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S01E54 古希臘的真男人是啥款?feat. 盧省言博士
「正港男子漢是啥款?」這個問題困擾著古往今來所有的雄性智人(?),除了嘴上說word很大、用各種方式寫三十公分之外,在歷史上還有什麼東西可以用以證明男子氣概?為了彰顯出自己是個真男人,雄性智人做出的蠢事到底有多少?
盧省言博士的這本新書《有毒的男子氣概》中,從歐洲的視角切入,討論男子氣概的形成史,好讀又好笑之外,也有紮實的學術訓練與性別思考。今天的這一集要討論的是歐洲文明的古典時代,希臘時代所謂的真男人到底是如何?
*選摘自盧省言,《有毒的男子氣概: 從希臘英雄到現代新好男人, 歷史如何層層建構男人的形象》,台北:網路與書 大塊文化,2021。
📙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 👉️點開連結直接聽
https://sndn.link/readforyou/5GdMs5
-------
由謝金魚主持、慈濟基金會獨家贊助
不論你在哪裡,我們都在這裡,每天九點,為你朗讀。
Sound On:
https://sndn.link/readforyou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SwHu6Voc8eNV4trI8N0ZX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KlHdUqx6AIr-Fdpprn
apple:
https://reurl.cc/a9vXVl
Google:
https://reurl.cc/zeWKpe
同時也有3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介紹 訪問作者:楊海彥、阮宗憲、謝宜安 內容簡介: 都市傳說的研究並不在於「拆穿謊言」, 而在於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傳說,會讓我們想告訴別人」。 舊臺北車站的燈光招牌,如果有一字不亮,隔天臺鐵就會發生事故…… 在機器上擺放乖乖,機器才會乖,而且乖乖必須是綠...
「網路與書大塊文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新聞] 曾經只要勤奮賣書就能叫座1999年敦南誠-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大塊文化 的評價
- 關於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出版編輯人才培訓|經營學程No.35 網路時代如何面對紙本書的 ... 的評價
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北極地區予人一種獨特的彼世感受──這種感受是如此獨特,如果你曾經到過北極地區,這種感受必定讓你終身難忘──而這種感受主要源自於這個地區的永晝現象。這裡的夜晚其實跟白晝沒什麼差異,只是多了點橙色的色調,光線也稍弱一點。有些船長會任意調整時鐘,把早餐時間定在半夜,把晚餐時間定在早上十點。這是屬於你的二十四小時,你可以任意規定作息。等一兩個月過去之後,你的眼睛就會開始厭倦永晝的世界,並且懷念起黑暗。我記得我們在返航途中,在冰島附近看到一顆星星,那是一顆精緻、閃閃發亮的小東西,令人目不轉睛。我們因為習以為常,經常忽略了大自然另外一面的美麗事物。」
以創造「福爾摩斯」這一個經典偵探角色聞名的柯南道爾,在成為小說家之前,是個醫學系的學生,在二十歲那年他中斷學業、搭上了前往北極的捕鯨船,就此展開了六個月的極地冒險,在這本《柯南道爾北及犯難記》中,就記錄了他這段旅程的點點滴滴,文筆幽默生動,隨日記所附的插圖更是有趣。
本書由網路與書(大塊文化)出版。
#零碎書影 #書摘 #book #reading
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十八世紀輸血實驗的故事
#科學革命沒告訴我們的事
【週末書評】現代醫學告訴我們,除了O型血之外的血液,在進行輸血過程時,需要以同型的血液進行輸液,否則會引起排斥。不過,西元 1667 年,一位法國的年輕醫生芭蒂斯特.德尼實行一項大膽計劃:將狗的血液輸往十五歲孩童。這一場輸血實驗,背後牽連了血液的本質、人的靈魂以及科學與道德倫理的角力。
