心來,去做一個長期的努力。關鍵在於你的平均數,是不是能夠持續成長的,而不是在於每個區段時間的數字跟表現,都要比上一個區段來得更好。
如果你永遠要比上一個時間區段的表現更好的話,那你只會得到一個結果,叫做「逼死」你自己,所以囉!有句話是說「平凡中見偉大」,如果要我來做進一步的解釋的話,我會說:「平常心才是偉大」。
希望你能夠永遠保持對生命的熱情,而永遠活在「平常心」的期待裡,我是凱宇跟你做分享。
如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8月30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課程。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能夠在8月30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