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屆金馬獎將於今晚揭曉各獎項得主,也代表華語影壇最受矚目的盛會將替糟糕的 2020 年劃下句點。
大概在 10 月底,就把大部分的入圍劇情片都看完,的確各有千秋,而馬來西亞張吉安的《南巫》是本屆金馬獎的驚喜。在我眼裡,《南巫》是最佳劇情片的等級,這部片子值得受到更大的關注,當然在金馬的會外賽,《南巫》也已備受肯定。
金馬獎作為華語影壇一整年的觀點時(當然排除近年中國片),給獎的確具時代意義,尤其在今年疫情爆發之際,更有其價值和定心作用。而無論如何,金馬獎的獎項是由幾十人選出,它可能更代表這些極為小眾的品味,所以總會有所謂的遺珠,影迷當然可以去質疑,有自己的心頭好,電影藝術對我而言就是這點有趣,一百種人能望見一百種光,只要在某個瞬間打動觀者,電影就成立了。
所以得獎與否除了話題、票房影響之外,對觀眾來說更重要的可能是需要傾聽自我內在聲音,並非得獎就是好作品,沒得獎就是爛作品,相信自己看見的靈光,那是某種與自我生命經驗的疊合,獨一無二,珍貴萬分。
而對我來說,本屆金馬獎最棒的劇情長片,是蔡明亮的《日子》,在今年我有限的觀影經驗中,《日子》也是整年度最好的電影作品,這點我從今年台北電影節時,就私自認為。每當有人問起我目前人生至今的十大電影榜單有哪幾部,麥可漢內克的《白色緞帶》是其一,其二是蔡明亮的《愛情萬歲》,再來就無法確切回答,但今年過後,《日子》是第三部能秒瞬放進榜單中的片子。
今年也不做預測,再度奉上台北電影節看完《日子》後的影評,願在金馬獎過後,我們都繼續前往看電影的路上。
📝《日子》影評:
蔡明亮上一部問世的紀錄片《你的臉》拍攝 13 張臉,最後剪輯成 76 分鐘的長片,此作品運用特寫鏡頭聚焦於臉部,透過大銀幕凝視著每張人臉,沒有任何表演,只是述說過往,在一張張臉與一段段陳舊往事中,閃現了人類的複雜情感,當靜下心,這張臉已然是全世界。
這種體驗已然是屬於蔡明亮與電影院的行為藝術,透過鏡頭與場域,任何事情都變得不同,任何記憶都將在這張臉中浮現,真實、虛幻、時間,在巨大的黑盒子中不斷交錯、解構與再造,最終浮現的,是生命之美。
《你的臉》如此,《日子》更是。蔡明亮將鏡頭再度放置於李康生,說的是普世價值的情感,是人類的孤獨,以及面對生活的困境仍保有尋求慰藉的能力與美好。劇情簡單,但《日子》採取和《河流》同樣的方式,將事件原因擺向片尾,捨去觀眾習慣以「原因」得出「結果」的敘事方式,從結果來看,《日子》讓觀眾窺見的是蔡明亮更趨純粹的美學和情感。
片中僅兩名角色,李康生以及亞儂尚弘希,蔡明亮在第一顆鏡頭以及第四顆鏡頭首度介紹他們。這兩顆鏡頭立刻為全片點題,而需要注意的不是「畫面」,是「聲音」。
第一顆鏡頭凝視李康生的臉,在李康生「靜坐」的無聲中,放大環境的雨滴聲,甚至略為粗暴、刻意,雨聲不斷漸強,直到觀眾無法忽略;而後亞儂首度出場,環境音也是水聲,但一改第一顆鏡頭的調性,取而代之是細水的輕響,亞儂不同於李康生,是以「站姿」示人,蔡明亮以過往創作中常見「水」的符號意象,簡潔有力地串連起李康生的「不動」和亞儂的「動能」,並以「聲音」喻情,讓角色於異地獨身活著,勾勒與疊合出兩人可能的生活狀態(李康生的狂亂、亞儂的愜意),而後雙方在泰國的邂逅(買春),便可視作在水中的命定相遇,浪漫、隱晦卻富含影像力量。
除了「水」,還有「火」。隨著鏡頭的切換,觀眾能得知李康生的脖子出了怪病,這邊我則視作蔡明亮對《河流》的移植,且特別的是,《河流》的年輕李康生到了《日子》轉換成中年李康生,在蔡明亮的宇宙中,兩相對照觀看,就有了另一層解讀的趣味。
