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年「只」用掉15億個飲料杯嗎?環保署10年不變的數據,該更新了吧!
你也是愛喝飲料的人嗎?隨著手搖飲料店越開越多,台灣每年消耗的「一次用飲料杯」數量也相當可觀。環保署近來致力推動減量宣導,無論是飲料杯的回收獎勵,或是推廣民眾自備環保杯等,都是希望能為我們的環境多做一些。
但是,實際成效如何呢?
根據環保署表示:「國內一次用飲料杯管制對象使用量每年約 15 億個,公告後減量約一成,減少約 1.5 億個/年」。
不過,這樣的數據其實大有問題!
我們搜尋了一下, 2011 年的新聞時,環保署表示「台灣每年約用掉 15 億個一次性飲料杯」,2014 年,環保署也表示「台灣每年約用掉 15 億個一次性飲料杯」,2017 年,環保署還是說,「台灣每年約用掉 15 億個一次性飲料杯」,甚至一直到 2019 年,數字仍然維持 15 億個。
這樣「十年不變」的數字是真的嗎?明明我們就看到飲料店開來越多,國人喝飲料的頻率越來越高,為何飲料杯用量卻停在永遠的 15 億個?
其實民間團體荒野保護協會已根據經濟部統計處的計算,2018 年的塑膠杯用量恐已經來到 20 億個;Greenpeace 綠色和平 (台灣網站) 統計,2019年,光五大通路的飲料杯總量就來到 3.95 億個。這其中的統計差距如此巨大,實在很難讓人相信環保署說的「每年減量約一成、1.5 億個」,「回收成效很好」。
因此,在今天的衛環委員會中,我針對此議題向環保署請教,針對這個「十年來不變的 15 億個」,難道署長也覺得合理、符合日常生活的感受嗎?
對此,署長坦承,其實這個數據是幾年前的統計,但哪一年?環保署也未答覆,近年來,就沒有再進行新的調查。減量的部分,雖然環保署一直在推動,但效果有限,未來會再檢討其他更有效的策略。
除此之外,我也跟署長提到,環保署跟屏東縣環保局,先前曾在小琉球合作推動「琉行杯」計畫,流通量約 3,500 個,每個月就可以省下 1 萬個一次性杯子。這樣的優質政策,是否有機會擴大到其他縣市一同跟進? 目前像是好盒器、青瓢ChingPiao等團隊也都有在提供租借容器的服務,政府能與這些團隊一同合作,讓更多人習慣減少一次性用品。
統整以上幾點,我們向環保署提出幾點政策建議,包括:
1️⃣ 與民團合作,積極針對各通路每年公布數據
2️⃣ 推動業者以重複使用,取代一次用飲料杯
3️⃣ 擴大試辦租借容器服務範圍,促成經濟新典範
對於以上的內容及政策建議,署長表示,這幾個方向都是很好的,未來會努力去做;我也向署長要求, 2 個月內回覆相關報告,並且要有具體實際計畫,包括明確的拓點計畫、政策推動的方向等等,不要又是空設目標、沒有相關做法的支票計畫。
環保減量政策,不應該單憑十年前的數據去做推估,應該看到每年的實際用量、減量狀況等,具體事實貼近現況,我們政策推動的方向才能有效、準確!
經濟部統計處飲料店 在 工商時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四大超商都加入外送經濟戰局】
外送商機究竟有多龐大?經濟部統計處今年4月公布的「產業經濟統計簡訊」顯示,餐館及飲料店中,有提供外送或宅配服務的業者,占比由2018年40.1%提升至2020年53.8%,提高13.7個百分點...
#超商 #外送
經濟部統計處飲料店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飲料店年營收逼近千億很好賺?其實暗藏3大困境】
台灣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飲料店,經濟部統計處表示,飲料店營業額更自2005年以來逐年攀升,至2018年已達962億元,平均每年成長8.9%,2019年1~4月營業額更續增4.8%,預期全年可望突破1000億元。
#手搖飲料 #營業額
▌每天7塊錢,投資未來更好的自己>> http://bit.ly/2Udsp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