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照片的價值,不該只是追求「畫面內容本身的含意」,而是「自拿起相機那一刻開始 - 價值,就已經開始發生」,當過解讀一張照片「裡面的東西」,而疏忽了去觀察「你與照片間的關係」,那是件可惜的事情。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一件事:
每到了一個景點,面對眼前的風景,人人總是拿著大大小小的相機,無論技術好壞、相機性能,都會拿起來拍上幾張照片,這些動作為了是什麼?
我常在想這問題,如果你覺得這個問題不好去思考,我來換個說法。
若我帶著你,以及一群人前往一個景點,看到任何景觀,我們當然也慣性的將相機拿起來拍照,此時我說「如果是為了眼前的景像,那麼大家不要拍,我拍好後再將照片傳到你們手機裡 (而且還是高畫質、不壓縮)」,這樣子好不好?
當然不好,即使聽了我這麼說,你我還是拿起自己的相機,無論拍的好不好,總覺得一張照片必需還是要「自己拍」才算數。
但是為什麼「非得」要這麼做不可? 當然我們會說 - 自己的照片自己拍,無論美醜好壞都是自己創作的結果,這或許是答案,但如果很在意「創作」這一點的話,那我們去解讀一張照片,就不該只是過度解讀「照片裡面的內容」,應該更多一點「與照片之間的關係」才對。
如果再把以上的例子「更極端一點」:
你都把相機用腳架「固定住」,同時「構圖」也都調整好不動了 - 連曝光也都決定了,差在「按快門」這件事,幾乎 9 成的工作你都負責了,差在最後一步「按快門」是我替你按了下去,最後這張照片在你心中,是不是有那麼一點覺得怪怪的? 就算這張照片再怎麼精美,仍然有一點不完美、不完整、不全然屬於你的。
二張照片差不到 5 秒,畫面內容完全一樣,差在「檔案編號差 1 號」「記錄時間差幾秒」,在我按下快門後,相信你還是會自己再拍一張,並且心中對「前一張」感到一種說不出奇怪的感覺。
如果太過在意「照片裡面的內容」,認為那些就是一張照片意義的全部,那麼就不該在意「最後按下快門,是你還是我」;但若不在意,那心中說不出口、面對這張照片「不自在」的感覺又卻是真的。
那種感覺,我稱之為「疏離感」,如果這種感覺越強,代表這作品離你越遠,反之亦然。
一張照片的誕生,全都是自己一手所完成 - 用自己的相機、鏡頭、記憶卡、構圖、拍攝數據,全屬於自己一手掌握,沒有任何一點假手他人,那麼照片與自己有著非常強烈的親密感受,缺了一點都會造成多了一點的疏離感,而我覺得這個感受,對我非常重要,才會珍惜任何一張自己拍過的每一張照片。
回到前面提到的例子,為何明明景像對現場每一個人都一樣,卻每個人都仍希望「自己的照片,自己拍」的原因,我想不只是「照片裡面的東西」不一樣,那個不一樣當然很大一部分是...,每個人的構圖不同,我認為「更多的不一樣」,無非是還是希望自己與照片的關係更加的「親密」,不假手他人,過程中每一個小細節、小動作,都是自己一手催生、完成,那張照片對自己的意義價值才最高。
----
「線上遠距課程」入門攝影全 10 堂 - 20 小時,課程報名中:https://go.hojenjen.com/3bvmep
#保證開班👍
#不懂可以反覆聽到懂
#10堂課滿滿20小時
#學習線上無國界
#超棒沉浸式教學業界絕無僅有 🙌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鍾日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Photoshop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像我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 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Photoshop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 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這系列 Photoshop 教學影片...
