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大冒險】N世代學苑即日起開放報名
考考你,用一句成語解釋臺灣企業數位轉型的現況? 🤯
.
.
.
.
.
答案「知易行難」。
當疫情驅動全球企業加速數位轉型,身為企業菁英的你/妳準備好了嗎? 😏
中小企業處為協助企業菁英重組思維、串接新創生態圈,
藉由大師長足的國際經驗、產業觀察,為企業建立新觀念、新模式,達到數位轉型的最佳效益! ,特創立「N世代學苑」👏👏👏,依照不同需求將分為:
1.實戰班:針對正在導入數轉的企業提供業師陪跑、客製化資源挹注。
2.共學班:透過共學引導,建構企業數轉藍圖與方案規劃。
即刻起開放報名,手刀速擊報名網址👇👇👇
Sign up now for “NexTech Academy”👇👇👇
班別網址如下:
實戰班5/28截止: https://reurl.cc/l0mO1Q
共學班6/18截止: https://reurl.cc/g8Vodb
#N世代學苑 #接班傳承 #數位成長
【Startup Adventure】Sign up now for NexTech Academy!
Wha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X from entrepreneurs in Taiwan?
Easy knowing, difficulty processing.
Worldwide DX had forced to speed up due to impacts caused by the Covid-19.
Are we well-prepared now?
Can we keepace with the times trend?
In 2021, SMEA build “NexTech Academy” to assist Taiwan entrepreneurs in DX processing via inviting DX industry pioneer, academic professors and worldwide experts sharing experiences and global DX cases for the maximum DX benefition.
As a entrepreneur student in “NexTech Academy”, we may select:
1.DX-Combat Group: 1 on 1 Mentoring, Professional coaching, and Customized DX resources.
2.DX-Structure Group: DX blueprint strategy course.
DX-Combat Group(Deadline 5/28 23:59): https://reurl.cc/l0mO1Q
DX-Structure Group(Deadline 6/18 23:59): https://reurl.cc/g8Vodb
經驗傳承成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前在粉絲團的「禁方言之亂」大勢大致底定,不過仍有不屈不撓的零星留言,主張「臺語之所以慢慢衰退,不是國民黨禁止的關係,是工商社會快速進步,臺語應付不了新名詞,所以才被華語取代。」
這則留言至今仍不屈不撓四處張貼,我回應如下,其實是自己也做個記錄,日後遇到這種留言我比較方便複製貼上。
--
有人說臺語之所以被華語取代,是因為臺語無法現代化、念出書面語,這是完全錯誤的論點。臺語曾經有過完全與書面語接軌、跟上現代化的時期。
外科醫學手術,這是一門現代科學的專業,然而在大約一百年前,臺灣就有全臺語書寫的外科手術專書《內外科看護學》,這樣難道還不夠書面化、現代化?
http://lgkkhanhouhak.blogspot.com/
社會評論是一種理性而洞見的文字,必須時時掌握時代脈動與前衛思潮,約一百年前就有臺灣歷史上第一本社論專書《十項管見》出版,全書數萬字以臺語寫成。可以證明臺語是可以搞定書面語、接受新名詞的工具。
http://ip194097.ntcu.edu.tw/nmtl/DADWT/thak.asp?id=314
甚至是文言文也可以掌握自如。
https://reurl.cc/9ZD2aY
https://reurl.cc/mqxEA1
本來臺語的發展可以像粵語在香港一樣,成為現代化的通用語言/文字,但是粵語至今仍可以,臺語卻有了斷層,這個斷層是怎麼來的?
