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6 星期一 農曆六月十七日 天氣 晴
基隆市議員張淵翔服務處新式工作法✨
👉方式:臉書粉專線上直播服務
👉時間:週一~週五 9:00~9:30
👉內容:接受各方建議,分享有趣的時事與基隆市新聞分享
因應新冠疫情,保持社交距離,大家都少出門,少了與民眾面對面互動,因此淵翔開直播跟大家聊聊天,大家有問題也可以上線來問我歐👌
🎥直播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sean/live_videos/
或是臉書搜尋keelungsean
張淵翔Line ID: @m0937507877 聯繫電話:02-24692122
📣#今日分享主題:
分享一
北北基不同調!基隆餐飲業「全面開放內用」 風景區解封
中央宣布全國將在7月27日起調降為二級警戒,基隆市長林右昌今(23日)下午防疫記者會表示,針對基隆崁仔頂魚市,維持2罩1套、量體溫、實聯制;市場、夜市部分,攤商採2罩1套、民眾實聯制,開放飲食內用(梅花座、隔版),取消身份證分流。另餐飲業部分,開放飲食內用,須配合採梅花座、設隔版之規定。
林右昌表示,漁港部分:八斗子東提防「開放垂釣」,依中央指示,全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實聯制;娛樂漁船與遊艇:降載僅准載客80%,依中央指引可搭船出海釣魚、潛水。
開放風景區及觀光據點:北觀處管理管部分,和平島公園、情人湖公園、外木山湖海灣、汫水澳;基隆市管理部分,暖東峽谷、泰安瀑布、淡蘭古道、海興步道、情人湖登山步道及大武崙砲台步道等區域,持續與北觀處共同加強巡查,落實場域消毒、實聯制等防疫措施,並持續加強景點環境清潔及設施維護,及設施損壞修繕等工作。
林右昌說,合法旅宿部分: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確保民眾維持社交距離,全程佩戴口罩,並建立實聯制,執行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環境清消、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防疫措施;觀光運具部分:恢復台灣好行濱海奇基線營運,定時消毒車輛、駕駛員執行中佩戴口罩,並準備酒精供遊客消毒。
原文網址: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723/2038334.htm#ixzz71cUjcDlv
分享二
泡麵吃多變木乃伊?4招健康吃泡麵
不論是颱風天或居家防疫,泡麵是民眾日常不便出門飲食、又或是省錢的好幫手。絕大多數民眾認為泡麵含有防腐劑,不宜多吃,也笑說「泡麵吃多小心變木乃伊」,為吃得更健康,常見先「初泡」洗掉防腐劑。不過對此嫚嫚營養師表示,泡麵真正有害健康的關鍵其實不在防腐劑,而是另有其因,若加以改善,泡麵其實也可以吃得健康。
泡麵真正影響健康的3大地雷
泡麵本體沒有防腐劑,但調理包則可能添加,不過即便如此也不會有其他調味料來得多。嫚嫚營養師認為真正影響健康的主要問題,在於調料包中的飽和脂肪過高、鈉含量過高以及營養不均衡。
絕大多數的泡麵口味都偏重,皆有過鹹、鈉含量過高的情況,通常都是每100 g鈉超過1000mg的「高鈉食物」,且會普遍也有使用「棕櫚油」而有飽和脂肪過多的情況,關鍵包括了調理包及前述提到麵體也會經過淋汁調味等。而調理包內雖然也會有乾燥蔬菜,較豐盛的泡麵也可能會有肉類調理包,但蔬菜因加工營養大多已被破壞,且份量過少,而肉類調理包的蛋白質來源也並不多,因此營養缺乏。
沒有防腐劑,泡麵為何可以長期保存?
