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最高自主學習法》x2本
「領導者都是終身學習者。」但是,學校和老師不會教你一輩子,你追隨的人生導師也有可能隨著時間發生改變。與其被動等待別人餵養你資訊,主動出擊才是新時代的生存之道。知道自己該學什麼、懂得自主學習的人,將化被動為主動,追求更有效率的學習方法,讓自己學得更好、更快。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self-learning-blueprint/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最高自主學習法》的作者是心理學家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他長年專攻人類的表現極限,在學界和商界裡教導相關技巧,帶領人們掌握學習的秘訣、邁向成功。
這本書在 Amazon 和 Goodreads 的讀者評論分別拿到 4.7 和 4.2 顆星的評價,其中「白話文的自學手冊」這類的留言評論,也是讓我產生興趣的主要原因。作者用很直白的說法,重點式說明了自主學習的關鍵要素,「理論探究」和「實際步驟」的部份各佔了一半,如果你對自主學習的方式還不熟悉,這本書是非常適合的入門。
這也是我掛名推薦的一本書,我在書封上推薦道:「在這個快速的年代,自主學習是每個人必備的本領。這是一本豐富、實用、兼具廣度和深度的自學指南,帶領你拆解複雜主題、提高學習效率、加強筆記技巧。」
我認為,這本書想要傳達的重點訊息在於:「想要達成你的學習目標,不要想著如何更拼命,而是想辦法變得更聰明。」這裡的聰明指的不是智商程度的聰明,而是掌握「更有效率和效果」的學習計畫、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我們不需要絕頂聰明,但我們一定能學會如何聰明地學習。
.
【關於自主學習必要條件的迷思】
.
你可能會認為,那些看起來「無師自通」的人,一定是有著過於常人的智商,或打從娘胎生下來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可能也想過,「自主學習」聽起來很難,沒有老師帶領,更是難上加難。因此,作者在這本書的一開頭,就用了一整個章節,來破除我們既有的迷思,到底掌握自學的本領,需要哪些必要條件?
#天賦和智力不是必要條件。很多事情只是你現在「還不擅長」而已。重要的是「成長心態」,無論你對那一個學科的天賦如何,只要懂得投入時間和精力,加上適當指導,便能精通任何領域。
#特定的方式不是必要條件。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有些人喜歡靜靜地讀文字,有些人喜歡看線上課程影片。當教材以最適合被學習的形式呈現時,每個人的學習效果才是最好的。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特定的動機不是必要條件。如果你想等到靈光乍現的動機出現,才開始學習的話,你可能會在等待中錯過很多事。重點在於「自信」,你相信自己有能力達成目標、克服困難,相信自己能夠學會任何一項你真正在乎的事情。
#學習的時間不是必要條件。自從《刻意練習》提出的一萬小時理論,被葛拉威爾引用成「專精一項技能的必備時間」之後,拼命累積學習時數,成了一些人的迷思。作者指出,學習的「總時間」是次要因素,學習的「高品質」才是主要因素。
接下來,我們看作者怎麼把「更聰明地學習」這件事情,拆解成「宏觀計畫」和「微觀計畫」,想達成真正的高效率學習成果,在你理解這兩件事情之後,會開始有更清晰的樣貌。
.
【宏觀計畫】
.
宏觀計畫與你把時間花在學習的「原因」有關,是為了確保目標是你真正想要的。在這個階段非常重要,你要知道自己的總體學習目標和目的,確保即將花費的學習時間,可以創造出你想要的結果。
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不斷回想起我在去年的時候,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自主學習的一個新技能「烹飪義式料理」。我稍微整理了一下心路歷程之後,發現跟書中談的方法很有關聯,試著將這個經驗連結起來。書中提到,所謂的宏觀計畫包含了以下六個步驟:
#你到底要學什麼?
我想要學習如何烹飪,目標是學會烹飪義式料理,除了在自己煮真的比較健康之外,還可以 PO 上臉書曬一下自己的廚藝。
#你跟目標之間的知識落差
我完全沒學過烹飪,知識落差很大。對於食材挑選、如何備料、火侯掌控都沒什麼概念。但是我吃過很多義式料理,大概知道什麼樣的義式料理算得上是「好吃」。
#達成目標的方式
觀看「地獄廚神」高登.拉姆齊(Gordon Ramsay)和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的 YouTube 教學影片。每個週末依樣畫葫蘆烹飪兩道料理。
#畫出你的學習藍圖
從最基礎的廚具購買,到廚房準備、清潔,以及肉品菜類的準備手續影片開始學起。挑選自己喜歡的料理,當成每個禮拜不同的作業。
#制定可衡量的目標
每一週烹飪至少兩道料理,連續兩個月。我要學會各種義大利麵、燉飯、濃湯、燉肉。我把喜歡的料理全放在 YouTube 待看清單一樣樣實作。
#反思和回顧學習成效
無論烹飪成功或失敗,記錄下來作為下次改善之用。料理好吃與否,味蕾最清楚,吃下去的感覺騙不了自己。
.