荷莉.塔克(Holly Tucker)著,陳榮彬譯,《血之祕史:科學革命時代的醫學與謀殺故事》,臺北:網路與書(大塊文化),2014。
師大說書人講堂,10/15 來聽傅柯 ▎https://goo.gl/NSRG4p
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介紹
訪問作者:楊海彥、阮宗憲、謝宜安
內容簡介:
都市傳說的研究並不在於「拆穿謊言」,
而在於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傳說,會讓我們想告訴別人」。
舊臺北車站的燈光招牌,如果有一字不亮,隔天臺鐵就會發生事故……
在機器上擺放乖乖,機器才會乖,而且乖乖必須是綠色的……
據說某廟是陰廟,主神像因久未開光,進駐了各式各樣的鬼怪……
學校有這麼多靈異現象,是因為過去是亂葬崗……
不能用紅筆寫名字,否則會短命⋯⋯
車子經過辛亥隧道,廣播有時會自動切換頻道,甚至出現充滿雜訊的誦經聲……
行人號誌上的小綠人,每走兩萬步就會跌倒一次……
無論是巷說物語、靈異怪談、謠言耳語或小道消息,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傳說與事實共同形塑而成的世界。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是臺灣第一本系統性蒐集各類傳說怪談的百科專著。從蒐集故事、追索脈絡,到研究詮釋,取材範圍涵蓋清領時期的地方誌,日治時期的舊文獻,以及媒體資料庫與網路論壇。三位執筆者耗時兩年,爬梳這些傳說怪談的起源與背景、騷動與擴散。全書總計收錄十大類100則台灣的都市傳說,兼具獵奇的想像與理性的趣味,也追索了這塊土地百年來,不同歷史時空下人心擾動的集體記憶。
作者簡介:楊海彥
一九九一年生,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
長期研究臺灣妖怪、怪談、民俗和文史,致力於實踐腦中幻想,並持續進行遊戲設計和小說創作。設計桌上遊戲《說妖 Legend Has It》、實境遊戲《光之屋》。
參與著作妖怪圖鑑《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旅遊隨筆《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小說《說妖 卷一:無明長夜》。
作者簡介:謝宜安
一九九二年生,鹿港人。臺大中文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
著有《特搜!臺灣都市傳說》,對臺灣都市傳說進行源流考證與細密分析。關注都市傳說、怪談、民俗中的現代性、性別、政治等。希望藉由傳說解讀人心。
著有小說《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參與創作桌遊、小說《說妖》等。
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及若干文學獎。
作者簡介:阮宗憲
臺中人。
過著白天公司與晚上工作室的雙重生活,
將文史研究當作興趣,回過神來已經共同參與了三本書和兩個遊戲開發。
設計桌遊《說妖》,參與著作《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說妖卷一:無明長夜》
作者簡介: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以「城市還魂」為核心,從日治時期的妖怪神異世界觀創作開始,而後投入臺灣各地的神怪考察;期望以故事為載體,揉合歷史、民俗、文化等元素,讓城市成為充滿意義的地方。成員來自政大與臺大奇幻社,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一起玩實境遊戲和寫小說,熱愛書本與實地考察,每個月的例會一定要配著酒開。
作者粉絲頁: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出版社粉絲頁: 蓋亞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家庭必備食材刀工刀法全圖解」介紹
訪問作者:高世達
內容簡介:
廚師、主婦烹飪前一定要會的美味加分祕訣
五大篇章×40種居家常見食材×50種必學刀工刀法×超過500張步驟圖,
一圖一鏡,step by step,一本學會大廚不說的料理祕密
切菜刀法會影響料理風味嗎?
不要懷疑,答案百分之百是YES!