嫚嫚營養師解釋,泡麵之所以可以長期存放,關鍵不於防腐劑,而是透過加工、包裝等技術達到此目的。食品保存關鍵在於去除或控制微生物的生存條件,主要包括了溫度、水份、氧氣。以泡麵而言,製作過程大致上會先將麵煮熟,再進行淋汁增添風味。其後早期的泡麵多以約140度的熱油進行油炸乾燥,將麵體當中的水份降到10%以下,因此含油量較高。而後期則多為熱風乾燥,含油量較低。
綜合上述,一般泡麵整體而言會呈現一個高油、高鈉、低營養密度的食物。偶爾吃對健康影響不大,但若像疫情之下出門不便,民眾長期吃、甚至照三餐吃,雖然沒有防腐劑傷身的疑慮,但恐提升三高等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的風險,再加上營養不良,身體健康狀況恐得再多加留意。
營養師簡單4招,泡麵也可以吃得很健康!
1.選蒸煮麵條:
嫚嫚營養師表示,泡麵其實若多留意細節,其實也可以吃得很健康。建議在挑選泡麵時,可選擇較為健康的蒸煮麵條為主,這類型的麵體是以熱風風乾,可避開麵條因高溫油炸所帶來的高油問題,油炸麵體和蒸煮麵體經研究比較,光是麵體熱量可相差達100大卡以上。
2.先過熱水:
泡麵建議煮的勝於泡的,因為後面才有利於加入其他食材。在煮的過程中,可先泡過一次熱水,目的不是為了洗掉防腐劑,而是在洗去麵體製作過程中可能淋汁的調味,降低鈉含量,此動作也可以洗去一部份油炸麵體的油脂。
3.調味減半:
調味料建議放一半就好,如此可再將鈉含量減半。若是有肉類調理包,嫚嫚營養師建議就不用太執著在這一包,直接煮即可,後續還有可以再「降鈉」的方式。說到這,許多民眾會認為水加多一點,就不會太鹹比較健康,但其實若整碗湯都還是喝下去,整個泡麵的鈉也還是全數下肚,並無差別,這點要多留意。
4.加入配料:
泡麵原裝內容物調整完畢以後,接下來建議可加進各種簡單的配料,包括了雞蛋、豆腐、蔬菜、菇類、辛香料等。雞蛋建議可一次加一到兩顆,對健康成人不會有膽固醇過高的疑慮,已有不少研究證實膽固醇高與食物攝取關係比較小。蔬菜特別推薦可以加入橘紅色的蔬菜,如含有茄紅素的牛番茄、含胡蘿蔔素的胡蘿蔔等,此兩種營養皆為脂溶性,高溫烹煮後更有助吸收。而若覺得麻煩,也可以加進高麗菜等容易手剝或不用切即可烹煮的蔬菜。建議整體蔬菜量可超過整碗泡麵的一半或更多,越豐盛越好。如此一來便可填補調味料減半的味覺缺憾又能增加飽足感,且重要的是營養大幅提升。
新聞網址:https://reurl.cc/mL2Dll
分享三
蓮藕、蓮子營養報你知! 農委會教如何挑選
炎夏是蓮花盛開季節,其中蓮藕及蓮子更是常拿來入菜餚或做成甜品。農委會表示,它不僅營養素多元,也是相當養生的中藥材,並教民眾如何選購、保存,讓民眾安心選、健康吃。
農委會在臉書粉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文分享,蓮花其實又稱荷花,臺灣常見種類包括建蓮、大賀蓮、石蓮、菜蓮等。蓮子為蓮科植物的果實,蓮藕則為蓮科植物的地下莖。蓮子包含外層的殼(果皮),一般市售看到的蓮子,已將這層外殼剝除,所以呈乳白色,此外其亦已把綠色具有苦味的蓮芯(胚芽)去除。
農委會表示,蓮子是全穀雜糧類,富含澱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是很好的中藥藥材。而蓮藕富含大量澱粉、維生素B、維生素C、鉀、鐵、膳食纖維、丹寧酸等營養豐富。主要產季為5月上旬至9月下旬。蓮藕採收在種植後的120-150天,主要產季於蓮子採收完畢,荷葉多呈乾燥狀時,至少雨季前進行。
選購時該如何挑選蓮子與蓮藕?
