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封信和你介紹一本書,中文名叫《成長的邊界》,作者是大衛·愛潑斯坦。這本書的英文名非常簡潔,就是一個單詞「Range」,我把它翻譯成「廣度」,後面我們也用《廣度》來稱呼這本書。
你可能知道有一本非常著名的書《異類》,分析成功者為什麼能夠成功。我們之前的來信里也提到過這本書。而這封信要和你介紹的《廣度》,恰恰提出了和《異類》針鋒相對的觀點。
簡單來說,《異類》提出了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強調「刻意練習」、成為專才的重要性;而《廣度》這本書就如它的標題所言,更強調「廣度」在成長和發展中起到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這兩本書的觀點,談一談廣度和深度的問題。
愛潑斯坦為什麼反對「深度」?
先簡單介紹一下《異類》和《廣度》兩本書各自的主要觀點。《異類》一書中有三個非常鮮明的觀點,《廣度》主要針對前兩個,我們就重點談兩本書有交集的地方。
先來看《異類》的第一個觀點,就是大環境和起步的時間很重要。你生對了時代,就有更大的概率成功;甚至你生對了月份,一開始比同年級同學大了幾個月,容易成為孩子王,後來就更有可能成為領袖。《異類》的第二個觀點,就是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講什麼事情要做好,需要有一萬小時的練習。
針對這兩個觀點,《廣度》這本書又是怎麼說的呢?
《廣度》的第一個觀點,就是認為早期優勢或者說早期的刻苦練習對於長期發展來講幫助不大。《廣度》的第二個觀點,就是它的副標題,講在這個專業化的世界中,通才更能夠取勝。
簡而言之,《異類》強調起跑線上的優勢,一開始佔優,後面就越發展越好;而且強調人要投入大量練習,成為專業化的人才。《廣度》則認為,早期優勢沒有那麼大的作用,比起專業化,現在的世界更需要的是通才。
《異類》的觀點你應該很熟悉了,也是現在社會的一種主流觀點。這封信我們介紹《廣度》,就稍微展開看一下《廣度》的作者愛潑斯坦是怎麼論述他的意見的。愛潑斯坦從四個角度論述了自己的觀點。
首先,愛潑斯坦把世界上的事情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規則明確的事情,比如學鋼琴、打高爾夫球、做銷售、編程序,成功的標準非常清晰。在這些事情上,一萬小時定律是成立的。
但是還有第二類事,就是大量規則不明確的事情,比如創業。我在之前的信中講過,成為億萬富翁比登上珠峰更難,因為後者目標清晰,訓練方式固定,而前者沒有可以遵循的通用標準。愛潑斯坦認為,對於這樣的事,就算投入大量時間練會了一個單一技能,意義也不大。愛潑斯坦還特別提醒,要警惕那種「因為自己手裡有了一個錘子,因此看什麼都是釘子」的思維方式。
其次,愛潑斯坦講專業人士的判斷未必就更可靠。有的專業人士過於相信自己的訓練和固有的方法,結果有時候表現甚至不如普通人。這樣的例子我們見過很多,比如對股票的預測,對選舉結果的預測等等。
愛潑斯坦還舉了一個很特殊的例子。他說一項研究發現,每年心臟病專家聚集起來開年會的時間段內,心臟病患者死亡率反而會降低。這項研究推測,可能是因為心臟病專家忙於開會,沒時間做手術,而手術本身有風險,因此手術總量減少帶來了患者死亡數量的減少。換句話說,有些患者不做手術可能還能活過這段時間,結果因為做手術反而喪命了。這個統計結果提示,專家的判斷也有可能是不準確的。
第三,愛潑斯坦認為,方向比毅力更重要。愛潑斯坦也承認毅力是個好東西,但一味堅持、永不言退,甚至一條道走到黑,卻未必是美德。
愛潑斯坦講,世界上成功的道路千千萬,你怎麼知道自己選的路就是對的呢?如果走在錯誤的道路上,那越有毅力可能越糟糕。
《廣度》這本書講了許多改變人生道路而成功的名人故事。其中我印象比較深的是梵高。梵高年輕時做過牧師、傳教士、店員、藝術品交易員,對每份工作梵高都做得很認真,但就是做不出成績。直到接近三十歲,梵高才開始學習繪畫,並且迷上繪畫藝術。我們知道,最終他是作為畫家而流芳百世的。
最後,愛潑斯坦還舉出了很多實際案例,說明很多成功人士不是只懂某個領域的專才,而是廣泛涉獵的通才。這樣的例子你肯定也能想到不少,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通過上述分析,愛潑斯坦提出結論:面對複雜問題、特別是沒有明確衡量標準的問題時,廣度比深度更有用。人要懂得放棄和退讓,不要一根筋只知道往前走。後退一步看似多花了時間,但可能因為找到了正確的道路,反而省了時間。每一次拓寬人生道路的嘗試,只要處理得好,都會成為人生的閱歷,並不白走。愛潑斯坦舉了喬布斯的例子,講喬布斯當年旁聽的一門書法課,後來對他設計麥金托什電腦和其他產品發揮了作用,因為喬布斯對藝術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這門課。
要廣度還是要深度?
