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訪問】2021年度香港大學學生會周年大選中央幹事會候選内閣「不死傳說」專訪
2021年度香港大學學生會周年大選網上投票將於2月1日上午10時至2月5日下午5時期間舉行(系統會於每日凌晨2時至6時進行維修,屆時將不能投票),校園電視訪問了中央幹事會候選內閣「不死傳說」,讓同學了解其政綱和理念。
問:簡介來年工作計劃。
答:我們內閣就最主要有三個方向。我們希望在會務、校務和外務方面著手工作。先就會務而言,我們內閣若有幸當選可以提供一個平台讓屬會和同學以尋找幫助,以及希望增進屬會和學生會之間的溝通橋樑。而就校務方面,我們了解到這一年對同學來說是非常有挑戰性的,所以我們比較著重的一些校務議題,包括現時在疫情底下的教學安排,以及學校有否給予同學一個充分的了解。就著不同的議題,不論是之前我們學校不同設施的使用權,以及學校高層人選等等,我們亦希望學校可以提高透明度。而就著外務方面,我們了解到現時在這個社會環境之下同學發聲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我們希望繼續擁護香港大學學生及社會各界不同人士發聲的自由,和給予他們一個空間表達意見。
問:請簡述內閣的政治立場。
答:我們候選內閣政治立場,如果先就個人而言,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比較傾向追求民主的人,固然我未必可能和那麼多人的理念一致,可能就一些事情上面,立場未必一樣,但我會覺得追求民主自由是我個人重要的價值。
而就內閣而言,我們亦不希望將那麼多立場凌駕於同學意願之上,不論我們有幸當選與否,我們都會覺得我們是以同學的一個利益作為一個大前提去守護他們的權利和自由,這是我們最重要希望能夠做的東西。
問:你認為哪一位政治人物最能代表你?
答:我會認為現時未必能夠很清晰地找到一個政治人物代表我,因為我認為現時社會上大家的立場都比較……尤其活躍於政壇上面的人,我都認為他們比較和我不一致,所以我不太能夠找到一個代表我的人。
問:經過多次落敗後,為何今次仍然參選選舉?
答:其實我會認為,首先參選是一個過程,不論是當選與否我們都希望透過參選,不論是使用自己權利也好,亦或可以令到多些同學去關心政治,關心不論校園以及社會的政治,以及希望同學了解現時學校內發生的事情。若我們有幸當選,我們希望能夠盡一分力去幫助同學。
問:若有幸當選,能否承諾服務至任期完結?
答:其實我現時也有一個計劃去延長我的學業,因為我未完全能夠完成......應該是我還有其他想讀的東西,所以我暫時亦有計劃若有幸當選,我亦一定會繼續延續多讀一年,確保我的莊期完全過渡,我才會畢業離開學校。
問:若有幸當選,如何確保有足夠人手應付莊務?
答:多謝你這個問題,我相信首先評議會遇見這個情況也會有相應的行動,有機會會有其他人去尋求一個署理的職務。我同時亦希望可能除了本身中央幹事之外,我們亦有三位三聯會的主席......會長,以及我相信本身因為學生會近年和評議會亦有很多合作,例如在評議會的常設委員會,我相信他們的工作亦有助分擔我們相關的範疇。如果你說最主要在行政方面,我認為我都會希望可以找到......可能要再招募其他同學去幫忙處理學生會行政上的問題。
問:評價兩位新上任的副校長?
答:我會覺得在這個過程內,最首先就很明顯缺乏一個透明度,包括由整個提名以及去到整個遴選的過程,學校基本上沒有諮詢過任何不論師生或其他相關人士的代表,只是在教委會和校委會有一個輕微的討論,亦是一個很短的時間。而其次就著這個當時的候選人,現在即將成為我們的副校長,他們的背景,我會認為每個人並不是不能夠有政治背景,但我會認為必須要先作出一個解釋,而大家亦應該去了解究竟這些政治背景會否影響他的工作。在這件事上面校方亦拒絕和師生去作出任何討論,以及在整件事內基本上沒有給予任何發言的空間和參與的權利,除了校委會的本科生代表和研究生代表之外,基本上師生沒有一個發言和參與的權利。所以在這件事上面可以看出校方在行政方面很明顯是罔顧了師生的利益以及自身擁有極低的透明度。
問:對校方拒絕學生會延續連儂牆攤位管理權一事有何看法?
答:我會認為現時因為我是一位普通學生,可以得到的資訊未必很多,但據我了解現時校方他們希望轉化成一個綠化的空間,我認為學校現時亦有不少綠化空間,而加上那個位置,大學街的幾個攤檔原本對於屬會以及其他學生,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價值。不論是用作連儂牆也好,又或者學生以前亦會用作舉辦他們的單位也好,其實因為基於大學街的人流對學生非常重要,而將它轉化成綠化的空間,我覺得是與其效能不成正比,所以我會認為這是一個不理想的做法。而同時我亦認為校方在一個這樣的時候收回管理權,未免會讓人誤會是有企圖去收窄港大學生的言論空間,所以我認為這個做法,這個時候這樣做的處理手法,都並不恰當。
問:對校委會組成及過去一年表現有何看法?