線上壓縮檔案 到 最小 在 柴女阿美的大城小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感恩節前兩天,尼歐和幾個好友相約,一人準備一套菜,一起度過 "Friendsgiving"。(他們擔心彼此和家人聚會過節之後會增加染疫風險,所以特別選在感恩節前。而學校已停課兩週,他們這段時間也都沒出門。)
他請我去超市幫忙買了食材,就自己看食譜,在廚房一邊聽歌,一邊製作他的小紅莓沾醬。
我看到了他的自在與快樂。
******
決定帶著孩子搬回紐約時,跟我比較親近的朋友和家人,都勸我再想想。
「他們在這裡並不快樂。」
「一年要適應一個地方也太短暫了,要不要再住一陣子試試看?」
「我早就答應他們,一年過完,可以決定要不要留下來。」
「可是去年又沒有疫情。」
「已經討論過了,我們都知道嚴重性,孩子還是堅持要回紐約上學。」
「其實他們回去讀那種菁英學校,將來申請大學很難脫穎而出。待在阿布達比的美國學校比較輕鬆,那個誰誰誰的女兒就是這樣啊,成績不怎樣也進了紐約大學。現在在紐約的高中畢業生要進紐約大學反而還沒這麼容易吧?」
比較直接的朋友,會說這種家庭的重大決定,父母不應該被孩子牽著鼻子走。
我知道,都是好意。他們的說法,我也都同意。
******
叉燒參加了龍與地下城的課後社團,帶團的老師准許他們說髒話。
「那你們的社團不就充斥著髒話?」
「才沒有。小學生才會覺得一直講髒話很酷,我們中學生根本不會滿嘴髒話。」
高中開學前的線上返校日,校長與學生對談時間,大家有備而來。尼歐一臉驕傲叫我來看,螢幕上,好多人做了海報,指出校內學生種族嚴重失衡,希望學校能改善。
(不論在大人的眼裡,他們是太年輕或是太過理想化,我都覺得他們很了不起。在這個年紀,願意為他人爭取與自己無關的權益,甚至有可能壓縮到自己族群。這點我自認做不到。)
學校裡每個老師的郵件簽名檔都寫著自己的「代名詞」,他、她、或是無性別(they),無需猜測或預設。而學生可以決定自己的性別,入學檔案裡記載著孩子的生理性別,但老師沒有權利知道。
所有的孩子,在這裡都找得到自己的歸屬和位置。我看見尼歐和叉燒的自在與自信,我看見他們與價值觀相近的朋友在一起,討論各種議題(或講垃圾話)的時候,臉上發出的光。
其實從來就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的學校。
******
我有個好朋友,是社會上客觀認定的「成功人士」。當年他博士班讀到一半想放棄,被媽媽阻止。儘管他那時已經是二十幾歲的成年人,母親仍然不准許他休學,要他堅持下去。
「有時候,孩子並不確定他們自己想要什麼,或什麼才是對他們最好的,而我們家長的工作就是引導他們。」他告訴我。
我這個朋友,很會寫育兒文,對親子教養也很有想法。他的話,我反覆思忖,幾乎讓我動搖。
後來,仍決定維持原訂計劃帶著孩子回紐約。(對,我就是剛愎自用。)
養兒育女路上遇到的那些難題,從來就沒有「正確」解答。所有的答案或是選擇,都來自於一個母親(或者父親)對孩子的了解。而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當年他的媽媽不讓他放棄博士學位,我相信,是出於對自己兒子的理解。而我願意陪孩子搬回紐約,也是來自於我對自己孩子的理解。
******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讓孩子做決定」是便宜行事,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但我始終認為,身為母親,我並沒有權利用一種「我是為你好」的姿態,去幫他決定他的人生。
我不是孩子人生的掌舵者。
雖然,只要我一聲令下,船就會朝著我要開往的方向前進。雖然,我可以堅持留在阿布達比,未成年的孩子無能為力反抗,而傻強高興都來不及。
但我不能假裝沒看到孩子臉上黯淡無光的表情。
我知道,一旦決定留下,我會永遠失去他們的信任。我並不是害怕失去那個最親密的位置,那位置總有一天要讓出。
只是不希望,對父母不再信任的孩子,需要靠山的時候,不知道該往哪裡去。
(圖為尼歐和朋友準備的Friendsgiving 午餐。)
線上壓縮檔案 到 最小 在 海龜姊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線上演講初體驗》
前幾天首次以講者的身份參與遠距教學,利用Google的Hangouts Meet,同時和宜蘭碧候國小全校6個班級(共90多位學生)介紹『海龜大驚奇』,覺得很新奇。
簡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心得,給大家(講師和學校老師)當做參考。如果您們也有試過或是很有經驗,也歡迎留言和我分享喔!