食材怎麼切、怎麼分,會影響到咀嚼口感、香氣濃淡、烹調時間和醬料是否入味,
切割面積、角度和深淺,都會影響菜餚端上桌時的色香味和美觀。
切菜是料理的基本功,基礎打穩,有助於精進廚藝,且可避免操作時受傷。
廚師精進廚藝,家庭主婦精進手藝,必知‧必學的切菜刀法技巧
★由基礎開始,逐步累積料理知識
從基礎的刀具介紹、清潔、保養,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刀具,切菜時正確的手勢和站姿開始。
★家庭常備食材全收錄
介紹家庭中最常見、最易準備的蔬果、肉類、海鮮等40多種食材的各種切法,備料簡易。
★刀工刀法技巧全方位
包含切絲、切塊、切片、肉類斷筋、除魚鱗、拔魚刺、蝦去沙腸、敲蟹殼等各種切割方式,實用度極高。
★大廚不外傳的料理祕訣全公開
獨家提供料理長才知道的切割技巧和美味祕訣,網路查不到,值得收藏慢慢學。
★一鏡一圖超圖解
每個步驟搭配詳細文字解決與圖片,圖文對照教學,一定能學會。
★美味料理,即知即煮超有成就感
搭配書中介紹的刀法,提供多道美味料理,學會後即可烹飪,體驗廚藝大躍進的成就感。
本書是特別針對新手下廚的朋友們所規畫、設計的基礎刀工寶典,從最基礎的刀具介紹、如何握刀、應該怎麼站,到怎麼練習快切的技巧,超過百張的分解步驟照片及50種以上的材料重點處理說明,並附上50多道基礎刀工就可完成的美味佳餚,讓新手入廚房,可以跟著書上的教學,慢慢練習,快速晉升大廚手藝。
作者簡介:高世達
現任:景文科技大學 餐飲管理系
職稱:助理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
學歷:康寧大學 休閒管理所 碩士
經歷:
東方設計大學 餐飲管理系 講師級專業技術人員
大臺南市中餐服務人員職業工會 職訓講師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中餐廚藝系 兼任教師
臺南市南英商工-中餐烹飪實習 兼任教師
出版社: 昶景國際文化
粉絲頁: 和平國際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曾拿下兩屆金曲獎原住民語歌手獎的桑布伊,稍早又第三度拿下該獎項,並以新專輯《得力量pulu’em》,奪下年度專輯大獎。
「我們健康的人,我們有力量的人,去盡量給別人家需要,或者是去陪伴,陪伴很偉大。」
半農半音樂的他,不是大明星,平常在台東家裡果園工作,因為勞動而與土地、環境緊密連結,也從土地得到力量及靈感,創作出《得力量》,曬太陽是力量、吹風是力量,尤其是疫情嚴峻的此刻,只要能好好地安靜下來,都能得到力量。
桑布伊用音樂談人與人之間的愛、人與動物的關係、大地的包容,尤其在台灣這塊土地,歷史是由許多國家、族群衝突而寫下,現在又有疫情侵擾,但土地仍舊包容一切。
「土地不會分你是誰,還是一樣給你的。那一片雲一樣飄過去,那個風一樣吹過來,太陽一樣灑在我們身上,給大家養分,給大家溫暖,擁抱大家。」
小小的台灣,卻有著多元精彩的文化、語言與音樂。桑布伊從小進入部落傳統組織,對文化傳承充滿使命感,也以部落長輩的話勉勵自己,能夠成為一個被需要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
聽天下延伸節目:
闖進別人過膩的生活,來一場人生壯遊
https://bit.ly/2TuLfuX
天下雜誌video製作 製作人/李洛梅 採訪/何綺、鄭景雯 剪輯/何綺 攝影/林有成、俞子堯
#桑布伊 #得力量 #金曲獎 #原住民歌手 #卑南族 #歌手 #最佳原住民歌手獎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大塊文化 的推薦與評價
大塊文化 , 台北市。 120721 個讚· 575 人正在談論這個。 ✨\歡迎前往大塊官網/✨ 一網打盡最新出版品、眾多經典好書與優惠資訊.ᐟ. ... <看更多>
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出版編輯人才培訓|經營學程No.35 網路時代如何面對紙本書的 ... 的推薦與評價

... 網路 時代如何面對紙本書的「黑暗」|第三堂【講師介紹】郝明義| 大塊文化 董事長曾任時報文化 ... 7 立體書出版與國際市場EP2 |有度立體書出版創辦人文自秀. ... <看更多>
網路與書大塊文化 在 [新聞] 曾經只要勤奮賣書就能叫座1999年敦南誠-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曾經只要勤奮賣書就能叫座...1999年敦南誠品月營收4千萬!「書店一條街」文學風景到
哪去?
