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國安團隊的表現令人擔憂
府院在春節後進行了一波人事改組,主要異動集中在國安團隊;俟前陸委會主委張小月本月底轉任海基會董事長,這波人事調整算是大體到位。接下來,僅剩「虛位以待」的總統府秘書長一職,等待訪美歸來後的高雄市長陳菊接手。但觀察最近行政院對大陸「惠台卅一項措施」的因應,包括國安局長彭勝竹在立法院答詢時一問三不知,乃至新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忙著與自己的「陳教授」身分切割,新國安團隊的表現不免令人失望。
對大陸「惠台卅一項措施」的因應作為,可謂新國安團隊交出的第一張成績單。但不論是閣揆賴清德在立法院的答詢,或行政院公布的「八大強台策略」因應,都顯示國安團隊拿不出明確有效的對策,只有空洞的宣示口號,對於低迷的兩岸和外交議題拿不出新的思維,遑論端出具體作為。
上月改組的新人,包括外長吳釗燮、陸委會主委陳明通都是蔡總統「自己人」,再加上新國安局政務副局長柯承亨等人,國安體系幾已全由綠營人士掌控。這樣的調整,一是因應年底選舉加強相關論述,二是回應黨內對內閣「老藍男」的批評。在這樣思維下的改組,幾可確認蔡政府未來的國安作為將向民進黨的傳統主張與獨派靠攏。
至於點名陳菊出任總統府秘書長,主要是想借重陳菊在黨內的輩分與聲望,擔負黨政間的政治及政策溝通協調,並在未來兩次大選中擘劃選戰。之所以有此考量,一方面是總統府秘書長實際功能的轉變,另一方面則是緩和蔡總統獨斷作風引發的黨內反彈。
若深入分析,國安議題難解主要出在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僵化,蔡總統領導深受獨派牽制,未來不知如何收拾後果。在這種情況下,吳釗燮、陳明通等人固能「貫徹」蔡總統主張,但如果上層思維不變,外交上仍死守原地,這對外和對陸關係又有何突破的可能?主政者在內政策略上獨斷又不願負責,誰當其秘書長都是政治損耗,除了年齡和資歷到頂的陳菊誰願跳火坑?
二月的改組,也讓府、院之間的矛盾浮上檯面。相對於國安團隊大改組,內閣部會只作了微調。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甚至宣稱,賴揆原本根本沒有改組的想法。府院如此不同步,十分罕見。對照蔡總統與賴清德民意支持度越走向兩極分殊,賴揆的持盈保泰也就特別耐人尋味。
也因此,政府回應大陸惠台措施,便出現了有趣的現象。第一,總統府在回應決策上選擇了退居二線,讓行政院去擋砲火。其次,大雜燴式的因應措施,基本上不脫對抗及零和思維。第三,政府的「因應措施」多半只是舊政策新整理,缺乏新意。
最明顯的是,原本應由蔡總統主導的國安決策,賴院長多次越俎代庖,混淆兩岸政策底線。這樣的決策模式,不但無助於解決問題,未來更可能造成府院權責不明的問題,導致外界難以解讀總統府與行政院的立場,從而使蔡政府面臨領導危機。
無論總統是為強化兩岸外交的軟肋而重新整頓國安團隊,或者因黨政溝通協調欠佳而力邀陳菊接任總統府秘書長,都顯示她知道執政團隊的病因所在。然而,看出病因,卻未必保證能找到解藥。從國安團隊改組後的第一張成績單,已可證明此次改組並未強化國安決策功能。最令人意外的是,國安局長彭勝竹上任已一年半,被問及大陸國安方面的人事和情資竟一問三不知。從他驚人的失職,也就不難窺見蔡政府國安決策的品質了。
蔡政府就任將近兩年,許多人事和決策依然不能步上軌道,這些紛紛擾擾,問題應不全出在蔡總統身上。民進黨執政前謙卑,執政後傲慢;執政前講民主參與,執政後忙分贓鬥爭;過多的承諾,貧乏的實踐,才是民意崩盤的主因。
「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職等」的推薦目錄:
- 關於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職等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職等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職等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職等 在 tw-law-corpus/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md at master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職等 在 公民不健忘-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1981年馬英九無任何考試直接 ... 的評價
