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黃旭昇
今天清晨,過了6時30分,手機鬧鐘響起。匆匆起床漱洗後出門,9月1日新北市有40萬名學生在疫後開學。算是今天採訪的重點大事,加上,採訪完後還有8時30分的市政會議。
在記者室,正寫稿敲鍵盤之際,一個人莫名跑到我座位右手邊,問了一些奇怪及令人憤怒的事情,不禮貌且又觀念錯亂,行為舉止令人嫌惡又髮指,我們媒體自覺點滴累積的形象,都是被這種人摧殘殆盡。因此,又考驗我們自身的修為。
社會對媒體仍不友善,雖然依舊渾沌,記者即使潛水,仍仰望水面呼吸;即使暗夜幽㝠,盼依舊點一盞燈。-
我認為,做一件事,不問結果,直到如心,便是修行。有時候,踽踽獨行,也是一種淒涼的美感。
每個人心中有一畝田,每個人心中有一個夢,回到採訪與被採訪者的互動,人才是重點,回到人的主題,擔任記者以來,認識的一些可敬的人,包括金門的鳥友、關心生態與文史的工作者、教育夥伴,教育崗位兢兢業業的夥伴,默默的扎根,悄悄的幫助小農與老農,讓我的眼界因此更廣。
如同認識了人生旅程的導師、號稱兄弟的慰慈老師,還一起攜手尋找部落食材,關心了一些人,這些人,包括在嘉義檳榔林園裡的長照需求者,在台灣最遙遠東南端牡丹、旭海部落的長者,甚至幫流浪的無名屍找到回家的路。
數年前,為身障兒童與熱心的朋友徐文建先生,在他的餐廳辦了幾年的歲末溫馨圍爐活動;或曾經前往花蓮強震災區採訪;還是媒介資源,終得圓滿過年的單親媽媽。曾因為報導新北市衛生局一名墜樓女子的新聞,受到各界重視,這些都是採訪的因緣,我可以做到身為報導者可以盡到的本分。
我常說,為長者折枝,易如反掌,為與不為。這些人都生活在台灣,也都在這塊土地上為了生活、為了理念打拚。以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角色,可以時而旁觀者角色紀錄,時而以參與者角色深入災區報導、深入部落服務,總是角色互換,但,「莫忘初衷、堅守崗位、與靈魂對話」的信念只有更強烈,沒有更變換。
擔任記者33年,笑看世間滄桑與政治紛亂。但在某個內心角落仍保留人性光輝,即使如豆光的蠟炬,依舊帶給人希望。我希望一步一腳印「行善如投石湖水,不斷擴散(善)。」也是人生下半場可以老老實實實踐的想法。
不管是座右銘或墓誌銘,生命旅程中因為實踐而確實印證。揮別童年與年少青春,即使我已經不再是舞劍的狂少,但驀然回首,期許持續「花若盛開,舞蝶自來。人若精彩,老天安排。 漣漪的善,必將擴散。孤獨一隅,獨行踽踽。」
#驀然回首看年少時
以前,在遙遠年代的年輕的歲月,那時候,參加考試,考上台北地區的一所師範專科學校,同時,也考上一所很有名氣的一所工業專科學校土木科系。
結果,我都沒有前往兩所學校就讀,其中,工業專科學校土木科,在報名時剛好額滿。師範專科學校則因為考慮就讀高級中學,因此,沒有前往就讀。不然,我現在就從老師職位退休了。
歷經世新洗禮與社會實務運作,至今,在工作職場上打滾33年,仍在茫茫的打字與攝影中,不斷的流浪。
當年,如果就讀師範,每年理所當然我就過「教師節」。即使,現在的教育環境,不如以往,所謂的「尊師重道」也相當式微,不過,許多在教育崗位上的夥伴,仍不放棄任何培育孩子的機會。
有一年,我有機會回到我的母校新竹縣新星國小,與學弟妹分享心情,與學長黎萬興校長一起談教育,也曾經與一群非政府組織的工作者、資深作家與創意總監、或退休校長等人分享等人,她們(他們)都很優秀,是我的人生導師。
在許多場合的分享經驗,我都會以「莫忘初衷」做最後的結語。對於教育人員,我也都給予最大的敬意與感謝。
即使不是教師,只因在職場上帶過實習生,被稱為「師父(傅)」,每年教師節會從臉書或簡訊捎來祝福。她們有的是書記官,有的是優秀法律工作者,教學相長都指導我良多,稱呼「老師」,反而讓人慚愧與感恩。
這些夥伴,都是我人生中的良師益友、忘年之交。我的「學生」中,有的已經當母親,這人生過得很快樂。我一起勉勵,莫忘初衷,不要忘記內心最原始的信念。
#笑看世間在職場上的衝突
有時在新聞採訪上有些失意頹喪,或因立場與角色不同、位階與職權的不同,看法與溝通的誤差,有了些許火花。
許多朋友勸說,何必多情。做好最保守的就是最安全的,或,一個命令一個動作,自然,這是比較萬無一失,畢竟,有功無賞、打破要賠,「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不就是職場最好的保護傘嗎?