不就是香港只有英國殖民,沒有國民黨殖民嗎?(97之後,中共也開始打壓粵語教育,現在港人也開始擔憂粵語的衰退了)
並非因為香港沒有戰爭或動亂所以粵語沒有斷絕,香港一樣打過抗日戰爭、一樣有日治時期,戰爭並不會讓語言滅絕;真正讓文化滅絕的原因,是政策下利用教育和媒體的洗腦。
香港在二戰結束之後,跟臺灣一樣脫離了日本統治,不同的是香港沒有經歷臺灣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這些語言限制:
戰後最初,陳儀政府以台灣人不懂國語國文為由,拒絕臺人擔任政府機關中上級職務的機會。因此省參議員郭國基要求政府要登用本省人材:「絕不容以台胞不解國語國文為理由,拒絕登用台省人,此種看法不僅無理由,且侮辱台胞無過於此。」
1953年臺灣省教育廳和新聞處以推行國語為由,禁止電影院設置台語通譯。省議員呂世明等人曾在省議會裡以缺乏通譯,觀眾無法了解劇情而請求解禁,但省府不同意。
1957年限制《教會公報》使用台語白話字。
1959年,教育部規定電影院放映國語片時不准加用台語通譯,違者將予糾正或勒令停業。
1963年行政院規定「播音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教育部頒定〈廣播及電視無線電台節目輔導準則〉,第三條規定「廣播電視台對於國內的播音語言,以國語為主,方言節目不超過百分之五十。」
1963年7月22日教育廳頒布《台灣省公私立小學加強推行國語注意事項》,明訂推行國語成為校長考核教師年終考績之一,而學生說不說國語,也影響到其操行成績。
1966年台灣省政府《加強推行國語計畫》實施辦法第一條:「各級學校師生必須隨時隨地使用國語;學生違犯者依獎懲辦法處理。」成為處罰依據。
1972年,教育部文化局電視公函通知三台,並分送文工會、司法行政部與警總:台語節目每天每台不得超過一小時,且必須分二次播出,午後及晚間各播一次。晚間六點半到九點半這三小時內,台語節目限由一台播映。三台每天播唱台語歌曲不得超過兩首。
1973年,原本歸教育部文化局管理的電視節目改由行政院新聞局管理,將三台黃金時間輪播的台語連續劇,再緊縮為不准在晚間七點半後播出;甚至在國語節目中出現一句台語,也會被「糾正」。
1977年,行政院新聞局明定:「電台對國內廣播應用國語播音之比率,廣播電台不得少於55%;電視電台不得少於70%。使用方言播音應逐年減少。」
宋楚瑜於1979年至1987年期間,擔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及中國國民黨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時,進一步禁限台語歌及台語節目。1980年,他在立法院明確表示「今後各電視台台語節目將逐漸減少,到全部以國語播出為止。」
除了在教育、廣電、出版上做限制,國民黨治理期間,更將廣電作品中,明明是華語影劇,安插下女、流氓、乞丐的角色使用臺語,讓民眾從意識上認為講臺語沒水準,真正從本土語言裡下了毒。
用「錢」來比喻的話,臺語原本是全島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就像家財萬貫的富戶。後來來了一個政府,限制這戶人家花錢的場所(在教育、媒體、出版限制本土語言),更限制這戶人家的下一代學習怎麼賺錢(文化傳承與創新)。四十年後,政府說好啦解禁了,你們可以自由花錢賺錢了;初期還有很多錢可以揮霍(1980年代臺語依然是民間最大勢力),但是下一代已經失去賺錢的技能,只能坐吃山空。
因此根據研究者調查,曾有因為在校講臺語而被處罰經驗的人,多集中於1960年代後入學開始,與上述1960年代起明令加強華語推行教育、推行成果作為教職員考核或學生獎懲依據的記錄相符。1980年代解嚴後,臺語雖然是民間語言最大勢力,但從1960年代被禁止說臺語的小學生此時已成父母,幼時在思想被下的毒如今發酵,自己認為臺語是沒水準的,要講國語才有水準,於是開始有大量父母在彼此溝通時用臺語,轉頭對小孩講華語。因此在這時期的電視劇《星星知我心》曾安排一幕:小女生被送到鄉下給一對老夫婦撫養,小女生不會講臺語,老夫婦勉力學華語討她歡欣;豬哥亮在歌廳秀偶爾也會說出「咱愛有水準,講國語」的台詞;到90年代初,社會已經開始傳出「孫子聽不懂阿公阿媽講什麼」的災情。因此硬說解嚴之後臺語是最興盛的時期,當時臺語歌大流行,所以戒嚴根本沒有影響到本土語言,這講法是不通的。早在過去幾十年間,從教育、出版、廣電禁絕本土語,成功的在臺灣人意識裡下毒,造成語言斷層。