(1) 事前準備:測試硬體和軟體
對於非資訊專長的講師和老師而言,最怕的就是遇到硬體設備故障或是軟體操作不熟悉,對學校來說,遠距教學也是因應新冠病毒疫情的新措施,老師們也需要時間熟悉一下,所以事前的測試和溝通真的非常重要。
這次很幸運遇到碧候國小的潘老師,願意嘗試用視訊會議軟體進行教學,我們在正式演講的幾天前,就先約時間實際測試了一次,測試音量、如何切換畫面、分享桌面、討論如何讓好幾個裝置同時登入而不干擾、演講進行時如何進行互動等等。
(2) 進行方式:多個設備同時登入、善用文字訊息即時溝通
我們使用的軟體是Google的Hangouts Meet,需要由有購買G Suite的企業帳號才能發起視訊會議並產生一個網址連結,其他使用者只要點連結就能從瀏覽器參與,不用特別安裝軟體(手機還是要下載app),也不用額外開設帳號。由於有多個班級同時登入,為了避免背景音互相干擾,除了講者,其他與會者的麥克風都是關起來的,只有輪到他們班級回答問題的時候,才能開啟麥克風發言。
Hangouts Meet也有傳送文字訊息的功能,所以我一邊用筆電分享桌面進行簡報,也同時用手機登入會議跟老師們互傳訊息,即時收集學生的提問和答案,一度覺得自己也滿有當直播主的潛力(?)。對了!手機的麥克風和聲音都要關閉,才不會和筆電互相干擾。
(3) 演講內容的調整:增加照片影片、指定作答增加互動
因為遠距教學比較難用道具輔助,為了增加趣味性和互動,在簡報中放了很多照片影片(影片檔案如果太大,傳送後畫面容易lag lag,最好先壓縮),也安插了很多問題並輪流指定各班回答。這時候,也很需要學校老師的全程參與和現場引導,才能即時回答問題,減少裝置切換或等待發言的空白時刻。遊戲競賽(海龜九宮格)的部分也是用投影片出題,先解釋遊戲規則、給學生們一些時間比對找答案、再由老師用訊息的方式回答。公佈正確解答的時候,也只能靠語氣和講話速度,稍微製造一點緊張氣氛。
(4) 心得:想像力和明確說明
第一次遠距教學,覺得節奏比較難掌握,平常演講會有的空白,在遠距教學時會變得很奇怪,所以不自覺地用很多“簡單/資訊量少”的話去填補空檔,但或許對學生來說,適時的空白讓他們可以討論的時間還是很重要的;互動問答的時候也需要發揮一點想像力,假裝自己真的在現場,去引導學生答題。還有一個我覺得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是,應該要在演講開始前先跟大家說明課程大綱(講課、遊戲、講課、問答)、互動方式(有問題可以請老師用訊息提問)、確認老師帳號名稱分別代表哪個班級,這樣才能更能讓遠距教學更順暢,更有臨場感。
由於講師不在現場,無法直接看到學生們的反應,只能一個人對著筆電自導自演,講笑話聽不到笑聲,難免會覺得有點不安。但從老師的訊息們來看,大部分的學生都滿積極答題的,還有班級因為大家意見不同,所以同時交出兩個答案的情形。最可愛的是,在進行了幾題之後,有一位老師突然說他們班要晚點回答,大概是因為前面幾題先答(而且答對),結果其他班也跟進,所以才說要晚點回答,哈哈哈,沒想到老師這麼認真,真可愛!
謝謝 TPCF ECO 熊厲害 的介紹和碧候國小老師的積極參與,才能順利完成這場線上演講,成就達成很開心,希望以後有機會能親自拜訪這所位於宜蘭南澳的可愛小學。
#電路板環境公益基金會 #宜蘭 #碧候國小 #海龜點點名 #海龜 #環境教育 #workfromhome
線上壓縮檔案 到 最小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Photoshop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像我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
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Photoshop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
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這系列 Photoshop 教學影片
是由初學到深入,專為初學者設計
後半部進階內容與範例並非一般商業用途
而是針對 Photoshop 與 3ds Max 之間的整合教學
包含無縫貼圖製作、建築合成調色、室內設計合成調色、遊戲貼圖製作方面
如果這部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
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Photoshop CC 2020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u0WwWG
Photoshop CC 2020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bitly.com/2FTNygJ
JC-Design 網站:http://jc-d.net/
JC-Design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cdesign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
解析度
● DPI (Dot Per Inch) 指的是一英寸中有幾個像素
▲ 解析度的大小關係到影像的清析與否,一般電腦螢幕的解析度為72DPI,搭配高階一點的顯示卡則可到96DPI。如果是要印刷用的影像檔案,則至少要300DPI 以上才不會有馬賽克的模糊現像產生。若是要使用在網頁上的影像檔案,則只要72DPI 就足夠了。
▲ 影像的解析度會影響列印時,影像的列印品質及大小,但不會影響它在螢幕上所呈現的品質。而且,影像解析度是可以透過 PhotoImpact 、 PhotoShop 、 PaintShop Pro… 等影像處理軟體加以改變!
