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新文章] 區塊鏈管線化的效能增進與瓶頸
✍️ Ping Chen
📥 歡迎投稿: https://medium.com/taipei-ethereum-meetup #徵技術分享文 #使用心得 #教學文 #medium
使用管線化(Pipeline)技術可以提升區塊鏈的處理效能,但也可能會產生相應的代價。
Photo by tian kuan on Unsplash
區塊鏈的擴容方案
說到區塊鏈的效能問題,目前討論度最高的應該是分片(sharding)技術,藉由將驗證者分成多組的方式,可以同時分別處理鏈上的交易需求,即使單分片效能不變,總交易量可以隨著分片/驗證者集的數量線性增加。
除了分片,另一個常用來提升程式效能的方案是將計算步驟拆解,以流水線的方式將複雜的運算攤平,降低系統的閒置時間,並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為了達到管線化預期的目的,會需要先知道系統的瓶頸在哪。
區塊鏈的效能瓶頸
熟悉工作量證明設計哲學的人應該會知道,區塊鏈之所以需要挖礦,並不是為了驗證交易的正確性,而是要決定交易的先後順序,從而避免雙花和帳本分裂的發生。可以說,區塊鏈使用低效率的單線程設計,並付給礦工高額的成本,都只為了一件事,就是對交易的全局排序產生共識。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區塊鏈在一段時間內可以處理的交易數量是有限的,這之中包含許多方面的限制,包括 CPU 效能、硬碟空間、網路速度等。其中,關於 TPS(每秒交易數) 提升和對硬體的要求大致上是線性增加的,但在設計共識演算法時,通訊複雜度常是平方甚至三次方的關係。
以現在的目標 TPS 來說,處理交易和生成一個合法的區塊並不困難,只是因為區塊鏈的特性,新區塊需要透過洪水法的方式擴散到全網路,每個節點在收到更新請求的時候都要先執行/驗證過區塊內的交易,等於整個廣播的延時會是「驗證區塊時間×經過的 hop 數量」這麼多。似乎網路越分散、節點越多,我們反而會需要降低計算量,以免讓共識不穩定。
管線化的共識機制
使用權益證明取代工作量證明算是行業發展的趨勢,除了環保或安全這些比較顯然的好處之外,權益證明對產生共識的穩定性也很有幫助。首先,權益證明在同一時間參與共識的節點數是已知的,比較容易控制數量級的邊界;其次,權益證明的出塊時間相較工作量證明固定很多,可以降低計算資源不足或閒置的機率。
相較於工作量證明是單一節點出塊,其餘節點驗證,權益證明的出塊本身就需要很多節點共同參與,瓶頸很像是從驗證轉移到通訊上。
以 PBFT 為例,每次產新區塊都需要經過 pre-prepare, prepare, commit 三個階段,你要對同意驗證的區塊簽名,還要對「你有收到某人的簽名」這件事簽名,再對「你有收到 A 說他有收到 B 的簽名」這件事簽名,過程中會有很多簽名飛來飛去,最後才能把一個區塊敲定。
為了降低每兩個區塊間都需要三輪簽名造成的延遲,後來的共識演算法包括 HotStuff 和 Casper FFG 採用了管線化的區塊驗證過程。也就是對區塊 T 的 pre-prepare 同時是對 T-1 的 prepare 和對 T-2 的 commit。再加上簽名聚合技術,出塊的開銷在複雜度等級和係數等級都降低許多。
然而,要保持管線化的區塊生產順利,需要驗證者集合固定不變,且網路通訊狀況良好。如果會經常更動驗證者集合或變換出塊的領導者,前後區塊間的相依性會是個大問題,也就是 T 的驗證者集合取決於 T-1 裡有沒有會導致刪除或新增驗證者的交易,T-1 的合法性又相依於 T-2,以此類推。
當激烈的分叉出現的時候,出塊跟共識的流水線式耦合就從優雅變成災難了。為了避免這種災難,更新的共識演算法會限制驗證者變更的時機,有些叫 epoch 有些叫 checkpoint,每隔一段時間會把前面的區塊徹底敲定,才統一讓驗證者加入或退出。到這些檢查點的時候,出塊的作業流程就會退化成原本的三階段驗證,但在大部分時候還是有加速的效果。
管線化的狀態更新
另一個可以用管線化加速的是區塊鏈的狀態更新。如前所述,現在公鏈的瓶頸在於提高 TPS 會讓區塊廣播變慢,進而導致共識不穩定,這點在區塊時間短的以太坊上尤其明顯。可是如果單看執行一個區塊內的交易所花的時間的話,實際上是遠遠低於區塊間隔的。
