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正臨Delta疫情.FED減債美股回測.電子訂單雜因?
量見「窒息凹洞」待反應?
台股週四開低盤,先行震盪盤下-明顯續探底及至17122後,立即見護盤資金介入,階段性鉅齒狀挺升及至17319唯追價買盤.殺低勁道皆謹慎,盤勢形成在平盤上下約30点,横向游走,臨收買方顯積極.加以台積電有心人護盤作價拉抬617→619平盤.墊高指數,致收盤+33点,收:17304 成交量:2439億元。
週四成交量:2439億,為年初紅盤以來最低量,且亦低於5月中旬疫情大爆發時之成交量.顯然目前正受Delta突變疫情衝擊,投資自然人,部份投資機構對疫情所衝擊所影響,仍有心存謹慎作法.在疫情未明朗前.小心謹慎應對
加以本波16248→17633其彈幅可觀之下,先行觀望等待明顯.
然當沖新警示實施.當沖數量亦大幅縮歛.
目前成交量:2439億低於5日均量:3269億.居於量價理論.「低量低價」似將出現.即表示近日尚有回測壓力.
2439億是否「窒息量」或「凹洞量」尚待1~2天追蹤.
研判重點在於5日均量下降遞減後,當日成交量突破扭轉,方能確定.
依常態研判.其通常出現在「長黑」之後,近日宜追蹤.本欄盤中自當提示.
個股追蹤其日線紅綠燈,待日線首翻綠灯才偏多介入.否則暫等待.
第三代半導體概念股,在半導體產業將進級.進化.成長以應對5G.衛星.車電~更精密.提高功率.效能之下,儼然新進化.再精準之新產業族群.且「初萌階段」頗值追蹤.(参考附表.)
目前正隨盤勢多檔經整理再首翻綠灯.可優先介入.
美道瓊:-151 -0.43%
SP500:-20 -0.46%
那克:·38 -0.25%
台積電ADR:+0.65%
蘋果:-0.53%
特斯拉: +0.21% 美光:+1.19%
目前大盤短線落点正值紅灯修正階段.尚有修正空間,及至日線再首翻綠灯.
個股以日線紅綠燈落点為主要依據.
日線首翻綠灯者才能介入.
日線.週線正綠灯挺升者才是主流.
未首翻綠灯者需暫待.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綠 能 概念股 2023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捨電動車 韓國現代氫動力貨卡將上市 目標零碳排征服瑞士高山(03/03/2020 EIC環境資訊中心)
(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路透社報導,韓國現代汽車的氫動力18噸貨卡將在3月於瑞士上市,盼成為零排放技術的典範。
氫燃料電池早在約兩個世紀前就問世,但在與內燃機的競爭中敗下陣,在當前的綠色運輸戰場上又因價格太高而落後給鋰電池。氫儲存不易,且大部分提取自天然氣,過程中會產生碳排放。
但在貨卡動力方面,現代汽車和其合作夥伴認為,鋰電池並不盡理想,因為負重越大,電池就越大、越重,要爬上瑞士的高山就是個問題。
瑞士有一半以上的能源來自水力發電,瑞士有潛力透過電解從水中提取「綠氫能」,如果使用再生電力,這個過程雖然能源密集但能達到無碳。
根據路透社,現代氫動力(Hyundai Hydrogen Mobility, HHM)執行長馬克.費姆勒(Mark Freymueller)說,「目前瑞士的綠氫能比柴油貴得多,但是隨著政府推出減碳排政策加上生產乾淨燃料的成本下降,這個數字可望有所改變。」
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1月份的研究顯示,再生能源製氫的成本可能從現在的每公斤3至4.5歐元下降到2030年的每公斤2歐元,屆時考量兩種動力的相對效率和貨卡的生命週期成本,氫與柴油的成本競爭力將不相上下。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相信氫是化石燃料的潛在替代品,隨著全球脫碳目標受到重視,氫動力概念股價來到10年來最高點。
目前,現代汽車靠政府對燃料電池貨卡的稅收減免和其自身的補貼吸引合作夥伴,包括最終使用者、加氫站和綠氫能供應商。
現代的H2 Xcient貨卡配備一個190千瓦(190 KW)的燃料電池和七個裝有近35公斤氫氣的高壓罐,使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遠遠超過目前市場上的電動重型貨卡。
路透社表示,現代汽車拒絕透露補貼金額。該公司在全球下重本投資氫燃料,規劃到2030年將耗資67億美元於氫技術,並將燃料電池的年產能提高到70萬顆。
從50輛H2 Xcient貨卡開始,現代的目標是到2025年有1600輛在瑞士上路,今年要在奧地利、德國、荷蘭或挪威之外的至少兩個歐洲國家啟動類似計畫。
在瑞士,現代汽車和瑞士新創公司H2 Energy成立的租賃單位HHM與氫燃料供應商Hydrospider合作。Hydrospider是H2 Energy、工業氣體製造商Linde和瑞士電力公司Alpiq合資成立的公司。