這就是為什麼粵語沒有斷層,而臺語在解嚴之後努力要把斷層合攏這麼辛苦的原因,因為不只要修補,還要解毒。否則無法自圓其說為何粵語可以現代化、貼近書面語,而在百年前一樣能現代化、貼近書面語的臺語如今卻不行,原因就是因為粵語沒有斷層,而臺語有斷層,這個斷層就是國民黨統治期間撕裂、下毒所致。
經驗傳承成語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春秋時期的小國外交:宋國死要面子活受罪|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自從人類社會有了國家,就有了大國和小國的區別。大國固然有大國的爭霸之術,小國也有小國的生存之道。當今的世界也是這樣,除了少數的大國,多數都是小國,如何生存,如何有尊嚴地生存,這些都是學問。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的春秋時期就是國家林立,小國們在大國的夾縫中求存,為當今的世界展示了不同的求存之道,頗具借鑑意義。
下面,我們從四個國家的典型經歷看看春秋時期小國求生存的經驗和教訓。
魯國:捨掉尊嚴換生存
春秋中期開始,晉國和楚國兩個超級大國展開爭霸,所有國家都面臨站隊的問題。對於魯國來說,除了要應對兩個超級大國之外,還面臨北方鄰居齊國的欺壓。
魯國是周王室的宗親,十分重視血緣關係。在權衡利弊和自尊後,他們做出了一個決定:投靠同是周王室宗親的晉國,並且「擦掉一切陪你睡」,就算你瞧我不起,我也對你不離不棄。
應該說,魯國的策略是相當成功的。楚國距離較遠,並不能侵略魯國。而齊國懾於晉國的威力,也不敢造次欺負魯國。幾次齊國攻打魯國,都遭到晉國援軍的痛擊。跟著晉國這個老大混,魯國的國家安全得到了保障。
安全得到保障了,可魯國人喪失了尊嚴。他們對晉國的無原則服從,導致不僅其他國家瞧不起他們,就是晉國也對他們吆三喝四,完全不放在眼裡。
在魯國人身上發生過多起被晉國羞辱的事情,可以說國格人格盡喪。
魯國曾佔領杞國的一塊地盤,按理說這跟晉國沒什麼關係。可是突然有一天晉國來了命令,說是魯國必須把這塊地盤還給杞國,而且還要把城修好。原來,晉國新國君晉悼公的母親是杞國人。魯國人這個火窩得可就大了,可是還是要「擦掉一切陪你睡」。
那一年晉國國君的一個小妾死了,恰好魯國國君魯成公在晉國訪問。按理說,國君小妾死了,盟國頂多是派個下大夫來參加葬禮。可晉國竟扣留魯成公一個月,參加完葬禮後才讓他回國。魯成公鬱悶透了,召集大臣討論,想要重新站隊,投靠楚國,結果大臣們紛紛反對,執政大臣季文子發表了著名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演講。
於是,魯國繼續執行「擦掉一切陪你睡」的外交策略,直到進入戰國三家分晉為止。
捨尊嚴換生存,這是一種小國生存之道。
宋國:死要面子活受罪
宋國其實是個不大不小的國家,比小國大,比大國小。宋國是商朝的後代,當初周朝滅了商朝,周公優待他們,封他們為公爵,而且不用進貢。所以,宋國人一向自稱「我們是周朝的客人」,自我感覺超好,自尊心超強。所以,宋國人絕對不幹「擦掉一切陪你睡」這類事。
宋國人的口號是:獨立自主,永不結盟。
宋國人在春秋時期是打仗最多的國家,跟左鄰的鄭國和右捨的魯國之間戰爭不斷,可是幾乎沒打贏過。
宋國的南面就是楚國,宋國人瞧不起楚國人,說他們是南蠻子。楚國人很生氣,所以經常來打宋國。可是宋國人會守城,就是不投降。
春秋時期幾次著名的圍城戰爭,都是楚國包圍宋國首都睢陽。
楚成王曾經率領軍隊包圍宋國數月,宋國頂不住了,於是向晉國求援。晉國出兵,就有了晉楚之間的城濮之戰,揭開了晉楚爭霸的序幕。
