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網】臉書在澳洲的博弈:互聯網巨頭如何顛覆傳統媒體
2月18日,數百萬澳大利亞人一覺醒來,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臉書(Facebook):沒有任何新聞的版本。
一夜間,臉書禁止澳大利亞用戶在平台分享或查看新聞內容。澳洲草擬法案讓科技巨頭為新聞內容付費,臉書做出了這一回應。
臉書在短短幾年成為許多用戶獲取新聞的平台。它對一些新聞編輯室的編輯和招聘決定發揮著巨大影響,使其被描述為 「不在場的編輯」。
它究竟如何鞏固自己作為全球一大新聞源的地位?
臉書成為澳大利亞頂級新聞源
毫無疑問,臉書已成為許多新聞消費者的重要社交網絡平台。
根據路透社研究所的一份報告,在2018年至2020年期間,高達40%的澳大利亞人使用臉書獲取新聞,並使其成為該國最受歡迎的新聞社交媒體和消息平台。
但這些科技公司在媒體領域的主導地位一直備受關注。
2018年,澳大利亞市場監管機構就谷歌和臉書對媒體和廣告領域的競爭影響展開調查。
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的調查發現,大型科技巨頭奪取了在媒體領域絶大部分收入和利潤。如今,在澳大利亞媒體每100澳元(56英鎊;77美元)的數字廣告收入中,有81澳元收入谷歌和臉書囊中。
鑒於科技公司與媒體之間的這種不平衡,該委員會表示,應出台一項行為凖則以實現公平競爭。
該草案要求科技公司為內容付費,不過未明確應付數額。它還將使新聞公司能以集團的方式與科技公司就內容如何出現在新聞源和搜索結果中談判。
澳洲政府認為,科技巨頭應向新聞編輯室支付一筆 「公平」的新聞費用。它對這種市場干預的理由是,澳大利亞陷入困境的新聞行業正在掙扎,而一個強大的媒體對公眾利益和民主至關重要。
但臉書表示,它拒絶任何要求其付費的法律及其背後的論據。與此同時,谷歌儘管抵制法律,但還是同意與澳大利亞三大新聞機構簽訂數百萬美元的合同。
共生關係?
很明顯,人們對臉書的新聞依賴性很大。但它與新聞出版界的關係是雙向的。
臉書聲稱,媒體從這種關係中獲益比他們更多。
「出版商心甘情願地選擇在臉書上發佈新聞,因為這能讓他們獲取更多訂閲量和增加受眾,並增加廣告收入。」該公司本地總經理伊斯頓(William Easton)說。
他說臉書為澳大利亞新聞網站帶來了50億次的推薦,價值約4億澳元。
但根據路透社的報道,獲取新聞是人們使用社交媒體的首要原因之一,而臉書是最大的社交平台。
新聞編輯部表示,他們不能忽視這群受眾。同時記者表示,臉書積極鼓勵新聞網站為記者和編輯舉辦關於如何更好地使用其平台的研討會。
然而很快就出現透明度的問題。臉書在沒有通知新聞發佈者的情況下,不斷對其軟件進行修改。它一再改變新聞源算法,使一些帖子對讀者來說不那麼容易看到;或者像一位編輯所描述的那樣,對新聞源進行「節流」。
正是這位「不在場的編輯」左右著編輯決定。
「目標一直在變」
「算法的改變毫無預兆,也毫無理由。這令人難以置信的沮喪,」澳大利亞新聞集團的前社交媒體編輯奧德伯格(Isabelle Oderberg)告訴BBC新聞。
「它影響我們的流量,真的令人沮喪。社交媒體社區不得不等待臉書解釋這一變化,儘管他們並不總出面解釋。至於權力的平衡點在哪裏,這點一直都很清楚。」
BBC採訪了其他三位來自不同地方媒體機構的記者,他們要求匿名。
澳大利亞一家大型媒體的一名電台記者告訴BBC,對他們來說,感覺就像「目標不斷在變」。每隔一兩年為了更好適應臉書,工作重點就會變化。
「總的來說,問題在於媒體機構在多大程度上心甘情願地將自己與臉書算法糾纏在一起,並開始通過臉書來衡量自己的成功。」他們說。
三位記者都注意到,當臉書決定優先考慮視頻時,新聞編輯室發生了轉變:讓新聞視頻在臉書用戶的推送中更加突出。
這導致數十名視頻製作人被僱傭,或者現有的記者被匆匆培訓後上崗。能夠為故事和社交帖子寫出能增加點擊量的標題的電子製作人變得炙手可熱。
「我們被告知音頻故事不會(在社交媒體上)熱銷,所以你需要把內容寫成數字文章才能被分享,但突然間又需要把故事變成視頻,」電台記者說。
「而且有時感覺如果不符合算法邏輯,你所要表達的內容質量或事物本質,或者它是否是一個好故事已經顯得不重要了。」他們補充道。
媒體的變革
新聞編輯室之外的專家也對這個行業的未來表示擔憂。
牛津大學路透社研究所所長尼爾森(Rasmus Nielsen)告訴BBC,可信報道和謠言之間的區別正被臉書的「推送」模式侵蝕。
但也有好處。
尼爾森說,臉書為更多人提供接觸新聞的平台,他們中的很多人並沒有刻意尋找新聞。它還為在傳統媒體上缺少聲音的社區創造了一個更好的新聞環境。
該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約有一半的互聯網用戶並沒有每天主動尋找新聞內容,而媒體行業還沒有接受這一點。
那麼媒體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讓消費者參與進來,如何為他們提供信息和創造價值。
"當你不再一家獨大,不再擁有結構性的、享有特權的獲取人們注意力的機會,進而不得不在戰壕裏與很多人爭奪注意力。受眾認為一些其它內容更有吸引力和有用。這將意味著什麼?"