重慶南路書街自80年代以來,實體書店典範轉移,現代化連鎖與大型人文書店,取代了大
大小小的傳統書店。 (來源: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撰文者:羅玫玲
1.資深書店人羅玫玲自1991年進入書業工作,她見證台灣書店最後的黃金時代。
2.90年代社會解放,解嚴後的台灣開始拉近與世界的距離,1989年「誠品書店」成立,重
新定義了往後十多年的台灣書店內涵與風貌。
3.博客來成立於1995年,2010年博客來營收達40億元,以圖書銷售冊數計算,正式超越實
體龍頭的誠品書店,成為台灣第一大圖書通路。
資深書店人羅玫玲自1991年進入書業工作,經歷了台灣書店最後的黃金時代,見證過此後
的風起雲湧。
30年來,儘管有不少書店已急流勇退,但新血仍不斷萌生。透過一手觀察及各項統計數據
,羅玫玲細數網路興起普及後書店的流變,涵蓋實體與網路書店,勾勒出數位時代的書店
現況與質變。
1991年我踏入書店這一行時,並不知道20世紀的最後10年,原來是台灣實體書店最後的黃
金十年。
台灣實體書店最後的黃金十年
90年代社會解放,經濟持續成長,台灣在20世紀最後十年爆發強大的生命力,積極補回過
去半世紀的失落,也努力拉近與當代世界的距離:解嚴後開始補課長年被忽視與壓抑的學
科與議題:台灣研究、本土認同、女性主義、同性戀、生態保育;政治上探索與還原真相
、開放媒體、教育改革;而資訊科技十倍速發展,電腦軟硬體升級、多媒體閱讀也初試聲
啼。
每一個時代的書店創新,都成為下一世代的標配。1989年「誠品書店」成立,此後十多年
重新定義了台灣書店的內涵與風貌。
90年代的書店,乾淨寬敞明亮已是基本條件,對書的詮釋、靜態圖書的動態延伸,走出過
往圖書的疆界,則是誠品書店新的探索。
圖書之外,活動、講座、說書、朗讀詩、表演、策展、封街閱讀嘉年華......一切能想得到
的藝文活動都盡可能導入書店場域,延伸書店的可能性與趣味。
敦南誠品2樓書區。 (來源:周盟興)
90年代是求知若渴的閱讀美好年代,出版社大量翻譯國外當代人文文學名作,書店引進歐
美日本重量級經典文庫。
深度閱讀的同時,探索美好生活的生活風格書、自然野趣書目,也泉湧般進入書市;結合
美育的兒童繪本興起,過去童書成套的直銷模式告一段落,單本販售更考驗家長的選書能
力和書店工作者的專業推薦力,大家努力向學。
台灣每年出版的新書,從1990年的1萬6516種,提升到1999年的3萬871種。
1994年終止販賣無版權書籍的「612大限」,激勵圖書業者以合法方式出版更多好書與好
賣的書。
連鎖書店積極展店,逐步侵蝕城鄉小鎮傳統書店的市場。
重慶南路書街緩步走向繁華盡頭,翻印圖書已不可行;教科書鬆綁,競爭者眾;第一代傳
統出版人淡出書市。
大型連鎖書店與專業書店在書街經營,老字號書店僅在考用參考書上維持領先地位。重慶
南路書街自80年代以來實體書店典範轉移,現代化連鎖與大型人文書店,取代了大大小小
的傳統書店。
重慶南路書店街。 (來源: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1996年,台灣出版產值約5、6百億台幣,當年的優質人文知識書,只要編輯、行銷、業務
和通路同心合作,賣上一萬本不是奇蹟。
1999年,誠品敦南店24小時營業,賣場坪效達每坪8萬元,擠進全球書店前段班;敦南二
樓500坪空間,月營收4000萬元。那是一個只要誠心勤奮賣書就能叫好叫座,也能獲利生
存的實體書店黃金年代。
(若要問誠品不是賠了十多年嗎?主要是快速展店,衝經濟規模,賺錢的總店與店面仍無
力滋養一眾新生弟妹。)
獲利同樣發生在90年代創立的獨立書店,譬如東海書苑(1995)、闊葉林(1997)、洪雅