但,新聞工作若大家都是先想到如何保護自己,如何不犯錯,如何不觸怒當局,如何維持良好關係,大多時候就失去守門人或吹哨者的角色與天職。
如果「避險」是必要的,套句名言:「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蜷伏於牆角。但是,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也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
朋友勸說,在社會對媒體的價值觀與評價逐漸式微,網路鍵盤高手與正義魔人、爆料當道的新聞環境下,真不必花太多的時間與精神,太認真執著於職場上的種種。不需要太「多情」,有時候的「多情」反而會成為別人、採訪對象、或自己同事的負擔。自我的期許與堅持和初衷,如何與職場和諧與圓融取得平衡,還真的是需要智慧與學習。
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那年,孩子出生,我在産房迎接三公主呱呱墜地,在醫師剪斷臍帶後,我的新聞戰場在台北縣新莊「博士的家」倒塌災區現場。最要感謝的是妻子的體諒及支持。
去年,公司有5名縣市地方資深記者紛紛放棄新聞戰場,今年,不少媒體同業更紛紛轉換跑道或暫時休息、離開媒體圈,不同的媒體平台也轉型因應新媒體時代,媒體的環境轉變之快速與翻轉,更讓人感觸良深。
期勉繼續堅守崗位的同業、先進,則持續守望,盼媒體仍是點亮幽冥社會的微光。莫忘初衷,扮演烏鴉與守門人,守護美好的核心價值。
善的漣漪如投石湖水,在各角落點燈的夥伴,若是同時燃起火花,肯定可以照亮幽冥。身為媒體,除了聒噪、守望,也在修練自己。這是一門永遠精進的功課。
在社會對媒體仍不友善,環境依舊渾沌之際;即使暗夜幽㝠,盼依舊點一盞燈,與靈魂對話,莫忘初衷。我,仍在這滾滾紅塵學習、踽踽獨行。
我始終相信共好。紀念那個可以大鳴大放的大時代,在如今艱困的媒體環境,盼望迎向媒體敢言、政府察納雅言的共好時代。
一個人就是一個故事,盼望持續藉由採訪社會的人物故事;關照並傳播她(他)們一直努力在做的事,報導她們的熱情,不但有機會擴展自己的視野,也有機會從他人的故事中觀照自己、照亮別人。
33年來,用眼睛觀察,以腦筋思考,一顆老靈魂的聒噪絮語,仍將持續烏鴉。
33年來,用相機拍照,以筆尖紀錄,一顆老靈魂的滔滔不絕,仍將持續助人。
2021/09/01 Wagi Qwali 瓦紀瓜歷 Cidal Palang 吉達兒 巴狼 (夸父老鷹)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詹天佑 Jeme Tien Yow故居紀念館座落在廣州市荔灣區恩甯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古樸的青磚、木趟櫳和滿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關大屋。亦是普通的清末民初民居式樣,加上詹天佑出世時家境一般,因此修復中也強調了西關普通家庭的樸素和靜穆。陳設是參照一張在故居封藏了一個多世紀的舊玻璃底片來佈置的...