《日子》中,李康生選擇尋求中醫的傳統針灸火燒療法,這團火燒在肉身,疼痛而灼人,這場戲並置的,是遠在泰國的亞儂正在燒火煮飯,兩相呼應,似乎便能得出—衰敗的肉體用火治療傷疾;年輕的肉體用火生成養分,以「火」烘托「肉體」作為敘事主軸,更在一次於「動」與「靜」之間對比出男性在不同生命階段的樣貌,角色頓時立體鮮明,名符其實的有血有肉。
蔡明亮也並非近年才將注意力轉移至肉體,回看過往蔡明亮的創作軌跡,不難發現肉體一直是蔡明亮所著迷的,而《日子》就在鏡頭與時間的推移當中,於好幾組的「對照」當中堆疊、細膩打磨出故事核心,李康生與亞儂就像一面鏡子,肉體的並置相互折射,輝映出日常生活,提煉出人的本質。
除了肉體之外,再來是「空間」。蔡明亮對空間的直覺相當敏銳,《愛情萬歲》的空屋、《不散》的福和大戲院、《臉》的羅浮宮等等,《日子》也是。李康生與亞儂在跨時空,不對等的空間之下,對比出生命的力度。李康生的家是完好的、亞儂則是破敗的(純指屋況),亞儂雖然在狹窄空間中,於浴室洗菜、客廳煮飯,顛覆了屋子各處在傳統定義上的功能,卻呈現出與李康生截然不同的空間底氣,猶如上述所言,李康生的肉體逐漸衰敗,亞儂則正值青年強壯,以空間對照,成了《日子》另一層拆解的意旨。
「肉體」到「空間」,就有了李康生與亞儂的性愛戲。而李康生要移動到亞儂的所在地泰國時,蔡明亮首先透過手持攝影表現,在幾乎以定鏡組成的影像當中,出現手持的攝影機運動就顯得十分突兀且重要,片子中段的手持,幾乎宣告跟著李康生一起逃離困頓的現實。手持之後,蔡明亮抽離聲音,將鏡頭對準一棟建築數十秒,有樹影搖晃、有貓咪移動,這顆鏡頭靜的可怕,影廳中每個呼吸都能清楚聽見,遞出了沈思的效果,蔡明亮不拍飛機改拍建築(電影語言告訴我們拍飛機都是角色移動),不落俗套地以靜取動,完成李康生的空間轉移。
而後李康生在泰國旅館中交易了亞儂一場性愛,好似儀式,讓觀眾在漆黑的場域中,跟著李康生進行某種淨化與宣洩,成為一種集體意識—衰老破敗的肉體,在成長茁壯的肉體中找到能量,兩人在按摩中對肉體進行交流,有趣的是,亞儂的按摩與醫師的針灸,又是另一組對照。
李康生背面朝向亞儂和醫師,但按摩與針灸對李康生的肉體孰好孰壞,從影像透出來的明示,則不言而喻,似也代表李康生脖子疾病的根治,並非純粹治療肉體,是要福至心靈的性愛,人與人的情感交流就更重於鐵針的無情扎刺,輕撫、碰觸才有機會除病,蔡明亮也揭破了疾病生成的想像,劍指來自深層內心的困頓(生活),而非表層肉體的疲勞。
歡愉中帶著悲傷的是,這場性愛的場域為旅館,象徵且定義兩人的關係僅為短暫且一次性,蔡明亮再次以空間的獨有性,捕捉到雙方靈魂交換的吉光片羽,猶如射精般的快感稍縱即逝。
李康生與亞儂,最終在卓别林的〈永恒〉(Terry's Theme)一曲當中,聆聽情與慾,蔡明亮似也在跨時空致意默片時代,美好而單純,猶如《日子》般無聲、無對白,僅有角色的肉體與配樂妝點,就能拍出一部誠摯動人的影像。
這場戲也讓人想起《愛情萬歲》,李康生在床底下聽著陳昭榮及楊貴媚做愛的聲音進而自慰,李康生臨走前,輕輕一吻陳昭榮,這兩場戲都在激烈性愛後,空間的消逝性中(空屋和旅館),具有直擊人心的溫柔力量。
這場性愛過程,不得不提李康生的表演,特別喜歡李康生在等待亞儂換洗更衣的細節,抽菸吐納中,冷靜觀察亞儂何時穿鞋(鞋象徵離去),在穿好鞋的瞬間遞出金錢,贈與音樂盒,於是雙方就有了另一層的交集,這是李康生對美好時光的眷戀及真心的祝福,更是蔡明亮對角色的一抹柔情塗暈。
