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毒主要是藉由近距離且長時間產生人與人的接觸,飛沫為其主要傳染途徑。但根據世界權威醫學期刊之一「The Lancet: Microbe」在一項研究中,指出COVID-19病毒可在各種常見之表面存活數小時,甚至數天。像是病毒在「口罩」外層的存活能力,就十分驚人!
而美國的「華爾街日報」亦曾於報導中表示,據一項來自紐約大學尚未發表的研究中發現,一張紙鈔竟存有逾3千種以上的細菌,且許多細菌是可能具體危害人體健康的
目前雖無實證研究顯示充滿細菌的錢和致病有直接關聯,但間接關聯是有的。美國科普雜誌「科學人」即在相關報導中透露,像是諾羅病毒、鼻病毒,皆會有因肢體碰觸到受汙染的物體表面而造成感染之風險。亦有研究讓10名受試者傳遞帶有鼻病毒的咖啡杯,致使半數人陸續染病,因此經由「手→錢→手」建立起的傳染途徑,也就是很有可能存在的
此次就著眼聚焦在這個人手一個用來裝錢的包包上,生活中其使用率超頻繁,意味著當中肯定存在許多肉眼看不見的藏污納垢及病菌,而且是熱鬧非凡!清潔千萬不能只做表面功夫,才能遠離病毒及細菌的威脅,以下彙整「5大錢包滅菌要點」,一起來看看吧!
❶鈔票
據輔英科技大學一項針對鈔票進行的細菌實驗測試,在500元鈔票上採樣,發現比馬桶要髒2.5倍!而在消基會相關調查研究亦發現,在100元鈔票上,每100平方公分最高就有1百萬株的生菌數,其中含有讓人產生噁心或腹瀉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且佔總數量達到7成5。當每次接觸鈔票後,都務必以肥皂洗手與酒精消毒,更切勿用摸過鈔票的手,直接觸摸眼、口、鼻或進食,因為錢真的很不乾淨!日常可將清水加洗衣精以4比1調和,用軟毛刷或毛巾沾取,短暫輕柔清潔鈔票表面,拭淨後噴上酒精夾起晾乾即可
❷硬幣
多數細菌偏好高溫濕熱的環境,因更易於存活,所以錢幣上的細菌數量與氣候變化有明顯關係。夏季人體汗液和油脂分泌旺盛,拿錢時便可讓細菌附著到錢幣上,並在潮濕環境下長霉。而黴菌所產生的真菌孢子,對於患有黴菌過敏或肺功能受損者,可能構成健康威脅。硬幣上的微生物非常多元,像是細菌、病毒、寄生蟲、支原體、衣原體等達上百種,其中細菌就有約30種。日常經常清洗並消毒硬幣,是非常必要的,洗淨後待晾乾再放入錢包,以避免再度成為細菌培養皿
❸卡片
各類卡片也是病菌喜愛的載體,例如健保卡、信用卡、身分證、悠遊卡、會員卡等,病菌可經由人、讀卡機、刷卡機等途徑而形成傳播鏈,所以這也就是卡片存在無數病菌的原因了。每次使用後,可使用消毒紙巾進行清消,或是每日用畢後,為錢包或卡夾進行總整理,如此才能降低病菌肆虐的疑慮
❹拉鍊
錢包上的拉鏈及五金,亦是卡垢的絕佳場域,主要材質有金屬和樹酯類。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研究指出,冠狀病毒附著在銅製品表面就能存活4小時。據此再比對日常頻繁使用錢包的情境中,若無經常清潔,沾染到的新病菌,將持續增加,也就可能形成了續命不止的驚人存活狀態。疫情嚴峻,為防範於未然,進行清潔時,拉鍊與配件肯定也是清消的重點環節,必要時可搭配拉鍊專用清潔劑
❺包身
無論你的錢包高矮胖瘦,大牌小牌,只要經常使用且無清潔,這包的裡裡外外肯定都非常髒!英國衛生服務與清潔公司「Initial Washroom Hygiene」就針對包包的髒污進行了研究,發現近20%的包包比馬桶座還髒,最髒的甚至比馬桶要髒5倍以上。而美國知名健康節目「Oz博士秀The Dr. Oz Show」也曾對包包進行研究,並在包包內層中發現可能引發哮喘的真菌「出芽短梗黴」,不僅可引發過敏還能讓人引發腹瀉
當出門在外時,請不要天真以為任何平面都是很乾淨的,尤其別再讓包包隨意放置地面、腳踏板等處,因為你永遠不清楚那個平面剛剛放置了或經過了什麼東西…!建議可隨身攜帶專用小掛勾,以利不需直接觸碰任何平面;或經消毒後、隔墊再行放置為宜。經常清消包包外表與當中的夾層,但仍需依照包包材質斟酌應用清潔方式,以避免材質受損。清潔完最後,保持通風乾爽,並將雙手徹底清洗與消毒
#簡易清潔指南
可使用具消毒作用的清潔液,以毛巾或濕紙巾進行包包內外層清潔。遇特殊材質,則以搭配專屬清潔品為主,或交由品牌、專業清潔公司進行整理,以避免受損。每次清消後需靜置通風處晾乾,疫情時期,謹慎為上策,隨身物品每日進行至少一次以上簡易清潔為宜
#凱鈞話重點
#5大錢包滅菌要點
總生菌數培養基 在 食力foodnex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食安總動員 講座現場PART2 —
【媒體報食安的立基點 應是掌握事實與正確性】
匯集創辦食育團隊的好食課創辦人林世航、科學新聞解剖室的國立中正大學通識中心教授黃俊儒以及創辦食力媒體暨總編輯童儀展,共同談以立基於科普、食安的媒體立場,如何看待自身媒體及他媒體面對食安事件的報導⋯
黃俊儒分享,以媒體角色,我們會了解裏頭提到的風險是否有共識,牽涉的量是多少?但是關注新聞時,要有理性的思維,民眾有時擔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心裏的恐懼讓你過度恐慌。
因此,面對食安,我們在培養能將艱深知識深入淺出的人,而讓民眾了解。
林世航說明,了解飲食事實時,會發現單一研究可能會有盲點,因此我們會透過了解很多科學驗證再進行推論,而不是以單一一篇進行定論,我們不會受到批評或言論影響,堅持正確的事情是最重要的。
童儀展則分享,媒體其實在報導容易有跟風現象,從販賣機奶茶生菌數等事件,看到媒體把業者捧紅,卻又將它摧毀,而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飲食安全這件事,而不是跟風報導,媒體對食安事件解讀應有很大的責任,要將正確性做好,並且掌握事實才是。
總生菌數培養基 在 故又稱為好氧性平板計數(aerobic plate count ; APC)。 A: 原理 ... 的推薦與評價
因此,藉由檢測樣品中的ATP含量,可大致估算出樣品中的總生菌數。故此法具有快速及操作簡便的優點。 B 方法利用螢火蟲的螢光素(lucifertin)─螢光素 ... ... <看更多>
總生菌數培養基 在 ethanol/菌數計算.md at master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菌數計算. 平板計數法. 總生菌數測定:平板計數法(plate count) ... 4支帶蓋試管,裝9ml水; 6片培養皿,配置Yeast Malt Agar培養基; 刻度滴管一兩隻; 全部滅菌 ... ... <看更多>
總生菌數培養基 在 【微生物實驗】菌液製作(連續稀釋法+抹碟法)【燒蝦】 的推薦與評價
運用TSB培養液進行純菌之培養,培養完成後可使用冷凍離心機進行菌體與TSB ... 必須經由高倍率稀釋過後再使用抹碟法得以算出每毫升 生菌數 ( CFU / mL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