「縣 府 土木科」的推薦目錄:
- 關於縣 府 土木科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縣 府 土木科 在 張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縣 府 土木科 在 張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縣 府 土木科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縣 府 土木科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縣 府 土木科 在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土木科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縣 府 土木科 在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土木科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縣 府 土木科 在 台東建設| Taitung 的評價
- 關於縣 府 土木科 在 台中高工土木科簡介 - YouTube 的評價
縣 府 土木科 在 張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議長張峻爭取鳳林鎮長橋里新闢道路,獲台糖支持,鎮公所也全力配合
記者何國豐/報導
鳳林鎮長橋里台九線230公里處北上車道的東向農路,是長橋里農民每日必經的主要道路,里民由長橋路前往台九線東側耕地,必須繞路才能抵達,由於規劃不善,導致109年年底吳姓老農因車禍事故而身亡,長橋里農民不想讓憾事再度發生,於是聯名由鄒源盛里長向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陳情。
四日上午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邀集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花蓮工務段洪金福、台糖花東區處資產管理師傅俊信、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土木科蔡技士、警察局交通警察隊葉琮琪、鳳林鎮長蕭文龍、長橋里長鄒源盛、鳳義里長蕭文立及當地農民前往現場協調會勘。會勘後決議將東向農路截彎取直,經由台糖土地銜接長橋路。
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表示,非常感謝台糖公司與鳳林鎮公所對於此次新闢道路的支持,對於不夠完善與容易釀成事故的危險路口和農路,都必須要有修正和改善的積極度與措施,尤其是已造成人命損傷的區段,更是要有適切性的全面改進,交通安全的要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此次初勘經各單位的協調與支持配合下,有了圓滿的結果,張峻將全力爭取這條新闢的道路,以保障用路人的安全。
鳳林鎮長蕭文龍表示,該路口確實有需要新闢農路,鳳林鎮公所建設處將積極與台糖和承租戶協調承租事宜,新闢之道路將由鎮公所向台糖承租認管,希望當地農民都可以有一條更安全的路。
台糖花東處資產管理師傅俊信表示,由於新闢建之道路為台糖用地,目前承租人為黃姓農民,新闢道路若需經台糖承租戶土地,必須與原承租戶協調讓出土地,目前有兩個方案可行1.由台糖與鎮公所就將新闢道路面積協議價購。2.由鳳林鎮公所向台糖承租道路範圍並認養管理,以台糖的立場認為,該條道路為永久性使用道路以協議價購的方式最為妥切。黃姓承租戶表示,希望新建道路的規劃可以在其所承租土地的邊緣,避免土地破碎化。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土木科蔡技士表示,該條新闢道路預估新建寬約10米,長約200米之PC道路,預算約300萬,該新建路段將與原農路銜接,道路預定的規劃土地於黃姓承租戶耕地的邊緣,因此黃姓農民當場表示,為了道路安全,他同意讓出土地施做道路。
鳳林鎮長橋里長鄒源盛表示:長橋里台9線東側900公頃農地,幾乎都由鳳林鎮與長橋里民所開墾的農地,長橋里居民每天都要到農地耕作,總是需要由長橋路經台9線南下道路,直行至忠一路交叉路口,再迴轉到北上車道,足足多了1.6公里的路程,才能經由台9線230k處,右轉東向農路前往耕地,對長橋里居民而言既費時又危險,感謝張峻議長為農民爭取新路,降低該處行車的危險性,去年年底許姓老農便於此處發生車禍喪生,因此長橋里居民都認為道路必須取直改善。
花蓮工務段洪金福表示,請縣府提供號誌設置地點,花蓮工務段將可先行規劃,以令新闢道路完工後,交通號誌也能同步啟用。
縣 府 土木科 在 張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九線隧道多處照明不足,議長張峻年初函請公路總局改善,南澳工務段陸續發包年底隧道照明將全面完成改善
記者何國豐/報導