而後李康生想踏出旅館和亞儂吃飯,將錢、鑰匙等隨身物品放於口袋中,到了門口又退縮,僅抱了亞儂一瞬,但轉身想想,又追出門。角色態度的猶疑及轉折,李康生不動聲色詮釋,精準拿捏每個細節,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功力。
《日子》接近片尾的聲音設計,更令人折服。李康生告別泰國的激情返回家中,蜷縮於床上,於日出中聽見幾聲咳嗽,此處的聲音設計,是現實生活對美好虛幻的戳破與召喚,提示李康生的困境。李康生的淚水直在眼裡、心裡打轉,於是觀眾得以推論,李康生或許是有伴的,只是雙方並不融洽(原因當然也不重要),導致李康生逃離原本的日子,希冀在泰國找到美好的日子。倒數幾場戲,蔡明亮才揭示脖子怪病的真正原因,與《河流》的處理方式遙相呼應。
而最後一顆鏡頭是亞儂遠去的身影,呼應李康生的第一顆鏡頭,《日子》用正面起、背影收,進而疊影出人的模樣,更再度於卓别林〈永恒〉的配樂當中,告別短暫肉體的相遇歡愉,且進一步在人海的迷茫中、大街的車聲下,讓心與靈順著音符飄向彼端,悄悄溜進觀眾耳中,似成美好永恆,靜謐地透入心房。
說到底,《日子》是蔡明亮獻給努力生活的人的故事(要說獻給李康生也十分認同),或許人們都是一座座孤島,但某些時刻又能彼此連結,可以是陌生人,也猶如音樂盒,這份連結更能跨國度、跨時間,蔡明亮的溫柔,溢出影像,承接住人性的困頓時分。
此片是屬於大銀幕的電影,甚至是美術館式的錄像,它是日常生活,縱使拆開片段觀看,都能成戲,而看似鬆散的結構經過蔡明亮統一與整合,雲淡風輕的在 46 顆鏡頭中,做出許多符號隱喻及情緒堆疊,是創作者的直覺生成也好,或是縝密布局也罷,都長成所謂的「作者電影」,將蔡式的電影語言發揮淋漓盡致,皆提供觀者不同角度的切入,亦在疫情慌亂的局勢底下,提醒世人電影、電影院永遠不會消散。
人們常說「以畫面說故事」,蔡明亮的《日子》洗盡鉛華,做到「以畫面說故事」的純粹高度,且並非淪於表面炫技,反倒是經過時間與生命的淬煉、掏洗後,返璞歸真,才於無形中內化成行雲流水的創作底蘊,《日子》的好,就在層層對照、堆疊、並置當中,刻劃出兩具肉體的差異,並順著自然讓靈魂水到渠成地自由交合,電影中的電影。
蔡明亮的《日子》並非曲高和寡,是不帶隔閡地進入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是聽雨沈思,是煮飯燒菜,是洗澡淨身,是祭奠拜香,是做愛歡愉,當人、事、物慢了下來,日子也就慢慢被看見、被聽見了。每位觀眾都能嚐出《日子》的苦澀與甘甜,至於熟稔蔡明亮的觀眾,則能深掘出《日子》的醍醐味。
這是一部允許觀眾睡著的作品,將主動權完整交還觀眾,如美術館,遇到沒感覺的畫面,就跳過,有感覺的,便駐足幾秒、甚至花上幾分鐘觀看,能停留,當然也能逃離,生活中總有百無聊賴的時刻,但也必定有傾心著迷的瞬間,這便是日子,恣意的日子。蔡明亮正在影響、創造人們觀看電影的方式。
蔡明亮輕輕拾起哀愁,化繁為簡,真摯邀請觀眾「感受」每個人都有的日子,無論喜歡與否,日子就在那,安安靜靜在電影院綻放,長成自己的模樣,等待人們品嘗。
#蔡明亮 #TsaiMingLiang #金馬獎
「緞帶去哪買台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Ai No Yakitori 愛情串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店家] 台北後火車站之小敗- 看板HandMad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Crystal Rose Ribbon Store 緞帶專賣-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到大稻埕迪化街必逛的材料行-愛店推薦!手作人必看! 的評價