● 每英寸像素,ppi 或 PPI (Pixels Per Inch)
▲ 像素密度(pixel density)單位,即每英寸的長度中所具有的像素。由解析度中X或Y軸的數字除以該軸的長度(英寸),可得該軸的像素每英寸密度。一般的像素是方形或接近方形,X與Y軸像素密度相同,但也有不相同的顯示器。
▲ 掃描圖片時的度量單位:掃描圖片時,我們在原稿的每一英吋範圍內要產生多少畫素值pixel,經過掃描後,同一張原稿,它的 ppi 值越大時,所得到的圖像也越大,通常我們在掃描時,對於較大的正片或圖像,可以採用較大的 ppi 值,對較小的正片或照片採用較小的 ppi 值,ppi 與 dpi 是不同的!
介紹常見影像格式(BMP、GIF、JPEG、PNG、向量圖)
● BMP:Windows的標準影像格式,支援RGB、索引色、灰階和點陣色彩模式。
● GIF:翻譯為圖形交換格式,是一種LZW壓縮格式,設計用於最小化檔案大小和電子傳輸時間。優點為可以做動畫和透明背景圖,缺點是色彩數少,只支援256色、易失真。
● JPEG:是利用離散餘弦轉換壓縮技術來儲存靜態影像的檔案格式。支援CMYK、RGB、灰階色彩模式,不同於GIF的是JPEG會保留RGB影像中的所有色彩資訊,但會選擇性的丟棄資料以壓縮檔案容量,是一種破壞性的壓縮。
● PNG:是免專利的一種替代GIF的圖形格式,支援灰階、含Alpha的RGB色彩、點陣圖、無含Alpha的RGB色彩模式,利用Alpha色版來定義檔案中的透明度,所以可以產生無鋸齒邊緣的背景透明圖。
● 向量圖:以數學函式來描述螢幕上的圖形、色彩,就算是改變圖形的外觀,也只是改變了數學函式的某些參數值,讓電腦重新計算而已,因此不會有點陣圖失真和鋸齒狀的情形發聲,而且因為只是記錄數學函式的參數值,所以檔案遠小於點陣圖。
---------------------------------------------------------------------------------------------------
==延伸線上教學聯結==
Photoshop CC 2017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A9PH3B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AutoCAD 2015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m6Y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線上壓縮檔案 到 最小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Revit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Revit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 3ds Max 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儲存Revit 檔案
● 使用「儲存」指令可將作用中的檔案以目前的名稱和資料夾進行儲存。
● 在工具列上按一下 。
● 按Ctrl+S。
● 按一下「檔案」功能表 / 「儲存」
● rvt 為專案檔、rfa 為族群檔案、rte 為樣板檔案。
---------------------------------------------------------------------------------------------------------
儲存選項
● 使用「檔案」功能表 / 「另存」時,在「另存新檔」對話方塊中按一下「選項」,然後在「檔案儲存選項」對話方塊中指定下列項目:
◆ 備份的最大數量:指定備份檔案的最大數量。依預設,非工作共用的專案可以有 3個備份;工作共用的專案最多可以有 20 個備份。
◆ 儲存後讓此成為中央模型:設定目前啟用工作集的檔案為中央模型。
◆ 壓縮檔案:用於在儲存啟用工作集的檔案時使檔案變小。在正常儲存期間,Revit 只會將新元素和變更的元素寫入現有檔案。這會導致檔案變得非常大,但它可加快儲存操作的速度。壓縮過程將重新寫入整個檔案並移除舊型部分,以便節省空間。由於壓縮過程比正常儲存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因此請在工作流程可中斷時使用壓縮選項。
◆ 開啟工作集預設:設定從本端開啟中央模型時的工作集預設。在這個清單中,永遠將工作共用檔案儲存為下列選項的其中一個預設選項:「所有」、「可編輯」、「最近檢視的」或「指定」。使用者可以變更此選項的唯一方式,是透過選取「檔案儲存選項」對話方塊中的「儲存後讓此成為中央模型」,重新儲存新中央模型。本端模型可以使用「重新載入最新」工具來更新變更的選項。若要變更現有中央模型中的這個設定,請使用「另存」並調整「儲存選項」來重新儲存檔案。從本端開啟時,可以在每次開啟專案時取代此預設設定。這項取代只會影響該作業工作階段,且會在檔案下次開啟時回復為預設值。
◆ 預覽:用於指定在開啟或儲存專案時顯示的預覽影像。這個選項的預設值為「作用中的視圖/圖紙」。Revit 只能從已開啟的視圖建立預覽影像。如果選取「視圖/圖紙不是最新時將重新產生」,Revit 將在開啟或儲存專案時更新預覽影像。對於複雜模型,此選項將消耗大量資源。僅當想要預覽影像經常更新時才使用此選項。
---------------------------------------------------------------------------------------------------------
設定儲存提醒
● 您可以指定 Revit Architecture 提醒您儲存已開啟專案的頻率,也可以關閉提醒。