只有在收到新區塊的時候,節點才會執行狀態轉移函數,並根據執行結果是否合法來決定要不要把區塊資訊再廣播出去。不過其實只要給定了交易集合,新的狀態 s’ = STF(s, tx) 應該是確定性的。
於是我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何不乾脆將交易執行結果移出共識外呢?反正只要大家有對這個區塊要打包哪些交易有共識,計算的結果完全可以當作業留給大家自己算吧。如果真的不放心,我們也可以晚點再一起對個答案,也就是把這個區塊執行後的新狀態根包在下個區塊頭裡面。
這就是對狀態更新的管線化,在區塊 T 中敲定交易順序但暫不執行,區塊 T+1 的時候才更新狀態(以及下一批交易)。這麼做的好處十分顯而易見,就是將原本最緊繃的狀態計算時間攤平了,從原本毫秒必爭的廣播期移出來,變成只要在下個塊出來之前算完就好,有好幾秒的時間可以慢慢來。新區塊在廣播的每個 hop 之間只要驗證交易格式合法(簽名正確,有足夠的錢付手續費)就可以放行了,甚至有些更激進的方案連驗簽名都省略了,如果真的有不合法交易混進去就在下個區塊處罰礦工/提案者便是。
把負擔最重的交易執行移出共識,光用想的就覺得效能要飛天,那代價呢?代價是區塊的使用程度會變得不穩定。因為我們省略了執行,所以對於一筆交易實際用掉多少 gas 是未知的。本來礦工會完整的執行所有交易,並盡可能的塞滿區塊空間,然而在沒有執行的情況下,只能以使用者設定的 gas limit 當作它的用量,能打包的交易會比實際的上限少。
緊接著,下一個問題是退費困難。如果我們仍然將沒用完的手續費退還給使用者,惡意的攻擊者可以透過發送 gas limit 超大,實際用量很小的交易,以接近零的成本「霸佔」區塊空間。所以像已故區塊鏈 DEXON 就直接取消 gas refund,杜絕濫用的可能。但顯然這在使用者體驗和區塊空間效率上都是次優的。
而最近推出的 smartBCH 嘗試擬了一套複雜的退款規則:交易執行後剩餘的 gas 如果小於 gas limit 的一半(代表不是故意的)就退款;如果剩餘量介於 50%-75% 可以退一半;超過 75% 推斷為惡意,不退款。乍看是個合理的方案,仔細一想會發現製造的問題似乎比解決的還多。無論如何,沒用掉的空間終究是浪費了,而根據殘氣比例決定是否退款也不會是個好政策,對於有條件判斷的程式,可能要實際執行才知道走哪條路,gas limit 一定是以高的情況去設定,萬一進到 gas 用量少的分支,反而會噴更多錢,怎麼想都不太合理。
安全考量,退費大概是沒希望了。不過呢,最近以太坊剛上線的 EIP1559 似乎給了一點方向,如果區塊的使用程度能以某種回授控制的方式調節,即使偶爾挖出比較空的區塊似乎也無傷大雅,也許能研究看怎麼把兩者融合吧。
管線化方案的發展性
考慮到以太坊已經堅定地選擇了分片的路線,比較激進的單鏈高 TPS 管線化改造方案應該不太有機會出線,不過管線化畢竟是種歷史悠久的軟體最佳化技巧,還是很有機會被使用在其他地方的,也許是 VDF 之於信標鏈,也許是 rollup 的狀態轉換證明,可以坐等開發者們表演。
倒是那些比較中心化的 EVM fork/sidechain,尤其是專門只 for DeFi 的鏈,管線化加速可以在不破壞交易原子性的前提下擴容,確實是有一些比分片優秀的地方可以說嘴,值得研究研究,但這就要看那些機房鏈們有沒有上進心,願不願意在分叉之餘也投資發展自己的新技術了。
給我錢
ping.eth
區塊鏈管線化的效能增進與瓶頸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aipei Ethereum Meetup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 歡迎轉載分享鼓掌
同時也有41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硬核的知識也許不是每個工程師都能夠在職涯發展中完全運用到,但無論是本科系、轉職、自學成為工程師的朋友,都應該要知道,這些紮實的背景知識提早學習起來,在未來的日子裡,只有好沒有壞。 就透過本影片我的真實經驗分享,告訴你這些我在大學時期看似枯燥乏味的理論,其實就是程式設計內功,而日後沉睡已久的內功卻又...