Hydrospider在瑞士下格斯根的2兆瓦(2 MW = 2000 KW = 0.002 GW)電解工廠將開始為40-50輛現代貨卡生產氫氣。Hydrospider董事會成員史蒂芬.林德(Stefan Linder)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H2貨卡投入使用,到2023年至2025年,其產能必須從7000萬瓦 (70,000 KW = 70 MW = 0.07 GW) 提高到1億瓦 (100,000 KW = 100 MW = 0.1 GW)。
為了要讓氫貨卡今年(2020)於挪威上市,H2 Energy與Nel ASA(NEL.OL)、Greenstat和Akershus Energi等綠氫能供應商合作。而挪威幾乎所有電力都來自水力發電。
成員有近20家公司的瑞士H2行動運輸協會將成為第一批使用者,包括該國最大的連鎖超市Migros、乳製品生產商Emmi、雜貨連鎖店Coop以及加油站運營商SOCAR和Tamoil 。
Migros等最終使用者已承諾按使用付費合約租賃現代貨卡,現代提供里程、保修、服務、保險和充足氫燃料的使用權。HHM表示,其合約將確保Hydrospider和加氫站一開始就能獲得可觀的利潤。
HHM估計,在10年間,一間耗資130萬瑞士法郎(130萬美元)的加氫站,只要有15輛貨卡固定只在此加氫,投資就可以回收。Migros訂了三台Xcients,並打算拿來和電動賓士貨卡、義大利Iveco沼氣貨卡和柴油貨卡比較性能。
Migros共有900台貨卡在22個生產基地和900間門市之間往來,目前它每年得幫旗下所有3.5噸以上重型車輛付總計5000萬法郎的重型車輛環境稅(LSVA)。現代貨卡一開始不須支付LSVA。
Migros其運輸物流總監瑞能.德茨曼(Rainer Deutschmann)認為許多技術都有助減碳,「我們將能看到每趟旅程的能源消耗和地理位置和地形的關係。開電動貨卡,除了運貨還得運電池。200公里的路程跑市區可以,但爬山不行。H2不管是平地還是爬山都可以。」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23325
首批 Hyundai XCIENT Fuel Cell Heavy-Duty Truck 在2020夏季完成出場測試並交付歐洲市場投入商用的紀錄短片:
https://youtu.be/55UnizMAS5A
♡
綠 能 概念股 2023 在 City News 城市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城市新聞】2020/08/18 #新聞關鍵字
#小米重新創業
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16日發表公開信,宣布了小米將實行合夥人計畫和新十年創業者計畫。此外,小米也將新增四名合夥人,合夥人團隊擴大至九人。雷軍稱,小米的合夥人制度是集團核心事項的集體決策機制,更是小米文化價值觀和互聯網方法論的傳承機制。同時,小米還宣布啟動了新十年創業者計畫,將選拔100位年輕核心幹部,給予類似創業者回報,激勵他們和小米共同開啟重新創業歷程。
#奉茶行動
根據統計,台灣1年用掉10億瓶瓶裝水,排起來可繞地球5.7圈。為減少瓶裝水使用,環保署推出奉茶行動,若有40萬人每月少買2次瓶裝水,1年可減少相當於2.3座大安公園的碳吸附量。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日前舉辦「奉茶行動 - 飲水地圖」記者會,公布由民間團隊CircuPlus(循環經濟創業生態系社群)開發的「奉茶APP」,整合全台提供飲水站點,盼減少民眾購買瓶裝水的次數。
#5G智慧應用
第五代移動通信世代(5G)發展如火如荼,臺灣也在2020年正式邁入5G開台元年,為協助臺廠業者加速淬鍊解決方案,經濟部王美花部長於8月14日邀集文化部、交通部等單位,連袂出席「5G NEXT跨部會合作啟動大會」,以「Demand First, 5G NEXT」為核心價值,宣告5G開台後首次跨部會、跨產業合作起跑,期能集結公私場域營運商、電信、系統整合、新創業者等能量,共同推動交通、展演、遊戲、製造等關鍵領域5G智慧應用,期許在2023年完成10項民眾有感的5G應用服務商轉,並輔導臺灣業者打入全球5G開放架構生態系,全力搶攻2035年全球破4兆新台幣的5G設備及應用商機。
#綠屋頂學校
客家委員會客庄地方創生移居計畫,希望結合青年回鄉創業輔導諮詢及協助在地小農發展,活化客庄藝文細胞帶動地方創生。第一屆共徵得104案,日前有5名獲選者脫穎而出。獲選計畫之一是由朱幸一所提出的「綠屋頂學校」,預計於新竹新埔作為計畫地點,並於11月開課。未來民眾想在自家設計綠屋頂不是夢,創辦人朱幸一說,正在擬訂課程與教材,盼讓參與者有實作基礎,未來不排除協助在地社區、學校,進一步打造城鎮綠化。
#防疫概念股
台經院開辦早期資金資訊平台(FINDIT),目的為培養獨角獸企業,不過台經院坦言,今年受到疫情衝擊,媒合件數下滑,但是「防疫概念股」成為投資人追逐標的物,包括遠距醫療、視訊會議軟體等新創產業相對受惠。中企處統計,2015年開辦FINDIT至2020年上半年,累積已促成新創企業獲得早期投資金額約新台幣20.2億元,26日也將舉辦2020年早期投資論壇,將發表台經院對台灣新創獲投及武漢肺炎對台灣創業生態影響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