答:港大校委會現時對上一次有一個很認真的改革已經是接近二十年前。它現在的組成有大概二十至三十以下的人數,學生只有一個本科生代表,研究生亦有一個,相比之下這個校監反而可以委派六個人進去,所以顯然師生可以在會內發言的空間並不大,如果我有幸當選,我亦希望增加同學的討論,不論是了解校委會的組成以及希望同學能夠發表他們對於校委會改革的意見,而我個人亦傾向希望可以增加學生的代表人數以及縮減校監可以委任的人數。
問:對選民的說話。
答: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麥嘉晉,無論你究竟是否同意我的立場,亦或者你支持我與否,我都很希望你們在投票的日子會運用你們的權利去為自己發聲,投下一票。
周年大選的其他候選單位包括,校園電視候選內閣 Tenacity 及 學苑候選編輯委員會「誌」。中央諮詢大會將於1月25日至26日,一連兩日下午1時至6時於學生會大樓地下和Zoom舉行,讓同學近一步瞭解三個候選單位。同學稍後可到校園電視 Facebook Page 觀看直播。
綠 景 苑 評價 在 施正鋒的冥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其實,自己並不太清楚這個網頁與首頁有何不同,也不知會不會有區隔或是重複。不過,既然有些朋友有訂閱,又覺得不好意思貿然取消,所以,就把評論性的也放在這裡。
執政品質不好,光靠包裝沒有用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暨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媒體近日對全國二十二位縣市長施政進行縣市民的滿意度評比,名列前五名的分別是台南市長賴清德、宜蘭縣長林聰賢、花蓮縣長傅崐其、高雄市長陳菊、以及苗栗縣長劉政鴻,只有第五名屬於執政黨。在五個直轄市裡頭,國民黨的朱立倫、胡志強、以及郝龍斌硬是被賴清德及陳菊比下去。面對這樣的窘狀,國民黨推出「形象改善計畫」,希望能以文宣的方式說明政績,以免讓老百姓認為施政不佳。
面對選民的否定,執政黨至少還有反應,這表示,這個政府還不算麻木不仁,不過,是否能對症下藥,還是值得深思。根據國民黨人士的說法,自己的縣市長其實默默地做了很多事,只不過比較保守、不善於包裝行銷,以至於縣市民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官做了哪些,因此有必要加強說明。這樣的反應,不脫國民黨自來的迷思,認為自己比較會做事、而民進黨比較會宣傳。
我們知道,此回的調查對象是該縣市的民眾,未必是全國性的媒體可以完全操弄,特別是在五都。另外,不論是電子媒體、還是平面媒體,國民黨一向佔有絕對優勢,因此,把縣市民的感受歸諸於宣傳的結果,未免是瞧不起升斗小民的智慧。不說台南市是民進黨的重鎮,宜蘭以及高雄的藍綠支持者旗鼓相當,因此,縣市長的選舉一向是呈拉鋸戰,候選人平日的施政更是要兢兢業業,否則,一不小心就豬羊變色。
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台南市,剛升上直轄市,行政資源是五都之末,卻能獲得市民的高度肯定,值得大家深入了解。我們知道,儘管台南以文化特色被列入都會區,其實,它擁有全國最大的農業生產面積,此外,轄區的交通嚴重不足,當其他都會區正朝著四通發達捷運為目標之際,台南因為人口不足,只能強化現有的客運整合,甚至於還在為了農路改善向中央政府爭取經費。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卻能有亮麗的成績,唯一的解釋,就是行政團隊有把心放在市民的身上,針對百姓的迫切需要去努力,終於獲得不分藍綠市民的高度肯定。
相對之下,擁有豐富資源的台北市以及台中市,卻是在不同的評比吊車尾,令人相當好奇。台北市是首善之都,分到的統籌款最多,平日錢用不完,老是可以看到好好的道路刨掉重鋪柏油,讓其他縣市民羨慕又忌妒,好像只有台北市民是一等公民。當然,台北市民或許所得及生活水準較高,對於市政府的要求也相對提高,然而,光是市長郝龍斌津津樂道的路平專案,就讓人覺得沒事找事作,卻連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同樣地,腳踏車專用道未經周延評估,硬是要展現自己的意志力,怨聲載道,最後只好以廢掉收場;最野蠻的是文林苑,把市政府淪為建商的拆除大隊,小市民不知何時怪手會拆到我家,評價怎麼會好起來。至於台中市,胡志強原本就不適合繼續從政,除了會土地重劃,市民看不出未來,評價當然不好。
在過去,國民黨在地方上給人的印象不好,包山包海,就是不會做事。因此,民進黨雖然在地方是沒有實力,不過,只要不貪錢,隨便做都比國民黨好。當然,在民主化以後,人民不只要求清廉,還要求會有一番作為,因此,光是辦一些討好百姓、或是好大喜功的活動還不夠,還必須讓大家覺得前景美好。光靠包裝是沒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