線性排序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積電為何變成護國神山?是怎麼從小弟一路走到大哥?
嗯,以前我會覺得這就是歷史巨流,人類無法逆轉,現在覺得這就路徑依存,大家順著習慣去做,就變成這樣。然後,如果我們現在順著另一套思路去走,幾十年後又會變成那樣,事後回來看,稱之歷史巨流誰都無法改變。
呃,基本上這叫做事後解釋,找理由大家都會。
我也在幹一樣的事情,所以不是在戳你。
以下很長,都是個人的事後解釋,不是預測也不是系統歸納,純粹天橋邊榕樹下阿伯碎念。
============
咳,我是覺得,台灣的矽盾會成真,跟那些李國鼎啥米碗糕的高瞻遠矚,一點關係都沒有,台灣被選上為電子代工基地,幾十年前在美國國務院開會時決定,我們只是被動接受這個政策結果。
但同樣要成為美國的技術轉移對象,優良的代工基地,從80年代開始,除了東亞以外,西非跟冷戰結束後的東歐,都曾經是候選,怎麼都弄不大起來?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就更別說,完全是依靠成本外部化做起來,用世界標準去看,中國的效率極差。
那台灣矽盾怎麼在今天突然成真?有人指出,台積電的製程精密,良率極高,讓成本壓低,競爭力超強。所以連美國都覺得,找台灣代工比較實際,自己做太誇張。
這我承認是對的。
前幾周,不是因為缺晶片,出現一堆中國超爆幹強,沒兩年就可以超英趕美的理論?這套宣傳為何越來越行不通?在台灣尤其相信的人越來越少?就,進入奈米的世界,我這個做過研究的,立刻就曉得難度跟成本不是線性提高,是指數倍增加,但宣傳還是線性,就我們有碰過的人來說,當然一聽就唬爛。而台灣現在碰過相關理工課程的人會很少嗎?
跟一般人解釋一下,非奈米的傳產要提高產能跟良率,類似提高2倍要1億,4倍要2億,要預估所需資源不會差太多。但奈米技術下,提高2倍要10億,4倍可能要100億。為何?很難跟業外人解釋,要多增加一點精密度,提高一些些良率,所要增加的設備,夭壽靠杯多的。
但我比較想知道,為何台灣才能產出爆肝工程師?在其他國家,相同勞動條件,早就抗議跟工會罷工,弄到要鎮暴部隊出動了,立院光是開勞權相關會議就開不完。
可我們台灣人,鍵盤抗議勞動條件差的人滿坑滿谷,竹科人拼命想選一個可以上台改法案,瞬間薪資跟勞動條件就改善的立委,但要大家罷工抗議來點硬的,沒半個響應。
我也不是沒見過在那邊哀嘆台灣人奴性重的左左,都不跟他一起站出去對抗強權,活該被奴役之類等等...