介紹完愛潑斯坦的觀點,問題來了:我們該信誰的呢?是《異類》作者格拉德威爾說的刻意練習、成為專才,還是愛潑斯坦說的多加嘗試、追求廣度?兩位作者都舉出了很多現實案例支持自己的觀點。當然可能你也會覺得,兩人的觀點並不完全矛盾,也可以並行不悖。
但我們在生活中要面對的問題往往更加實際。比如你剛下班,接下來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時間,你到底應該做什麼?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選擇,因為做了這件事就不能做另一件。如何選擇呢?其實還是要回到理性的分析上來,而不是聽信任何現成的答案。
我常常講如果你不知道做什麼,就想一想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不妨按廣度和深度兩個維度,把人分為四類。
第一類人,既沒有廣度,也沒有深度,這自然不是我們的目標。
第二類人,既有廣度,又有深度。這種人通常是天才,比如達芬奇、牛頓、愛迪生、喬布斯,還有用數學建模來進行投資的文藝復興公司創始人詹姆斯·西蒙斯等等。不過,這類人的數量在世界上可能連萬分之一、甚至百萬分之一都不到。我們雖然能講出不少這樣的名字,但這是因為他們站在聚光燈下,吸引了人們的目光。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看看身邊,這樣的人可能一個也找不到。當然,如果把要求放低一點,只說有一定深度和廣度的人,可能還是能找到一些的。
再看第三類人,有深度,沒有廣度。這種人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或許我們自己就屬於這一類。
第四類和第三類反過來,有廣度,沒有深度,這樣的人也比較多。
簡單分析一下:第一類人我們不用考慮;第二類人雖然你我都很嚮往,但很難成為這樣的人;那麼我們主要考慮的,就是在第三類和第四類中選擇。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結合你自己的情況,要成為第三類或第四類,哪一種對你比較容易?此外,第三類和第四類人,在生活中哪一種相對更受歡迎、更容易成功?根據我自己的觀察,答案是第三類,也就是比起有廣度沒深度的人,還是有深度、但廣度有所欠缺的人更容易成功一些。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完全不贊成愛潑斯坦的看法呢?並非如此。我專門和你分享這本書,正是因為雖然愛潑斯坦和我的觀點不完全一致,但仍然給了我很有益的啓發和提醒。他提醒我們,做事不要死鑽牛角尖,要注意看方向,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要嘗試各種新東西。實際上,愛潑斯坦講的「廣度」也不是蜻蜓點水、多而不精,他也談到了在保持一顆開放心靈的同時,我們也要選擇某個領域往深里走。
怎麼讀書才能為我所用?
最後,借著《廣度》這本書,再和你談一下讀書這件事。我們在閱讀他人想法和接受他人經驗的時候,有一個很容易進入的誤區,就是當那些想法和經驗特別符合我們的胃口,我們就會非常順暢、甚至不假思索地接受它們。
有的人讀了《異類》這本書,聽到了一萬小時定律,覺得很有道理,然後就為自己簡單低水平的重復工作找到了理由;被其他人問起來,就抬出一萬小時定律當藉口。同樣的道理,有的人讀了《廣度》這本書,就為自己不能在一條路上深入找到了藉口,說自己是要成為通才。很多人說是讀書,只是不斷為自己找藉口而已。
實際上我們讀書的時候,對於作者的觀點,既不應該輕易接受,也不應當直接拒絕。不同視角、不同觀點的書,往往能給我們有益的啓發。
比如有人覺得一萬小時定律很有道理,但自己試了好像不靈,就不知所措了。這時你讀到《廣度》這本書,就會發現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立,還需要其他條件,比如只有對於可以清楚衡量、可以明確追蹤進步的目標,一萬小時定律才有效。這樣一來,兩本書中看似不同的觀點就起到了相互補充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多讀書,而且要讀不同的書。
一本好書,不在於它的觀點都符合你的心意,而在於它能夠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視角,啓發你的思考。因此,即使我不完全贊同《廣度》的觀點,這本書仍然值得一讀。
小結
如果你自己讀這本書,也要記住我們讀它的目的是接受它的啓發,而不是聽了那些遙遠的故事就放棄努力。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起廣度,更欠缺的還是毅力。成為通才並沒有錯,但更多人只是把「成為通才」當成了半途而廢的藉口。
當然,對於格拉德威爾和愛潑斯坦的觀點是如此,對於我的觀點,也是如此。我的結論應當是啓發你思考的材料,而不應該直接成為你的結論。瞭解了這兩本書,你更應當運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和審視,找到適合你自己的進步道路。」
線上梵文翻譯 在 Yoga Bean 瑜珈豆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豆豆聊瑜伽哲學- Purusha、Prakriti與心理變化]
.