花蓮鄉親向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見圖左)反應,位於蘇花公路錦文隧道、十三號隧道和匯德隧道多處照明不足,以致發生交通事故,請張峻議長了解並爭取改善,張峻議長於年初函請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處理,該處便積極辦理規劃發包事宜,五日上午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邀集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南澳工務段副段長劉錦龍、金岳工務段副段長張文賢、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土木科楊珅寧技士一同前往現場各隧道會勘,經會勘現已有顯著的改善,唯13號隧道仍須全面加強照明,以防止交通意外發生。
議長張峻表示,日前不僅許多花蓮鄉親陸續向張峻反映,另有外縣市的遊客也向張峻建議,蘇花公路錦文隧道、十三號隧道和匯德隧道多處照明不足,甚至在隧道中有部分路段完全沒有照明設施,這對不熟悉路況的外地人而言,更是危險重重,尤其13號隧道頂部和車道旁不規則的斷面,車輛在沒有輔助照明設施中行進,焦慮感和不安全感頓時飆升,危險程度不言可喻。非常感謝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的積極改善,未來的施工品質與工程安全衛生,建請施工單位和承包廠商一定要加強,並符合標準,尤其是公共工程安全衛生一定要確實執行並嚴格要求,絕對要避免發生所有人為疏失所犯下的錯誤與遺憾。
金岳工務段張文賢副段長表示,有關錦文隧道、匯德隧道和十三號隧道的照明改善,目前已完成發包有兩件,分別為台九線新澳、匯德隧道照明路線改善案及金岳工務段一百一十年度隧道機電維護案,另一件改善案目前已進入勞安審查階段,也將在今年發包,預計年底前均可完成改善,這三個案子都是針對蘇花改以外之舊隧道的全部改善,為加強施工的交通順暢度與安全,該項工程會選擇在清晨與夜間交通流量較低的時間施工,我們也將嚴格做好勞安與工安和施工品質的要求。
縣 府 土木科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詹天佑 Jeme Tien Yow故居紀念館座落在廣州市荔灣區恩甯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古樸的青磚、木趟櫳和滿洲窗,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西關大屋。亦是普通的清末民初民居式樣,加上詹天佑出世時家境一般,因此修復中也強調了西關普通家庭的樸素和靜穆。陳設是參照一張在故居封藏了一個多世紀的舊玻璃底片來佈置的,擺放有八仙檯、茶几凳、睡椅等老傢俱,並用屏風把廳堂和睡房隔開。一側牆上還懸掛著一副對聯,上寫“幽芳淡冶仙為侶,傲骨嶙峋世所稀”,這是詹天佑的故友給他的語句,也是詹天佑一生的寫照。在紀念館的旁邊,是一所以詹天佑名字命名的小學,一個綠色小花園將故居和學校連接在一起,花園內建有微型的“人”字鐵路和“八達嶺長城”,這是對“中國鐵路之父”的偉大傑作—京張鐵路的紀念。詹天佑故居紀念館收藏了大量遺物,包括京張鐵路鋼軌、京張鐵路使用的銅鈴、認購鋼料的樣板盒、詹天佑生前用過的畫圖儀器、字帖、墨碟,以及詹天佑自書履歷、袁世凱抄給京張鐵路修路人詹天佑的劄文等模擬檔等。其中,京張鐵路鋼軌上鐫刻的“I.P.K.R.1905”的痕跡還很清晰,I表示皇家、官方的意思;P指北京;K全拼為KALGAN,過去譯為“喀拉幹”(蒙古語),其實就是指現在張家口一帶;R是鐵路的縮寫。這是詹天佑之孫、鐵道部詹天佑紀念館首任館長詹同濟從京張鐵路沿線撿到的,不遠千里送歸祖父的故鄉。
詹天佑(1861―1919),誕生於廣州西關十二甫(原屬南海縣)。他是近代史上傑出的愛國知識份子、我國近代科學與工程技術先驅、舉世聞名的鐵路工程師、我國最早的工程技術學術團體中華工程師學會的創始人,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 詹天佑12歲時作為首批清代官派留美幼童之一出國,以優異成績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歸國後主持過我國京張、川漢、粵漢等鐵路的建設,開創了中華民族的鐵路事業。特別是他修築了完全由中國人勘測、設計、施工、管理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顯示了國人的勤勞與智慧,增強了民族自信心,振奮了民族精神。今天,詹天佑在全國、至全世界仍有著巨大的影響,詹天佑獎、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獎分別成為中國土木工程專案、中國鐵路建設的最高獎項。2004年,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決定重修十二甫詹天佑故居,同時建立詹天佑故居紀念館,以讓這曾走出過偉人的故土,展示偉人的風采,並激勵後人努力奮進,博采中外文化之精髓,譜寫振興中華的新篇章。館內有《京張路工》圖籍共183幅圖片,內容十分豐富,大部分圖片屬於京張鐵路修築路段的實景、施工現場、軌道及鐵路沿線的景點,還有幾大鐵路車站竣工的慶祝場面等。圖籍中還出現了貨車、馬車、豬車、平車、碴車及煤車等六七種貨車類型,說明百年前火車技術發展已相當成熟。展覽館史料分為三部分,詹天佑廣州家居及出國留學情況;歸國創業,反映了詹天佑既善於引進和使用外國先進技術、設備,又極力維護國家在鐵路方面主權的事蹟;詹天佑的愛國、敬業精神。故居紀念館旁側小花園內還將塑起一座詹天佑的銅像。