●蓮子
選購時:可挑選顏色呈象牙黃,新鮮且顆粒完整無破裂、均勻飽滿並帶有清香的蓮子為優。
保存時:蓮子以密閉式容器或密封袋子裝好後,放置冰箱冷藏保存,惟生鮮蓮子因已無種皮外殼保護,建議應及早食用完畢為佳。
●蓮藕
選購時:挑選肥大飽滿者且不要有異色、斑點,且有清新的蓮藕香氣,若是經漂白加工的蓮藕,會有化學藥劑味,而一般蓮藕的表皮會附著泥沙,表皮呈自然的黃褐色,觸感不是光滑細緻的,而經漂白加工過的蓮藕,外觀較為白淨。
保存時:蓮藕清洗時可用毛刷刷洗,也可削皮後再料理,若發現孔洞中有泥土,需清潔乾淨,而帶土的蓮藕,可將其包裝好放冰箱冷藏一週。
新聞網址: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12446
分享四 基隆新聞
臉書有人抗議半夜「車聚」亂象 基警排勤務取締
疫情趨緩加上暑假期間,年輕人呼朋引伴出遊、危險駕車機會相對增加。基隆警方執行專案勤務,取締無照駕車、超速及轉報噪音案由環保局處理。只是相關違規不易杜絕,今早臉書「暖暖好所在」社團又有人PO文,指基福公路周末夜疑又有「車聚」,在道路急駛擾人清夢。
基隆警三分局表示,昨晚10點到今晨4點位在暖暖區的3個派出所規畫聯合稽查勤務,共攔查取締12輛車。為了防制改裝車急駛產生危險及噪音,會針對年輕族群經常出現路段主動出擊,假日及連續假日夜間、深夜時段增加稽查強度及密度。
臉書暖暖好所在社團今早有人貼文,上傳一排車停在路邊的照片,表示有約20輛車,「晚上又不得安寧了」。有人留言「警察在我家下面擺攤到11點收工,11點後就開始了」、「昨晚吵了有半小時,排氣每台都很大聲」、「源遠路加油站這邊也是」。
警方指出,今年5月19日起提升疫情警戒到第3級後,許多單位實施分流上班、居家辦公等防疫措施,加上民眾自發性減少外出,待在家中時間增加。本月中旬「微解封」後,出遊民眾增多,各類交通案件相對增加,暖暖區居民更反應假日夜間基福公路常有改裝車發出噪音,妨害安寧。
警三分局近期在每周五、六、日深夜10點到凌晨4點,在明德一二三路、光明路、八堵路、基福公路、源遠路等通往新北汐止、瑞芳、平溪等幹道,執行路檢守望勤務,7月13日至今共取締無照3件、超速5件及噪音轉報環保局32件。
警方說,7月27日起疫情警戒調降為第2級管制,部分遊藝娛樂場所仍未開放,研判年輕族群駕車集體出遊、危險駕車機會相對增加,將持續以不定時、不定點機動攔檢方式稽查取締,遏阻改裝車噪音擾人行為,還給民眾一個安全、安靜、安心的生活環境。
新聞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321/5625674
綠色 大武 崙 在 張淵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6 星期一 農曆六月十七日 天氣 晴
基隆市議員張淵翔服務處新式工作法✨
👉方式:臉書粉專線上直播服務
👉時間:週一~週五 9:00~9:30
👉內容:接受各方建議,分享有趣的時事與基隆市新聞分享
因應新冠疫情,保持社交距離,大家都少出門,少了與民眾面對面互動,因此淵翔開直播跟大家聊聊天,大家有問題也可以上線來問我歐👌
🎥直播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sean/live_videos/
或是臉書搜尋keelungsean
張淵翔Line ID: @m0937507877 聯繫電話:02-24692122
📣#今日分享主題:
分享一
北北基不同調!基隆餐飲業「全面開放內用」 風景區解封