.
.
Sāṅkhya Philosophy 數論,是阿育吠陀、瑜珈、印度占星的基礎。它是二元論。
.
.
今天先來講其中提到的Purusha與Prakriti。
.
.
𝙿𝚞𝚛𝚞𝚜𝚑𝚊
可以把它解釋為絕對純淨的意識、至高的智慧、神性。它是永恆的存在、而且無所不在,它看著萬事萬物的發生,也被稱為「觀者」。我會把它理解連結成宇宙意識或是「高我」
.
.
而
𝙿𝚛𝚊𝚔𝚛𝚒𝚝𝚒
是顯化的萬事萬物。例如大自然、人、身為人而產生的想法、情緒等,都是Prakriti,它被翻譯成造化、原質,我也把它理解成「小我」。
.
.
Purusha無所不在,它彷彿也分成好多小小的部份,分別存在我們的肉身裡,這個在我們身體裡的純淨意識,我把它理解成「靈魂」,其實都是Purusha,這個神性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它其實就存在我們的內心裡,它也是瑜伽士想要連結的方向。
*註:靈魂有自己的梵文-Atman
.
.
.
.
我們身為顯化出來的Prakriki,總是有許多想法,接著再來講講
𝙰𝚗𝚝𝚊𝚑𝚔𝚊𝚛𝚊𝚗𝚊
不同層次的心理變化:
.
.
♥︎𝙼𝚊𝚗𝚊𝚜
是想法、意念。它經由我們的感官而產生,它像風一樣來來去去。它可以同時影響我們的生理與心理層次、以及影響我們的意識與潛意識。
/
♥︎𝙱𝚞𝚍𝚍𝚑𝚒
,也叫Mahad,它針對我們的念頭做出辨別、判斷、決定,好壞、對錯、美麗醜陋,這些分別都來自Buddhi,它也幫我們分別什麼是Purusha、什麼是Prakriti,所以它是幫助我們通往內在智慧的門徑。
/
Buddhi如果再被放大強化,就可能變成
♥︎𝙰𝚑𝚊𝚖𝚔𝚊𝚛𝚊
Ahamkara是自我認同、自我定位、我執、或英文會被翻譯成ego自尊。開始以「我」為中心。
(另外還有Chitta/ Samskara我們下一回會講)
.
.
.
Ahamkara這個字很有趣,Aham的意思是自我,Kara的意思是監獄,所以Ahamkara等於是將自己放到監獄裡。 所有你給自己與別人給你的定位、認知、角色、價值觀、期待等等,都像是將自己放到這個框框或監獄之中。
.
.
還記得我們剛剛談到的Purusha嗎?那個純淨的意識、神性、光與愛。身而為人的我們一定都會有Ahamkara的定位與認同,但大家別忘了Purusha還在我們內心,請別把它一再用層層的監獄給限制住。宇宙有無限的光與愛、有最崇高的智慧,而你也就是光 就是愛、最崇高的智慧也存在你的內心當中。
.
.
.
.
願我們能夠放下所有標籤、拋開一切自己附加以及別人加諸的期待,從這一刻起活出真實的自己。
.
.
.
.
.
這是最近身心靈療癒瑜伽中的分享,
在課堂中,我們還做了找回自己的冥想🥰
之後有時間再來錄給大家🤍🤍🤍
.
.
.
關於高我與小我;靈魂與自我,我很喜歡 點石成金 分享的「靈魂與自我:找回原本最真的自己」,在YouTube 與podcast 大家都可以去搜尋聽聽這集🥰🥰🥰
.
.
.
.
歡迎告訴我你們看完這篇的想法,
有什麼問題也可以一起討論!
如果你們喜歡,也歡迎多多分享出去喔🤎🤎🤎
.
.
.
.