【微觀計畫】
.
微觀計畫與你每天應該進行的「實際活動」有關,是為了確保你能夠達成你的目標。除了閱讀、聆聽和觀看之外,我們實際上該做些什麼?我們與資訊產生的互動就是學習本身,並且必須帶著目標來運用下列四種方法:
#換句話說
這個方法講求的是轉換和綜合資訊,用你自己的話來表達新的資訊。對應到烹飪,其實就是把教學影片裡的流程,拆成各個小步驟,在自己的廚房實際下廚練習。做完料理之後,我會和女友分享下廚的時候做錯和做對的地方。她很擅長中式料理,但是對西式料理沒什麼概念,聽我分享的時候也會學到一些新東西,還能給我一些很棒的回饋。
#發揮聯想力
運用類比的方式思考,將新的資訊和概念,與我們熟悉的事物結合起來。每一次學習不同的料理的時候,例如要調配白醬、紅醬、青醬,就可以觀察這些醬料之間的配方有什麼異同,甚至高登和奧立佛兩個廚師的配方也不太一樣。做料理也有點像學生時候做過的化學實驗,從設計流程、備料調製、進行實驗,到後的清洗收拾,很多地方都非常相似(理工科in廚房)。
#自我評估
這個方使指的是自我測試、以及從大腦中提取新學到的資訊。有時候也可以出考題考自己,提取記憶和資訊,可以讓知識更加活用。在練習了前幾週之後,我開始可以不太需要看教學影片的備料流程,也漸漸地可以回想起許多環節,對於調味、爆香、煸油有了基本的熟悉度。
#時間空間精力
有效率的學習必須注意三件事情:持續練習的時間、間隔式複習、適當強度的訓練。如果你想學習「知識」,書中的這個部分有很精準的說明,我在這邊就不細講。對於我自己的烹飪學習而言,每週兩道菜的練習強度算是恰到好處,持續練習的時間就是用餐前後的兩三小時,只利用周末練習也起到了間隔式複習的效果。
.
瓦基學習烹飪義式料理的成果
https://readingoutpost.com/self-learning-blueprint/
.
【自主學習者的50-50法則】
.
作者在書中提到,無論你想「自主學習」任何事情,一定要記得50-50法則,也就是「吸收」和「消化」的時間要「各佔一半」。單純的閱讀和收聽資訊是不夠的,一定要試著將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跟自己的經驗做出串聯。「自己教自己」和「說給別人聽懂」是最有效的兩個方式。知識,正是在你苦惱著如何表達和應用的時候,成為你生命中的一部份。
我自己在學習烹飪的過程中,透過大量的實作、試錯,並且聽取自己和女友試菜後的意見回饋,在下一次的練習上做出改進。從單方面的觀看教學影片,到實際運用到日常料理,在兩個月的時間裡逐漸掌握烹飪的技巧,到現在能夠隨手端出一道義式料理。
|如果你不能用簡單的話來表達你知道的事,你就不是真的瞭解。
.
【後記:成為一個自主學習者】
.
《最高自主學習法》的後半段,還包含了對於「學科知識」方面的學習策略,這點跟烹飪的這種技能又有些不同。例如運用「番茄鐘」來管理專注力和精神力,懂得「改變地點學習」提升自己的效率和專注,運用「圖像化思考」加深知識的連結和記憶,用「蘇格拉底式提問」對學習主題產生更深層的理解。還有關於「做筆記」和「克服學習障礙」的專章討論,作者都善用步驟式、條列式的方法給出非常實用的建議。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再次感受到,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自學能力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作者也建議我們在觀察那些成功人士的時候,記得去尋找他們「失敗」的經驗和克服的過程,關鍵在於他們在艱困的時刻仍會不斷嘗試,找到更有效、更快速的復原方式。
學會自主學習,會帶給你需要的力量。
.