中央宣布全國將在7月27日起調降為二級警戒,基隆市長林右昌今(23日)下午防疫記者會表示,針對基隆崁仔頂魚市,維持2罩1套、量體溫、實聯制;市場、夜市部分,攤商採2罩1套、民眾實聯制,開放飲食內用(梅花座、隔版),取消身份證分流。另餐飲業部分,開放飲食內用,須配合採梅花座、設隔版之規定。
林右昌表示,漁港部分:八斗子東提防「開放垂釣」,依中央指示,全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實聯制;娛樂漁船與遊艇:降載僅准載客80%,依中央指引可搭船出海釣魚、潛水。
開放風景區及觀光據點:北觀處管理管部分,和平島公園、情人湖公園、外木山湖海灣、汫水澳;基隆市管理部分,暖東峽谷、泰安瀑布、淡蘭古道、海興步道、情人湖登山步道及大武崙砲台步道等區域,持續與北觀處共同加強巡查,落實場域消毒、實聯制等防疫措施,並持續加強景點環境清潔及設施維護,及設施損壞修繕等工作。
林右昌說,合法旅宿部分: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確保民眾維持社交距離,全程佩戴口罩,並建立實聯制,執行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環境清消、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防疫措施;觀光運具部分:恢復台灣好行濱海奇基線營運,定時消毒車輛、駕駛員執行中佩戴口罩,並準備酒精供遊客消毒。
原文網址: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723/2038334.htm#ixzz71cUjcDlv
分享二
泡麵吃多變木乃伊?4招健康吃泡麵
不論是颱風天或居家防疫,泡麵是民眾日常不便出門飲食、又或是省錢的好幫手。絕大多數民眾認為泡麵含有防腐劑,不宜多吃,也笑說「泡麵吃多小心變木乃伊」,為吃得更健康,常見先「初泡」洗掉防腐劑。不過對此嫚嫚營養師表示,泡麵真正有害健康的關鍵其實不在防腐劑,而是另有其因,若加以改善,泡麵其實也可以吃得健康。
泡麵真正影響健康的3大地雷
泡麵本體沒有防腐劑,但調理包則可能添加,不過即便如此也不會有其他調味料來得多。嫚嫚營養師認為真正影響健康的主要問題,在於調料包中的飽和脂肪過高、鈉含量過高以及營養不均衡。
絕大多數的泡麵口味都偏重,皆有過鹹、鈉含量過高的情況,通常都是每100 g鈉超過1000mg的「高鈉食物」,且會普遍也有使用「棕櫚油」而有飽和脂肪過多的情況,關鍵包括了調理包及前述提到麵體也會經過淋汁調味等。而調理包內雖然也會有乾燥蔬菜,較豐盛的泡麵也可能會有肉類調理包,但蔬菜因加工營養大多已被破壞,且份量過少,而肉類調理包的蛋白質來源也並不多,因此營養缺乏。
沒有防腐劑,泡麵為何可以長期保存?
嫚嫚營養師解釋,泡麵之所以可以長期存放,關鍵不於防腐劑,而是透過加工、包裝等技術達到此目的。食品保存關鍵在於去除或控制微生物的生存條件,主要包括了溫度、水份、氧氣。以泡麵而言,製作過程大致上會先將麵煮熟,再進行淋汁增添風味。其後早期的泡麵多以約140度的熱油進行油炸乾燥,將麵體當中的水份降到10%以下,因此含油量較高。而後期則多為熱風乾燥,含油量較低。
綜合上述,一般泡麵整體而言會呈現一個高油、高鈉、低營養密度的食物。偶爾吃對健康影響不大,但若像疫情之下出門不便,民眾長期吃、甚至照三餐吃,雖然沒有防腐劑傷身的疑慮,但恐提升三高等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的風險,再加上營養不良,身體健康狀況恐得再多加留意。
營養師簡單4招,泡麵也可以吃得很健康!