那怎麼會選出蔡英文?現在應該還是蔣家天下啊。
嘛
這也不是儒家教育造成的,不然韓國比我們更變態,也沒看三星把台GG踩在腳底下。要說是台灣人有受過日本人教育,但現在幾乎所有爆肝工程師主力,都是黨國年代教育訓練出的,日本成分只有老一輩有。
我為何認為是路徑依存?這就跟玩遊戲一樣,有些世界奇觀就是得要各種條件齊備,不是有錢就蓋得起來。科技樹走到這一條路,就會犧牲其他的,而且需要很多輔助系統協助主系統運作。
很多人都不知道,台GG相關的產業,一路峰峰相連到天邊,而為何會這樣?我認為也是一種路徑依存的結果。在發展史上任何一點歪了,都會讓矽盾變成紙糊的脆弱。
首先,我們的教育體制,大體上還是遵守著兩種人會出頭,記性好、耐力好。想要考到頂大,如果不是記性很好,就得要坐得住,可以磨練心性讀書不起來。即便多元教育、素養教育想要改變,但不管怎麼變,至少在這十年,我看不到這兩個基本要素會被剔除。
但記性好、天分高的人少,中等之資但有耐性去磨的人多,所以今天台灣頂大出去,會被台積電等看上的工程師,幾乎都受過多年磨練。也就是說,高強度的工作,需要的心性早就練好,被教育體制篩選過兩輪,進得去的多半都能接受。(頂多嘴巴不要,身體很老實)
雖然階級複製是事實,但台灣跟韓國又有決定性不同,我們的歷史中,高階級的台灣人,經歷日治到國民黨來台後的白色恐怖,土生土長的菁英被洗過幾輪,一出生就是高階級人很少。而這些高階級的又多半是黨國後代,養尊處優下根本沒多大能力。
而教育體制強調依照分數標準,以及各級學校的排序,成為一種另類的階級翻身途徑。即便聯考還是在加強複製,但教育體制內從上到下都是以平等的概念教學,至少在表面上如此,這讓頂大生畢業出去後,優越感並非建築在學歷標籤上。
意思是,不會因為你進了科技業,變成了科技新貴,你就會以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上流人。至少心態上,你還是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工程師,就算上級學歷低你一點,但他的經歷夠還是可以服你。這在韓國更加學歷競爭的社會,就會逆向淘汰中階人,在其他有階級傳統的國家,像是印度會出現管理災難。
說白了,就是台灣科技業雖然匯聚台灣最強的數理菁英,但這些菁英在心態上,平均來說多數人...
一. 不會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其他人都是下流人
二. 同時具有傳統定義上,在中低階級才有的工作韌性
但若只有這樣,還是不會有台積電這種公司出現。
台灣很妙,這種要投入舉國資源的產業,在其他國家往往變成特許,不是法規特許,而是制度上會有特權。像在中國,排廢水都沒在管你去死的,但在台灣即使是台積電,一樣被環保團體跟環保單位,圍毆到標準世界夭壽高。
然後這又遇到扁馬16年開始的中國大磁吸效應,大量台灣產業西進中國,造成本國傳產類的消費力低落。這直接的結果就是,唯一有賺錢優勢,還有機會進去的就科技業,其他傳產若非早就被老人卡位,新人找不到出頭路,就是發展到極致,很難有進一步揮灑空間。
結果,每一年畢業的理工菁英,發現自己只有這條路可以走,其他的就是低薪跟更糟的勞動環境。這促使即便相對世界其他國家,台灣工程師的勞動條件很糟,大家還是買單,只有嘴巴碎念。
如果2000年之後的台灣就業環境,就跟7、80年代電子加工狂飆時一樣,這些理工菁英待兩年都會出去創業,過著所謂財富自由跟快樂人生,誰想要爆肝。
各種路徑都有一個依存,教育上我們走著聯考複製階級的道路,但在民族整體上,國民黨來台造成日治時代的中高階級崩潰,重新洗牌一次,變成幾乎所有人都沒有資本積累,由此訓練出世界難得一見的工作心態,而經濟上又正好遇到中國磁吸,台灣消費力變弱,更不敢輕易離開有競爭力的產業。
那現在,狀況會改變嗎?看來有點難。
突破了一個關口後,現在台灣這些新一代的菁英,可能在歐美國家的產業考量下,變成逆向輸出代工模式,而這些人力素質,至少全世界我看不到有哪個國家,可以跟台灣一樣。成績跟學科可以練,心態養成可要10年為單位。
即使這樣,還是很難複製台灣模式,電子業有太多輔助系統,整廠搬過去,但沒有把整個新竹搬過去,或是把整個台灣搬過去,歐美想要複製本土台積電,成功率也不高。
嘛,所以說,我們能不能預測後面的結果?說真的不行,每一個環節有去了解一下,我都發現他環環相扣,扣到整個台灣身上。畢竟台灣不大,要找到自己公司的活路,往往是一家成功的公司,做的生意都不怎麼單一,橫跨多個領域,透過多年市場競爭留存下來。
這不是替代掉這家公司就好,這家小公司牽出去的蛛網可能是10多條,想在他國複製,等於要扶植好幾家小公司,而不是就這家。
我是不相信中國做得到,就不提欺騙造假是常態,成本外部化過頭,現在任何追上世界標準的改善,都會立刻降低利潤。光是那個心態,我就可以篤定中國人做不到。
為何?