後來到了楚莊王時期,楚國比晉國還要強大,連晉國都不敢與楚國正面交鋒,可宋國敢。事情是這樣發生的,楚莊王派兩個大夫出使晉國和齊國,分別要路過鄭國和宋國。按當時的規矩,應該開具「單位介紹信」向這兩個國家借路,可是楚莊王嫌麻煩,就省了這道程序。結果,路過鄭國的大夫順利通過,可是路過宋國的大夫就被宋國人殺了,理由是「楚國不開單位介紹信,就是不把我們當一個國家」。
後面的故事可以想像,楚軍包圍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晉國不敢對抗楚國,只是派人忽悠宋國「頂住,我們就來了」。這一回,宋國被圍了8個月,悲慘到什麼程度呢?反正「易子而食」這個成語就是這次發明的。最終,宋國人還是投降了,「城下之盟」這個成語也是這次發明的。
宋國的策略下,死要面子,結果面子基本上也沒有,城下之盟簽了,其他國家還笑話他們。關鍵的是,老百姓的日子沒法過,當時宋國百姓是各國中最窮的。
死要面子活受罪,這也是一種小國生存之道。
陳蔡:沒病找病 自取滅亡
陳國和蔡國都屬於根正苗紅的周朝諸侯國,都挨著楚國。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在大國的面前基本上可以忽略,除了站隊,別無選擇。
楚國可以隨時消滅他們,可是楚國並不願意這麼做,理由很簡單:晉國有那麼多盟國,出門前呼後擁,說起來是個國際領袖,多帶勁啊。如果楚國把周邊國家都給滅了,自己不成了光桿司令?看相也不好啊。所以,楚國要留著陳國和蔡國,有幾個跟班的感覺還是不錯。再說了,陳蔡兩國根正苗紅,有這樣的跟班,自己也有面子。
基本上,陳蔡兩國不僅站隊沒選擇,站什麼隊也沒選擇,只能站在楚國這個隊。問題就在於,這兩個國家沒看清形勢。他們總想著什麼時候回到中原陣營,卻忘了屁股決定腦袋的道理。
春秋時期,陳國和蔡國幾次被楚國滅掉(之後被恢復),都是因為背叛楚國。他們不知道,大國之間絕不會為了一個小國的利益而鬥個你死我活,小國不過是大國手中的籌碼而已。
稀里糊塗搞不清形勢而自己找死,就是陳國蔡國這樣的小國。
鄭國:堅持正常國家關係
其實,春秋時期要說到形勢最凶險的小國,那無疑就是鄭國了。鄭國的北面是晉國,南面是楚國。晉國和楚國之間的三次大戰,其中兩次是因為鄭國。
在春秋早中期,鄭國一開始是誰來就抵抗誰,結果被打得很慘。後來改變策略,誰來就投降誰,結果是很沒尊嚴。到春秋中後期,鄭國由子產執政,事情發生了變化,晉國和楚國竟然都非常尊重鄭國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子產懂得怎樣贏得大國的尊重。
「堅持原則,堅持合理訴求。」這,就是子產為鄭國制定的生存之道。
楚國的王子圍娶了鄭國大夫的女兒,王子圍來迎親的時候帶了三千精銳部隊駐紮在城外,鄭國人很害怕,子產則很從容,派人出城告訴王子圍迎親的規矩,只同意三個人進城,並且所有隨行人員全部換上便裝。面對強硬的子產,原本還想搞點事的王子圍只得服從。
晉國權臣韓起有一個手環,聽說鄭國商人手中有另一隻配對的,於是來到鄭國要求子產幫他找,被子產拒絕了。之後韓起自己找到商人,從商人手中強買了這個手環,子產當即找到他,告訴他說:「我們鄭國建國時,曾和商人有過協議,他們依法經商,我們決不強買強賣。如今,您這樣做,得到了一個手環,讓我們失去了信譽,也讓你的聲譽受損,你認為這樣合適嗎?」韓起感到羞愧,於是退還了手環。
其實,無論大國小國,堅持保護自己的核心利益都是正當的,也會贏得普遍尊敬。相反,那種犧牲國家核心利益、沒有原則的忍讓或者主動付出,都必將遭到鄙夷和蔑視,甚至反咬一口。
鄭國的生存之道,本質上就是堅持「正常國家關係」原則。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經驗傳承成語 在 言仲國文- 【成語古今義不同】 不要用現代人的解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不要用現代人的解釋,去理解古人的句子。 ... फ़ोटो के बारे में कोई जानकारी नहीं दी गई है. ... 京尼教育科技擁有業界33年教育實戰經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