1.選蒸煮麵條:
嫚嫚營養師表示,泡麵其實若多留意細節,其實也可以吃得很健康。建議在挑選泡麵時,可選擇較為健康的蒸煮麵條為主,這類型的麵體是以熱風風乾,可避開麵條因高溫油炸所帶來的高油問題,油炸麵體和蒸煮麵體經研究比較,光是麵體熱量可相差達100大卡以上。
2.先過熱水:
泡麵建議煮的勝於泡的,因為後面才有利於加入其他食材。在煮的過程中,可先泡過一次熱水,目的不是為了洗掉防腐劑,而是在洗去麵體製作過程中可能淋汁的調味,降低鈉含量,此動作也可以洗去一部份油炸麵體的油脂。
3.調味減半:
調味料建議放一半就好,如此可再將鈉含量減半。若是有肉類調理包,嫚嫚營養師建議就不用太執著在這一包,直接煮即可,後續還有可以再「降鈉」的方式。說到這,許多民眾會認為水加多一點,就不會太鹹比較健康,但其實若整碗湯都還是喝下去,整個泡麵的鈉也還是全數下肚,並無差別,這點要多留意。
4.加入配料:
泡麵原裝內容物調整完畢以後,接下來建議可加進各種簡單的配料,包括了雞蛋、豆腐、蔬菜、菇類、辛香料等。雞蛋建議可一次加一到兩顆,對健康成人不會有膽固醇過高的疑慮,已有不少研究證實膽固醇高與食物攝取關係比較小。蔬菜特別推薦可以加入橘紅色的蔬菜,如含有茄紅素的牛番茄、含胡蘿蔔素的胡蘿蔔等,此兩種營養皆為脂溶性,高溫烹煮後更有助吸收。而若覺得麻煩,也可以加進高麗菜等容易手剝或不用切即可烹煮的蔬菜。建議整體蔬菜量可超過整碗泡麵的一半或更多,越豐盛越好。如此一來便可填補調味料減半的味覺缺憾又能增加飽足感,且重要的是營養大幅提升。
新聞網址:https://reurl.cc/mL2Dll
分享三
蓮藕、蓮子營養報你知! 農委會教如何挑選
炎夏是蓮花盛開季節,其中蓮藕及蓮子更是常拿來入菜餚或做成甜品。農委會表示,它不僅營養素多元,也是相當養生的中藥材,並教民眾如何選購、保存,讓民眾安心選、健康吃。
農委會在臉書粉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文分享,蓮花其實又稱荷花,臺灣常見種類包括建蓮、大賀蓮、石蓮、菜蓮等。蓮子為蓮科植物的果實,蓮藕則為蓮科植物的地下莖。蓮子包含外層的殼(果皮),一般市售看到的蓮子,已將這層外殼剝除,所以呈乳白色,此外其亦已把綠色具有苦味的蓮芯(胚芽)去除。
農委會表示,蓮子是全穀雜糧類,富含澱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是很好的中藥藥材。而蓮藕富含大量澱粉、維生素B、維生素C、鉀、鐵、膳食纖維、丹寧酸等營養豐富。主要產季為5月上旬至9月下旬。蓮藕採收在種植後的120-150天,主要產季於蓮子採收完畢,荷葉多呈乾燥狀時,至少雨季前進行。
選購時該如何挑選蓮子與蓮藕?
●蓮子
選購時:可挑選顏色呈象牙黃,新鮮且顆粒完整無破裂、均勻飽滿並帶有清香的蓮子為優。
保存時:蓮子以密閉式容器或密封袋子裝好後,放置冰箱冷藏保存,惟生鮮蓮子因已無種皮外殼保護,建議應及早食用完畢為佳。
●蓮藕
選購時:挑選肥大飽滿者且不要有異色、斑點,且有清新的蓮藕香氣,若是經漂白加工的蓮藕,會有化學藥劑味,而一般蓮藕的表皮會附著泥沙,表皮呈自然的黃褐色,觸感不是光滑細緻的,而經漂白加工過的蓮藕,外觀較為白淨。
保存時:蓮藕清洗時可用毛刷刷洗,也可削皮後再料理,若發現孔洞中有泥土,需清潔乾淨,而帶土的蓮藕,可將其包裝好放冰箱冷藏一週。
新聞網址: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12446
分享四 基隆新聞
臉書有人抗議半夜「車聚」亂象 基警排勤務取締
疫情趨緩加上暑假期間,年輕人呼朋引伴出遊、危險駕車機會相對增加。基隆警方執行專案勤務,取締無照駕車、超速及轉報噪音案由環保局處理。只是相關違規不易杜絕,今早臉書「暖暖好所在」社團又有人PO文,指基福公路周末夜疑又有「車聚」,在道路急駛擾人清夢。