縣 府 土木科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今天進行國科會及所屬單位預算詢答,由主委朱敬一率所屬列席備詢,林佳龍委員在質詢時強調,為因應國際經濟發展等大環境的改變,科學園區的角色和功能,亦應將國內環保和地方民意納入考量,予以通盤檢討。科學園區約4495公頃,大概佔國土面積0.12%,不論創造的產值與提供的就業機會均非常多,足見科學園區的貢獻之大。
中科自籌備、整地及建廠,至友達開出第一張發票,整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林佳龍委員均曾親身參與及見證。中科一期至四期,及高等教育園區,在中部將近有五個園區單位,反令園區的特色過於發散。政府能取得大筆土地進行發展固然很好,但部分園區的閒置率卻偏高,開發遇到困難,事實上,過去經濟部也有許多工業區的土地遭到閒置或荒廢,直到十二年前透過「006688方案」等各種租稅鼓勵,才讓工業用地重新活化,但目前彰濱工業區仍有將近一半以上的土地仍處於閒置狀態,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尚未使用的土地也遠超過彰濱。科學園區理應進行科技創新與附加價值高的高知識產業,讓年輕的科技人才進駐就業,領取高薪,然現在園區卻充斥以勞務派遣的方式進用員工,與過往我們對於園區的想像,存在著不小落差。林佳龍委員呼籲政府必須正視此一問題。
以高等教育園區為例,涉及的業管單位包括南投縣政府、文化部及中科園區,從霧峰省議會、光復新村,到南投的中興新村、是台灣戰後在特殊環境下致力興建及保存的文化遺址,更是台灣少見的國家級文化資產裙帶,亦是複合型的文化遺產,目前園區定位不明,亦面臨招商不足的窘境,林佳龍委員要求朱主委盡速處理園區定位不明的問題。朱主委回應由於南投縣政府將中興新村90%土地劃為文化景觀區,將在對現有地形、地貌、地物的保存基礎上去構思未來發展。國科會日前邀集嚴長壽和施振榮赴現場勘查,他們建議讓園區變成未來生活與ICT有關的實驗場域,可相當程度地保留當地特色,對相關的產業也有育成效果。
林佳龍委員提醒朱主委需多加留意科學園區周圍土地炒作的問題,另有關日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撤銷二林園區的開發許可,是否會對招商產生影響,林佳龍委員也表達了憂慮。朱主委則表示內政部將會持續上訴,國科會對此相當有信心,目前包括鴻海、台灣精銳和上銀科技等廠商均表達進駐園區的意願,林委員笑稱廠商極可能是配合演出,未必真有投資建廠的意願,可能另有內情,朱主委則稱他並未拜託廠商配合。
另有關后里營區廢棄的國軍乙型聯保廠,台中市政府已發函國防部要求提供作為2018國際花卉博覽會的場地,這塊土地連結中科,位置極為重要,而花博根本是一場騙局,作為土地炒作之用,周邊開始大興土木,該筆土地對於產業聚落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林佳龍委員要求國科會進行了解,對此朱主委表示有一家精密機械廠商希望進駐后里設廠,國科會業已向國防部表達立場,但最後的裁定權,仍落於行政院之手。
林佳龍委員表示國家實驗研究院每年均編列大筆預算,原是欲藉由整合各研究中心之核心技術與設施,提供國內產、官、學、研界進行太空科技、奈米電子與系統、環境災防、科技資訊服務及生物實驗資源等五大領域所需之研發平台與技術服務,但預算仍為11個中心各自編列,未依院本部設立之目標,整合各中心之技術與設施,降低重複投資與浪費,致院本部的功能不彰。林佳龍委員要求朱主委能夠督促,包括行政作業與人才,都能進行整合,否則便喪失當初成立該研究院的意義了。
縣 府 土木科 在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土木科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四日上午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邀集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花蓮工務段洪金福、台糖花東區處資產管理師傅俊信、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土木科蔡技士、警察局交通警察隊葉琮琪、 ... ... <看更多>
縣 府 土木科 在 台東建設| Taitung 的推薦與評價
臺東縣政府建設處:土木科、水利科、都市計畫科、建築管理科、城鄉環境工程科、新建工程科、公共工程科(發包中心、全民督工、施工查核、採購稽核) ... <看更多>
縣 府 土木科 在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土木科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四日上午花蓮縣議會議長張峻邀集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花蓮工務段洪金福、台糖花東區處資產管理師傅俊信、花蓮縣政府建設處土木科蔡技士、警察局交通警察隊葉琮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