- 關於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緞帶去哪買台北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緞帶去哪買台北2022-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手工藝品材料行台北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 ... 的評價
- 關於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手工藝品材料行台北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 ... 的評價
- 關於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請問大家都去哪裡買材質好又便宜的緞帶材料啊? - Dcard 的評價
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Ai No Yakitori 愛情串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 一開始為什麼想開「愛情串燒」?想創造什麼樣的場地,傳達什麼樣的生活想法?
我跟她認識交往快七年了。交往前兩年我們ㄧ起生活在我上班地點旁的租屋處,到了第三年她提議不要續租,因為她哥哥去英國工作,她家裡多了ㄧ個空房間。她希望我們可以先搬過去,每個月把房租省下來,儲蓄作為有朝一日創業之用,當時是我第一次有開店的念頭。以愛情為創業的基石,加上個人在居酒屋工作七年的經驗,愛情串燒就如此誕生。
在愛情串燒你可以很直接的大口酒大口肉、開心就笑,難過就哭,吐了就罰三千。
我們試圖讓一群有幽默感的人聚在一起享受人類的矛盾,藉由酒抖出許多秘密。
2/ 可否分享老闆與老闆娘的相識相戀過程?
我撿到狗,她喜歡狗,我用狗把她。算準了她就算拒絕的了我也拒絕不了狗。
3/ 老闆曾在愛串辦過最奇怪的活動?或是否有什麼自然發展出的奇怪事情?
為了避免造成擾鄰問題,愛情串燒2020跨年主題是「老師來了!」要求各位同學(客人)空氣倒數迎接新年,禁止喧嘩。不然隔壁班(鄰居)的會跟老師(警察)講。
註:空氣到數雖然不能發出聲音,但表情肢體要求務必強烈。
4/ 串燒與愛情之間,你覺得有什麼相通的哲理?
串燒是藉由竹串把肉聚在一起,而把人聚在一起的,是愛情。是愛情把我們串在一起,如果說人是肉,那愛好比是竹串。
5/ 曾經發生在愛串,最讓你印象深刻的愛情故事有哪些?(聽說的或親眼目睹/經歷的)
他跟她一年前在愛情串燒約會,然後開始交往。一年後的某一天他們協議分手。他覺得需要喝一杯,於是回到愛情串燒。走進店裏,他發現她就坐在吧檯的角落,她拉著他的手到門外說:「我們不要分開好嗎?」;店小,台北更小。
6/ 曾經發生在愛串,最「渣」的奇葩愛情故事有哪些?(聽說的或親眼目睹/經歷的)
熱戀情侶在店裡接吻上了限動,男方的前女友私訊到粉專,說他以前去超商買保險套還要她幫出一半的錢。
7/ 曾有人真的因為「姻緣專區」而脫單嗎?或是衍生出什麼故事?