台積電的人自己可以講,你會不會在廠裡,因為小事對上司不爽,就故意整條產線搞到停機?把上億的機器砸爛?這個可是被某些媒體推崇的狼性喔,為何你做不到?
為何你會變成一個,循序漸進、有耐心磨耗、遵守規範的工程師,而不是動不動就要打破現狀,懲罰削自己面子的敵人,亂衝亂闖的戰狼?
不是嘴巴說要做,是你真的做得到嗎?
別說台積電的啦,一般小公司的你,做得到嗎?
這不是奴性喔,不要平行移植歐美觀念,認為這就是奴。
線性排序法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My 10 favourite books of 2020
幾經掙扎和糾結,終於選出我今年的Top10
在朋友的幫忙之下,也提早把要贈送的書送出去了,有收到的可以拍照分享一下嗎?
不管今年讀多少,大家明年一起繼續享受閱讀吧!Let's Make Reading Great Again! 📚📚
Top 10 (隨意排序)
1. Super Pumped (企業故事)
每年都要來一個描述知識份子的權力欲望不受控時,有多麼誇張的故事。共享行車在市場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顛覆力,讓“出行”和“車輛擁有”的觀念被改變,現在甚至影響著餐飲業的營運方式。我們對於企業文化帶來巨大成長,卻用各式遊走灰色地帶和對人不尊重,要如何看待?一個歷經扭曲的組織文化,可以被扭轉的嗎?
https://dushuyizhi.net/super-pumped-uber創辦人的熱血野心/
2. Autonomy(人工智慧)
前通用汽車研發首長娓娓道來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史。當數位化的魔法棒點上了汽車業後,這個百年大產業會如何應變?後來去到Google的他,深刻的描述著汽車業緩慢安全至上,與科技業快速邊做邊改,兩方文化對比的衝擊力。自動駕駛必然來到,但或許不是按著我們線性的想像發展。作者提出許多可能的未來場景,和遠遠超出汽車也本身的影響力。
https://dushuyizhi.net/autonomy-自動駕駛的未來/
3. Hustle Harder Hustle Smarter(領導管理)
饒舌歌手五角,不只是演藝人員,更是一位精明的商人。這本自傳用了一些有爭議性的比喻,所以不像是一般領導管理書籍,更像是江湖智慧的分享。他大膽卻目標清楚的斜槓嘗試,卻也謙虛積極不斷學習。我聽他親自朗讀的有聲書,不只是有趣,更是在一堆正經八百的書籍中,格外有新鮮感。
https://dushuyizhi.net/hustle-harder-hustle-smarter-嘻哈歌手-五角-的江湖智慧/
4. 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歷史)
這位在大陸很有名的歷史學家,用有趣的寫作手法,和新穎的架構設計,來講述或許我們率和所知的中國史。迎著和西方史同步對比,一方面可以看到東西兩方有趣的共鳴,但更多看到因著地理和環境的因素,讓這個千年前就統一的國家,有著非常獨特的發展方式。這本書兼具數據的嚴謹,以及說書講古的文筆,也會讓你思考許多我們可能認為理所當然的道理,真的沒有那麼理所當然。
https://dushuyizhi.net/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
5. No Filters(企業故事)
摘下濾鏡的Instagram,是一個什麼樣的新創故事?一個單純的想法,逐漸變成一個強大的產品,更是影響人們看待世界與看待自己的方式。小小一群創業夥伴被併入社群媒體巨人後,他人眼中“人生勝利組”的戲,是怎麼發展下去的? 在似乎可以接觸到所有人的IG世界中,我們是更廣闊了還是更狹窄了?是更療癒了還是更焦慮了?