- 關於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職等 在 副局長及行政院政務副首長等人員宣誓典禮」 - YouTube 的評價
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職等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改朝換代剛過百日,9月圍城潮就已展開。第一批上凱道的,就是2016年9月3日打著「反霸凌、反鬥爭,要改革、要尊嚴!」的訴求,由數十個軍公教「勞」(貴族勞)團體組成的監督年金改革聯盟,號召1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總統蔡英文「霸凌軍公教」。聯盟強調軍公教權利可以檢討,但不應遭仇視,若政府漠視訴求,「會再上街頭!」
其實憲法賦予人民都有示威遊行的權利,而年金改革早在1995年李登輝執政時就已啟動,陳水扁與馬英九任內,也都有些枝節性的微調。但受到經濟、財政、少子化、高齡化等問題的交互影響,大概沒有人會否認,在希臘的前車之鑑下,誰來當總統,年金都已不可能不調整了。
可是只要有任何改革,就一定會有既得利益者要損失;說句公道話︰大多數的基層軍公教,根本就不是政策的制定者,甚至連影響力都談不上,即使因黨國恩蔭侍從政策而被動的受益,也不是他們的責任。因此9月3日上街頭抗議自己被汙名化,是有其合理性。不過今後台灣有任何異議團體上街,也沒人可再用什麼「安定」「和諧」的大帽子來亂扣了。
身為鄉民之一,本魯支持軍公教上街爭取自己的權益(或用他們喜歡的學名「尊嚴」)。不過解嚴後台灣長年都有各式各樣的團體上街頭,不要說是十萬人,就算真的來了百萬人,大江東流擋不住,上街不只是吹口哨壯膽,除了凝聚其他既得利益者的同志以外,更重要的是爭取輿論支持,也就是同志以外的認同。
但監督年金改革聯盟的主其事者,都是出自黨國恩蔭侍從體系;對於街頭運動,顯然還是新手,而國民黨的奶水喝久喝多了,想要不腦殘也難。他們還以為找些前朝高官現身街頭,就能瞬間凝聚士氣,甚至搶到媒體版面。
殊不知那根本就是請鬼拿藥單,沒這些×官(向愛狗人士說聲抱歉)來「亂」,還能博取社會同情;但讓這些腦滿腸肥,月入10多萬甚至數10萬的×官(再次向愛狗人士致歉)拿到麥克風,就將嘗到飲鴆止渴的苦果。請鬼拿藥單最明顯的惡例,就是9月3日《自由時報》報導〈胡志強現身93大遊行,痛批被汙名化可領5,000萬〉︰
「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今日現身林森南路,為軍公教93大遊行遞水加油,受到教師及勞工所組成的遊行隊伍熱烈歡迎,抗議民眾宛如看見明星一樣,紛紛與胡握手和拍照。胡志強表示,民進黨政府對軍公教長期汙名化,要站出來替教師加油打氣,日前甚至有人說我退休可以領到5,000萬元,要領5,000萬那是要活到100歲才有可能,根本就是汙名化自己。」
年金問題可討論之處又多又雜,改革只能先抓強盜再追小偷,所以有一項問題至今罕有異議,連李來希這些名嘴也不會辯護的,就是荒謬的「黨職併公職」。1971年9月17日,當時考試院的銓敘部長石覺,接到了中華民國民眾服務總社的發函,檢奉「黨職併公職」年資互相採計要點的「機密」「速件」,無副本抄送單位。
這份機密速件共7頁,包括本文、中華民國民眾服務總社專職人員暨公務人員服務年資互相採計要點,及中華民國民眾服務總社專職人員職級比照採計表、台灣省民眾服務社及所屬支社分社專職人員職級比照採計表、台北市民眾服務社專職人員職級比照採計表。自此國民黨從中央黨部到地方黨部,所有黨工年資都從相當常任文官最初級的委任一職等,到最頂級的簡任十四職等,全部涵蓋在內。
為什麼會有這份舉世罕見「民眾服務總社專職暨公務人員服務年資互相採計要點」,俗稱黨職併公職的荒唐作法。如果是民主國家,執政黨隨時會因選舉而輪替,與公職有何相干?但若是極權國家,一黨專政下沒黨職就不會有公職,也不用去併計。
可笑的是台灣在退出聯合國後,兩蔣獨裁無膽、民主無量,為了自己與其鷹犬的紈褲子弟,搞出了甲等特考的鬧劇。為了拉拔那些阿斗少爺們,當權者也給了些本省人「陪榜」的機會,「賜同權貴出身」的「催台青」政策出台,因此甲等特考榜單裡也有不少本省人。
黨職併公職也就是在這樣政治背景下產生,把一些當權者欽點的「青年才俊」,從公職轉為黨職「歷練」後再回復公職,因此戒嚴時代報紙介紹一個高官時,總會用「歷任黨政要職」。沒當過黨的要職,只有政的要職,資歷就不算完備,很難更上一層樓的。
當然,藍營支持者會狡辯,那年代黨國不分,擔任黨職也無可厚非。可是台灣又不是只有你們這幾個青年才俊,別人不願放棄靈魂,到那個烏煙瘴氣的團體裡攪和,在公職生涯裡就失去了高升的機會。你們這些沒脊梁骨的軟體動物,當時靠轉任黨職而讓自己的公職之路更平順,你們已經比其他人佔了40多年的便宜了,你們還有什麼不滿足?