● 設定儲存提醒
● 請按一下 / 「選項」/「一般」。
● 若要變更 Revit Architecture 提醒您儲存已開啟專案的頻率,請選取某個時間間隔作為「儲存提醒間隔」。
● 若要關閉儲存提醒,請選取「不提醒」作為「儲存提醒間隔」。
● 按一下「確定」。
---------------------------------------------------------------------------------------------------------
備份檔案
● 當您儲存非工作共用專案時,Revit Architecture 會建立前一個版本專案 (即現在儲存之前的專案檔) 的備份複本。
● 此備份複本的名稱為 project_name.nnnn.rvt,其中 nnnn 為 4 位數編號,指出該檔案已儲存的次數。備份檔案與專案檔位於同一個資料夾中。
● 您可以指定 Revit Architecture 儲存的備份檔案最大數量。當備份檔案超出最大數量時,Revit Architecture 則會清除最舊的檔案。例如,若最大數量為 3 個備份檔案,而專案資料夾包含 5 個備份檔案,則 Revit Architecture 會刪除最舊的 2 個備份檔案。
---------------------------------------------------------------------------------------------------------
指定備份檔案的數量
● 按一下「檔案」功能表 / 「另存」。
● 在「另存」對話方塊中,按一下「選項」。
● 在「檔案儲存選項」對話方塊中,對於「備份的最大數量」,指定要儲存的備份檔案數量。
● 按一下「確定」。
● 按一下「儲存」。
---------------------------------------------------------------------------------------------------------
Revit 2016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2vR6fgW
Revit 2016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bit.ly/2vR0b7X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AutoCAD 2015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m6Y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JC-Design網站:http://jc-d.net/
JC-Design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cdesigntw/
JC-Design LINE ID:@umd7274k
JC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線上壓縮檔案 到 最小 在 鍾日欣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是JC老師
電腦相關課程授課超過6000小時的一位 3ds Max 課程講師
由於實在太多同學向JC老師反映,希望可以有線上課程學習,所以就決定錄製一系列的 3ds Max 線上影片教學
而且不加密、不設限、不販售,就是純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如果這部 3ds Max 教學影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幫我按個讚,給我點鼓勵,也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喔~
---------------------------------------------------------------------------------------------------------
檔案File
● New開啟新檔
● Reset重設
● Open開啟舊檔
● Open Recent最近開啟的
● Save儲存檔案
● Save As另存新檔
● Save Copy As複製另存檔案
● Save Selected儲存選取物件
● Merge加入
● Import匯入
● Export匯出
● Archive壓縮
● Summary Info場景資訊
● View Image File看圖
● Exit關閉程式
---------------------------------------------------------------------------------------------------------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n3
3ds Max 2015 線上教學影片範例下載:http://bitly.com/2dUKF1R
AutoCAD 2015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m6Y
TQC AutoCAD 2008 2D 線上教學影片目錄:http://bitly.com/2dUGQtB
JC老師個人網站:http://jc-d.net/
JC老師個人FB:https://www.facebook.com/ericj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