書局(1999)。
此外,主題書店紛紛湧現,包括:台灣e店(1993)、女書店(1994)、第一家同性議題
的晶晶書庫(1999)、位於恆春的春成書店(1999-2015)、天母書廬(1999-2017)。
90年代也是撥接上網、大學BBS流行的網路萌發期。多媒體光碟曾帶給人期望,以為是新
的閱讀革命。
1994年遠流成立「電子書工作室」,美國亞馬遜也創立於同一年,博客來成立於1995年(
張天立以500萬創辦)。
2000年3月10日網路泡沫吹破,不到一年,2001年已完全恢復,精實後的網路發展飛速,
帶來真正的閱讀革命。
台灣圖書通路的典範轉移,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即完成。
21世紀數位時代的書店通路演變
2000年,「誠品全球網路」成立,與其說是一家線上書店,更是一份優質的線上閱讀誌。
網站編輯悉心撰寫書介,但網站的平台服務、物流系統未跟上優異的商品建置,經常成為
其他網路書店的導購。
同年,統一企業以1億元取得50.025%股份入主博客來,解決了書籍「最後一哩」的運送問
題,所有商品都可在7-11超商取貨,博客來結束滑行,正式啟航。
2003年之後,金石堂網路書店雖和博客來並列台灣網路書店雙雄,但有實體書店包袱的金
石堂,無法像單純線上的博客來以本本新書79折(2008年起成常態)、每日一書66折(20
03年起),以及各式書展優惠折扣和便捷高效的物流吸引讀者,雙方距離逐漸拉開。
2010年,博客來營收達40億元,以圖書銷售冊數來計,正式超越實體龍頭的誠品書店,成
為台灣第一大圖書通路,達成數位新世紀實體虛擬通路的典範轉移。
自此,博客來業績一路前奔,10年後(2020)年營收約70億元。
博客來2006-2021年營運概況。
通路的競爭與消長,改變了書市運作的遊戲規則
2001年納莉颱風淹水,上百家書店受災,營運41年的新學友損失慘重,經營權轉換、10年
後結業。誠品書店財務週轉不靈,首次延票。
2002年台灣曇花一現冒出「69元書店」,賤售出版過剩書目和通路退書。
2003年遭逢SARS疫情,通路再受打擊,東方出版社關閉書店門市,光復書局爆發財務危機
。同年金石堂和數十家出版社簽訂寄賣備忘錄,從月結交易制,到寄售(銷結)交易制,
以減輕庫存成本與資金壓力。
2005年底,誠品開設台灣最大書店「誠品信義店」,正面迎戰2004年來台開業的Page One
書店(葉壹堂)。
位於台北101的葉壹堂,於2015年7月結業。 (來源:wikipedia)
事後回顧,實體書店在因應網路發展和網路書店的威脅上,反應過慢也過於自信。過去的
成功方程式未必能應對未來,Page One結束於2015年是時代的必然,中文書的經營難以和
誠品抗衡,網購已然興起,再齊備又吃資金(本本買斷)的外文圖書,也無法抵擋外文閱
讀蛋黃讀者直接從美國Amazon下單。(彼時江湖傳唱,每月Amazon到台灣幾個幾個貨櫃的
書。)
2007年,第三大經銷商凌域國際公司跳票,與金石堂互相指控帳款問題,出版社、經銷商
與書店通路的供銷失衡問題浮上檯面。
同年,誠品書店以寄售制和進貨降折的訴求,展開跟中上游的談判。
博客來因折扣促銷年年壯大,書市價格已被錨定在新書79折與每日一書66折。
營收仍低於誠品的博客來,早年因「特販通路」身分拿到較誠品低5~10%的進貨折扣,這
在商業談判上給予誠品重新議價的極大空間。
另一競業者金石堂早在4年前談妥寄售,而位居龍頭、虧損十多年的誠品,怎甘於為了「
書業模範生」*的虛名,而不爭取更公平的商業條件。
*註:誠品備受出版界讚美肯定是「支持書業生態健康運作」的模範生
2022年的此刻回首檢視,It’s not personal. It’s business!