兩位客人在姻緣專區相識、交往、分手、再復合。印證了易經所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天地能長養萬物,就是有春去秋來、寒來暑往的交替變化。
8/ 愛情串燒是一個容易搓合人的地方,還是一個容易讓人分手的地方?
五十比五十;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9/ 老闆觀察,常光顧愛串的女客人通常有什麼樣的特質?
她們就像包裝精美禮品,在這多雨的city等著夢中人解開身上的緞帶。
10/ 感覺愛串在 IG 上,有種愛情疑難雜症告解室的感覺。你覺得現代人對愛情最大的盲點是哪三種?
1: 真實的不好看,好看的不真實。
2: 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
3: 想要被愛,卻用錯了方式去尋找愛的對象。
11/ 在 IG 上有一個限時動態「青春」系列,想請問老闆對於「青春」這件事的看法是什麼?你覺得無關年紀,做事情能讓人感到青春?在愛串如何找到青春的感覺?曾發生在店裡,最讓你感到青春的事情是什麼?
能夠感到遺憾就是青春吧,沒有牽到的手,沒有說出口的話,沒有留住的人⋯
無論你是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總是會在愛情串燒聽到那首屬於你青春的歌,吧檯邊還有你不認識的人跟你一起唱,看來青春的感覺已經找到了。
團體聚餐,結帳時要求分開結。這種行為太青春了,有點吃不消⋯⋯
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的書名說錯了一半:「再一次」代表已經有了第一次,此話不實。看了這本書,你才會發現,也許你對國際揚名日本大導演是枝裕和,從來都一無所知。
我們可以看是枝裕和的電影,理解他是什麼樣的創作者。我們甚至不用看電影,也能知道他在當今影壇的地位。日本電影一蹶不振不是說說的,40 年前日本電影如何輝煌,40 年來日本電影就如何低落。
現在的日本電影連「娛樂觀眾」這件事都難以達成,而要以作者論的角度來找尋傑出的日本導演,更是困難:大家拍的電影看來都一樣,而且都一樣令人昏昏欲睡。
白石和彌是一個特例,所以近年來他拿「日本奧斯卡」藍緞帶獎拿到手軟,但是他與是枝裕和還有些許距離,畢竟是枝導演不只在日本拿獎,還獲得了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入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提名、入圍威尼斯影展競賽等等海外殊榮。
想想導演山下敦弘捧著真實的金棕櫚獎時,那入迷的神情,就知道日本影史上第四位得到金棕櫚獎的是枝,在日本電影圈裡,站在多麼令人景仰的高位。
是枝有實力,還有動力。他如今已超過 10 年,連續每年都推出新作品──不只是長片電影、還包括紀錄片、電視影集、電視廣告或 MV,這還不算出書或是其他插花性質的創作。是枝裕和是如何能保有高度的創作能量,同時又能讓自己的作品水準與意涵,維持在一條筆直的創作思維與價值觀上?