基隆警三分局表示,昨晚10點到今晨4點位在暖暖區的3個派出所規畫聯合稽查勤務,共攔查取締12輛車。為了防制改裝車急駛產生危險及噪音,會針對年輕族群經常出現路段主動出擊,假日及連續假日夜間、深夜時段增加稽查強度及密度。
臉書暖暖好所在社團今早有人貼文,上傳一排車停在路邊的照片,表示有約20輛車,「晚上又不得安寧了」。有人留言「警察在我家下面擺攤到11點收工,11點後就開始了」、「昨晚吵了有半小時,排氣每台都很大聲」、「源遠路加油站這邊也是」。
警方指出,今年5月19日起提升疫情警戒到第3級後,許多單位實施分流上班、居家辦公等防疫措施,加上民眾自發性減少外出,待在家中時間增加。本月中旬「微解封」後,出遊民眾增多,各類交通案件相對增加,暖暖區居民更反應假日夜間基福公路常有改裝車發出噪音,妨害安寧。
警三分局近期在每周五、六、日深夜10點到凌晨4點,在明德一二三路、光明路、八堵路、基福公路、源遠路等通往新北汐止、瑞芳、平溪等幹道,執行路檢守望勤務,7月13日至今共取締無照3件、超速5件及噪音轉報環保局32件。
警方說,7月27日起疫情警戒調降為第2級管制,部分遊藝娛樂場所仍未開放,研判年輕族群駕車集體出遊、危險駕車機會相對增加,將持續以不定時、不定點機動攔檢方式稽查取締,遏阻改裝車噪音擾人行為,還給民眾一個安全、安靜、安心的生活環境。
新聞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321/5625674
綠色 大武 崙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市長施政總檢討|氣候治理、能源轉型、淨零碳排】
(和大武崙森林公園試玩與參與式設計)
市長於5月5到6日進行施政總報告由議員來進行施政總檢討,這次的第5次定期會,市長的施政總報告來到180頁左右,並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念與闡述完,看完市長的施政總報告,我們其實準備了非常多市長「沒有」寫到、但卻無比重要的議題—— #在地能源轉型政策 與 #氣候治理架構——來進行討論!
在進入能源與氣候治理政策的檢討前,我在今天總檢討的最後把握議會要準時下班的16:58,利用30秒的時間,和市長確認施政報告中沒寫到、而我們一直非常關心的🎡 #大武崙森林運動公園 🎡 第一期工程的使用者試玩、試用意見收集,以及第二期工程中的參與式設計程序,感謝市長的正面承諾兩項都一定會來執行。
--
作為一座海洋城市,基隆的居住及產業環境很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目前更正在面對興建第四接收站填海造陸的問題,但我在市長厚厚一本的市政總報告中,並沒有讀到任何和氣候治理、能源轉型的政策討論,甚至連對海洋環境、生態保護相關的內容都非常少。市長的報告中不只一次提到基隆作為海洋城市、國際城市,但是作為一座國際城市,我們的能源轉型和氣候治理政策規劃是什麼呢?藉這次市政總檢討,我和市長討論本市的能源轉型、淨零碳排、氣候治理政策檢討和規劃。
⚡️淨零碳排目標如何達成?
市長在昨天的報告中提到蔡英文總統宣示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其實淨零碳排有非常多工作可以做,但市長只談到尚未興建的市政大樓,沒有其他目標與政策規劃。我想要強調,不論是能源轉型、淨零碳排或是氣候治理,都不只是中央政府的責任,城市、地方政府必須要有因地制宜的政策推進。我詢問市長,未來基隆的其他建案、大型公共建設審查條件規範是否有要比照市政大樓調整?市府對於產業、交通運輸規劃的淨零碳排政策方向又是什麼?