下圖取自1990年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的演講,說明台灣當年4條不同行銷通路的折
扣狀態。(現今已未必適用了)。
台灣出版使用中的4條行銷通路。 (來源:台灣出版事業產銷的歷史、現況與前瞻,─個
台北出版人的通路探索經驗,王榮文)
以此為鏡,如今當電商momo再壯大,怎麼可能不重新跟上中游談判、爭取如博客來的折扣
呢?
圖書產業是文化也是商業,當銷售越集中在大通路,通路為王的局面越加牢不可破,再無
回頭路。除非閱讀新載體與新平台的典範轉移,再次出現。
2001年後的圖書市場萎縮,終至腰斬
無論通路生態如何演變,台灣出版經歷90年代的爆發期之後,經濟成長放緩;網路豐富多
元的內容奪走讀者目光與時間,圖書市場開始跌入銷售低潮,持續不振。
台灣圖書出版產值統計迄今尚未建立統一的計算標準,我們可以透過學者劉燕儷、邱重銘
2009年論文中的數據,一窺世紀之交,出版產值衰退的概況。
出版產業中圖書出版事業產值推估表。 (來源:郝明義等編《東亞四地-書的新文化》,
網路與書,2004。1998、99年資料來自徐開慶〈彈指十年流變多-台灣出版的兩極化現象
〉)
台灣的出版產值從90年代約莫5百、6百億逐漸萎縮,市場的餅變小,通路生態的變化充其
量只是彼此搶奪一個日漸縮小的市場,只有競業,全無競合。
千禧年過後,在時代趨勢與價格優勢下,網路書店持續雙位數、倍數的成長;連鎖書店的
獲利則越加困難,逐漸縮減店數、轉換店型,或以百貨商場複合型態經營;傳統書店無招
架之力,陸續結業隕落;區域經銷商漸次退出圖書市場,書業行銷通路結構持續變化中。
時代勇猛前行,2007年iPhone橫空出世,2010年iPad登場,2014年4G網路推出,開台20個
月普及率已達62.3%。
台灣人行動數據每月平均用量,2021年已達26GB,吃到飽方案讓台灣使用量為世界平均值
11.4GB的2倍以上。
掛網時間與讀書成反比,台灣閱讀生態持續劣化。下表為2007年~2021年台灣圖書出版銷
售額,與數位發展的上升趨勢呈逆向萎縮。
2007-2021年台灣出版產值。 (來源:羅玫玲)
獨立書店的興起與進化
自1990年起,青年返鄉有3波不同的特質與模式:第一波在解嚴後的90年代,社區營造興
起,返鄉重新認識鄉土,參與地方事務,核心關懷在建立地方認同感與光榮感,是自我價
值的追求與實踐。
90年代開設的獨立書店帶有相似的理想色彩,主題式經營,藉由書店凝聚專業社群,共同
關懷特定議題。
或者,愛讀書的店主透過書店經營,滿足自己的讀書需求也分享閱讀。第一波獨立書店的
選書基本在萬冊以上,一如歐美多數的街角小書店。
青年返鄉的第二波浪潮在2000年後興起。921大地震摧毀不少家園,政府以多元就業方案
召喚青年返鄉,投入地方建設,著名的有農委會的「飄鳥計畫」(2006)、「農村再生計
畫」(2008)。書店業中,東勢的哈佛書店(2000)、斗六田納西書店(2000)等,皆是
在地陪伴、社區服務的地方閱讀之友。
2005年溫羅汀(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街)文化行動聯盟成立,聯盟的臉書官網上這麼
描述:
「溫羅汀」是華文世界少見高密度書店,自始即訴求小眾精神蓬勃的大學城。我們認為,
一座城市不曾因同質與標準化發展的擴張而偉大,但常因一些個人或團體拒被收編的堅持
才顯獨特。台北無力追求如上海北京一般的大規模開發榮景,但溫羅汀的街巷經驗,積累
出其他華文城市無法取代的人文層。而這文化厚度,其實,才真正揭露了一座城市之精彩
。
多年來,許多的獨立書店駐紮在這,在溫羅汀這塊沃土上孕育了多元文化、性別友善的空
間和兼容並蓄的聲音,才有「溫羅汀獨立書店聯盟」的成立。
溫羅汀聯盟舉辦過露天書展、行動劇、圖書裝置藝術展,引發大眾對台大公館商圈的興趣
,藉由閱讀的立體化、行動化,活絡書店與商圈,創造商機。
網路書店崛起、實體經營益發困難的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第二代獨立書店興起,包括小小