#傳媒 #社會 #科技
編輯 者新聞社 本地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觀點】中國企業準備與全球最大製藥商一較高下
投資者指出,中國醫療保健行業可能誕生下一個巨頭。八年前,來自匹茲堡的企業家歐雷強(John Oyler)準備在北京成立生物技術公司時,有人提醒他,在中國嘗試藥物研發是選錯了地方。「你在那裡搞不出什麼創新,」投資者以此拒絕了他的提議。
歐雷強堅持了下來,自己拿出1000萬美元投資,讓他的百濟神州公司(BeiGene)順利起步。隨後,中國政府開始對規模1220億美元的中國藥品市場進行大規模監管改革。資金紛紛湧入,現在投資者認為中國醫療保健行業可能誕生下一個巨頭,甚至會出現下一個阿里巴巴集團。
百濟神州目前在納斯達克的市值約為90億美元,是2016年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的七倍左右,其實驗性抗癌藥物受到全球的密切關注。過去幾十年,中國製藥業只生產廉價的仿製藥,而該公司的異軍突起標誌著這個行業的命運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百濟神州公司外形閃亮的研發中心到遍佈全國的大型生物科技園區,中國各地實驗室的眾多科學家都在爭相追趕並超越西方同行。他們在先進癌症療法和基因工程等領域加班加點地工作,還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有力支援,政府希望打造醫藥行業的本土領軍企業。
投資者蜂擁而來,他們希望中國強大的經濟引擎將改變這個新興行業的命運。麥肯錫公司(McKinsey)的資料顯示,中國醫療保健行業的風險投資規模已經從2013年的10億美元激增至2017年的117億美元。
「這裡有一種信念,我們可以與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相提並論,」現在擔任百濟神州首席執行官的歐雷強說。「當中國政府表示確保這個行業在中國發展良好時,你最終會成為全球領軍企業。」
根據研究機構Iqvia Holdings Inc.的資料顯示,由於癌症、心臟病和糖尿病病例數量的激增,中國藥品銷售額預計到2022年將升至高達1750億美元。中國現在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
多年來,全球製藥商主導著創新藥物在本地市場的銷售,而百濟神州等中國企業希望從他們手中奪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如果按照計畫進行的話,中國企業希望全球各地都使用他們生產的藥物。
2015年,中國政府出臺措施對幾十年來放慢藥品審批速度、抑制藥物創新的規定進行改革,這些舉措也促進了中國藥企的發展。目前,與此前的審批流程相比,創新型新藥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大為縮短。
中國政府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旨在實現中國製造業的升級,重點包括新靶向療法、抗體藥物和疫苗的研發,同時努力實現幹細胞等技術領域的突破。
所有這些優勢都有助於中國企業快速掌握尖端技術,比如利用人體免疫細胞對抗癌症的CAR-T療法。雖然這種療法是在美國發明的,並已經在美國上市,但是這類藥物目前在中國開展的臨床試驗數量與美國不相上下。與此同時,在基因編輯等敏感領域,中國實驗室在將新技術應用於人類方面受到的倫理和政策限制也較少。
「他們正在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標準來看,他們在這方面的發展速度和規模令人難以置信,」凱利投資(Clearbridge Investments)駐紐約的生物科技投資人戈登(Marshall Gordon)說,他最近結束了對中國生物科技行業的訪問。
中國政府對其重要產業成功升級的歷史頗為悠久。在21世紀初,阿裡巴巴和騰訊等公司還不為人知。可是不到十年,互聯網使用量激增,大量私募資金湧入市場,中央政府推出優惠措施,使這些公司成長為全世界最強大的科技巨頭。
外界對中國製藥行業可能出現類似提升的樂觀情緒,讓中國生物科技個股炙手可熱,即使最近出現了股價回檔。從2016年年初以來,研發CAR-T療法的金瑞斯生物科技公司(Genscript Biotech Corp.)的股價已經飆升了16倍以上。為客戶開發和製造生物藥品的藥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Wuxi Biologics Cayman Inc.)在香港上市以來,股價在一年時間內增長了約三倍。