https://dushuyizhi.net/no-filters-摘下濾鏡的-instagram/
6. The art of Gathering(心理)
在疫情的今年,世界上大部分的地方無法聚集,然後各式線上活動蓬勃發展。這樣的經驗是否會讓人重新思考實體聚集真正的加值何在?當疫情趨緩之後,人們聚集的方式會有什麼變化?作者是專門幫人設計各式聚集(會議,論壇,餐會,排隊,和各式婚喪喜慶),她給予實用的提醒,讓實體聚集成為創造一個讓人難忘的短暫共同體驗。
https://dushuyizhi.net/the-art-of-gathering-聚集的藝術/
7. Capital and Ideology(經濟)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法國經濟學家再度出手的重磅書籍。作者在這個時候出版這樣的書,是有感於全世界各國貧富不均日益嚴重,他希望解決不平衡的方式,不是用天災人禍,不是用戰爭,而是能夠鑑往知來,從歷史教學一條和平往前的道路。本書的中心思想就是:貧富不均並不是科技持續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是由意識形態以及政治的選擇所造成的,而按照過去的歷史,意識型態以及政治的選擇是可以被改變的,也就是為什麼他認為提出這樣的討論以及可能的方式是極具意義的一件事情
https://dushuyizhi.net/capital-and-ideology-資本與意識形態/
8. Blockchain Chicken Farm(人工智慧)
同事介紹,一本“脫俗”的人工智慧書籍。區塊鏈養雞,人工智慧養豬,各式基因改造農場,碰上農村包圍城市,淘寶村,返鄉創業,戶口制度等等,衝擊下的許多小人物故事,既新鮮,卻也無奈。作者寫這本書同時也提醒了美國讀者們,關於矽谷菁英的驕傲,都市人的優越感,以及西方世界的偏見
https://dushuyizhi.net/blockchain-chicken-farm-區塊鏈養雞場/
9. The Mosquito(歷史)
如果2020提醒了我們什麼事,那就是人面對自然環境,真的必須承認自己的渺小。作者從蚊子的視角講述世界歷史,才意識到這個看起來微小,卻造成每年做多人類死亡的動物,在各式遷移,探險,和戰役當中,幾乎是影響結果的隱形殺手。
https://dushuyizhi.net/the-mosquito-蚊子與人類世界史/
10. Eat a Peach(自傳)
韓裔美籍名廚 David Chang的故事。從小感覺夾在不同文化之間的他,無法套用於社會給他的那些模板。他只好不停撞牆式的尋找自我定義,摸索出一個他未曾想過的精彩道路。他的料理和思考方式,也充分顯露出這樣的碰撞與驚喜。既然飲食占人們生活這麼重要的一環,要如何讓餐飲可以多元發展,帶著它們背後的文化故事,讓這個世界更豐富與包容?當年那個在日本被不起眼的拉麵點驚艷到的他,恐怕沒有想到一碗厲害的麵可以有這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吧?
https://dushuyizhi.net/eat-a-peach-福桃大廚的顛覆人生/
全文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my-top-10-of-2020-我在2020年最喜歡的10本書/
(本照片經由兩位嫩模同意授權使用)
線性排序法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硬核的知識也許不是每個工程師都能夠在職涯發展中完全運用到,但無論是本科系、轉職、自學成為工程師的朋友,都應該要知道,這些紮實的背景知識提早學習起來,在未來的日子裡,只有好沒有壞。
就透過本影片我的真實經驗分享,告訴你這些我在大學時期看似枯燥乏味的理論,其實就是程式設計內功,而日後沉睡已久的內功卻又恰巧的在職涯旅途中碰上用處。
章節:
00:00 學這些有用嗎
00:52 我與速成班的距離
04:45 業務增長後的影響
06:36 基本功知識科普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任何問題或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資料結構 #演算法 #計算機概論 #前端 #後端 #工程師
線性排序法 在 奮game王紫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軟體工程師
👍歡迎訂閱!! 🔔🔔按下小鈴鐺,就可以一有新影片就搶先看!