書房(2006)、有河書店(2006)、花蓮的凱風卡瑪兒童書店(2006-2013)等,他們的
出現打響了「獨立書店」這個名稱。
店主們善用網路平台,店小聲量大,文化傳播力強,閱讀主張鮮明,關懷社會議題。
小小書房。 (來源:羅玫玲)
在2006、07年台灣圖書市場遭遇50年來最慘澹的時代氛圍中,第二代獨立書店的誕生,顯
得既勇敢又耀眼。
2008年,網路書店與大型連鎖書店環伺,低折扣已成網路書店標配,單一小書店則相對資
源薄弱。小小書房發起「集書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全台8家書店集資成立公司,作為
小型出版社鋪貨的窗口,好讓得不到網路書店與連鎖大通路重視的書本,可以一次鋪到8
家獨立書店。集書公司後來雖因執行上有其盲點與困難而告終,但這是獨立書店首度全台
串連,留給後續相似組織寶貴經驗。
2010年之後的第三波青年返鄉,基本由學運、社運青年轉入地方扎根,為在地文化拓展出
新價值和新特色。
2012年,文建會升格為文化部,龍應台任職部長期間,在小小書房舉行「文化國是論壇」
,以獨立書店經營為主題,規劃補助計畫。官民合作,獨立書店聲量陡升,開書店成為不
少文藝青年的夢想,社會形象清新。
2013年,為鼓勵青年返鄉開店,讓書店成為社區微型文化中心,文化部推出「第一桶金的
獨立書店圓夢計畫」輔導措施,帶動了第三波獨立書店開店潮。
記者會時任文化部長龍應台與獨立書店經營者合影。 (來源:文化部)
新世代的獨立書店主有別於第一、第二代,在他們踏入書店行業時,市場已然蕭條,開書
店難以營利,必須兼賣其他商品或斜槓接案兼差養活自己與書店。
此階段開設的書店也趨向微型,數百本、一兩千本書就可開業,資金少,風險有限。自此
獨立書店的開開關關,逐夢、圓夢或夢醒成為常態,爾雅出版社隱地先生稱之為「書的遊
樂場」。
同樣在2013年,「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成立,由政府政策補助,全台舉辦巡迴講座,
參加國際書展,串連全台獨立書店,提供服務也共同發聲。
2014年,為了解決小書店因訂量少不符物流成本、書店經營不穩定,經銷商未必支持與出
貨的困擾,「友善書業合作社」成立,政府每年政策補助200萬元,貼補運作上的虧損(
量少店家多,經濟效益低,是服務性質組織)。
根據2022年3月文策院發佈的《台灣獨立書店產業營運數據分析報告》,友善書業社員從
成立後首年的83位,成長到2021年258位。截至2022年11月,最新數據為262位社員,社員
書店共216家。
合作社歷年社員數變化。 (來源:文化內容策進院)
友善書業合作社的成立,大大降低開店門檻,甚至無門檻。有個十幾、幾十萬資金,跟友
善書業進書,即可開張營業。
開店容易,活下來才是真功夫,書店的行業專業,多半在開店後摸索學習,是謂「生了孩
子才開始學做父母」。
時代快速轉變,昔日的書店專業知識未必能因應未來,新手開店易陣亡,但也可能以新思
維開新象創新局。
這個時代書店的開與關,無需悲情,無需抱怨,自己的抉擇自己擔責,面對巨變的艱難,
書業歡迎、也包容更多新的可能與實驗。
下篇:如果沒折扣,你還買書嗎?線上買書都變79折、66折...一直下去會只剩這些書買得
到
*本文獲「Openbook閱讀誌」授權轉載,原文:書店觀察》走過台灣書店30年,接下來的
路在哪?資深書店人的回望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
https://reurl.cc/L6mRb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12.8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95465021.A.59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