。療癒瑜伽課的開課計劃。
🧚🏻開課中- 每週一14:00 涅槃瑜伽學苑 Nirvana Yoga & Ayurveda School
🧚🏻計劃開課-
🤎每週一 20:30 忠孝新生豆豆小班 (目前預計10月復課,中秋節左右會公佈課程資訊與開放報名)
🤎可能會再找一天晚上開線上課,滿足大家之前許願的-想要療癒完可以直接睡覺😆
#yogaphilosophy #purusha #prakriti #antakarana #manas #ahamkara #buddhi #illustration #procreate #瑜伽哲學 #高我 #小我 #靈魂 #做自己
追蹤紅豆的IG💁🏻♀️
instagram.com/yogabeanbean/
線上梵文翻譯 在 Durga Devi 陳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ॐ Mantra मन्त्र
常見翻譯:梵唱、梵咒、真言
.
就定義上來說必須是梵文。精細的聲響震動,在最深層的冥想靜坐狀態裡掉進聖賢、仙人的意識中。是瑜伽及修行者用來達到超脫的工具之一,持續唱誦時能夠使能量從世俗的意識狀態擴張。
千百年來無數的修行者虔敬神聖的持續唱誦更加使得 Mantra 有了遠遠超越字義的隱藏實力。這樣的現象是Mantra Śhāstra(這個詞可以理解成梵唱的科學、梵唱後面的運作原理) 。可從日常生活我們常用的字句會帶有相關連的能量去理解。例如說:“可愛、美麗” 這樣的字詞千百年來無數的人們抱著類似的心意無數次的發出這樣的聲響,這樣的字詞自然就累積了 “可愛、美麗” 的隱藏實力,只要有人說你美麗,不論真心假意,在那個當下過去所有關於“美麗”的堆疊都會一整包一起隨著聲響浮現 (戰國世代的美人、羅浮宮、哀愁、林志玲、馬…etc.)這裡故意舉了可愛的例子,請回想看看日常生活的那些聲響和各種用語又是什麼樣的來源、長久來累積了什麼樣的狀態呢?
👀那麼什麼樣的人持續不斷的重複唱誦 Mantra 呢?
修行者、悟證者
👀會在什麼樣的狀態持續唱誦呢?
誠心、虔敬、寧靜、合一…
這些質地會吸引正在尋找他們的人,也會在你我準備好的時候、持續唱誦Mantra時,浮現這些隱藏實力,你我的練習就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無數修行者的誠意一直都還像千年前一樣保存在Mantra的聲響之中。
畫一下重點 #你我 #準備好的時候 #持續 #唱誦 #Mantra
#你我
瑜伽傳唱的Mantra 誰都可以學習、進而持續練習。想要就可以,沒有高門檻,不用會唱歌、不用會梵文,自己不要擋住自己就好XD
#準備好的時候
只有我們真心想要的時候,才會展開魔法旅程,否則根本不會出發。拿鑽石給肚子餓的猴子?鑽石亮晶晶,但他不會吃也不需要吃。
想要什麼呢?
有些人想要超脫、有些人想要平靜、有些人想要安心、有些人想要自在、有些人想要回家…
#持續
接下來就看我們願意投入多少在真正想要的事物上了。很簡單直接的:珍貴的每口呼吸、精力…選擇投資在哪?面臨挫折或阻礙時是否選擇退出?
台積電漲10%時,賺100萬還是10萬,就看當初投入的本金是多少。哇~而且也一樣喔~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
#唱誦
直接透過你我唱誦是最直接簡單的,也是最有誠意的方式
.
✨梵唱的世界很單純,仔細聆聽、持續唱。✨
.
閱讀全文、了解更多關於梵唱、瑜伽,請見網頁:
OmDurgaDevi.wordpress.com
.
#小心防疫大聲唱歌
#線上安心梵唱共修 #MantraSādhanāAtHOME
#Mantra #Yoga #MantraYoga #MantraSādhanā #Kīrtan #Bhajan #MantraMeditation #Meditation #瑜伽 #梵咒 #真言 #冥想 #拜讚 #DurgaDevi陳瑜
線上梵文翻譯 在 「般若」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通常譯為「智慧」。在我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般若」是由梵文翻譯過來的,通常譯為「智慧」。 ... 中文線上禪一11月21 (星期日) 中午11:00 - 晚上7:00 (北美東岸時間) 多倫多道場提供現場名額[名額有限] . ... <看更多>
線上梵文翻譯 在 梵文翻譯的影片 第1集 - YouTube 線上影音下載 的推薦與評價
【梵文翻譯】「梵文翻譯」#梵文翻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果濱居士梵文直誦),法爾大悲願_古梵悉曇大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