[軟體工程師雜談] 輕鬆搞懂演算法:搜尋(search) 二元搜尋 (Binary search) |IT鐵人賽: 從零開始搞懂寫程式,資料結構,演算法,物件導向
課程滿意度問卷調查:https://forms.gle/g478ZPC1nwX3AEBWA
IT鐵人賽網址:https://ithelp.ithome.com.tw/users/20128489/ironman/3093
程式新手學習發問區,問都給問!!: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14880435669061
紫楓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bpfs2/
紫楓blog: https://tbpfs1.blogspot.com/
斗內專線: https://pse.is/KUYMP
部分圖片來源: http://l.ovoy.click/vc97y
線性排序法 在 吳老師教學部落格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分割工作表與EXCEL建立查詢功能(EXCEL取代資料庫)
上課內容:
01_批次分割與刪除工作表
02_關閉畫面更新與加快程式速度
03_用VBA篩選查詢業務人員與防呆
04_防止查無資料與自動判斷EXCEL版本列數
05_共用副程式說明
06_建立VBA篩選的共用副程序與呼叫
07_如何在VBA中呼叫共用副程序
08_改為查詢建檔日期
09_用Range物件的Sort方法排序
10_跨不同欄位查詢資料
完整影音
http://goo.gl/aQTMFS
教學論壇: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forum/scu_excel_vba2_107
與前幾期的課程雖然用的是相同的範例,但最大的不同在:
1.除了解說建函數公式,並將之轉成自訂函數,把複雜的公式變簡單。
2.如何將複雜的公式變成簡單的按鈕,按下按鈕就自動完成工作。
內容主要分成:
單元01_資料拆解相關(VBA基礎)
單元02_表單設計
單元03_輸入自動化與表單與資料庫
單元04_工作表合併
單元05_資料查詢(篩選與分割工作表)
單元06_批次查詢
單元07_從雲端硬碟下載資料
單元08_下載網路資料
單元09_工作表相關
單元10_活頁簿與檔案處理(工作表分割與合併活頁簿)
單元11_表格與圖表處理(自動繪製圖表)
單元12_圖案處理(快速匯入圖片到EXCEL)
有講義與範例和完成的畫面公式與程式碼,
只要按照每周的順序學習,學會EXCEL VBA自動化絕非難事,
優點:
1.可非線性學習:可按照自己最不熟的部分多次學習。
2.可反覆學習:有疑問可以多次聽講,保證學的會。
3.可攜帶學習:只要有瀏覽器就可以播放SWF檔,MAC電腦也沒問題。
上課參考用書:
看!就是比你早下班-50個ExcelVBA高手問題解決法
作者:楊玉文 出版社:松崗
Excel VBA一點都不難:一鍵搞定所有報表
作者:?Excel Home
出版社:博碩
課程理念:
1.以循序漸進的方式, 透過詳細的說明和實用的Excel VBA範例, 逐步了解整個 VBA 的架構與輪廓,進而學習 VBA 變數、函式及邏輯的觀念, 即使沒有任何程式設計基礎, 也能自己親手撰寫 VBA 程序來提昇工作效率, 晉身職場 Excel 高手! 2.進而解說EXCEL與資料庫的結合,將EXCEL當成資料庫來使用,結合函數、VBA等更深入的功能,讓資料處理和分析的應用更上層樓。 3.將結合GOOGLE雲端試算表,教您如何將EXCEL函數雲端化與網路化。
更多EXCEL VBA連結:
01_EXCEL函數與VBA http://terry28853669.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1384521
02_EXCEL VBA自動化教學 http://terry28853669.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1384524
吳老師 2018/10/8
EXCEL,VBA,函數東吳進修推廣部,EXCEL,VBA,函數,程式設計,線上教學,excel,vba,教學,excel,vba指令教學,vba範例教學excel,,excel,vba教學視頻,excel函數教學,excel函數說明,excel函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