然而風險依然很大。大多數中國企業仍要等待其藥品獲得批准,國內還沒有自主研發的主要新藥。此外,中國的許多生物技術創新成果還不包括突破性的新治療方法(所謂的同類首個療法)。
「他們仍然是以更高效或更好的方法重複西方科學家實現的核心創新,」奧博資本(OrbiMed Advisors LLC)亞洲基金的聯合創始人王健(Jonathan Wang)說。王健表示,在研發的早期階段(往往是保密的),更多的中國企業正在研究同類首個療法。
戈登表示,目前他的公司對中國企業的投資金額很少,不過他認為這個行業正在快速成熟。
「這個行業仍處於初期階段,」戈登說,「我認為他們再過10年或15年也不會有美國那樣的生態系統。但是我認為在今後五到七年內,如果你是生物技術投資者,你將無法忽視來自中國的公司。」
作為中國最大的創新藥物開發商之一,百濟神州既反映了成功企業的風險,也反映了他們的潛在優勢。該公司的核心產品是名為Tislelizumab的藥物,屬於PD-1或PD-L1抗體的新熱門癌症療法。這種療法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統對抗腫瘤。
默克公司(Merck & Co.)、百時美施貴寶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 Co.)和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 Plc)等國際競爭對手已經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上推出了這種療法。但是歐雷強表示,他的公司正在努力證明其藥物將是增強型的PD-1療法,這種治療通過減少禁止某些抑制免疫系統完全侵蝕腫瘤的作用,使其有別于外國競爭對手。
百濟神州公司計畫在2018年提交申請以獲得中國政府批准。摩根史坦萊分析師估計,如果新藥獲批上市的話,百濟神州的全年藥品銷售額有望在2030年達到峰值,高達23億美元。該公司已經與總部位於美國的Celgene Corp合作進行部分全球試驗。
不過,歐雷強也承認新興生物科技行業存在各種風險:如果進展不順利,不熟悉藥物研發複雜性的投資者往往會撤資,讓公司陷入資金困境。
與此同時,更多的資金可能會流入中國的生物技術行業。香港證券交易所開始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華興資本(China Renaissance)美國跨境醫療投資銀行業務主管Debra Yu預測,這將為該行業帶來新投資者,包括來自美國的投資者。
「我相信在五到十年的時間裡,讓全世界民眾受益的幾個全球巨頭將來自中國,」百濟神州中國區總經理、前輝瑞中國區經理吳曉濱說,「我不知道是哪些公司,但他們將是中國企業。」撰文/彭博新聞社
#中國 #醫藥產業 #生物技術 #彭博社 Bloomberg
編輯 者新聞社 本地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聯「大會」阻學生記者攝錄:「不尊重與會人士」】
城市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報道,在學聯周年大會中,有人一度「叫停」正在攝錄的中大伍宜孫學生報記者。學聯常務秘書葉泳琳表示,記者在現場攝錄是「不尊重與會人士的表現」。
在場人士擾攘一輪之後,學聯回應指,學聯大會在星期五(二十日)通過記者要先知會「大會」才能錄影拍攝的規定,但在廿一和廿二日未提醒記者。學聯重申,記者在錄影前須事先向秘書處提出申請。
最近立法會「行委會」上有建議提到,當立會附近有示威時,立會應啟動「黃色警示」,包括記者都要接受安檢才能進入立法會大樓。香港記者協會(記協)在三月二十日回應指,有關限制一旦實施,必然「對公眾知情權構成負面影響」。學聯有關「規定」,亦被指剝削公眾知情權。(節錄)
全文連結:http://goo.gl/0uNgWh
【離地觀點橫行 香港要有《本土新聞》】
贊助方法
Paypal: http://goo.gl/NntVdv
或:1)東亞銀行戶口 015-254-68-00092-8 (Local Press Ltd) ,支票*,ATM,網上過數均可。
2)恒生銀行戶口 (024) 766-185573-668 本土新聞社長代收,支票ATM,網上過數均可 (「024」為海外匯款號碼,本地不用)
* 請於支票後面寫上東亞或恒生的帳戶號碼 ,投入銀行支票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