妳無法在《海街日記》或《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裡獲得這些疑惑的解答。但是《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這本書帶領觀眾,跑到大銀幕的背後,看看那個比手畫腳的人長什麼樣子。
如果你是是枝導演的粉絲,也許你已從各大記者會或訪談裡認識了他。但那可不是輕鬆事,至少你還得追著日本新聞一篇一篇看(假設你懂日文)。《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直接跨越了語言的隔閡,收集了許多珍貴的資料,讓你一站補足完整的是枝裕和世界。
「一站補足」這種說法並不誇張,這本書開頭就是導演本人的專訪,再來是對談,以及 13 位名家對是枝的觀察、訪談紀錄、是枝本人的日記、本人的散文等等。這不是一本是枝裕和自傳,是從自剖、他人分析與自我創作當中統合出的諸多視點,以 360 度並跨越時間的方式,凝視著是枝裕和這個人,與他的作品。這不但是一站補足,這根本是「一眼看足」是枝。
說真的,我忌妒這本書,應該說,我為其他的大導演們感到忌妒(或憤怒),他們也應該擁有這樣的待遇──應該有,但我們在台灣能見到以這種多樣化方式,去迫近一位電影創作者的書籍並不太多。
相對地,《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就顯得彌足珍貴,因為它不只突顯了導演本身的創作起源、創作觀與人生態度等等,這種多樣化的清晰觀察,更容易看出是枝身處的創作環境與文化氛圍。
是什麼樣的人跟他一起工作?「是枝組」(是枝成立的製片公司名叫「分福」)裡頭都是什麼樣的人?那些優秀的演員是如何與他合作?或是如何影響彼此?哪些業界氛圍改變了是枝?哪些業界趨勢是他討厭的?《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雖然是縱觀是枝導演的影壇半生,但同時也綜觀了 40 多年來日本影劇史的浮光掠影──你知道嗎?書中有一大篇幅其實是在談伊丹十三呢。
補充一個書裡沒提到、但是是枝討厭的影壇趨勢好了XD。他很討厭電腦動畫:「我不太相信電腦動畫,常聽到有人說『這一段之後再用電腦修』,結果呢,之後再也沒人去改的狀況是很多的。」嗯~是枝不像很多導演會用「很假」「不真實」的理由正面批評電腦動畫,聽起來好像他很討厭大家把電腦動畫當作懶惰的藉口,各位不知道認不認同呢?
日本諧星出川哲朗因為綜藝節目外景需求,跑到坎城影展胡亂地找尋大明星合照(照越多越好)。不會英語又不懂禮貌的出川很難達成任務,但是某一次,他剛好遇上了當時到坎城參展的是枝導演。語言不通的出川立刻在記者席興奮大叫導演,這位當時因《小偷家族》而被坎城認為是熱門獲獎人選的導演,竟然乖乖地走下台階,穿越馬路,跑到沒禮貌又不識大體的出川面前與他合照。
這麼誠懇,根本不像國際大導的導演。但是在是枝裕和的訪談裡,這種誠懇並不陌生。《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裡他與 Lily Franky 對談,兩人曾經合作過電影,他們可以就「什麼 A 片最色」、還有「是枝很想挑戰情色片段」這些內容談得樂趣橫生。
Lily Franky 是出了名愛講話又會講話,這場對談裡很多時刻,都像快嘴與笨拙夥伴的諧星搭檔表演搞笑段子。但是同時又忠實地、呈現了是枝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對創作最終想要描繪的終點風景,是一篇自由、有趣、又頗富深意的好對談。
老實說,我還沒看完這本書時,光看完這場對談就決定要推薦了,因為太有趣了。當時想著,如果書來了,後面很難看也不要緊了,裁掉就好了XD。
但當然後面精采的部分更不少:玩弄視覺影像的名導米歇爾龔德里、法國女神茱麗葉畢諾許、今年在全球影壇大豐收的奉俊昊、專門蹂躪淚腺的日本小說家重松清等等 13 位各界名人,從景仰的角度、分析的角度、曾經合作過的角度來談是枝,各有特色,也各有個人關注的面向。
廢話寫得太多,只是要表達《是枝裕和:再一次,從這裡開始》是最近看到最有趣的電影相關書籍,也是少數看完之後立刻再看第二遍的書。大王要大力推薦,推薦給喜歡日本電影、喜歡是枝裕和導演、想要了解導演創作觀、瞭解近代日本影藝圈歷史的朋友們。
或是推薦給想要看本有趣書籍的朋友們。
★2 月 11 日上市!你可以在這些地方買到(或先預購)這本書:
博客來:http://bit.ly/2S71Hhj
三民:http://bit.ly/2S4cn0m