⚡️能源轉型,地方先行:地方氣候治理
針對氣候治理的地方責任,能源轉型聯盟和各地的議員、團體共同提出了六大訴求,我先挑出其中的兩項來建議,市府應該「訂定具體可行而且因地制宜的長期氣候目標和策略」,還有「完善氣候治理架構,並且編列氣候治理預算」。簡言之,地方政府要訂定因地制宜的目標、設計政策架構、訂定法規搭配並編列預算執行,讓各局處有統合的目標,提升公民參與和認知,讓大家一起動起來。以能源轉型為例,已經有8個縣市訂定地方能源自治條例、11個縣市成立能源主責單位,能做的事情非常多,真的不是只靠一棟綠建築。基隆過去在能源轉型政策評比中,得到最後一名落後其他縣市,希望未來在淨零碳排和氣候治理上,我們能夠迎頭趕上。
⚡️過去能源/減碳計畫檢討
我曾在去年第十二次臨時會提出提案,要求市府針對能源轉型及減碳相關的「低碳永續家園、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計畫」進行檢討,到今天已經過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卻還沒有收到回覆。我們只能從業務報告詢問中收集資料,以「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的2018年到2020年的實施達標情形來看,沒有任何一個局處完全達標,少數局處的達標狀況則非常不好,而部分指標其實就是局處本來在做的業務,應該重新檢討是否確能達到減碳的效果(例如:提升種植山藥的面積)。我具體要求,市府盡速檢討過去能源/減碳相關計畫實施成效及目標訂定。
針對我的提問,總結上、下午的市長回應分成三部分跟大家說明:
1⃣️氣候治理政策規劃、能源轉型過去計畫檢討
市長強調氣候治理、能源轉型和淨零碳排是很大的課題,接著列出《能源轉型白皮書》上已經揭示的六大面向,回應在「能源效率」、「民主治理」和「綠色能源」等面向是本市要加強的。而針對「地方氣候治理」相關提問,市長則展示了他最近在閱讀的書籍《如何避免氣候變遷》(by比爾蓋茲),並討論油價(化石燃料過於便宜)、水費、電費,也表示我們應該檢討是否要持續將資源投注在家電汰換節能補助這樣的政策上(但是,市長,我就是一直等不到檢討的成果啊!)對於地方的氣候治理政策規劃,市長沒有明確回覆。
2⃣️能源轉型檢討與改善
市長認為基隆在能源轉型政策評比雖然是D組但應該不是最後一名,也不清楚遠低於其他縣市平均的20幾分是怎麼計算出來的。他強調,每個城市的狀況和面臨的問題不一樣,不能用同一條線來劃分。針對幾個建議改善項目,市長認為「局處資源整合」、「提高推動行政層次」是基隆需要加強的。而「地方能源自治條例」要近一步討論內容要訂什麼,「成立納入民間社會力委員會」則需要先釐清委員會的目標、組成、工作內容,並向我承諾這兩項會來推動。
劃重點✏️ 市長承諾 #訂定地方能源自治條例、 #成立納入民間社會力的能源轉型委員會
薇仲建議💬其實本市有低碳永續家園、溫室氣體管制還有工商節電等計畫,這些計畫也都有以市長或是秘書長作為召集人的組織架構來推動,甚至設有外部專家的諮詢委員,只要整合好這些平台並納入民間專家或團體進入決策體系,就可以立刻來進行討論與政策規劃了!
3⃣️淨零碳排具體政策
低碳運輸的部分,市長也認同要減少使用私人運具,雖然我已經強調低碳運輸不只有電動公車一項工作,且其設置目標是市府先前在溫室氣體管制方案中列出的,但市長仍多次針對目前沒有電動公車做說明,表示市府做過相關評估,由於中央補助的門檻以及本市的經費及場地限制,後續還需要考慮整體的能力和狀況,並且開始推銷捷運。建築的部分,市長則認為,如果市府不先開始做,很難要求民間開始做,因此把零碳排放入市政大樓的建築規劃中。對於蔡英文總統宣示的2050淨零碳排目標的相關政策規劃,市長則表示目前中央的政策、計畫和預算都還不清楚,需要中央、地方、民間一起合作,並強調節約能源是我們要努力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