【抽獎辦法】感謝 商周出版
1、抽出「2本」《最高自主學習法》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覺得自主學習,最難踏出的第一步是什麼?例如:「我常常不知道要如何規劃自己的學習策略」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2/25(五)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2/26(六)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手冊 在 鋼琴詩人王俊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是對於教育有心或無心的差別,這樣的態度你就難怪他們的國家回覆強。
【動態】 首爾中學生將全面實施音樂劇、劇場及電影等教育課程
文/韓太子
韓國電影《屍速列車》在台灣上映不過才短短三天即票房破億,創下了韓國電影在台票房紀錄,成為台灣影史上最賣座的韓片之外,接著便掀起台灣國內一陣輿論檢討「韓國拍得出來,台灣為何拍不出來?」等議題。然而講來講去不是說到韓國政府是如何砸重金扶植文化產業、或是如何以政策綁企業連帶促進產業結合暨開拓市場,再不就是韓國對影視之扶植有可能也是從教育做起。
韓國在中高等電影教育的推廣可以說是眾所皆知,不僅全國大專院校幾乎清一色都設有影視相關科系,還進行更細部的專業分門別類(編劇、導演、攝影、剪輯、聲音等);甚至在各大城市還另設不少以培養藝術人才的「藝術專門高中」,以確保藝術養成教育的落實。然而近日首爾市教育廳又做出了一個更爆炸性的決定:往後凡就讀首爾的每一個國中生都必須接受並參與至少一學期的音樂劇和劇場,以及電影等藝術教育暨活動。這些做法為的是因應未來人工智能時代所需具備的基本韌性,並且增強孩子們的藝術感受力與創造力。
這份名為“中學校綜合藝術活動營運基本企劃”是由首爾市教育廳於9月8日正式對外發佈,並且於今年下半年即刻展開階段性的實施。
中學校綜合藝術活動學程是一項以學生為中心的藝術體驗教育,每一個學生必須在三年中參與至少一學期以上的音樂劇、劇場、電影等綜合藝術教育活動,並且選擇自己喜好的藝術類別及工作角色後再進行成果發表。首爾教育廳更進一步表示,“從這個綜合教育活動中,上從劇本寫作、戲劇演出、音樂表演、美術創作、下到影像製作不等,每個人可以依據自己的性格及興趣選其所好,並期待能透過各自獨特的表現過程中增進自信感與創意表現力以及問題解決之能力。”
然而這個看似突如奇來的爆炸性政策卻並非莫名地無中生有。事實上,首爾市教育廳早在2015年即修訂了中等學校教育課程的安排暨操作辦法,爾後便按照計畫並將相關的藝術教育活動和創意體驗納入正式課程中。
而為了讓各個學校的老師能更得心應手的實施這項綜合藝術活動學程,首爾教育廳更編譯一套手冊及資料庫,並且針對開發課程分享、工作坊、學術研究、體驗為主的教學內容等進行積極的資源補助。有鑑於藝術領域之廣泛與專業的特性各有所不同,優秀的師資也因此變得格外重要。於是乎便透過韓國文化藝術教育振興委員會提供了各個學校所需要的音樂劇、劇場、電影等藝術講師,並且以各教育補助廳為單位設置“藝術咨詢館”。
另外,為了能夠確實串聯產官學、連接首爾與地方的人力及物力資源,乃至於落實產業結合,綜合藝術活動的成果發表將與全國各大小城市及農村等慶典活動進行結合,並且以此作為各個學校的藝術教育補助依據。
如上述,這項新的藝術教育政策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進行階段性實施,並從自願學校於2017年擔任示範學校,期望能在2018年至2020年完成全面性的落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能夠有效落實藝術教育的發展,首爾市教育廳去年開始正式推動了“學校文化藝術教育中長期發展計畫”,期望能開拓「學生交響樂團」、「學生音樂劇」、「學生劇場」和「1校1文化藝術品牌」等,藝術教育活動不僅持續地擴大當中就連投入的補助和資源更是越來越驚人。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教育更不是立竿就能見影的,即便不是每個人都得當導演拍電影或是當一個表演藝術家,然而若是能夠從小接觸多元化的藝術體驗,相信不僅是對個人的藝術表現力有所幫助,更能豐富對生命的感知以及與人際間的溝通,因此美學教育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
※ 本文原出自台北市電影委員會《幕後電影雜誌》
#屍速列車 #韓國電影 #台灣韓國影視文化藝術交流協會 #韓國電影教育
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手冊 在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手冊(下冊) - 第 129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推薦與評價
健康與體育領域、綜合活動領域 8 課程綱要領域涵蓋範圍 2 情緒領域「情緒領域」是指個體解讀內外刺激而產生的生理與心理的整體反應。情緒領域主要是培養幼兒處理情緒的 ... ... <看更多>
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手冊 在 五年級綜合活動領域:運用KWLQ學習策略進行訪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五年級 綜合活動領域 :運用KWLQ學習策略進行訪談. 3K views 3 years ago.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課程 綱要研發與實施之資源平臺.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課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