黨職併公職的服務年資互相採計要點,跟甲等特考一樣,讓權貴子弟都成了高官後,階段性任務達成了,就在1987年12月3日廢止,但考試院卻在1988年9月第185次會議通過所謂的「185決議」:
「有關採計要點廢止前,已由黨職人員轉任公務人員者,依法令不溯既往原則暨基於保障既得權益的觀點,於退休、撫卹時,仍得併計黨務年資,但採計要點廢止後始轉任公務人員者,不得併計黨務年資。」
2005年時,行政院「黨職併公職年資調查小組」掌握到,還有100多人不法享有黨職併公職年資的退休金。其中政務官就有連戰、宋楚瑜、關中、吳伯雄、胡志強、焦仁和等20多人。例如連戰退休年資中有3年8個月的黨工年資,每個月可多領5萬元;而關中則有10年2個月、吳伯雄2年1個月、施啟揚7年2個月等。
但這些國民黨高官裡,吃相最難看的,就是9月3日在凱道上作賊喊捉賊的胡志強。別的高官好歹也是先當公職、再轉任黨職歷練,之後又回任公職。就算佔了黨職併公職的便宜,把那幾年的黨職年資扣掉也就算了。然而胡志強的狀況並非如此,鄉民們請看一下胡志強的資歷︰
退休新制施行前他曾任:中華民國民眾服務總社聯絡員、書記(1975.9~1985.8)、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1985.8~1990.1)、世界反共聯盟中華民國分會秘書長(1990.2~1990.12)、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1997.1~1991.9)、行政院新聞局局長(1991.9~1996.4)
退休新制施行後他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1996.5~1996.5)、駐美代表處代表(1996.5~1997.9)、外交部部長(1997.9~2000.11)
胡志強在2000年政黨輪替後,只有6年副教授以及其他合計9年的公職年資,加起來15年只能辦理一次退,領個714萬走人,根本不能辦理月退,之後月領17萬。
但胡志強將自己年輕時在海外當職業學生的經歷,改成所謂的「海外黨工」年資,與回台後任副教授的年資只差一天,讓退休年資不中斷。他在當職業學生之前,根本不曾出任公職,這跟其他權貴子弟的轉任黨職歷練,之後再回復公職退休完全不同。
強盜上凱道,胡匪當志強。黨工資歷當公職退休年金資歷,這就已經夠荒謬了;現在連毫無公職經歷的職業學生,在海外當抓耙仔的那幾年,也可以視為公職退休年資。這麼扯的事也能在台灣出現,台灣的年金制度再不改革,台灣不亡國就沒天理了。
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職等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宋楚瑜靠駡馬英九翻身;
但宋楚瑜其實和馬英九很像。
比如説:
他們都是靠「甲等特考」漂白的黑官。
1992年以前,高普考用中國大陸省籍人口比例分配錄取名案,本來已經夠荒謬又不公平。但不公平之極致,就是「甲等特考」了。
甲考之黑暗,大家自己上網查查便知,我就不再囉嗦。
甲等特甲廢止前,50年只辦了9次,錄取4百多人。這個考試沒有及格標準,該及格的就會及格,及格者個個直接以簡任任官。
特權甲考的受益者,包括現任行政院長毛治國和考試院長伍錦霖。
當然,還有現任總統馬英九和多次「總統未遂」的宋楚瑜。
馬英九在1981年回台灣,第一份工作就是到總統府當蔣經國的秘書。
1982年升任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可是他沒有任用資格,這就叫黑官了。
一直到1986年才靠甲等特考「神奇的口試」,取得公務員資格。
宋楚瑜呢?
他在1974年從美國回到台灣,也是馬上到行政院當了蔣經國院長的簡任秘書。
可他也沒有任用資格,薦任、委任都不行了,何況是10職等以上的簡任?
一直到他當了新聞局副局長,也都還是黑官!
還好,1978年又辦了無所不能的甲等特考。
宋楚瑜和他每天駡的馬英九,都是先任高階文官,再靠特權考試取得任用資格。
他們可不是眷村子弟,他們都是威權統治、白色恐怖的得利者。
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職等 在 公民不健忘-台灣主權和平獨立- 1981年馬英九無任何考試直接 ... 的推薦與評價
1981年馬英九無任何考試直接任命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簡任九職等) 1986年通過走後門的「甲等特考」正式成為公務員; 1981- 1986年當了五年的黑官 ... ... <看更多>
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職等 在 副局長及行政院政務副首長等人員宣誓典禮」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蔡英文總統出席新任 總統府 、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國家安全局局長、 副局長 及行政院政務副首長等人員宣誓典禮。~版權屬 總統府 所有,使用請加註〔總統 ... ... <看更多>
總統府第一局副局長職等 在 tw-law-corpus/中華民國總統府組織法.md at master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3 第一局掌理下列事項:一、關於公布法律、發布命令之擬議事項。 ... 10 總統府文職人員置局長三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秘書六人至八人,職務列簡任第十二職等至第 ... ... <看更多>