金石堂:http://bit.ly/37arSb7
誠品:http://bit.ly/377Wn1z
★這本書有兩場精彩可期的活動:
☆「虛構與真實:是枝裕和的執導與生活」
時間:3月14日(六),14:30
地點:台北電光影裡書店
講者:馬欣小姐
活動細節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72929093377446/
☆「電影之外的是枝裕和:那些無人知曉的事」
時間:3月15日(日),14:30
地點:高雄的三餘書店
講者:鄭秉泓先生
活動細節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19817588533543/
時報出版 #是枝裕和
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Crystal Rose Ribbon Store 緞帶專賣-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有營業喔一早排隊去投票,再趕來開店。 可能會晚一小時營業喔. 大家記得投完票再來買緞帶完美的一天❤️. 明天是 ... ... <看更多>
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到大稻埕迪化街必逛的材料行-愛店推薦!手作人必看!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裡店家資訊1. 介良裡布行地址: 台北 市大同區民樂街11號2. 興隆發(原碧桃)地址: 台北 市大同區民樂街39,41號3. 大楓城飾品材料行地址: 台北 市大同 ... ... <看更多>
緞帶去哪買台北 在 [店家] 台北後火車站之小敗- 看板HandMad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一篇 主要是對於台北後火車站幾家店某些材料採買的感想
所以 店家資訊就沒有寫的很完全囉
昨天很悠閒的騎著腳踏車到台北後火車站去採買材料
為了避免 手作毛病犯起
呵 就是看到什麼就想買 即使目前沒有用到的需要
所以 這次還特別列了清單
預算 希望可以控制在兩百塊左右
唉呀呀 但是 最後還是買了一些有的沒的
花了超過預算的兩倍
小熊媽媽:
我想大家應該都很熟悉
是一家算很大的手工藝品材料行
蠻有規模的 每次去人的不少
最近店內似乎有裝潢過(還是我太久沒去)
多了很多材料包 還有 花布
好 重點是
基本上 我個人覺得 它們家的東西比較貴
但是東西多
所以 如果別家都沒有你要買的東西
可以來這邊找 就多花點小錢
(敗品: 鉤針 毛線針)
小熊媽媽隔壁(明明臨走前還有特別記名字...):
裡面主要以串珠 跟 毛線為主
毛線個人覺得比小熊媽媽便宜一些
但是種類相對比較少
另外 緞帶種類中等
但是 跟 增樺(下面會介紹)比
算是比較貴
(敗品: 緞帶(哈 因為我想要的款式只有這邊有))
東美(小熊媽媽那條路往前走的十字路口,左前方有警察局
往警察局那條路走一小段就會看到)
賣很多 五金材料,像是段帶夾,鑰匙圈,T字針,有的沒的
這類東西的價錢 東美算是最便宜的 也最齊全
很貼心的是,他有大包裝跟小包裝,但是兩者價錢差蠻多的
像是 我買的鑰匙圈,小包裝兩個是24元(小熊媽媽大概一個15元)
大包裝大概30個 130元
唉~可是真的用不到這麼多
另外 值得一推的是
它的繡線!!
素色一束8元 彩色10元
其他地方 我比價過 大概都是12或是15元
(話說我都是用繡線來縫東西說)
(敗品: 莫名買了一堆五金材料,繡線)
增樺(它搬家了,之前在小熊媽媽前面幾家店,現在在東美那條路上,
只是 不是同向唷 ,要過馬路)
個人覺得比較推的是他的緞帶
種類算蠻多的,且價錢也算便宜
至於其他手工藝的材料 就一般般
五金類的材料 沒有比較便宜
(敗品: 緞帶)
總之 其實 後火車站小熊媽媽那一區 很多手工藝材料的店家
大家都可以去逛逛 比比看
以上是我這次小敗的心得囉~~
每次看到大家分享作品
都會看到很讚的材料 像是緞帶 布類 五金 吊飾等
都會很想知道大家都去哪找的
所以 看了這篇文章 也心有戚戚焉的大家
可以來分享
讓大家一起手作更上一層樓
謝謝~~拉哩拉扎說了一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44.4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